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8200000050

第50章 从家庭手工作坊到近代工场

辛亥革命后,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感召下,一些具有现代经营思想的山西商人也积极投资于现代工商业,除了著名的平遥火柴厂、保晋矿务公司等之外,大德制针公司、大益成纱厂、荣昌火柴公司等企业就是其中一些杰出的代表。

明清两代,晋城泽州凤台县的大阳钢针,在长江以北地区,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人们制钢针、卖钢针,资一艺以终生者,比比皆是。据传,明嘉靖年间,大阳人裴骞在山东做提刑按察司副使,其弟从山东学得制针技术,带回大阳开始生产。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切断了南方钢针的北上及山西商人的南下,为大阳钢针在北方占据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时大阳人存活要依赖制针生产,而且“工一艺而养生者,比屋而是”,到后来甚至钢针生产由于“时丁其缺,价且大踊,咸获数倍息”。自清朝开国到鸦片战争的二百多年间,是大阳手工制针的鼎盛时期。从现保存在西镇针翁庙里的重修碑里,可以看到当时经营制针的字号在该镇有39家,上村10家,中村5家,下村7家,南庄8家,河东3家,湾里3家,史村、张庄、赵庄各1家,此外以个人名义经营的小手工业者有23家,共百余家。东大阳的制针字号还要多一些,再加上邻县的一些,总共有两三百家。那时,大阳是周围百里内无业农民栖居之所,这些人赁屋而居,全家劳动。钢针虽小,但要制成一针一般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一般要由经营针行购进钢丝,剪断后,扎把送交家庭手工业者逐户加工,各执一艺,流水工作,最后转加针行包装出售。大阳钢针生产时期,大阳地区的平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劳动,晚上到处都能听到隐隐的锤敲钻磨声。

大阳钢针以榆林府为重点行销西北各省,南方以周口店为重点转销华南,而黄河流域是大阳钢针主要的销售市场。大阳钢针一直盛行到19世纪60年代,鸦片战争后,锋利而光滑的外国机制钢针逐渐占据中国市场,大阳钢针受到致命打击,于19世纪80年代停止了生产。之后,在义和团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洋针进口中断,大阳钢针曾有短暂的复活,但不过是手工针业的回光返照而已。

为将晋城大阳明清以来享誉全国的手工制针业,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机器制针业,曾经赴日本留学的高平北寨人祁鲁斋、刘知章等人,在时任山西省政府高官的沁水人贾景德的支持下,以集资入股方式,共同筹建现代钢针厂。经过集资以及聘请日本技师,引进日本的制针技术和机器设备,1920年晋城大德造针厂在晋城西关建成投产,祁鲁斋任厂长。1928年山西晋城大德造针厂改名为大德制针公司,祁鲁斋任经理。之后大德制针公司成为民国年间晋城近代工业的代表。

大德造针厂为股份制企业,股东由最初有28家,后逐渐发展到百余家,遍及潞泽各县。每股股金100元,少者一股,多者数十股。建厂之初,设备有12马力的引擎一部、切条机一部、磨光机3部,其他小型机器20多部,多为从日本购进。公司管理人员十多人,工人有70多人,后增加到300多人。有40多平方米厂房一座、仓库楼房6间,针眼房2间,还有包针房等。针厂生产工序中,除包装仍用手工外,其余工序大多为机器生产。工人每天工作11个小时,劳动强度较大。大德制针公司兴旺时,一般日产针28万枚,有时可达30万枚,年产量可达1亿枚。产品分大号和小号两大类,大号针又分为双大号、单大号、金刚腿,小号针为1、2、3、4、5、6六个型号。产品要经纸包后,分别装入小铁皮桶、大铁皮桶和大木桶。小桶可装500纸包5 000枚,每50小桶可装一大桶,共计25万枚,两铁桶合装一大木桶。其产品钢针名称统称为“飞羊牌”,意为飞越大洋,超过洋货。大德制针公司在太原、天津、新乡、开封设有购销站,负责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在祁鲁斋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大德制针公司的“飞羊牌”缝衣针很快就取代了大阳镇传统的手工针,销至绥远、察哈尔、河北、河南、山东各地,占领了我国北方广阔的市场,且远销国外。

