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例试管婴儿降生
1978年7月,英国伦敦的奥德姆医院,伴着一声初临人世的啼哭,一名叫露易斯·布朗的女婴降生。她体重2.6公斤,是由英国医生斯特普托和生理学家爱德华兹博士培育的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被人们称之为“世纪婴儿”。从此,一个巨大的里程碑在人类繁衍的长河中竖立起来。
试管婴儿的培育,实际上包括体外受精(IVF)和胚胎移植(ET)两个步骤。首先利用外科方法取出成熟卵子和精子,让其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发育数日后(约8细胞期)再移植入妇女的子宫中去孕育成熟直到分娩。
世界上最早的体外受精卵移植始于1890年,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家希普在他的实验室中用兔子进行的。那年的4月25日,希普使一对比利时野兔交配后,又让一对安哥拉野兔交配,结果,两只雌兔都怀孕了。4月27日,希普从雌性安哥拉野兔体内取出两个受精卵,把它们植入雌性比利时野兔的一条输卵管中。后来,那只雌性比利时野兔生了六只小兔,其中四只同比利时野兔父母长得一模一样,而另两只无疑是安哥拉野兔,它们具有安哥拉野兔的所有特征。世界上第一例体外受精卵移植获得了成功。
20世纪60年代,为了帮助那些怀孕有困难的妇女,科学家们开始了对人类体外受精卵移植的研究。1961年1月13日,意大利报刊报道了博罗纳医生和丹尼尔·佩特罗奇博士成功地把经人工受精的人卵细胞置于试管中培育了29天。胚胎虽然长时间像豌豆那样大小,但后来在培育过程中,由于发育发生异常而中止了实验。1969年2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研究所爱德华兹博士等首次将人卵在试管内成功地进行了受精,据称,经过受精的56个卵细胞中,有7个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发育正常。1973年,爱德华兹以及澳大利亚的克列塞分别报道了人类体外受精卵的移植情况。直至1978年露易斯·布朗的出生,人类尝试多年的通过体外受精卵移植治疗不孕症的可能才成为现实。到2003年,露易斯·布朗就24岁了,她长得活泼可爱,在一所邮局担任邮递员。
1978年10月3日,印度科学家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冷藏女婴”,在印度加尔各答用剖宫手术取出。他们在培育这个女婴时,曾将受精卵在植入母体前冷冻了53天,把人类受精卵移植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培育试管婴儿,初衷仅仅是想解决不孕症妇女的生育问题,现在看来远远不止如此,它为人类在生育问题上获得更大的自由,体外受精卵技术为那些先天性遗传缺陷者带来了福音。
培育试管婴儿,对于优化人类遗传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患有某种遗传病症的人,为了不影响后代的健康,可以考虑接受供者受精卵而代孕代生代养。在美国,由于遗传学家米勒的主张,竟独出心裁地设立了奇特行业——精子库,收集贮藏杰出人才(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精子以供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1983年9月20日,第一个“诺贝尔婴儿”杜兰诞生,他4个月的智力超过正常婴儿10个月的水平。
培育试管婴儿,还可作为计划生育的一条措施。将胚胎冷冻保存起来,就可以在不影响夫妻双方事业的时候植入子宫生育。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试管婴儿也是喜中有忧,试管婴儿的培育不但给传统伦理学带来冲击,而且还存在潜在的社会问题,必将影响到人类生育的行为和观念。例如,由一人提供的多个精子所生育的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问题及他们之间能否出现“近亲婚配”的难题;由借腹怀胎招致的纠缠不清的官司等等许多社会问题。
经历了千年的厚重,经历了百年的沧桑,也经历了十年的动荡,这个民族终于开始敞开心胸,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