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4800000004

第4章 经历事迹和学术活动(2)

除了与“前七子”其他成员的交往外,王廷相还与当时许多文学家有过密切联系。其中对王廷相的学术影响较大者有下列几位。

杨慎(公元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著作有《升庵全集》、《升庵外集》等。王廷相与杨慎交往甚密,时常互赠诗文书信。杨慎曾集梁太子统的《文选》所未选入的诗文,为《选诗外编》九卷。王廷相为之作序(《王廷相集》附录一《选诗外编序》。)。

杜柟(公元1489—1538年),字子材,号研冈,河南临颍人。武宗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著有《研冈集》。在王廷相的诗文中,有《酬次杜子材韵二首》、《谢次杜研冈赏菊韵二首》、《寄弟子材》等诗作,反映出王廷相与杜柟的深厚情谊。王廷相还曾作《杜研冈集序》,高度赞赏杜柟的诗文:“文章得天地中和之气,则高不入于荒唐,下不梏于凡近,言闳深典雅,泽乎道德之中也。”(《内台集》卷六《杜研冈集序》。)杜柟去世后,王廷相作《研冈杜公墓志铭》。

在与当时文学家的交往中,王廷相为许多文学家的文学作品作过序。除以上所述外,他还为刘节的《广文选》和《刘梅国诗集》、顾璘的《近言》、黄绾的《石龙集》、严嵩的《钤山堂集》等作过序。正是在与当时诸多文学家的交往中,王廷相形成了他的文学思想体系,为中国的文学评论理论作出重要的贡献。

王廷相很早就开始研究哲学。后来,在世宗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他曾说及他的哲学论著的来源。他说:

予自知道以来,仰观俯察,验幽核明,有会于心,即记于册,三十余年,言积数万。(《慎言·序》。)

这几句话对理解王廷相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哲学是世界观。主体对客体观察后,还得“验幽核明”,才能形成为哲学(道)。武宗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王廷相任四川按察提学佥事之初,颁布《督学四川条约》,强调“为有用之学”和“治己之学”,成就“内圣外王之业”(《浚川公移集》卷三《督学四川条约》。),表明他的哲学思想体系正在形成之中。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学者许诰前往四川,与王廷相就河图、洛书及太极等问题进行讨论。此时王廷相的言论,表明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许诰(公元1471—1534年),字廷纶,别号函谷,河南灵宝人。十岁能研治大小《戴礼》,并能著文。十四岁举于乡,十八岁登进士,次年授户科给事中,不久即升刑科右给事中。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改翰林院检讨。此时,许诰的父亲许进任太宰,因其刚正不阿,得罪太监刘瑾。刘瑾因而矫诏黜许进,许诰便被谪为广西全州判官。后来,许诰辞官,授徒讲学。直至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许诰才官复为南京通政司参议。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许诰升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事。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许诰又升吏部右侍郎,拜南京户部尚书。许诰在当时理学界有很高的地位,有北许诰南(王)阳明之称。许诰的著作主要有《太极论》、《通鉴前编》、《图书管见》、《道统源流》等。

王廷相在与许诰探讨太极等问题中,一方面对许诰的观点予以很高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后来,又有《答许廷纶》等文。其中写道:

愚尝窃议河图、洛书经纬之论,与夫五行先天之学,皆出于异端穿凿傅会之私,儒者不宜据以解经,实乱仲尼之道……大抵近世学者,无精思体验之自得,一切务以诡随为事。其视先儒之言,皆万世不刊之定论,不惟遵守之笃,且随声附和,改换面目,以为见道;致使编籍繁衍,浸淫于异端之学而不自知,反而证之于六经仲尼之道,日相背驰,岂不大可哀邪!(《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七《答许廷纶》。)

王廷相还将平时研究哲学的心得摘出数十章就教于许诰,两人进行研讨,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在许诰到四川会见王廷相的同年,王廷相在给他的至交、前七子之一何景明的复信中,对于他与许诰的分歧又作了说明。信中写道:

许廷纶曾示河图、太极等论,仆读之有疑……后世河图、洛书,纬说也;五行生克,附会之论也。参之造化之源,人理之实,茫昧缪幽,不可据信。后儒不致精辩,遂以著论附经。此皆迷暗本原,半涂拟议尔。今之学者,据其说而衍之,不独廷纶为然。(《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七《答何仲默》。)