1930年后由于中原大战,产品销路阻塞,大德制针公司生产下降。1935年祁鲁斋突然病逝,公司陷入停顿。1938年初大德制针公司被日军飞机炸毁。

与民国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棉纺、缫丝等轻工业一样,一些有识之士也利用山西晋南地区盛产棉花,而积极兴办纺织厂。新绛纺织厂是山西省最早的一个纺织厂,它的前身可追溯到民国时期以新绛人李通为首的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新型工业企业——大益成纱厂。1920年(民国九年)山西人薛见山等人在清末创办的绛州工艺公司停产。这个工艺公司原是为山西商人为响应当时山西巡抚胡聘之倡议兴建的绛州纱厂而建的,当时因纱厂所需投资较大。加之人们观念落后,故改为一个以手工织布为主的纯手工业工厂。李通与汾城大地主兼金融资本家杨修伍、解州薛士选、河南鲁连成和原工艺公司准备筹办“裕民纱厂”的杨和仲协商合伙入股,杨和仲也将原工艺厂的班底一并投入,创办了大益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26年(民国十五年)初开始建厂,第二年4月正式开工生产。开办初期,企业有纱锭6 048枚,一台400马力的双缸蒸汽机。生产品种有10支和14支棉杪。晋南是中国一个主要的产棉区,但当地纺织业并不发达,多是小型的手工纺纱,所以大益成纱厂一开工就获得颇丰,仅两年就赚加全部投资。因此股东们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使纱锭增加到10 080枚,并从瑞士买来一部1 000W的全套汽轮发电设备,将生产动力改为动力。民国21年企业又增资120万元,新建厂房200余间,开办了二厂,新添纱锭8 400枚,并陆续购买了打棱普通织布机404台,安装线锭1 040枚。至此大益成纱厂拥有纱锭18 480枚,资本总额约210万元,工人1 800余人,年产棉纱14 980件,棉布197 266尺,合股线811件同,产值每年约407万元。其产品除行销山西省各地外,还远销至陕西、河南和甘肃等省。卢沟桥事变后,新绛被日军占领,大益成纱厂成为“日管33工厂”。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变迁,1950年原绛州大益成纱厂移交给晋南纺织厂,并延续至今。

在大益成纱厂之前,在新绛县也有一个原想建纱厂,却因资金不足,而改建的火柴厂,即后来著名的荣昌火柴公司。1913年(民国二年)曾任河南开封市“豫泉官钱局”总经理的段捷三,与好友张三铨、联合新绛、闻喜在河南经商的富户,以3万大洋,在新绛创办企业。段捷三原想办一个纺纱厂,但因资金不足,便成立了“荣昌火柴公司”,并赴日本购买了一套火柴生产设备,还聘请一位日本技师指导生产。1914年(民国三年)火柴厂正式开工生产,迅速成为山西省第二家火柴生产厂。因当时人们对方便实惠、价格便宜的“洋火”十分欢迎,工厂赢利十分可观。三年后工厂本金就达20余万元,月产火柴百余箱,每箱240包,每包十盒,雇用工人400余人。到了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荣昌火柴公司因不堪日益繁重的苛捐杂税而连续两年亏损,只好停业。但段捷三发现大西北是火柴生产空白地区,便很快又集资6万元,仅用3个月就在陕西华县成立了“秦昌火柴公司”。抗战全面爆发后,沦陷区火柴厂纷纷倒闭,这就使得秦昌火柴公司的产品一时供不应求,产量与日俱增,火柴公司的规模和资金不断扩大,这成为了段捷三创办实业的第二个辉煌时期。之后同样由于华县税收过重,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段捷三将火柴厂迁至宝鸡,继续生产。抗战胜利后,因管理不善,加之沿海火柴生产已恢复,秦昌火柴公司陷入困境,于1948年停产。新中国成立后,段捷三的亲属在西安市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将秦昌火柴公司在宝鸡的机器设备运到西安,开办了关中火柴厂。

评析

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已经证明,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是每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之后东南沿海的民族资本家以纺织等轻工业为先导的工业投资,都是近代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努力。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曾数次创新、引领商业潮流的山西商人在机器生产和现代工业的冲击之下却表现得异常迟钝。尽管也有一些山西商人和企业通过积极的努力,尝试工业转型,但以票号为代表的山西商人在近代社会到来之时,没有能够实现向现代工商业的转型,逐渐失去了当年的勃勃生机。称雄商界五百多年的晋商,就这样走向了衰落。

