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0300000041

第41章 回忆父亲

师郡

师建邦,男,汉族,祖籍甘肃省平凉市,生于1933年2月7日,卒于2006年8月9日,享年73岁。1953年6月在甘肃平凉柳湖师范毕业,7月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彭阳县政协第三、四届委员。先后在固原、彭阳员园多所学校工作,担任教师、总务主任、校长等职。

1950年7月,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甘肃省平凉市柳湖师范学校(平凉师专前身),1953年6月毕业,同年7月被分配到宁夏固原县任教,1994年7月退休,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源员年。41年来,他辗转员园多所学校,足迹遍布固原、彭阳各乡镇学校,曾在大湾、三营、草庙、刘塬、冯庄、刘台、崾岘、罗堡、彭阳、白阳镇等小学或初中任教,先后担任远年校长,苑年教务主任,愿年总务主任,苑年教研组长,猿愿年班主任。无论担任何种职务,都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爱生如子,爱校如家。

1953年7月,父亲满怀一腔热血坐上驴拉木轮车,只身从平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固原县大湾学校工作。当时那里环境之艰苦,办学条件之差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当地正在闹土匪,社会秩序混乱,人心惶惶,没有家长愿意送孩子到校读书。父亲就和另外几名老师深入村庄,挨家挨户动员学生入学。经过3天的说服动员,80多名家长送孩子到校报了名上学。

一名姓王的学生家庭特别困难,买不起书和作业本,父亲就给这名学生买了书和学习用具。

当时学校办学条件极差,没有灶房,父亲只能到下午放学以后才和其他几名教师自己动手盖简易灶房。1955年2月,父亲又被调到固原县三营小学任教,在三营小学任教一年。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白天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晚上还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批改作业、备教案,年终曾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1956年3月,父亲只身一人又到固原县草庙小学(现彭阳县草庙)任教,由于父亲待人和蔼可亲,工作兢兢业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不到一年时间,在校学生由15名发展到75名。他刚到草庙小学时,教师只有他一人,组织任命他为校长,这样他既是校长,又是教务主任,同时又担任几个年级的班主任,父亲当时23岁,正值血气方刚、身强力壮之时,并且当时学生上学年龄偏大,五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是十六七的大小伙子,有的和他身材不相上下,但他们都是父亲的好学生,课余时间他带领学生砌学校围墙和学校厕所。他在草庙教学整两年,有很多的得意门生和优秀学生,其中彭阳县原任副书记、政协主席周文广和彭阳县教体局人事股长、彭阳县新华书店经理杨万录都是他的学生。

1958年9月,父亲又调到刘塬小学,当时生活特别困难。师生喝水要到几里外的深沟里挑,这样一来就免不了要影响教学工作,而学生担水又不安全。因此,他当即决定同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一起给学校打一口窖,师生苦战三天终于打成了一口窖。

1959年9月,父亲又被调入彭阳公社彭阳小学任教,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又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工作,他每周代课二十几节,工作量相当大。一次班上的一名学生突发中毒性痢疾,当时就脱水了,父亲得知后立即背上这名学生,直奔彭阳医院抢救。当夜他独自一人陪护在这名学生的身旁,直到第二天脱离危险的学生家长来陪护,父亲才离开医院又回到学校给学生上课。这名学生病愈出院后,学生家长感激涕零,给父亲送了一瓶蜂蜜作为答谢礼物。由于当时生活十分困难,没有面做馍馍,全家四口人用干萝卜蘸蜂蜜吃。父亲回忆起当时的生活,深有感触地说:“当时的生活真是苦中有甜!”

1962年3月,父亲被调到固原县冯庄小学(现彭阳县冯庄乡)担任校长职务,他每换一个工作岗位,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一边教学一边建校,独自支撑工作。他刚来到冯庄小学,学校破烂不堪。当时父亲工作调动到哪里,家眷也跟随到哪里,父亲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当时几个老师住在小窑洞里,没有灶房做饭,他带头和几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甚至在晚上点上煤油灯挖窑洞。由于生活困难,人们吃不饱肚子,教师不安心工作,学生不安心学习,这时候他制定了一些教学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抓教师队伍建设和校风建设。通过多次组织学习和个别教师谈话,使学校风气大有好转,各项工作进展有序。

