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6500000063

第63章 数罪并罚

一、数罪并罚概述

(一)数罪并罚的概念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当一个犯罪分子实施了几个独立的犯罪时,审判机关所要解决的不仅是一个罪与刑的关系,而是几个罪与刑的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解决数个宣告刑与一个执行刑的关系,包括主刑与附加刑的关系。因此,数罪并罚制度的实质,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解决或协调犯罪分子所犯数罪的各个宣告刑与执行刑之间的关系。

(二)数罪并罚的特点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制度有如下特点:

1.必须是一行为人犯有数罪。司法实际中的犯罪多表现为,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客观上实施了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即构成一罪,但是也存在着一个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的情况。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就要依法定规则对其进行并罚。

2.一行为人所犯的数罪,必须发生在法定的时间界限之内。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人所犯数罪必须发生在判决宣告以前,或者发生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既不包括以往超过追诉时效的犯罪,也不包括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又犯罪,或者发现漏罪的情况。对于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又犯新罪符合累犯规定的,按累犯从重处罚;对于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发现的漏罪,应重新定罪量刑。这两种情况均不能与已执行完的刑罚实行并罚。

3.必须在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并罚范围和并罚方法,决定并罚后应执行的刑罚。①必须对犯罪人所犯数罪,依法逐一分别确定罪名并裁量,宣告其刑罚。在这一定罪量刑过程中,应注意依法确定不同阶段或法律条件下应予并罚的数罪的属性,即所并罚的数罪是仅指异种数罪,还是也包括同种数罪在内。根据我国刑事立法精神及长期司法实践惯例,对于判决宣告以前一人所犯数罪的并罚,仅指异种数罪,对于同种数罪的仍按一罪定罪,处罚时,将其所犯数罪的情况作为量刑情节一并考虑。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的并罚,则既包括异种的数罪,又包括同种数罪。②在对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要根据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法定并罚原则以及存在不同时间阶段和法律条件下的刑期计算方法,将各数罪被判处的刑罚合并决定应执行的刑罚。

二、数罪并罚的原则

所谓数罪并罚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罪在分别定罪量刑后,合并处罚时所依据的标准。

(一)数罪并罚原则概述

各国刑事立法从本国实际出发,所适用的数罪并罚原则不完全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并科原则。亦称相加原则,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的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处罚原则。

2.吸收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吸收轻罪或者重罪之刑吸收轻罪之刑的合并处罚原则。即对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刑最重的吸收其他法定刑较轻的罪,或者由最重宣告刑吸收其他较轻的宣告刑,仅以已宣告的最重刑罚作为执行刑罚,其余较轻的刑罚因被吸收而不再执行的合并处罚原则。

3.限制加重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刑罚的合并处罚原则。采用该原则的具体限制加重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①以法定刑为准,确定数罪中的最重犯罪(即法定刑最重的犯罪),再就法定刑最重刑罚加重处罚并作为执行的刑罚。②在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以宣告刑为准,确定其中最重的刑罚,再就宣告的最高刑罚加重处罚并作为执行的刑罚。即在被宣告的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总和刑期以下加重处罚,同时规定应执行的刑罚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

4.折衷原则。亦称混合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将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情况下的合并处罚原则。鉴于前述三种原则各有利弊,难以概全,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折衷的原则。这种综合兼采多种原则的作法,能够使上述各原则得以合理配合、扬长避短、互为补充、便于适用,使数罪并罚制度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二)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1.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原则的特点

《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通过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所确立的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我国刑法的数罪并罚原则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兼采各种数罪并罚原则,通过《刑法》第69条规定可看出,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居于主导地位,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居于辅助地位。

(2)所采用的各种原则均无普遍适用性,每一原则仅适用于特定的刑种。即吸收原则只适用于死刑和无期徒刑;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三种有期自由刑;并科原则只适用于附加刑。

(3)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在适用上互相排斥,效力相对独立,不影响其他原则的适用。

2.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适用规则。根据我国刑法第69条规定,折衷原则中能包含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的具体适用范围及基本适用规则如下: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低于死刑的其他主刑不再执行。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低于无期徒刑的其他主刑不再执行,也不得将两个以上的无期徒刑合并升格为死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具体的限制加重规则为:①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均为有期徒刑的,应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最高不能超过20年。②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均为拘役的,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以上,酌情决定应执行的刑期,但最高不能超过1年。③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均为管制的,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最高不能超过3年。在此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1年7月27日《批复》的精神,在限制加重过程中,不得将各种有期自由刑合并升格为另一种更重的有期自由刑或者无期徒刑。

可以看出,我国刑法所规定的限制加重原则的特点在于:一是采取多重的限制加重,即在并罚的总和刑期未超过该种自由刑的法定最高期限时,受总和刑期的限制;在并罚的总和刑期超过该种自由刑的法定最高期限时,受最高执行刑期的限制,即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即附加刑仍须执行。因附加刑各刑种之间以及附加刑与主刑各刑种之间,其属性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不能采用限制加重原则或吸收原则对其合并处罚,而只能采用并科原则合并处罚。

