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5400000008

第8章 历史名词

你知道“中世纪”一词的由来吗?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代,它是由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首先提出来的。由于他们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崇拜者,所以就把从古典文化衰落至文艺复兴前一段时间,称为“中间的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凯列尔在其著作《历史全程》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此后,“中世纪”这一概念在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中世纪”是封建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发展和衰亡的时代,时间从公元5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崩溃起,至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前后共经历约12个世纪。今天,世界地图上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多数国家,都是在中世纪开始建立或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许多国家的历史特点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许多民族和语言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总之,中世纪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重要历史阶段。

为什么说“宗教裁判所”是臭名昭著的?

宗教裁判所是中世纪欧洲存在的一种恶贯满盈的特别审判机关,它不是国家的司法机构,而隶属于罗马天主教皇;法官不是国家的官员,而是修道士;犯人不是刑事罪犯,而是所谓“宗教异端”。

中世纪西欧,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基督教会是欧洲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但从10世纪起,西欧一些地区出现反对基督教会的活动,到12~13世纪,“异端运动”蓬勃发展,著名的有意大利的阿诺德派和法国的阿尔比派。为了镇压异端,罗马教皇建立了残酷迫害异端的专门机构——宗教裁判所。

1184年,教皇芦修斯三世发布《反对异端》的通谕,命令各教区成立宗教裁判所,还公布了对异端分子的刑罚。但这时的宗教裁判所大都由地方主教兼管,还不是自成体系的专门机构。洪诺留在继任教皇后,为了更加严厉有效地镇压异端,1220年颁布命令,由多名我会和方济各会修道僧建立宗教裁判所,直属教皇。1233年格大哥里九世又发布公告,重申洪诺留三世关于建立宗教裁判所的措施,并进一步规定裁判所可以要求地方主教全力协助。从此,宗教裁判所正式建立起来,以后遍布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宗教裁判所设在各个地区的修道院里,经常派出密探,侦察搜捕所谓异端分子。凡是对天主教会或封建制度稍有不满的人,都被扣上异端的罪名,抓进宗教裁判所严刑拷打,轻则处以徒刑、流放,重则施行火刑。裁判所定罪后,交由世俗政权执行。

宗教裁判所在中世纪的欧洲甚为猖獗,在罗马,从15世纪起的150年间,被烧死的就有3万人。在西班牙,先后被判罪的所谓异端分子多达38万人。著名的捷克宗教改革家胡司,就被活活烧死在君士坦斯的城郊。宗教裁判所不仅迫害宗教异端,还扼杀进步思想和科学学说,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斥为“异端邪说”,长期遭到查禁。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诺因为宣传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而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被活活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宗教裁判所在欧洲横行了500年,直到罗马教廷权力衰落后,它才灰溜溜地退出历史舞台。

圣保罗大教堂的名称是怎样由来的?

圣保罗大教堂一直是伦敦主教堂所在地,并以伦敦的保护神——圣保罗的名字命名。它现在是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它高高地屹立在伦敦城西部的卢德盖特山上,以它悠久的历史、壮观的外形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而闻名于世。

它是公元604年东撒克逊王在卢德盖特山顶修建的一座哥特式建筑。公元1666年毁于火灾。英国政府委任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列恩重新设计建造,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修复工程于1675年动工,历时35年,耗资75万英镑,到1710年才竣工。

圣保罗大教堂占地5946平方米,平面为拉丁“十”字形。主体建筑为长150多米,宽37米的两层大楼。大楼的十字交叉部分烘托着一座直径34米、顶高111米的穹隆圆顶建筑。圆顶由下向上收缩,顶径为30.8米,上部承托着一个灯塔形的顶窗,顶窗上为圆珠和镀金的十字架,充分突出了它的宗教色彩。

教堂的正门朝西,门外不远处有个广场,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英国女王安东妮的石雕像。门前还有一条由6对高大圆柱组成的走廊。教堂正面建筑的两端,各有一个钟楼对峙,与中央穹隆配合得十分和谐。西南角的钟楼吊着一口重达17吨的大铜钟,这在英格兰是首屈一指的。每当午夜1点钟,敲打5分钟。洪亮的钟声在夜阑更深之际可以响彻整个伦敦城。在西北角钟楼内则挂着一组谐音调的。

圣保罗大教堂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因为它历史久远,更因为这里还有一些王公达官的坟墓和纪念碑;同时,它还是一个经常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教堂内建有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和为大英帝国建立过奇功殊勋的海军大将纳尔逊的墓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领导英国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德军的丘吉尔首相的国葬典礼就在这座教堂里举行。1981年7月29日,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当时,全世界数十万人都目睹了这一豪华而盛大的精彩场面。

圣保罗大教堂既继承了许多欧洲教堂的传统风格,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性。它不仅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不列颠民族的精神支柱,被英国人民视为火焰中飞舞的凤凰再度升起的地方。

“巴黎大学”是什么时候正式诞生的?