1963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组织又把他调到彭阳公社崾岘小学任教,并担任教务主任。当时办学条件差,为了改善现状,他带领全校师生自己动手,勤工俭学,利用休息时间盖起了3间泥坯办公室,指导学生自制“小毛球”当篮球用,还制铁环、“手榴弹”、沙包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文化大革命”初期,父亲受到不公正对待,被打成“黑帮”,在固原县彭堡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和教育。期间,他并没有消沉,而是积极参加劳动,偷偷学习教育理论,半年后返回学校继续从事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1969年5月,父亲到彭阳公社刘台小学任教。有一天下大雨,山洪暴发。下午放学后,学校有3名学生回家必须要过一条沟壑,沟壑洪水深及腰间,人根本不能过去,于是父亲把3名学生留宿学校,亲手给学生做晚饭,晚上将3名学生留宿在窑洞里,事后学生家长深表感激,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1971年5月~1978年3月,父亲在彭阳小学任教的7年里,他担任校长两年。在这7年里,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他曾两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3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由于工作需要,经彭阳公社党委会研究决定,暂借调他搞原灯盏山下彭阳戏楼购料施工建设工作。他一接到工作,就四处奔波购置质优价廉的材料,中午吃不上饭就啃一点干馍,常常工作到深夜。工程一开始他更加忙碌,只有他一人监理施工,把工程质量关。一位姓刘的工人,家住彭阳公社崾岘大队,由于家境贫寒,没有被褥,就躺在冰冷彻骨的窑洞草铺上。父亲知道后,就把自己在学校的被褥借给这位工人,这位工人非常感激。建筑工地上的人们知道这件事后,对父亲的为人更加敬佩。

在施工期间,父亲对工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几位年长的技工爱喝罐罐茶,父亲就从学校拿来炉子,买来砖块茶叶。当时他们喝着热腾腾的罐罐茶,动情地说:“师老师是咱们彭阳教龄最长的老师,待人诚实、厚道,在这年代能遇上这样的人,真是有幸!”彭阳戏楼建成后政府命名为“彭阳戏楼”。当时自治区测绘局的一位技术员叫张亚武,是甘肃省天水人,爱好书法,曾参加过全国书法比赛。父亲写信请他题写“彭阳戏楼”的匾额,张亚武写成之后立即邮寄过来。父亲又用投影机把“彭阳戏楼”四个大字按比例放大,工匠才制作到戏楼的横额上。这件事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众人的称赞,都说“彭阳戏楼”这四个大字写得好。

1978年3月,因工作需要组织调动他到彭阳公社罗堡初级中学工作。由于父亲吃苦耐劳,对工作一丝不苟,每到一个学校,就盖校舍,改善办学条件,上级组织就决定让他负责施工,购料搞基建。这次他到罗堡中学又负责基建,工程开始他亲临现场,严把工程质量关,又是他和工人一起夯地基、和泥,有时他还要在施工现场看管材料。

1979年3月,父亲重返彭阳公社崾岘初级中学。这次调到崾岘初级中学,可谓两进两出,他既是任课教师,又担任总务主任,兼任校医室工作。他在担任总务主任期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精心细致,服务周到。一次,一位学生名叫马继科(现固原一中任教)在校外玩耍时不慎被狗咬伤,回校后,正在吃饭的父亲立即放下饭碗,给这位学生清洗伤口,精心包扎,每天让学生按时服药、换药,不多几天这名学生的伤口痊愈。

1985年5月,父亲调离崾岘初级中学,来到白阳镇岭儿小学任教。这所学校也是父亲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学校,这年他已52岁,已是老教师了,可他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天仍然伏案备课,批改作业,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由于他长年累月辛勤工作,积劳成疾,患上了冠心病。工作中,一旦冠心病发作了他就从口袋中掏出“速效救心丸”含在口中,继续上课。一次,他在学校突患痢疾,半天就上了七八次茅厕,最后走路都很困难了,但还坚守岗位。最后学校两名老师和几名学生发现后,用架子车把父亲送到彭阳县医院。父亲病愈出院,又马上回到了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源员年来,父亲一直坚守课堂教学岗位,足迹遍布固原、彭阳山川沟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知识的学生,他们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成为家乡的建设者。

父亲一生不为权,不为利,以赤诚之心哺育祖国的花朵,和睦乡邻,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老幼妇孺皆尊重他。父亲没有高深的学识、显赫的地位,未有著作问世,但认真工作的态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似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由于工作出色,待人诚恳忠厚,父亲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也受到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多次表彰。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1月,荣获自治区授予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奖章。1985年7月,父亲被固原地区行政公署授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荣誉称号,被彭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教学工作三十年”荣誉称号。父亲历任彭阳县政协第三届、第四届委员。在任政协委员期间,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为彭阳县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在第四届政协会议上他提交的“关于解决白阳镇姚河村小河口队梁坡头十几户通电照明”的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久,梁坡头十几户人家告别了煤油灯,通上了照明电。

父亲在41年的教学生涯中,真可谓是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彭阳县的教育事业,他把知识和文明的种子撒播到彭阳的沟沟壑壑。他培养出来的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正在为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而奋斗着,他为彭阳县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将永远记在人们的心里!