王廷相反对牵强附会地研究、注释儒家经典,强调不仅要忠实于原意,还要发掘其新意,并要亲身体验。

王廷相与许诰有很深的学术交往,他们的学术观点既有一致,也有相异。王廷相对于许诰的学问是非常赞赏的。武宗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王廷相升山东提学副使,在从四川到山东途经河南灵宝时,又会见许诰。他们在论及理气、神性等问题时,对宋儒离形气而言神与性理进行了批评,并取得一致意见。《内台集》卷五《许公墓志铭》。此外,王廷相作诗《函谷草堂赠许廷纶》:

函谷逸人草堂静,高峰入户背城陴。杖藜疏豁青天迥,开卷从容白日迟。自有图书三十乘,宁论道德五千辞?西周礼乐风流在,儒术分明属我师。(《王氏家藏集》卷十八《函谷草堂赠许廷纶》。)

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许诰去世,王廷相为他作《墓志铭》,对他的政绩及学术予以高度的评价。铭文也反映出王廷相的学术思想。

王廷相在督学四川期间,在学术上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严守仲尼之道,抵制各种异端邪说和对宋明儒者之言的牵强附会、笃信固守的迂腐思想。这既是他研究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目的。如前所述,他在与许诰的学术探讨中,已经涉及这一问题。他认为,当时的许多学者视先儒之言为万世不变之定论,加以笃信固守,实际上已经陷入异端之学,而与仲尼之道日相背驰。他还曾就此与何景明多次交换过意见。后来,他在与四川按察使彭杰的交往中全面阐述了他的观点。在《与彭宪长论学书》中,王廷相说:

“六经”删述,仲尼所以启万世也。其为道也,范围乎造化,经纶乎名理,中正以为常,变通而不执,智者不能辩,博者不能少也……是故圣人所以为道之宗也。(《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彭宪长论学书》。)

接着,他又叙述了自孔子之后,“九流异端之学纷然并作”,而儒者“附会其说以训经著论”,所以,他要拨乱反正,恢复仲尼之道的本来面目。他说:

“六经”仲尼之道,嘉谷也;异端邪说,莨莠也。嘉谷待种而难植,莨莠不种而易茂,譬圣道中庸,而异端怪诞幽玄,易以惑人也。使不揭其乱道之实以排斥之,百世之后,迷其本源,邪正同途,仲尼之道将与巫史异端同祖宗,并赏罚也,岂不大可惧乎?故于儒者之论,合于圣者,即圣人也,则信而守之;戾于圣者,即异学也,则辩而正之,斯善学道者也。若夫人者,舍置古人之善,昧昧焉炫其私智,摘其疵而议之,斯轻躁迫切之徒,非忠厚之道出。若曰出于先儒之言,皆可以笃信而守之,此又委琐浅陋,无以发挥圣人之者尔,夫何足与议于道哉!(《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彭宪长论学书》。)

这里反映出王廷相的开放进取精神,既要求对孔子之论“信而守之”,又反对对宋明儒者的“笃信而守之”。王廷相尤其反对人云亦云,只读书而不用心思考和切身体验。他深刻指出:

若曰“天下之理,先儒言之,皆善而尽,但习以守之可也”,是不知道无终穷,忽忽孟浪之徒尔,谓之诬道。若曰“后世之人必不能及于古之儒者”,是不知造化生人,古今一轨,中人以下,以己而论量天下者也,谓之诬人。是皆流俗积习,贵耳贱目,任书籍而不任心灵者也,亦何望于圣人大方之域也哉?(《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彭宪长论学书》。)

王廷相还把“惟先儒之言是信”者嘲笑为“函关之鸡”,是鹦鹉学舌,毫无意义。他说:

齐客有善为鸡鸣者,函关之鸡闻之皆鸣,不知其非真也。学者于道,不运在我心思之神以为抉择取舍之本,而惟先儒之言是信,其不为函关之鸡者几希矣!(《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彭宪长论学书》。)

显然,王廷相崇尚正统,主张严守仲尼之道,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后儒和其他异端邪说。由此出发,他主张对宋明儒者的思想亦不可“笃信而守之”,而要加以重新思考和体验。王廷相在四川任职期间多次阐发他的这一主张。他在应邀作《同年序齿录序》中说:

道之府,非“六经”乎?学之至,非圣人乎?言道而不本于“六经”,九流足以乱其真;言学而不底于圣人,邪说足以蔽其明。其僻也者支裔,其鄙也者肤浅,其幽也者恍惚,其凿也者附会,其傍依也者假籍,举其一曲而废其三隅,疏其枝沱而迷其洪源,此九流乱经之说也。剿阴阳者谈天,信五行者论命,执术数者议人,惑巫祝者征鬼,任私智而弃人事之实,崇怪谬而伤造化之大,此邪说蔽圣之云也。是故古之儒者,其言约,其论实,异端不相乱;今之儒者,其言贪,其论惑,异端相出入。(《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一《同年序齿录序》。)

他认为,所谓异端、邪僻之说,就是异于“六经”、违背圣人之教者。因此,能拒九流、邪僻之说的,惟有仲尼之道才行。

严守仲尼之道,贯串于王廷相的整个学术活动过程中。后来他撰写的篇幅宏大、包罗万象的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慎言》,就是以卫守仲尼之道为宗旨。他在其《序言》中写道:

仲尼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正义凿,斯道以之芜杂,其所由来渐矣。非异端能杂之,诸儒自杂之也。故拟议过贪,则援取必广;性灵弗神,则诠择失精。由是旁涉九流,淫及纬术,卒使牵合傅会之妄,以迷乎圣人中庸之轨……讲学以明道为先,论道以稽圣为至。斯文也,间于诸儒之论,虽鲜涉于刺辩,其于仲尼之道,则卫守之严,而不敢以异论杂之,盖确如此也。(《慎言·序》。)

王廷相认为,孔子殁后异端邪说四起,后儒对仲尼之道诠释失精,杂入异说,牵合傅会,以致迷乎圣人中庸之执。因此,必须重新阐明仲尼之道,恢复其本来面目,抵制各种异端邪说和诸儒的错误之论。该书名曰《慎言》,也是遵照孔子之意。信阳无涯孟君见《慎言》原稿后,谓其“义守中正,不惑非道,此非‘慎言其余’乎!”(《慎言·序》。)“慎言其余”为孔子语,全句是:“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前半句是说,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来,就能减少错误,保持正确的方向。

《慎言》成书于世宗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是王廷相积三十多年研究哲学的结晶。它涉及到本体、认识、心性、社会历史、方法等一系列的重要哲学问题,表达出了王廷相的基本哲学观点。全书分道体、乾运、作圣、问成性、凡闻、潜心、御民、小宗、保傅、五行、君子、文王、鲁两生等十三篇,凡四百零七章。

《慎言》成书后便在亲朋之间传阅讨论。其间,王廷相就《慎言》中的某些问题作答,有《答孟望之论〈慎言〉八首》,包括《灾变警戒人主》、《乾元亨利贞》、《地是天内凝结之物》、《寒暑由日进退》、《春雪亦是六出》、《圣贤之学一道》、《集义明道并行》、《主静当察于事会》。在关于《慎言》一书的讨论中,王廷相与薛蕙的论辩颇为深入。

薛蕙(公元1489—1541年),字君采,号西原,亳州人,是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王廷相谪亳州判官期间的得意门生。而后师生交往甚密,情谊至深。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薛蕙中进士,累官吏部考功司郎中。著作有《西原全集》等。薛蕙在研读《慎言》后,便就性理问题与王廷相展开论辩。王廷相也应之对答,撰《答薛君采论性书》。他们围绕着对程子一些论说的不同理解讨论了阴阳与气道、性与气、性与情、善与恶等问题。王廷相的结论是,程子之说必须以孔子之说为标准。王廷相说:

惟大圣上智,会人理,达天道,乃可宗而信之……故余惟协于仲尼之论者,乃取以为道,否则必以论之。(《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答薛君采论性书》。)

王廷相批评了薛蕙惟主程子之说,反对不加分析地盲目“宗信”程朱理学。他强调,要宗信仲尼之道。

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王廷相在兵部右侍郎任内偶尔阅读何瑭所撰《阴阳管见》、《律吕管见》、《造化论》等,感到问题很多,亟须加以诘难。于是他便撰写《答何粹夫二首》以回应。

何瑭(公元1474—1543年),字粹夫,号柏斋,河南武陟人。孝宗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进士,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著作有《阴阳管见》、《柏斋集》等,宣扬“阴形阳神”的二元论等观点。

王廷相在《答何粹夫二首》中,首先对何瑭的著作予以肯定,然后就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他针对何瑭的神不灭论、阴阳相离、混淆乐谱五音与词章音节关系等观点进行批评,坚持和发挥了自己的气一元论的观点。

