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内心里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等在工作和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工作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成绩,也决定了他能否成功。
在公司里,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能力的同时,更是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
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在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从今天起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每天看一篇文章,并把读后感写出来。”
学生们都答应了下来,还有的学生笑着说,即使老师不嘱托,他也是这么做的。学生们认为,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这正是许多人的心态。但是,请看看吧,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有些人因为事小而不愿意去做,或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但正是对一些小事情的处理方式,已经昭示了成功的必然。成功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自动自发的责任心。小事如此,大事亦然。
态度是我们语言中最重要的词汇,它作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一个人的私生活和职业生活。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中,积极、主动、努力、毅力、乐观、信心、爱心、责任心……这些积极的态度因素占80%左右。无论你选择何种领域的工作,成功的基础都是你的态度,也可以这么说:态度决定结果。
对待工作的态度,反映出一个员工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有些员工总是认为工作只是为了公司,自己从中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既然对自己没好处,那就随便应付一下完成了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人本职工作做不好,就会失去信誉,他再找别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可信度。如果认真地做好一个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有成就的工作等着他去做,这就是良性发展,也就因而拥有更高的信誉和业绩!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轨迹,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不被人知晓;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
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在企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
职业精神的高度取决于一个人的职业态度。一项调查显示:学术资格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新招来的员工有无正确的工作态度。大多数雇主认为,迄今为止,这是公司在雇用工作人员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是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总裁丽贝特·博伊尔说:“公司聘用人的标准是一流的职业态度。我认为,工作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则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公司给一个人工作,实际上是给一个人生存的机会,如果能认真地对待这个机会,也才对得起公司给予的待遇。”毫无疑问,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遴选人才时的第一标准。
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一个工作态度很差的人,即使有能力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接受;具备良好工作态度的人,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发挥的舞台,并步步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有可能发展成为广受尊重的人。归结成一句话,态度是卓越之人赢在职场最有效的竞争力!
田乃诗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