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西之争
1588年7月22日清晨,乌云密布,西风渐紧,“无敌舰队”上的西班牙士兵已经进入了梦乡。顺着风向,英军指挥霍华德施展了一条火攻的妙计。他挑选了8艘破旧的商船,在船身上涂满了柏油,船舱里装满了易燃物,然后将点着火的船划入西班牙舰队密集的地方。刹那间,火舌飞舞,烈焰熊熊。西班牙海军司令西多尼亚被这突如其来的烈火弄得慌了手脚,忙命令断缆起航。西班牙军队处在一片混乱之中。许多西班牙舰船或着火烧毁,或相互撞沉……这便是英国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主地位的一个片断。
16世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自从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到那里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他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这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女王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英国地居海岛,由于大西洋比地中海更加险恶多雾,风大浪高,靠抢劫起家的英国水兵同习惯于风浪较小的地中海的西班牙水兵相比,在炮术和航海技术上都略胜一筹。但英国最初对这场战争缺乏准备,军饷和供应不足。1587年4月,女王豢养的海盗德雷克得知女王命令主力舰队在朴茨茅斯港集结,便带领舰队扬帆出航。他沿西班牙海岸一路扫荡,击沉和俘获了36艘西班牙补给船,接着又袭击西班牙船舶锚地。这位江洋大盗给西班牙造成的损失足以把迫在眉睫的战争推迟一年。次年春天,临战前的英国海军已集结完毕,它包括皇家海军,各类船主、商人和海盗的大小舰船共140艘,参战人员9000名,由霍华德上将任舰队司令,海盗德雷克和霍金斯也参与指挥。
西班牙从同年春天开始招兵买马,采购军粮和准备武器弹药,将大批军舰集中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港口。德雷克的袭击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西班牙海军统帅克鲁斯顽强地作了准备,弥补了这一损失。然而眼看大功即将告成,不料克鲁斯突然病逝。这也许预示着更大灾难的降临。顶替克鲁斯的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对海战一窍不通,他上书要求辞职,但被国王驳回。1588年5月20日,庞大的西班牙远征舰队从里斯本起锚出航,拉开了战幕。这支舰队拥有130艘舰船,2000多门火炮,8000多名海员和约19000名陆军,号称“无敌舰队”。
但是无敌舰队出师不利,刚驶出港口就遇到风暴袭击,行动迟缓。7月下旬双方开始正式接火。无敌舰队船身高耸很容易被瞄准击中。相反英国舰队快速轻便、船体小而狭长,使用长炮能从远处射击。双方火力都非常猛烈,大量的消耗后,英军由于离家近很快得到了补给,而西军则困难得多。这个机会被英军抓住了。他们采用了火攻法,派出火船冲进无敌舰队在加来外海的锚泊地。西多尼亚在慌乱中下达了“砍断锚索”的命令,原想等火船飘过后各舰再回到原地,却使许多争相逃命的军舰自相撞沉。第二天黎明,英军清楚地看到了无敌舰队队形混乱、兵无斗志的惨相,于是继续咬住西军的主力猛打。但是西军也凶狠地进行反击,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双方交战从上午9时持续到下午6时,直至英军炮弹打完,而且正好遇到大风停止了追击,西军这才侥幸逃脱。整整一个星期的炮战里,无敌舰队发射10万余发炮弹,连一艘敌舰也未击沉。西军死伤1400人,而英军不足百人。
伤痕累累的无敌舰队决定返航。由于南风刮个不停,加上德雷克的威胁,西军只得选择绕过英国的北方航线。这是一段艰辛的航程,所遇到的境况较战争更为悲惨。许多破损严重的船只在大西洋的风暴中沉没,一些船被礁石密布的爱尔兰西海岸吞噬,几千西班牙人因此而葬身海底。幸存的人员由于船上粮食匮乏、饮用水变质,加上伤口溃疡、坏血病等疾病的包围,使出发时浩浩荡荡的无敌舰队回到西班牙时,失去了63艘舰船,死亡人员达8000人。
“无敌舰队”覆灭以后,西班牙逐渐衰落下去,而英国则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
人类探索这个秘密的足迹,绵延了近二千年,也被蒙蔽了近二千年。如果不是哈维的发现,人类怕是还要走更长一段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