(案例撰稿人陶宏伟)

同类推荐
  • 神灯传奇(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神灯传奇(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神灯传奇》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之一。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世界文学名著,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快速作文一本通

    快速作文一本通

    是作者几十年来教学、科研、写作实践的总结,力求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人成功的写作经验、自己的写作体会结合起来,从写作的整个动态过程对写作智能进行科学分解,抓住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提炼出最科学有效的写作技法。
  • 快速阅读力训练手册

    快速阅读力训练手册

    正如本书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沃尔特·皮特金教授所言:本书主要写给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读不了几篇文章,而自己又因此很不满意、觉得自己读书太少的成年人。”尽管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受如何读书的训导,但真正来讲,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本书作者根据读物的不同类型,阐述了一些高效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如:通读,不要只读局部;读长句子,不要只读字词。先了解最广泛的含义,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去细读。阅读是一种方式,因此,它应当遵循学习规律,这便是这些规律中的首要规律。快速而有效地阅读,就是用一种快速而有把握的方式去掌握书面符号所表达的意思。
  • 中学文学读本(四)

    中学文学读本(四)

    文学阅读是综合素质与能力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继《新语文读本》畅销十多年之后,著名人文学者陈思和教授、著名中学语文教育专家黄玉峰先生带领以大学教授和中学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从语文能力的快速提高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途径上,探究中学文学教育的新思路,历经数年精心打造成一套最具魅力的“中学文学读本”,献给广大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本书是《中学文学读本》第四册,内容包括:诸子争鸣,屈原与楚辞,史家之绝唱,曹氏父子的诗文,陶渊明的创作,李白与杜甫,韩、柳的古文运动,白居易的新乐府,晚唐诗人李商隐,唐人传奇十章。
  • 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

    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倾尽三生缘

    倾尽三生缘

    她,是天魔女。他,是人间的王爷。她下凡落入他怀中,便恋了他三生。他说:“从你落入我怀中那天起,我的脑海就再没离开过你”;她说:“爱了你三次,偏偏还上瘾了”(短篇小说)
  • 梓情雨

    梓情雨

    我和你六年终究敌不过她的一句,对不起。喜欢上你是我这辈子犯的唯一的错误十七岁的喜欢会不会走到最后答案,别人会,我们不会
  • 坠梦王朝

    坠梦王朝

    《坠梦王朝》 以主角被设计穿越而展开,文笔优美,故事情节俱佳。
  •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失去母亲的女主身负师傅交代的计划来到了男主的身边,与男主纠结了的爱情史,可为坎坷,但因故事的真相,反目成仇……直至四年后,女主肩带萌娃回到开始的一切,与男主的偶遇,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次紧紧相扣……
  • 七情修仙

    七情修仙

    因情被杀的林东来到了异界,因为身负龙的血脉而被仙界高人看中,传给他一段意识,从此,林东就走上了修真之路。莫大机缘下,一日林东夜观星象而感悟到了天道,但却因为根基不稳,必须在人间历练七情,尝尽世间冷暖,渡尽万般艰苦后成就人道,方能飞升仙界。这是福是祸呢?林东将要在这世间经历喜怒哀乐爱恶欲诸般情感,当彻悟这些后,方能渡过天劫,到达修真之途的彼岸。于是,故事也就开始了。
  • 重生:国民女神

    重生:国民女神

    前世被渣男虐,被贱女欺,倾尽一切,最后只换来他一句:“我爱的从来不事你,你只是我利用的一个工具而已,现在你什么用都没有了,也没有存在都价值了。”重生归来,虐渣男,揍贱女。本以为会孤独终老,可谁知遇到了一生的挚爱,他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说:“有你是我最幸福的事。”
  • 旧梦书

    旧梦书

    他说,所谓前尘,不过一场旧梦,何必执意。她说,所谓入迷,天赐良缘与你,此生不弃。
  •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似曾相识梦归来

    似曾相识梦归来

    如果不是因为那场预知梦,我们是否还会相识?如果不是因为那些即视感,我们是否还会相知?如果不是因为那一次冒险,我们是否还会相恋?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场事故,我们是否还会分别?如果我们之间发生的一切都缘起于梦,那我心中那始终挥之不去的思念又是否真实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