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首先要知人识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古人有言曰:“知人则哲。”善于识人是一种极高的智慧。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个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需要人才增加,然而,选到有用的人才,与老板配合默契、有真才实学、有才干的人才,确实不易选到。如果选择错了,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好领导要当个好伯乐
识别人才是一件难事,有的人表面上看是个人才,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就是有用的人才;有的人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但内力却是个有实力的人才;有的人表面上看很好,但背地里却是个坏人、小人等等。
谈到识别人才、网罗人才,古代燕昭王黄金台招贤,便是最著名的例子。
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买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管理之道,唯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
人才是一种客观存在。能否发现他们,合理使用他们,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是否认识到人才在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说,用人首先是识人,识人就要具备识人之慧眼,就要知人之情况。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善于识别人才的管理者更加难得。古人所说“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善于发现真正的千里马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日益深入人心。一个企业家要想成功,就必须是一个善于识才、善于发现真正人才的专家。
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是一个善于发现真正人才的人。1928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去参加一次国画展览会,展厅里许多画都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唯独一幅挂在角落里的标价仅8元的《虾趣》令他驻足良久。陪同参观的人员七嘴八舌地介绍作者齐白石的情况,有的说齐白石年纪大,有的说他当过木匠。但徐悲鸿认为这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当即要求展厅负责人将齐白石的这幅画移挂到展厅正中,与自己的《奔马图》并列在一起,并亲自将标价改成80元,还在说明栏上注上“徐悲鸿标价”五个字,而他自己的那幅《奔马图》才标价70元。此后,徐悲鸿专程拜访齐白石,请他担任艺术学院的教授。他认为齐白石是画坛千里马。在徐悲鸿的一再推举下,齐白石走出茅屋,从此蜚声画坛,成为现代国画的一代宗师。
徐悲鸿发现齐白石这样的人才,完全是根据其作品的质量,而不是根据其年龄、文凭、出生和其他因素,即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齐白石之所以名气小,作品被放在角落里无人赏识,是因为没有出现能识别他的“伯乐”,直到徐悲鸿的出现。
善于培养千里马
日本电产集团的会长永守重信先生在《成为“带领他人”的人》一书中写道:“如今是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行’——高层领导给部下指明了这样的方向之后,员工才会时刻有危机感。”就像永守重信所说的,领导就是带领员工走向成功的人。优秀的员工不仅仅是靠招聘获得的,更是卓越的领导一步一个脚印带出来的,这些领导是企业的代表。我们不否认,有些员工加入企业之前就具备了很好的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毕业于著名大学,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经历,曾在知名企业业绩不菲。可这样的员工不经过企业的磨砺,不经过领导的点拨,也难以融入企业,也就不能成为这个企业的优秀员工。
不要幻想员工一上岗就能独当一面,不要强求刚刚就职的员工就会对你心悦诚服,更不要强求员工热情洋溢地为企业奉献,或者为部门目标而奉献。因为这样的员工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要靠你悉心培养。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员工,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或者心态,去培养他。
你需要调动自己所有的技能,包括人际技能、管理技能、业务技能,去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这些尊重和信任是脱离于你的职位的,它属于你个人,而不属于你的职位。
你需要真正地关心员工,了解他们的期望,并且将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变成一种习惯,为他们的职业发展负责,甚至能够想到他们的生活所需。
你需要像师傅一样,不仅把他当成一个能够完成任务的人,还要把他当成一个拥有成长欲望的徒弟,耐心地教育他,手把手地指导他,毫无保留地将你所知道的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