中世纪西欧的文化是极其落后的。教会为了加强封建统治,避免任何反抗意识的产生,有意使人民长期处于愚昧之中。他们禁止一切与宗教精神相违背的精神文化滋生,教士们刮去古代羊皮纸手稿上的学术著作,改为抄写文字不通的宗教神话;教会开列大批禁书目录,封锁禁锢文化传播。

公元391年,阿非罗主教竟下令烧毁了藏书几十万册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是一座古典文化宝库,它收藏了古代希腊、罗马学者多年积累下来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却被基督教徒们付之一炬。结果,在中世纪初期,不仅普通百姓全都是文盲,就连王公贵族也都是粗鲁无知的。社会上只有少数高级救士由于阅读圣经和宣传教义的需要而掌握拉丁文。

教会是中世纪初期唯一没有学校的地方,但它的培养目标仅仅是训练为教会服务的工具。在教会学校里学习内容是“七艺”:文法、修辞、逻辑、几何、数学、天文和音乐。从形式上看,这些课程也是文理齐全,但实际上,这七科全是为了一个目标——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神学服务。教科书也只有一本,那就是《圣经》。人们不知道世上还有其他书籍,更不知还有文学、艺术、科学,粗鲁愚昧,只知信仰上帝。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阿拉伯人的入侵和十字军的东征,它使人们接触到了东方文明和基督教世界以外的世界,使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打开了缺口。

为了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在西欧一些城市中开始出现城市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大学。11世纪末,意大利出现的波伦亚大学是中世纪欧洲的第一所大学。12世纪,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相继出现。到15世纪时,欧洲已有40多所大学,在这些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最为典型。

公元1200年,经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批准,巴黎大学正式诞生,这里集中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学者。

巴黎大学不仅由学生和教师联合组成,而且为它服务的人,如书贩、信差等都算大学的成员。教师和学生们都有各自的组织。

当时,巴黎大学设有4个学科: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巴黎大学创立初期,校内行政管理具有较浓厚的民主气氛。学生和教师之间都是相当民主的,享有同等权力,共同选举大学校长。学校由校长领导,不受任何上级管辖。这种大学自治的特点,表现了城市市民反抗封建教会斗争的产物。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是世界教育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出现意味着对宗教独占文化教育内容的一种突破。

“读史心得”

在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标志着理性、科学精神的全面复苏。尽管各所大学在建校初期还不可能摆脱教会定下的条条框框,但广大教师和学生毕竟开始努力地用理性的眼光认识这个世界,“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理想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不久之后,文艺复兴的春风吹遍了欧洲大地,大学里培育出了哥白尼、培根、开普勒、伽利略、哈维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将宗教神学的枷锁打得粉碎,使西欧全面走出了中世纪以来科学文化领域的黑暗低谷。

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得到改造社会和自然界的能力,追求人类自身发展的能力,是人类进步的总倾向,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大学的产生和发展,便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

横扫欧洲的“黑死病”指的是什么?

黑死病指的是鼠疫。它是通过老鼠和跳蚤来传播的。在中世纪肮脏龌龊的人类生活环境中,它的传染性极强,曾在14世纪中叶横扫欧洲,造成了大量人群的死亡。

在欧洲主要城市,每一次瘟疫流行,都会使墓地拥挤不堪。1348年瘟疫流行时,伦敦市的一处墓地就埋葬了5万具尸体,一些地方甚至活着的人来不及埋葬死人。1349年巴黎死亡了5万人,占城市人口总数的一半,维也纳死亡了4万人。当时的城市人口很少有超过10万的,这样高的死亡数目令人惊悸。在农村,死亡率也高达50%左右,许多村落由于死亡者太多或害怕被传染而空无一人。人们估计,黑死病大约使1000个村庄沦为废墟。在欧洲遭受的瘟疫中,欧洲的8000万人口中有2500万左右丧生,造成劳动力的极度缺乏,生产力大倒退。这场大灾难使欧洲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浩劫,将欧洲数世纪积累的财力、人力扫荡殆尽。在当地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下,人们面对这样一场灾难束手无策。这种情况至今仍使欧洲人心有余悸,谈虎色变。

“读史心得”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鼠疫在18世纪逐渐消失,根本原因在于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小家畜远离住宅,从而使跳蚤失去了繁殖的条件。一次大的疫情,换来人们医疗技术和卫生意识的一次飞跃,避免悲剧的重演,也算不幸中之大幸了。

为什么说比萨斜塔是建筑师在技术上的失误造成的?