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何瑭又著《阴阳管见后语》,为他的观点进一步辩解,并对王廷相在《慎言》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由此王廷相又著《答何柏斋造化论十四首》,以回答之。他们又围绕道体与有无、元气与阴阳、造化与有待等问题进行讨论,王廷相发扬了自己关于阴阳即元气、“天为气化之总物”《内台集》卷四《答何柏斋造化论》。的观点。

《慎言》成书后,王廷相为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思想体系,进行了广泛的包括与薛蕙、何瑭论辩在内的学术活动,同时也扩大了该著作的影响。先后有顾璘等人为《慎言》作序。

顾璘,生卒年月不详,字华玉,苏州人,孝宗弘治年(公元1488—1504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顾华玉集》。顾璘与王廷相在学术上交往甚密。王廷相曾有《答顾华玉杂论五首》,包括《祥异非必君政所致》、《阴阳非自能寒暑》、《诗笺解螟蛉之误》、《日月非入地下》、《金木非造化之本》等。如前所述,王廷相还曾为顾璘的《近言》作序。武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顾璘在所写《慎言序》中称《慎言》“闳深洞达,超诣玄幽,上究乾枢,下稽物变人伦,运世学,统政谟,叅伍诠析,必要圣轨,殆六籍之精英名,名理之楷式与!”《慎言》卷首顾璘《序》。顾璘写了序言后,《慎言》便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付梓问世。

继《慎言》问世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王廷相又完成了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雅述》。关于该著作的写作,王廷相在该著作的《序言》中说:

仲尼……述帝王仁义礼乐之道,以垂宪后世……确乎可守而不可畔也。然世逖风漓,异端窃起,而老、佛清净无为之论出,世乃为之大惑。由是百氏九流,纷纭杂,各竞所长,而“六经”中正淳雅之道荒矣。虽宋儒极力诋辩,以挽返洙、泗之风,而才性有限,不能拔出流俗,亦未免沾带泥苴,使人不得清澄宣朗,以睹孔门之景,良可恨矣!余不自量,每于读书之暇,其于天道人事,变化几宜,诸所拟议,有不符于圣者,时置一论,以求合道真。积久成卷,分为上下二篇,名曰《雅述》,谓述其中正经常足以治世者云尔。(《雅述》,《雅述序》。)

严守仲尼之道,批判异端邪说以及宋明儒者的诠释失当,是王廷相从事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慎言》的目的在于此,《雅述》的目的仍在于此。

《雅述》分上、下两篇,均根据王廷相平时的读书心得结集而成。其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且无明确的章节,大致论述了元气本体、形神、心性、善恶,以及文学、科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反映出王廷相丰富宽阔的学术视野。

《雅述》辑成后,当年便锓梓于世。如《慎言》一样,《雅述》也在学术上产生很大反响。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崔铣为《雅述》作序。

崔铣(公元1478—1541年),字子钟,号后渠,河南安阳人。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有《洹词》等著作。崔铣在《雅述序》中谓,“浚川先生王公尝作《慎言》十三篇,深探隐化,畅发玄旨,学者莫不讽诵之。先生又出其《雅述》二篇,悼后人以袭迷,示行者之广涂,修身理国之具,循级蹈实。”(《雅述》,崔铣《序》。)

王廷相的学术范围至为广泛,包括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诸多方面。王廷相早在督学四川期间,对音乐、科学就有涉猎。他与韩邦奇讨论过律吕问题,研究过《夏小正》等。

韩邦奇(公元1479—1555年),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境内)人。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问宏博,著作有《性理三解》、《律吕新书直解》等。起初,王廷相偶得韩邦奇的《律吕新书直解》,读后感觉甚善,并就其中一些问题用书信方式与韩邦奇进行探讨。在《与韩汝节书》中,王廷相就“候气之说”提出了不同意见。信中写道:

候气之说,尤所未喻。天地之气,升则上升,降则下降。若如邹衍之说,气皆上升,无复下降,然乎?若曰阳气升自仲吕而止,阴气即乘之,不知阳气既至半涂,当归何所?(《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九《与韩汝节书》。)

接着,王廷相还以“声气者,自然之神理,非人力之强合”的观点,批评韩邦奇的“五音相生之序”(《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九《与韩汝节书》。)的说法。

《夏小正》是记载夏代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及农事安排的典籍,历代注释颇多。王廷相在四川任职期间,研究了诸家注释,觉得其中穿凿附会之处甚多,决定为《夏小正》重新注释。他在《夏小正集解·序》中写道:

《夏小正》者,夏时之小记也。绎其辞旨,信为古籍,周公之《时训》,吕氏之《月令》,皆其流也。盖古之圣人,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昆虫草木之化,验天时,授民事,此其要约尔,钦昊敷政,实所不可阙者。余读诸家注解,病其疏谬穿凿。(《王氏家藏集》卷三十八《夏小正集解》。)

他以科学的态度,细致地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并将观察结果与《夏小正》所记载的一一加以对照,然后进行注释,“月为一篇,凡十有二篇”(《王氏家藏集》卷三十八《夏小正集解》。),写成了《夏小正集解十二篇》。此书反映出了王廷相以至明朝的天文历法水平,具有较高的自然科学价值。

王廷相在其学术生涯中,与当时的一些重要的哲学家有过密切的学术交往。除以上所述的杨慎、许诰、薛蕙、韩邦奇、崔铣、何瑭等,王廷相还与吕柟、黄绾有密切的交往。

吕柟(公元1479—1542年),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明代学者。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著作有《泾野子内篇》、《泾野集》等。王廷相早在四川任职期间就有《别吕仲木》诗。其曰:

病居不就金华馆,种药常从白石仙,遁野每劳天子诏,注书何惜世人传?千回苦道存吾拙,三叹高风让汝贤,回首卧龙今又还,巴云泾水梦相连。《王氏家藏集》卷十八《别吕仲木》。

后来,王廷相任南京兵部侍郎,有呈《举用吕柟崔铣李梦阳疏》,称吕柟“性行淳笃,学问渊粹”(《浚川奏议集》卷三《举用吕柟崔铣李梦阳疏》。)。王廷相还在《送泾野吕先生尚宝考绩序》中说:

余取友于天下,得有道者二人焉:河内何粹夫、高陵吕仲木是也。彼二子者,笃契性哲,几于圣轨,求诸今之世,盖绝无而仅有者也。(《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二《送泾野吕先生尚宝考绩序》。)

如前所述,何瑭曾是王廷相学术上的论敌,但王廷相对待何瑭如对待吕柟一样,都是推崇备至,视为至交。对于他们二人,王廷相还说:

其学之造诣,通极天人,言论风旨,希夷莹澈;时而群疑方构,机宜未审,乃能据经体圣,捡括参合,独断内凝,与道无爽,所谓出入经术,动中几会是矣。不亦古人之实学乎?《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二《送泾野吕先生尚宝考绩序》。

黄绾(公元1477—1551年),字叔贤,号久庵、石龙,浙江黄岩人,明代学者。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著作有《石龙集》、《明道编》等。王廷相在与黄绾的交往中,有诗《灵谷寺和黄久庵韵》、《次黄久庵感怀韵三首》等。如前所述,王廷相还为黄绾的《石龙集》作序,称黄绾之学有“明道、稽政、志在天下”三尚,是“无意于为文”。(《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二《石龙集序》。)黄绾在南京任职期间,聚徒讲学于石龙书院,王廷相特为作《石龙书院学辩》,批评当时程朱派理学和王守仁心学,或从事于清虚之谈,或终日端坐以虚静养心,高度赞扬黄绾“志于圣贤经世之学”和石龙书院的学风,认为该书院可“使后生来学脱其禅定支离之习”。(《王氏家藏集》卷三十三《石龙书院学辩》。)后来,王廷相还曾作《送少宗伯黄先生考绩序》。其中说道:“黄子,有道之士也,功名之际,视之若浮烟流埃。”(《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三《送少宗伯黄先生考绩序》。)极力推崇黄绾的人格境界。

(三)著作辑刊

王廷相一生勤于著述,有大量的著作流传于世。

现存具有较大综合的有王廷相自己编定的《王氏家藏集》、由后人编辑的《王浚川所著书》,以及今人所编《王廷相集》。(《王氏家藏集》共四十一卷,其中有诗二十卷,杂文十二卷,杂著九卷。《王浚川所著书》由八种著作组成,凡四十二卷,其中《慎言》十三卷,《雅述》二卷,《内台集》七卷,《浚川内台集》三卷,《浚川公移集》三卷,《浚川驳稿集》二卷,《浚川奏议集》十卷,《丧礼备纂》二卷。《王廷相集》共四册,是现存王廷相著作的全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于1989年出版。)

早在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翰林院任庶吉士时,王廷相就将以往的诗赋文辑成《沟断集》二卷。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任监察御史巡按陕西时,他又将近五年所作诗文赋辑成《台史集》二卷。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在谪赣榆县丞时,他又辑成《近海集》,并作《近海集序》,其中说道:

赣榆去海止数里,一往返,不崇朝而达,可谓近矣……望洋大观者屡矣,岂非吾生一伟游乎?夫海有潮汐、岛溆、洲渚之胜,有霞彩、日华、蜃气之变,有珊瑚、水碧、骊珠、蚌胎之宝,有蛟龙、鲸鳌、鹙鸧、鹄鹤之育,盖不可尽称也,莫不入吾吟咏而效其助。其蓬莱、方丈、扶桑、灵槎、瑶草、羽人之属,虽非真有,亦足以寄兴于超旷。凡以使我忘夫弃斥之琐尾,而乐于尘垢之外者,非兹乎哉!故题其集曰《近海》,标予之乐于海者如此也。《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二《近海集序》。

武宗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在任松江府同知时,他又辑成《吴中稿》。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他任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辑成《华阳稿》,并自作《华阳稿序》,其中说道:

浚川子游于蜀者三年,得所著诗文杂说几三百余首,萃为帙而橐之……蜀,古华阳国,因以命其稿,志寓也。(《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二《华阳稿序》。)

世宗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他为山东提学副使时,辑成《泉上稿》二卷。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他在任湖广按察使时,辑成《鄂城稿》。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他在居家守制期间,辑《家居集》三卷。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他任兵部侍郎期间,辑《小司马稿》。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他任南京兵部尚书期间,辑《金陵稿》。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王廷相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时,将《沟断集》、《台史集》、《近海集》、《吴中稿》、《华阳稿》、《泉上稿》、《家居集》、《鄂城稿》、《小司马稿》、《金陵稿》十部著作集总括为《王氏家藏集》。

《王氏家藏集》辑成后,有杜柟、唐龙、栗应宏三人为之作序。

杜柟,上已略有介绍。他在《序》中说:“今取《王氏家藏集》观之,乃知浚川先生所立之言,其皆本诸心,得诸行,而非世之口耳章句者也……所藏是集,凡若干卷,盖其真德实道,矢诸诗,发诸文,考诸性命,冲风玄思,雅致雄词。”《王氏家藏集》卷首杜柟《序》。

唐龙(公元1477—1546年),字虞佐,号渔石,兰谿人。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著作有《渔石集》。唐龙在《王氏家藏集序》中说:“仪封浚川先生逖法姬秦,冥探伊洛,佛肩立言者之责,蔚乎《风》、《雅》之振响焉。先生姓王氏,裒诸诗若文凡若干卷,题之曰《王氏家藏集》,四方之士翕焉争诵之……斯集也,以道为实者也,以政为干者也。实丰则葩晔,干茂则柯耸,故藏于家而传于世,自弗能私焉,夫是之谓不朽。”(《王氏家藏集》卷首唐龙《序》。)

栗应宏,生卒年月不详,字道夫,世宗嘉靖年间(约公元1522—1536年)举人,有《山居集》。他在《王氏家藏集序》中说:“仪封公其先上党人,宏以里诸生进谒,得受教门下士,获睹公《家集》……余读仪封公集,精纯雅正,雄畅闳深,若大音中和,浩翰自适,而肯沉着,无绞厉之状、蹙薄之患,不执不离,然即无不备至,揽诸体之玄秀,总历代而贯通,以自成其家言。”(《王氏家藏集》卷首栗应宏《序》。)

《王浚川所著书》包括八种著作,其中《丧礼备纂》成书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此时王廷相升山东布政司右布政,以母忧,归里守制。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按丧礼举行的先后次序述各种仪礼五十一条;下卷又述仪礼三条,并述服制十二条,奔丧仪十一条,返丧仪三十一条,改葬仪十一条。有张卤为之作《序》。

张卤(公元1523—1598年),字召和,号浒东,河南仪封人。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卿。有《张浒东集》等。张卤在《丧礼备纂序》中说:“先正浚川先生王公,自举进士,至历宫保,中两任郡邑,三督学校,以礼范海内者四十余年。兹编以先后居丧,特纂所切于行事……虽未经脱稿,其门人敷陈其大略,得于亲承者,乡人久已崇用。”《丧礼备纂》卷首张卤《序》。王廷相去世后,该书由张卤整理、编辑、装订,并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王廷相之子王旒及孙王征逸锓梓。

