从银川乘坐客车,经过3个小时,就到了回族聚居之乡——海原。一座座绿顶闪耀的清真寺耸立在村庄或城镇上,邦克楼(俗称“唤拜楼”)里传来的唤醒声响过村庄田野,行走于大小道路上的男子头戴小白帽,与女子特有的黑色或白色饰巾,构成了近似异域的风景。
当你登上山顶,站在一棵老孤树下放眼望去的时候,那湛蓝的天空、耸立的群山、古堡、村落、清真寺,一定会令你惊喜、激动。鳞次栉比的方形屋和高耸的清真寺的邦克楼,与邻近的梯田、远处的群山相映,更透出粗犷雄浑的气魄,这一幅幅美景曾让一些画家和摄影家流连忘返。
曾有一位作家慕名专程来到海原县,采访这里精湛、独特的回族民居建筑。在海城镇山门村考察后,他在采访随笔中这样描述:“原来这就是人们称道的那个保存完好的典型的回族村寨。逆光薄雾中,我看到山脊上矗立着一座不大的古堡、层叠起伏的起脊房屋。屋顶上红色的机瓦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顶顶金色的皇冠戴在房上。蜿蜒的山径环绕着村寨,山沟里炊烟袅袅,好一幅安静平和的田园风光。”
宁夏的南部是中国最主要的回族聚居区,这里的人民以前多居住在窑洞里。1920年海原大地震,造成23万人死亡,崖窑倒塌压死或窒息致死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大地震后,海原、同心、西吉、原州等重灾区的居民逐渐废弃了崖窑,建造起土木或砖木结构的起脊房居住。起脊房地震时,椽会随着梁轨滚向两边,所以住起来很安全。现在气候变暖,加之植被破坏严重,风沙大了起来,回族民居,就发展成为深门浅窗式的,但起脊的结构没有变,这样即可避风沙,而且采光好,又保暖、又防震。现在社会安定,有防御功能的古堡,已经没有人住了,都被淘汰了。回族民居建筑所用材料也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建筑所用砖、瓦、石条等材料皆系本县所产,所用木料因本县所产有限,部分自给,部分进购。
这里的回族习惯在平房上面加盖一小间房子,类似岗楼,俗称“高房子”或“小高楼”,供主人礼拜用,以防小孩或外人干扰,也有的做看护场院等时用,下面为储藏间等,另建有专门的工具房、农机房畜圈、草房,厕所多建在房后或房的一侧。
在降雨量较丰富的山区,土木结构的民房已淡出了农家小院,砖木结构的民房已成为百姓的主要居住形式,陈旧的或新修的“高房子”点缀其间,因为能显摆居者的身份和经济能力,“高房子”这种传统民居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回族民居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其装饰和陈设方面,只要你进入回族家,就会感到回族在住宅的设计、陈设、布局、装饰以及生活的点缀等方面,富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如传统的回族家庭,进门正面的案桌上,正中有“炉瓶三设”,即香炉、香瓶、香盒,香瓶内插有香筷、香铲。有的在正中放经匣,装《古兰经》等经典,与周旁的电视机、收录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交相辉映。回族的民居,无论是依山的窑洞,还是川坝塬台上的箍窑,抑或土房瓦房,都力求整齐、美观、舒适、大方。有条件的进行木雕或砖雕。回族家庭的室内不置人物或动物画,多用山水风景、花卉、几何图形、植物画代之。室内多挂阿拉伯文中堂字画。挂历一般是伊斯兰教历和公历对照的,图案多为著名的清真寺或天房、花鸟等,既便于查阅回族的传统节日,又便于欣赏。一般回族家庭多在清晨、傍晚点燃苏合香、葩兰香,使房间保持空气清新。庭院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在院内种上葡萄、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石榴、丁香、凤仙花等,在房前屋后种植各类果树,使环境更为优雅,也展示了西北回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趣。在回族家庭中,最有特色的装饰是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写成的匾额和条幅等,即通常所说的“杜哇”(祈祷词)。“都哇”的内容以“太思米”和“清真言”等为主。“太思米”即《古兰经》每章之首的“奉大仁大慈的安拉之名”赞词;“清真言”指“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和仆人。”在城市,“杜哇”还是回族家庭的标志,主人将“杜哇”张贴或悬挂在门楣上,以表明自己是回族穆斯林。进屋在炕头上,往往会埋着一个缸,缸上盖着木头做的盖,门的后面还吊着一个罐,那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这口埋在炕头上的缸,就是千百年来回族人民世世代代用来在冬季储存大、小净所需用水的“热水器”!因为冬季要添炕取暖,也就顺带着将一缸水煨热,可谓一举两得。而门后的吊罐就是专门用来洗大净沐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