矗立于意大利西部比萨城中教堂广场上的比萨斜塔,是举世闻名的胜景。这座高54.6米的石砌圆塔,塔顶中心点虽已偏离垂直中心线5.1米,却仍不倾倒。这的确是罕见的世界奇观!

在历史上,比萨斜塔曾与一位伟人的一次伟大科学实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586年的一天,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不顾许多学者的反对,勇敢地向权威说法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当时,斜塔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伽利略让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从塔顶同时自由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也不同的定理。从此以后,比萨斜塔更是名噪全球,人们对它又平添了几分敬意。

比萨斜塔本是古罗马建筑群中的一座钟楼,建于1174~1350年,整个塔共有8层,除塔顶和底层外,每层的外沿都有回廊,由31根大理石柱环绕在四周,但没有栏杆,给登塔的游客增添了许多冒险的乐趣。

塔的修建费尽了周折,前后竟延续了将近两个世纪。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了。它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和建筑者有意弄险,哗众取宠,而纯属建筑师技术上的失误。

600多年来,比萨斜塔这座摇摇欲坠、以“倾”而名震天下的胜景和历史建筑,已经成了比萨城的象征,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沙皇”是什么意思?

公元15世纪,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逐步摆脱蒙古金帐汗的统治,通过武力征服周围的小公国,建立起俄罗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伊凡三世为实现其建立新帝国的梦想,他自比为帝国的继承人,把拜占庭皇室的双头鹰徽记作为自己的徽记,并自称“沙皇”。1472年他又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亚?巴列奥略为后。

“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皇帝”。恺撒是古罗马显赫一时的大独裁者,伊凡三世自称“沙皇”就是要步恺撒后尘,成为至高无上的君主,建立跨欧亚非的大帝国。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称为沙皇,从此,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正式形成,除彼得大帝在1721年被奉以“皇帝”称号以外,历代封建君主都袭称“沙皇”称号。十月革命胜利后,沙皇君主制寿终止寝。

你知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什么货色吗?

日本的武士起源于地主豪强为保护庄园的安全而豢养的家人。这些家人依照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组成“弓马之家”,由称为“住久”的地方豪族任“旗头”。“弓马之家”的成员就是“武士”。为了加强武士的战斗力,武士集团的首领们经常制定出一些“家规”、“家法”来管教武士,在幕府成立后,全国封建武士的领袖——将军又进一步制订出各种法规条款——“式目”,这样,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德规范,也就是“武士道”。

“武士道”精神融合了儒教、佛教禅宗和神道的思想。在武士集团内部,上尊下卑,等级森严,为了维护这种上下关系,武士道精神强调“君道”和“臣道”。主君要庇护家臣,家臣对主君要保持“忠节”。家臣对主君必须做到绝对地、盲目地服从,要以能为主君献出自己的生命为荣。武士道精神还提倡“武勇”,武士应当以娴熟武功,保卫主君。武士平时经常佩带日本刀,把它作为武勇的象征,关键时刻,要为主君殉死,或为了挽回战败的耻辱,保持武士的体面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武士为了表现自己的忠义、烈节而义无反顾地剖腹自杀,就不足为奇了。为了能使武士从思想上盲目服从,武士道强调武士必须崇神敬佛,进行僧侣式的自我修养,以“礼义”、“礼法”等各种清规戒律约束自己的行动,遵守严格的纪律。

日本武士道精神,是封建军事专制主义的产物,近代以后,明治政府在法律上废除了武士的等级,但是,这种武士道精神却一直被宣扬美化成日本民族的固有精神,后来,这种武士道精神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成为日本统治阶级进行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

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传说吗?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个岛国叫萨桑国,国王叫山鲁亚尔。有一天,国王偶然发现王后和奴仆们嬉戏取乐,他勃然大怒,怀疑王后对他不忠诚,就把王后杀了,并发誓要对所有的女子进行报复。他决定每天娶一位女子,第二天就杀掉再娶。

国王的命令在京城实施了3年之久,整个京城充满恐怖气氛,青年女子不是成了国王的刀下鬼,就是外出逃命,城里的人都快逃空了。

国王不管这些,继续命令宰相为他寻找女子进宫。宰相找遍京城,也找不到女子了。他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准备等候国王的处决。他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所有的女子,便自告奋勇地进宫嫁给国王。