三、不同法律条件下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规则

(一)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

所谓“判决宣告以前”,是指判决已经宣告并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刑法》第69条规定表明,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及由此而决定的基本适用规则,是以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情形为标准确立的。因此,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规则与前述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适用规则完全一致。

对于判决宣告以前一人所犯有的数罪,依其性质或所触犯的罪名情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种数罪,即犯罪性质相同且触犯同一罪名的数罪;另一类是异种数罪,即犯罪性质不同且触犯不同罪名的数罪。对于异种数罪实行并罚,在刑法理论上及司法实际中没有争议,但对于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同种数罪,是否需要并罚,则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对于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同种数罪,原则上无须并罚,应以一罪论处,但在以一罪论明显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或者前后犯罪相隔时间很长,不宜作为一罪的从重情节或法定刑升格的情节处理时,可以有限制地对同种数罪适当进行并罚。

(二)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的合并处罚

1.法律规定

《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做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2.对漏罪实施并罚的条件与方法

(1)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所谓漏罪,是指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宜告以前实施的并未判决的被遗漏的罪。如果发现漏罪的时间不是在判决宣告以后(即已被判刑)、刑罚执行完毕以前的期限内,而是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则不得适用该条的规定合并处罚。

(2)对于新发现的漏罪,不管其罪数如何,也不管与原判决之犯罪是否属于同种性质犯罪。换言之,即使是性质相同的犯罪,也应当单独定罪量刑。

(3)应当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即前罪所判处的刑罚与漏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相应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4)所谓“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是指在计算刑期时,应当将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换言之,前一判决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从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合并而决定执行的刑期中扣除。因此,这种计算刑期的方法,依其特点概括称为“先并后减”。

3.对漏罪适用合并处罚规定应注意的问题:

(1)刑满释放后再犯罪并发现漏罪的合并处罚。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在处理被告人刑满释放后又犯罪的案件时,发现其在前罪判决宣告之前;或者在前罪判决的刑罚执行期间,犯有其他罪行,未经过处理,并且依照《刑法》总则第4章第8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如果漏罪与新罪分别属于不同种罪,即应对漏罪与刑满释放后又犯的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如果漏罪与新罪属于同一种罪,可以判处一罪从重处罚,不必实行数罪并罚。

(2)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漏判之罪的并罚。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发现的犯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3)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漏判之罪的并罚。根据《刑法》第86条的规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0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三)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合并处罚

1.法律规定

《刑法》第71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做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对新罪实施并罚的条件与方法

(1)必须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即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又实施了新的犯罪。所谓“判决宣告以后”,从严格意义或法条含义的逻辑关系上讲,是指判决已经宣告并发生法律效力之后,不包括判决虽已宣告但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形。

(2)对于犯罪分子所实施的新罪,无论其罪数如何(如果所犯新罪是数罪,该数罪应为异种罪)或者与前罪之性质是否相同,都应当单独定罪量刑。

(3)应当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规定的相应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具体讲是指从前罪已经生效判决决定执行的刑罚中,减去已经执行的刑期,然后将前罪未执行的刑罚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据《刑法》第69条规定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这种计算刑期的方法,依其特点可概括称为“先减后并”。刑法第71条规定的“先减后并”的刑期计算方法,较之第70条规定的“先并后减”的计算方法,可能给予犯罪分子程度更为严厉的惩罚。主要体现在有期自由刑(特别是有期徒刑)的并罚之中。具体表现是:其一,依据《刑法》第71条所规定的“先减后并”的刑期计算方法,决定执行刑罚的最低限度可能提高,并因此而导致实际执行的刑期也随之相应提高。其二,实际执行的刑罚可能超过数罪并罚法定最高刑期的限制。

3.对新罪适用合并处罚规定应注意的的问题

(1)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数个新罪的合并处罚。《刑法》第71条所规定的数罪并罚方法,是以刑罚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再犯一个新罪为标准的。对于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又犯数个新罪,我们认为应当首先对数个新罪分别定罪量刑,然后将判决所宣告的数个刑罚即数个宣告刑与前罪未执行的刑罚并罚,因为采取这样的并罚方法,符合《刑法》第71条所确定的对再犯新罪者从严惩处的立法精神,不仅可以使总和刑期居于相对较高水平,而且一般也不会使数刑中最高刑期因此而降至低于残余刑期的程度,从而能更好地体现“先减后并”方法的立法意图。

(2)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同时发现犯罪分子有漏罪的并罚。此种情况同时涉及“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的数罪并罚的方法问题。对于这种情况的数罪的合并处罚,应采取分别判决、顺序并罚的方法。即在对漏判之罪和新犯之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按照《刑法》第70条规定的“先并后减”的方法。将对漏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决判处的刑罚进行并罚,确定执行的刑罚。最后,依照《刑法》第71条所规定的“先减后并”方法,将犯罪分子所犯新罪判处的刑罚,与原判之罪和漏罪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进行并罚,决定最终应当执行的刑罚。

(3)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合并处罚。根据刑法第71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同时对新犯的罪做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4)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的合并处罚。根据《刑法》第86条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名案

