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5800000006

第6章 孟子——民主思想的先驱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娣体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这是孟子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图画,面对着这一尘封历史两千余年但依旧鲜活无比的画面,我们感到震惊!

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啊!这里没有饥饿欺凌,没有征伐杀戮,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人尊老爱幼,知礼达信,这不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吗?孟子以他那如掾之笔,构筑了这一王道乐土。朴实无华的几行文字,浸透了对百姓的殷殷关爱,透露了治世的玄机,更昭示了他深邃的哲学思想。我们曾一味地盲目赞美西方民主制度的发达,羡慕他们哲学思想的成熟,但站在伫立于遥远历史起点的孟子面前,我们心中陡然升起一种自豪。中国原本并不缺乏民主的基因,民主之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绽放,而且光彩照人。而此时的西方,还是一片混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足衣足食知礼,“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他把民生民计置于一切问题的核心,由此生发出一整套民本主义理论,这种民本主义实质就是一种民主的理念,而他为老百姓设计的理想社会又是那么的温馨美好,可亲可近。在迷离恍惚的中国历史的尽头,竟然还有一位如此超越时空的民主先驱,又怎能不使人震惊呢?还是来看学者们对孟子民主的思想的评价。

康有为认为:“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盖国之为国,聚民而成之,天生民而利乐之,民聚则谋公共安全之事,故一切礼乐政法皆以为民也。但民事众多,不能人人自为公共之事,必公举人任之。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之所公举,即为众民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王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与康有为持大体相同观点的袁保新认为:“大体而言,我们不能说两千多年前孟子的王道仁政的思想已经发展了近代西方的民主理论,但是,孟子从人性论出发所主张的‘民本’思想的确涵有主权在民的成分,却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遗憾的是,孟子在揭举民本思想的同时,未能进一步从法制层面来规划,而秦汉之后的儒者,又后继乏人,结果只有在西风东渐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接续上孟子的思想,为孟子的民本理论注入法制架构的思考。”

台湾谭煊吾认为:“总观孟子的民本思想,实概括现代民主思潮的一切: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法国革命所争取的自由、平等、博爱,林肯不惜南北一战所换来的民有、民治、民享,国父集中外大成所首创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以及柏拉图的理想国,老子的小国寡民,……等等。成为理想的追求,或是进步的建设,皆离不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范畴。故孟子不仅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保姆,也是世界先知先觉的革命导师。”

王杰:“在孟子看来,国君、社稷都是可以‘变置’的,唯有人民是不变的,民心之向背是政权是否稳定的基础这是一种明显的民本主义思想。”又:“孟子的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思想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对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首开中国思想文化中抨击封建君主及专制制度之先河。

孟子先进的民主思想对两千年来的封建王朝来说无疑是个重磅炸弹,激起了封建独裁者的恐慌。有一个故事很能表现出孟子思想带给统治者的震撼,历代统治者多半对孟子思想憎恶有加,却又有时不得不表现出崇尚的态度。明太祖朱元璋在即位为皇帝后,便装腔作势要读书,而读书的内容则不外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孔子这个人一样,不疾不徐,无欲无求,朱元璋便也自然而然地打起瞌睡来了。读到《孟子》时,朱元璋才从浓浓的睡意中猛然惊醒,听到讲官朗朗地念出:“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又听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这位出身草莽的专制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孟子》这部历代读书人所共同的必修课中怎会出现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呢孟子针对时君所发的言论,似乎字字句句都从《孟子》书中跳出来指责他一样,于是在恼羞成怒之际,朱元璋忍不住大骂孟子:“假使这个糟老头生在我大明的时代,还能让他有免罪的机会吗”盛怒之下的朱元璋正不知如何处置这早已死了千年之久的孟子,刚有有臣下来报告即将举行祭孔大典的事,这位皇帝老头立即心生一计,下命令说:“把孟子的牌位给我撤了,并把他赶出孔庙!”借着这个举动以泄其心头之恨。然而合该孟子有永享祭祀的口福,第二天,掌理观察天象的官员就赶紧来报告天空出现异象的消息,朱皇帝尽管在人间作威作福,也还不敢得罪上天,违逆天意,就又赶紧把孟子的牌位给请了回去。