《王浚川所著书》中的《浚川公移集》和《浚川驳稿集》均辑成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王廷相正罢归家居。直隶巡按监察御史郭廷冕在《浚川公移驳稿叙》中说:“余癸卯三月,钦承上命,出按江北……因道经仪封,质诸浚川王公而请教焉……公因取往年按陕右者宪条二册,类分五卷,出而示之:一曰《驳稿》,一曰《公移集》。《公移集》者,饬明宪度,所以存乎纪也。《驳稿》云者,参驳招议,所以丽乎情也。”《浚川公移集》卷首郭廷冕《浚川公移驳稿叙》。这两部书后由郭廷冕“锓本于泗上”。《浚川公移集》凡三卷:卷一为案验录二十九条,卷二为公移二十二条,卷三为公移两件。(《浚川驳稿集》凡二卷:卷上为会审录三十六条,卷下为详驳录五十二条。)

《王浚川所著书》中的《内台集》、《浚川内台集》均为他人所编。《内台集》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张鹏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所编。他在《刊内台集序》中说:“鹏自壬辰从事台末,获受教浚川公台下,见公于退朝之余,即肃肃入院台理政事,稍暇即为为文著书,盖无一时休焉……乃窃录其与诸名公巨卿往来论辩、问答、赠送之作,辞与文若干篇,刻之东省以传。盖仰叹公嗜学之笃,终身不衰,而所以经济天下者,有具,因以见。”《内台集》卷首张鹏《刊内台集序》。《内台集》按文章的体裁编辑而成,共七卷,其中杂诗二卷、乐府长短句一卷、杂著一卷、杂文二卷、表奏一卷。

《浚川内台集》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于世宗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所编。他在《内台集叙》中说:王廷相“自南都简命,晋兼台省,造理益深,著作不倦。侍御张子尝采录一二,刊为《内台集》,与《家藏》、《雅述》、《慎言》诸书,并行于世。复初又窃录续作,嗣刊济上,仍因旧名,俾向慕之士得备闻至论,抑见复初及门受教,犹夫张子也。”《浚川内台集》卷首李复初《内台集叙》。《浚川内台集》是一部公文汇编,共三卷,收有覆奏语略八十六条(件)。

在《王浚川所著书》中,还有《浚川奏议集》,由张卤于穆宗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为之作序。该《序》写道:“少保肃敏王公仕先朝历年为最多,任谏垣为最久,其功德文章,在泰陵以后,人物尤为最著。凡有论奏皆应时砭剂,切中膏肓。虽百折三黜,谔谔愈励,真赖以定国是而植臣谟……若卤生同公邑里,世缔公交好,学承公指授,官绍公省掖,不惟亲灸独切,且受益独多……兹公孙庆远太守君征逸重刻公《奏议》十卷,以卷端之言见属卤,故述所尝奉周旋缕之实以序之。”(《浚川奏议集》卷首张卤《少保王肃敏公奏议序》。《浚川奏议集》为题本疏章的汇编,共有十卷,其中题本十七首,疏三十首。

在王廷相颇丰的著述中,以《王氏家藏集》、《慎言》、《雅述》最有影响。后来又有各种版本的《王氏家藏集》。由王廷相编定的四十一卷本加上《慎言》十三卷,构成五十四卷本;再增加《雅述》二卷,构成五十六卷本;再增加《内台集》七卷、《丧礼备纂》二卷,构成六十五卷本;还有其他各种版本。均是在王廷相的四十一卷本基础上增删而成。

王廷相的著作除了现存的《王氏家藏集》和《王浚川所著书》之外,他在将《沟断集》等十部著作集总括为《王氏家藏集》时,实际上已作删减。另据明人高拱所撰《浚川王公行状》所说:王廷相除有《王氏家藏集》外,“又有王氏《慎言》、《雅述》、《射礼图注》、《摄生要义》、《内台集》、《奏议》及《覆奏语略》、《公移驳稿》、《归田稿》、《阐玄述》,咸刻行于世”((明)高拱:《浚川王公行状》。)。明人张卤所撰《少保王肃敏公传》亦说:王廷相“又有《奏议集》、《公移驳稿》、《覆奏语略》、《归田集》三十卷,皆行于世”((明)张卤:《少保王肃敏公传》。)。显然,王廷相除有现存的《王氏家藏集》和《王浚川所著书》之外,还有《射礼图注》、《摄生要义》、《归田稿》(或《归田集》)和《阐玄述》,等等。