同类推荐
  • 山海经追神记

    山海经追神记

    达志、达成、若山、若曦、贝贝五仔误入山谷,迷路,巧遇神仙得地图。五人按图回家,却走进了远古的山海,成了那时代的“未来神”——他们来到凶残的部族,一下子激活了他们人性中的“凶残性”,成了凶残部族的“未来神”,跟随着凶残部族一起残暴其他部族;他们来到善良部族,他们人性中的“善良性”又被激活,做了善良部族的“未来神”,和他们一起为民谋福利。但却遭到嫉妒部族的嫉妒,嫉妒部族便来攻打他们。正义的神仙,便来帮助他们……就这样,五仔走过了贪婪部族、慈爱部族、虚荣部族、多疑部族……一个个不同性质的部族,经历一次次险阻,终于到达昆仑山上,拜见天帝和女娲……最后,在天帝和女娲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
  • 末代天策

    末代天策

    叹一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问一句世道诡谲,能否不忘初心?一百余载,山河变幻沧海桑田,只待承启;丰庆六年,英雄并起风云聚散,归看青鱼。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利御寇。
  • 塞上论史

    塞上论史

    本文集是作者从改革开放以来所发表的有关英国史、澳大利亚史、美国史、亚洲史以及华侨史80余篇论文、译文中精选出来的,共有33篇。分为外国史和华人华侨史两部分。
  • 写着倒国三

    写着倒国三

    中谈笑付都,事少多今古,逢相喜酒浊壶一。风春月秋看惯,上渚江樵渔发白。红阳夕度几,在旧依山青,空头转败成非是。雄英尽淘花浪,水逝东江长滚滚。
  •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本书讲述了战国七雄,各国兵争舌战,风云际会,政客过招。奇招、绝招、阴招、险招令人眼花缭乱,大战、小仗、明争、暗夺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段。袁腾飞以其独到的“史话体”,为我们轻松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热门推荐
  • 黑洞的世界里遇上你

    黑洞的世界里遇上你

    一次黑洞的穿越,三个帅到逆天的帅哥,琳娜该如何应付?看这四人如何上演惊心动魄的故事。琳娜到底会选择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仙途破碎

    仙途破碎

    漫漫修真之路,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是无情?亦或者是绝情?且看实用且无情的刘裕,如何翻覆天下,一步步踏上修行之路,实现自己的夙愿。
  • 留间

    留间

    再怎么逃避也没有用的,人的命运在一出生时就注定了。——-——-——-——-——-——-——-——-——-——这是一本对孤独心灵进行抚慰的书。以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视角讲述了他平凡而又一波三折的故事。何念第一次遇见张千锁时是冬天,第一次遇上夏荟芯时是夏天。或许张千锁与夏荟芯的出现就是上帝对他的磨练,一边是最铁的基友,一边是自己喜欢的人。【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 混在三国当军师

    混在三国当军师

    赵二一睁眼发现自己到了张飞家的桃园里,刘关张正在他面前结拜。穿越了?怎么办?我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很模糊啊……摸摸怀里,还好有本兵书可用。
  • 梦仙霖

    梦仙霖

    我在红尘中与你相遇,只是一眼,就劳记在心头!我循着你留下的足迹开始探寻,却发现世界将你和我拉坠的愈发遥远。。。。终于,我开始了无休止的战斗!只为!有一日能与你长相厮守!我要让这世界,再挡不住我拥有你的所有!热血洒下!为了你!所向披靡!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姑娘,掀桌摔杯怒求修仙

    姑娘,掀桌摔杯怒求修仙

    你去问问,但凡是有一点仙缘的人哪有不知道紫晖清君的。想本君如此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每日照镜子都能深深的把自己迷住,连自家仙侍都迫不及待想与本君,咳咳(自家仙侍面无表情:清君你想多了),你难道对本君就没有什么想法?再者说了,你若修仙修成了,跟着本君不但能吃香喝辣还能调戏各路美男,你意下如何?姑娘,本君看你骨骼清奇,法力颇高,虽然长的丑了些,但是看在本君又不是要跟你滚床单的份上,修个仙如何?某姑娘看着某清君的仙侍认真道:你难道不想揍他一顿?某清君仙侍认真点头:不如一起?
  • 其实孩子不必上早教

    其实孩子不必上早教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针对当前很多父母早早就把孩子送往早教机构去做训练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早教机构真的能培养出“神童”吗?摆出自己的观点:其实孩子不必上早教。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作者除了运用大量的比较先进的教育理论外,还举了大量事例,事例形象行动。相信会对很多父母有吸引力!
  • 我们注定终将别离

    我们注定终将别离

    5岁那年,他心里的天使一般的女孩因为他,死了。13岁那年,他在一个女孩身上找到当年那个小女孩的影子,想珍惜她。他18岁那年,她离开他,去了美国。他找了她5年,。他23岁那年,他爱了10年的她终于回来了,即使她失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可以等她…可当他们踏过重重困难,穿过片片荆棘后,上帝跟他开起了玩笑,这个玩笑,注定他这一生,再也无法让他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