但是专制跋扈的朱元璋并未因此而改变对孟子的憎恶。二十四年后的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朱元璋闲来思及当年的这件陈年往事,觉得《孟子》书中必定大有文章,遂命大学士刘三吾(公元1312-1399年)把《孟子》全书做了一次相当彻底的思想检查,删削了《孟子》书中所有诋毁君主的言论。《孟子》全文共计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个字,刘三吾等人狠狠地删掉了其中八十五章,出版了一本书叫做《孟子节文》,完整版的《孟子》遂被列为禁书,科举不以之取士,考试不以之命题,想从此把它打入冷宫。仅管刘三吾承皇帝之命编了这本《孟子节文》,并将原版《孟子》列为禁书,《孟子》原书并未从此湮灭,政治权力的护航,并不足以作为人心归向的担保,《孟子》一书仍旧广为流传。

由这一段史实看来,孟子民主思想的活力,并不因时空的改变而有所减弱。所以孟子尽管已经死了千馀年,他的思想仍挟带巨大的力量,使得似乎有点过度敏感的明太祖几乎为之疯狂,并将之视为可恶的敌人,亟欲除之而后快。而造成明太祖之所以如此仇视孟子的原因,实在于孟子的民主政治思想对君主专制政权具有极为强烈的破坏性与颠覆性。现代学者容肇祖先生曾仔细研究过《孟子节文》,并将被刘三吾删掉的部分做了分类,《孟子》原书中被删去者共有十一类内容:

(1)“不许说人民有尊贵的地位和权利”

(2)“不许说人民对于暴君污吏报复的话”

(3)“不许说人民应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权利”

(4)“不许说人民应有生存的权利”

(5)“不许说统治者的坏话”

(6)“不许说反对征兵征实同时并举”

(7)“不许说反对捐税的话”

(8)“不许说反对内战”

(9)“不许说官僚黑暗的政治”

(10)“不许说行仁政救人民”

(11)“不许说君主要负善良或败坏风俗的责任”。

在这些洋洋洒洒共十一类的归纳中,指出孟子思想被排斥及删除的部分,全是孟子民主政治思想的精华所在。这些被删的思想精华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也完全被禁止出题命试,由此可见孟子的民主政治思想对专制帝王而言,真犹如洪水猛兽一样可怕呀!

孟子思想的意义及影响并不局限于中国,在邻近的日本亦深受孟子思想灌溉。在日本历史上持续将近三百年之久的德川时代(公元1603-1867年)即深受孟子思想的影响。在上野之战中,明治天皇打败了德川最后一代的幕府,江户从此易名为东京,现代日本历史于焉展开。在日本德川时代以来皇太子的养成教育里,《四书》都是必修的课程。与明朝朱元璋对孟子思想的排斥一样,《论语》,《大学》,《中庸》所阐述的思想与价值,均可以为统治阶层所接受,然而《孟子》书中深刻的批判色彩,以人民为根本的民主张,尽管换了时空,变了容颜,不变的却是又一次挑战了统治阶层的权威,日本这个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国家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当时日本宫廷的讲官,在教皇太子读书前会先针对《孟子》一书做一番思想检查,并在课本中用红笔注明,自某章某句以下数章,或以下若干字,请皇上不必阅读。那些东西就叫做“御读禁忌”,这些有朱笔批点的所谓“御读禁忌”的《孟子》,现在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学总图书馆的《清家文库》中。

孟子有言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最基础的就是要从“修身”开始,孟子关于这方面有详尽的阐述,认为“大人者,正已而物正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管理者要想有效地指挥下属,应当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美国著名公司管理大师麦克白曾说了一句很简单、意义却很深的话:“管理人的能力首先不在于如何指挥别人,而在于如何指挥自己跳出最美的舞蹈。”“舞蹈”即是指管理者应当具备教练的素质和能力。