    中国历代名案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代名案》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代名案》讲述了包括晁错被诛、华佗之死、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窦娥冤等一系列中国古代历史名案。让青少年从故事中鉴古明今。
  • 农民人身赔偿法律案例精讲

    农民人身赔偿法律案例精讲

    《农民人身赔偿法律案例精讲》以侵犯人身权案例为主,选取了三十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侵权案例,包括法院审判案例和司法行政人民调解工作中遇到的典型调解案例。本书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向读者尤其是农民朋友介绍了有关处理人身权侵权纠纷的法律知识。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等内容,但由于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纠纷都是人身权中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侵权纠纷,恰恰这也是人身权中最基本、最基础、最重要的权利内容,因此本书着重讲解的是人身权保护中的生命健康权保护问题,并重点介绍了侵权责任的追究和责任承担问题,希望对读者尤其是广大农民朋友正确处理人身权侵权纠纷,维护自己合法权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对于刑事辩护典型案例的深入评析,无论是对于司法实务操作还是对于刑法理论研究,乃至对于推动立法改革而言,目前都具有重大意义。
  • 生活中的环境法

    生活中的环境法

    本书通过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阐述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境法律知识。
  • 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行政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的一部。
热门推荐
  • 最狂妖猴

    最狂妖猴

    苍天震撼,江山失色,这三界茫茫,唯有我一人敢放肆狂笑;待我大棒一挥,又有几人敢直面我的锋芒,这一世,没有斗战胜佛,只有齐天大圣!
  • 销魂大道

    销魂大道

    大道之行,损有余而补不足。一介穷酸书生,在梦境与现实中摇摆不定,一路坎坷,满身伤痕,终到人生之颠,俯瞰人生起伏,暮然回首,却发现已无路可退。
  • 伊利亚特之创世神明

    伊利亚特之创世神明

    美颊的女子布里塞伊斯啊,你和海伦一样,都是战争的源泉;捷足的阿里琉斯啊,你才是史上仅存的神明。伟大的神宙斯啊,你的毁灭将带给我重生;远射神阿波罗啊,你是我脚下的臣民。
  • 拽酷少爷爱上我

    拽酷少爷爱上我

    “妈的,尚子陌给本姑奶奶站住,气死我了”。“呵呵,你让我站住我就站住啊,妞,你还太年轻,等你成熟了再给爷算账吧,哈哈”。女主穆梓霏从小家里就穷,跟着奶奶长大,爸爸妈妈长期不在家,从小就和奶奶相依为命,从此走上自立,坚强的道路,男主尚子陌出生在一个有竞争力的大家庭里,才十几岁的哥哥就什么都要和他争,而男主腹黑,但有时对自己爱的人甘拜下风。霸气女主遇见腹黑男主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EXO之似梦似现

    EXO之似梦似现

    当你失去我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再没人会像我这般对你——吴亦凡.这次换我主动,绝不会再丢了你——鹿晗.遇见你之后,我好像越来越爱口是心非了呢——吴世勋.你就像一束光,突然出现在我身边,照亮了我整个世界——边伯贤.单纯地像个天使,怕你被拐跑了,所以要好好护着才行呢——张艺兴.就是喜欢看你被我调戏之后脸红的样子,像只小猫咪——朴灿烈.冷雪?呵,是挺冷血的,不过我喜欢——金钟仁.丑女,为了让你不再祸害人间,我还是勉强就收了你吧——黄子韬.徒儿啊,你学做饭就学啊,干嘛还要偷走我的心呢——都暻秀.人生是一部冗长的电影,而我们,是演员。在这没有任何剧本的戏里,我们都带上了虚假的面具。只为了那可笑的生存...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青春与我们同行

    青春与我们同行

    我,是一个平凡的读书生;在与读书和兼职工作两者间兼并,每天早出晚归;一直到后来,我遇到了她们,她们是我的同班同学兼舍友;刚来到这个校园时候……直到后来,泪可喜遇到了他;他是我青梅竹马的好朋友,从小就玩在一起,到后来命运把我们分开了;十年后我们从聚,他高调出现,走到我面前说:"我回来了,让你久等了……"
  • 请你不要再爱我

    请你不要再爱我

    暂无~嘿嘿(本作者左思右想,想不出什么让人一看就爱上这本书的简介,我认为,关键在内容,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掩饰我的懒惰,呵呵呵.....)
  • 傻妃太嚣张

    傻妃太嚣张

    “江山?美人?孰轻孰重?若我给你江山你可愿给我自由?”夏颜落斜睨着眼,柔美的五官竟有着睥睨天下的气概。“乱世永不休,谁又能永安王座?倒不如携手天下,与卿共享乱世繁华。”
  • 世纪大家

    世纪大家

    《世纪大家》(《TheGreatMasterOfCentury》)音乐、文学、漫画、诗词歌赋、游戏动漫,甚至是哲学、政治、军事等等他都大有建树。他被称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天才,踏足众多领域,却无一不成就斐然。他,才能令世界为止瞩目侧耳,文能使天下敬如上宾,学能是世界为之震动。他,被称为唯一的世纪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