从现存的王廷相的著述看,他的著作可分为文学作品、学术著作、各类公文和其他。王廷相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有不少作品为后人所收录、选编。就王廷相的学术著作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学术专著,其二是与他人讨论学术问题的书信、序文等。就学术专著而言,王廷相除有分量较大的《慎言》、《雅述》两部之外,还有《太极辩》、《五行辩》、《汉儒河图洛书辩》、《横渠理气辩》、《阳月阴月辩》、《先天图辩》、《性辩》、《五行配四时辩》、《数辩》、《律尺考》、《岁差考》、《立浑考》、《夏小正集解十二篇》、《答天问九十五首》等。就王廷相与他人讨论学术的书信、序文而言,主要有《答许廷纶》、《与韩汝节书》、《答薛君采论性书》、《答何粹夫二首》、《答何柏斋造化论十四首》、《答何粹夫论五行书》、《答孟望之论慎言八首》、《石龙书院学辩》、《与彭宪长论学书》、《与郭价夫论寒暑第二书》等,以讨论哲学问题为主;还有以讨论文学理论为主的书信、序文。这些学术专著和文章是王廷相一生学术活动的重要成果。

同类推荐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华盛顿 图哈切夫斯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华盛顿 图哈切夫斯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讲述了华盛顿、图哈切夫斯基两位军事家的成才、成功过程。文中对他们各自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很有帮助。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从浪迹上海滩的少年,到小工头、工人纠察队长,再到中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他曾使国民党特务闻风丧胆,被称为中共“特工王”。他的叛变险些毁灭中共中央而改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他一生只留下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让人难识真面目。他走过的歪斜足迹直到今天才被厘清。他就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本书较为全面地记述了顾顺章从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人,蜕变为中共历史上最具危险性的叛徒,最后又被国民党惨杀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重订囊秘喉书

    重订囊秘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君霸宠之狂妃逆九霄

    魔君霸宠之狂妃逆九霄

    原来传说中的彼岸石真的存在,原来,她自以为16年的姐妹情,对她来说却只不过是16年的怨恨。原来,这段怨情,竟会使她变成玄晋大陆上臭名远扬的废材草包。废材草包?为何那双星眸中有的只是绝代的风华?又为何世间的顶级高手都对她宠溺入骨?为何她会有世间神秘莫测的彼岸石?一切都是巧合,还是命中的注定?原来是魔,原来我们都是魔。既然天要挡我们,那就逆天;既然佛要拦我们,那便弑佛!且看魔君如何霸宠魔妃。且看魔妃又如何逆尽九霄!
  • 天道之真圣

    天道之真圣

    他生来就已不凡,身居要职,手握重权。万物苍生以之为尊,五行八卦随之在旁。
  • 妄机

    妄机

    烽火狼烟寂,仙魔妖圣绝。鸥鹭几远近,垂翁已忘机。
  • 晴天之后的雨天

    晴天之后的雨天

    她,林若雨原来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一个生她养她的亲生母亲因为钱却把若雨的天真的之心灵给毁灭了。可是她依然坚强的活了下去。可是当她找到她的白马王子冷若希时,他的前女友回来了来。冷若希忧郁了。林若雨到底坚持还是放弃?幸好有她的好死党林檬、冷孤羽陪在她身边。
  • 摩尼教下部赞

    摩尼教下部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我生活中最美的彼岸花

    你是我生活中最美的彼岸花

    这是一本做这些个身边人的一本书,父母,妹妹,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 逆天狂妃

    逆天狂妃

    太子退婚,殿前受辱,这一切,仅仅因为她的废材命格,可谁又知,她能逆天命,召百兽,令风云变色!寒风猎猎,她十指交错,眸光潋滟生辉:“欺我者,还之,害我者,除之!就算天命辱我,我也要逆天改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霾来了

    霾来了

    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崔永元力荐!柴静之后关注《霾来了》。中国首部由环保局长撰写的环保题材作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中国环境报》《解放日报》《南方人物周刊》、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上百家媒体报道。精彩章节被《中国日报》翻译成英文向全球推介。在环保系统内部,许多人把《霾来了》看作环保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这部环保小说,在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法规、纠正错误观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人民日报》这部出自环保官员之手,旨在反映和影响现实的虚构作品,在现实维度里制造出热度。在环保圈子里,它一时间炙手可热。被一些环保官员视为“工作指导手册”。
  • 史上最强工程师

    史上最强工程师

    文绝变成了一个人,迷迷糊糊的一个人文绝孤独,凄凉文绝沉醉在梦中用幻想抵抗现实的残酷压抑孤寂的绝壁下文绝:“如果能把程序写在身体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