同类推荐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哲学的故事

    哲学的故事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哲学知识。近50个精彩故事独立成篇,连缀起来又共同组成一幅精彩的哲学画卷,清晰地呈现出哲学发展的脉络。此外,还增设了“哲学辞典”、“哲学家小传”、“名人名言”、“名人评说”、“著作列表”等辅助栏目,以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热门推荐
  • 南宋孤侠

    南宋孤侠

    现代中学生林忌无故卷起一场风云,无故发生n次意外,又无故穿越。这么多·无故,证明很倒霉。但他在变,成了一名侠,令元闻风丧胆的侠。南宋的武林,是他的天下。他随南宋共存亡。
  • 一滴水有多深

    一滴水有多深

    著名作家刘醒龙一本关于故乡的大书。有关心灵。有关欲望。有关救赎。诗一样疼痛的情绪。骨血般情感的文字。作为自然,乡村像诗一样美丽。作为人生,乡村像诗一样痛苦。城市是一个被男人宠爱着的少妇。她的骄横、她的媚嗲,都是男人千姿百态想象的后果。乡村是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从年轻一直泡到年迈的母亲。没有乡村,独舞的城市就会成为倚门卖笑的那一类女子。城市是欲望在地理上所能达到的顶点,乡村只是人的家园。乡土并不真正属于乡土中人,它的真正主人是那些远离乡土的城里的读书人。
  • 一品豪门小魔妻

    一品豪门小魔妻

    她本是官家千金小姐,惨遭奸夫谋害和毒杀,却不想浴火重生,意外魂穿到娱乐圈当红炸子鸡身上,异能涌动,一身医术通天,无所不能,在步步为营的复仇时候,却惹得满身桃花……
  • 元纪世

    元纪世

    吾前生遭遇背叛,近破后而立,必将再次君临天下。
  • 四月的萤七月的火

    四月的萤七月的火

    四月流萤,七月烽火。美好总与毁灭依存。这就是这个故事。40%言情。20%推理。10%悬疑。10%隐晦。一个戴着虚荣面具生活的女生莫小千,收到自称为“死神X”的人的信息,欢迎她加入一个游戏,每一次的提示是一首歌,必须通过歌词猜出她会失去什么,否则将无法挽回。本以为是恶作剧的她却就在第一轮游戏里失去了最爱自己的男生,第二轮游戏甚至懵懂地失去了初夜。假面舞会,神秘少年,七里香与诗集,朦胧的情愫与复杂的背叛。青春的弱点昭然若揭。
  • 神秘海域

    神秘海域

    一次突如其来的爆炸,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一座高耸入云的铁塔,支撑起了所有人的希望。
  • 冷面王爷的丑颜妻

    冷面王爷的丑颜妻

    她从出生开始脸上就有一块红色的斑,一副丑颜,却是娘亲爹爹的心肝宝贝。但是一夕之间娘亲病故,爹爹远征,她被人欺被人骂。还是一个五岁的孩童的她,在一夕之间似乎一无所有。寒天寒地中,冻得毫无力气的小人儿昏死在雪地里。幸得高人所救,她总算还活在这人世间,只是醒来之后,却是不声不响,沉默寡言。嫁入王府,有着诸多的因由。却没想到渐渐沦陷在这场婚姻中,付出了心,付出了身,却原来这一切只是一个谎言,王爷已然心有所属,娶她,只是为了让他的父皇母后答应他娶他心爱的女人。一切明了,她笑的凄惨,随风而逝,亦是一场阴谋的延续。
  • 千鸟飞过的无云之幕

    千鸟飞过的无云之幕

    其实,我从未想过,我会对某个人一见钟情,害怕爱上一个人,因为怕被拒绝。所以,我只是偷偷看着他,他的心早已有了归属,那个人不是我。鸟儿找不到天空的梦幻,无云的天幕,终究只会留下孤独。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