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峡长城现存遗迹
战国秦昭王和秦朝秦始皇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都筑过长城,为了将其区别开来,我们将前者所筑的长城称之为战国秦长城,将后者所筑的长城称之为秦皇长城。
宁夏黄河东岸、南岸沿河长城的西南段始筑于春秋战国秦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修筑长城时,蒙恬对沿河旧有长城加以修缮,对新增长城予以补筑,并将傍洮长城临洮段(洮河东岸段)、傍河长城榆中段(今兰州黄河南岸段)、并河以东段(黄河黑山峡南岸段,宁夏平原黄河南岸、东岸段,内蒙古黄河东岸段)连接贯通,此即黄河南岸、东岸的秦皇长城,属秦皇长城的西段,位于秦朝西北境。
宁夏黄河南岸、东岸秦皇长城现存遗迹位于宁夏黄河内岸。它西起今宁夏中卫香山乡南长滩村黄河黑山峡南岸,沿黄河穿行于宁夏中卫、中宁、青铜峡黄河南岸的蒙恬神泉障,从灵武、陶乐黄河东岸的蒙恬浑怀障沿河北行经都思兔河,在宁夏境内长800余里。长城出宁夏后接内蒙古乌海黄河东岸的巴音陶亥、凤凰岭秦皇长城。沿河古长城遗迹、遗址、城障、烽燧断续可见。宁夏境内保存最好的段落,首数黑山峡南岸长城。烽燧遗迹保存较好的有中卫南长滩黄河南岸烽燧,香山北麓黄河南岸烽燧。
宁夏黄河南岸长城西接甘肃靖远黄河南岸长城,与兰州黄河南岸长城、临洮洮河长城连为一体;宁夏黄河东岸长城北接内蒙古乌海市巴音陶亥、凤凰岭长城、阴山长城,与河北围场长城、辽宁辽东长城连为一体。这道长城路线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蒙恬修筑的秦皇万里长城的遗迹、遗址。
黑山峡长城始筑年代考
《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戎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又渡河,据阳山北假中。”《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始皇“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於外十余年,居上郡”。
以上记载,记叙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筑长城的框架构成:一是对于原属战国秦、赵国、燕国这“三国边于匈奴”的旧有长城的修缮利用情况;二是概述了秦始皇在战国秦国、赵国和燕国旧有长城基础上构筑为一条统一的万里长城的起点、路线和终点。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秦皇长城对战国秦昭王“拒胡”长城的修缮利用情况。秦昭王长城,是战国“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时所筑。秦昭王所筑的这道长城从今甘肃岷县长城坡沿洮河东岸,甘、宁黄河南岸经宁夏灵、盐地区抵陕西东北黄河西岸。当时,战国秦上郡长城西北至北河以南河套北部的“河南地”不为秦国所有,仍为胡人盘踞。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这就是说,蒙恬将匈奴从河套地区全部逐出后,秦国才全部收复了北河以南的河套地区,才沿黄河东岸、阴山南麓修筑了秦皇长城。由上可知,蒙恬对秦昭王时所管辖修筑的“陇西、北地、上郡”这三段长城,全部利用了陇西郡的傍洮、傍河长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东长城,补筑了从今宁夏黄河东岸长城连接赵国北河西部高阙长城,摒弃了秦昭王所筑的北地郡黄河以东长城(今宁夏灵武、盐池境内河东秦昭王长城)和秦惠文王时张仪始筑的秦上郡长城(今陕北定边、静边、横山、榆林境内战国秦长城),蒙恬摒弃的这两段战国秦长城,即后来的所谓明代宁夏河东长城、陕西延绥长城的始基。
秦皇长城对战国赵武灵王拒胡长城的修缮利用情况。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武灵王所筑的这道长城从今河北蔚县到黄河河套西北部狼山南麓内蒙古抗锦后旗东北狼山口。在北河这一线,蒙恬全部利用了赵国西从高阙(今内蒙古抗锦后旗东北狼山口),东至代(今河北省张北南)的这道长城。为了使从北地黄河东岸延伸到今内蒙古磴口附近黄河东岸的长城与赵国北河高阙长城西端连接,蒙恬“又渡河,据阳山、北假中”筑长城,使北地傍河东岸长城北端与北河高阙长城西端连接为一道长城。
秦皇长城对燕国拒胡长城的修缮利用情况。燕将秦开破胡时期约当燕昭王时代。“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燕国所筑的这道长城从今河北怀来县到辽宁辽阳附近。对燕国北境“拒胡”长城,蒙恬全部修缮利用,并将赵国北境拒胡长城在代(今河北省蔚县东北)的东端与燕国北境“拒胡”长城在造阳的西端补筑连接为一道长城。
由上可知,蒙恬所筑秦皇长城路线西南起自秦国陇西郡傍洮、傍河长城,继接北地郡傍河南、傍河东长城,渡过北河再接赵国高阙长城、阴山长城,魏国固阳长城,后接燕国造阳至襄平长城,终从辽东郡入海。这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匈奴列传》所说秦始皇三十三年所筑长城:“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秦皇长城从西南向东北修筑,依次经过临洮、榆中、并河以东、阴山、辽东五段。长城在西北“河南地”的路线及修筑方式是“因河为塞”“并河以东”“城河上塞”。在东北的路线及修筑方式主要是“因边山险”。总括为一句话,就是沿着黄河,沿着赵、魏、燕北边山险修筑长城。秦皇长城经过的临洮、榆中、并河以东地区,都是黄河流经的地区。这又反证了西北地区的秦皇长城确实是沿着黄河修筑的。秦皇长城经过的阴山、辽东地区,都是崇山峻岭地带,这也证实了东北地区的秦皇长城确实是沿着赵、魏、燕北部边境的高山险崖修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