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回首,历史的记忆定格二〇〇八。改革开放30年,又恰逢宁夏成立50周年,风雨历程铭记了海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海原县42万回汉各族人民携手同行,合着自治区发展的有力节拍一路走来,诉说着世事的变迁和海原人民的伟大。
海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海原境内就有古人类居住,菜园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古墓葬及宋夏古城址多达50余处。西夏皇家天都山石窟寺、南牟会行宫、柳州城以及唐宋时期的金佛沟石窟,是研究西夏文化、石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实物资料。
海原拥有世界级垄断资源。1920年发生的海原8.5级“寰球大地震”,震惊世界,地震遗留下很多遗迹遗址,独特的地震地质景观成为大地震“活”的见证,举世罕见,闻名中外,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被海原人民喻为“母亲山”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山甘泉流淌、植被茂密、气候宜人,是避暑佳境。
海原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朴浓郁的回族风情及具有乡土气息和鲜明民族特色的“花儿”艺术更是海原一大亮点,一批民间花儿歌手唱出宁夏,走向全国。剪纸、刺绣、口弦等民间艺术熠熠生辉,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上的差异性,对外来游客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海原地矿资源丰富。拥有石膏、白云岩、砖瓦、黏土等20多种地矿资源,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与干旱等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精心打造硒砂瓜、马铃薯、小茴香、葱韭蒜等特色产业,培育出了种草养畜、劳务输出等支柱产业,谱写了一章章致富创业史。如今的海原,经济社会在奋进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乡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为此,海原县通过挖掘整理雄浑厚重的民间文化、深沉悠远的西夏文化、神秘玄奥的佛教文化、苍茫豪迈的花儿文化、浓郁的回乡文化和震惊世界的地震文化,结集出版了文化海原丛书,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上一份厚重的大礼。丛书分为“花儿故乡——海原”“奇遗之乡——海原”,共2卷30多万字。全书以特色魅力文化为主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海原的民族文化、山川风貌、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特色经济,是一套集史料记载、知识探讨为一体的文化丛书,也是让世人认识海原、了解海原、投资海原的一张外宣名片。文化海原丛书结集出版,是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区划调整和新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古老而年轻的新海原将充满自信,充满朝气,激情跨越,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再创新辉煌、谱写新篇章。
是为序。
2008年10月
李学文:中共中卫市委常委、海原县委书记。马新民:中共海原县委副书记、海原县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