当时山鲁佐德的妹妹也在宫中,山鲁佐德进宫后请求国王让她见妹妹一面,国王同意了。山鲁佐德说:“妹妹,我给你讲个故事,因为明天国王就要把我杀掉了。”国王听到山鲁佐德见妹妹竟是为了讲故事,引起了他的兴趣和好奇。他也跟山鲁佐德的妹妹一起听故事。

从此以后,山鲁佐德凭借聪明才智,给国王讲了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国王,使国王每天都不舍得杀她。国王终于被她的故事感动了,不再杀害女子了,并和山鲁佐德白头到老。国王还命令史官记下山鲁佐德所讲的故事,命名为“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中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阿拉伯社会的民间传说,但经过阿拉伯人民吸收、融化、改造和再创作,使它们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生活。这些故事多是赞美和歌颂人民的善良和智慧,抨击和揭露坏人的邪恶和罪行。《一千零一夜》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享有“世界最大奇书”的美称。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在英国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造就了世界史上空前强大的“日不落帝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始。

资本主义打破了中世纪以来桎梏人们心灵的神权统治,推翻了扼杀个人自由的君主制度和文化专制。18世纪后期的美国的独立战争是近代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随后进行的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铺平了道路。北方的俄罗斯经过彼得一世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19世纪,近代民族国家纷纷形成。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在海外扩张;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一跃成为欧洲强国;意大利也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美国发生了废奴运动;日本在被美国打开国门之后,奋发图强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在美独立战争的影响下,拉美反殖民运动也蓬勃开展。

科技飞速地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深刻的变革。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成立。

同类推荐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对外工作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了取得这些历史成绩的原因。《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创新性地探讨了以下问题:外交战略的谋划决定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治国风格影响国际战略转向;外交战略变化的动力机制;文化价值观对外交战略的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未来发展等。行文采用图文并茂、史论结合、背景资料补充的写作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兼可读性,对国际政治及时事问题有兴趣者可资参考。
  •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组织》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夜未玉流苏

    夜未玉流苏

    她是三界之王,九玄天王,宁可不要王位,宁可违背天命,与天对抗,不惧神灵,冰封千年,只为守候着心爱之人出现,尽管最后还是会自己一个人。即使受尽折磨跟惩罚也不会去向天低头认错。胆敢为自己,为别人逆天行,违天命;各方势力四起的时候,她如何面对?当世界开始走向毁灭,心爱的人从此不再轮回,遭最信任的人背叛,她该何去何从?究竟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女子。在承受如此的压力之后,依然能骄傲的站在雪地跳舞。弑神诛仙,灭反贼,驱妖魔,柔弱的身躯,承受了多少,我们无法想象的压力、一切过后,依然能淡淡的笑。
  • 暗的假面军

    暗的假面军

    在这黑暗的世界里,你只能屈服,而我会适应,然后找到解救的办法。我已适应黑暗,我不会离开,我将停留在这里。
  • 生活如果可以

    生活如果可以

    坐在高高的谷垛旁边,陈晓抬头看看晴朗的天空,她也很无奈,她回来已经一个星期了,这一个星期她都是没事就坐在大门口的谷垛边上出神
  • 青春,正好

    青春,正好

    青春正好,我们匆匆走过;青春正好,我们选择的路,不会后悔。有人说,青春,只不过是一个走场……有人说,我没有青春……有人说,我的青春,我好像已经忘记怎么走过……我说,我的青春,那年正好,但是我却没有把握。我说,青春,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梦。我的青春,也告诉我,不要永远当一个好人。
  • 感动每一位读者:哭过的泪不会有痕迹(全)

    感动每一位读者:哭过的泪不会有痕迹(全)

    人一生需要很多,错过很多。但是这又如何,感情上我能选择放弃,事业上我能选择放弃,而唯一不能放弃的是我的尊严。贾轩,一名从小被抛弃的孤儿,经历许多许多磨难,上帝对他眷恋,他是一个被抛弃的宠儿,在他的人生路上,他失去了很多,得到了也很多……
  • 幻湮

    幻湮

    神秘的五行大陆,分割占据。分别是金源千刃帝国,木源希瑞帝国,水源普蓝亚帝国,火源奎炎帝国,土源弗原帝国。五大帝国分别主宰着大自然五种不同的元素:风之元素、生之元素、水之元素、火之元素、土之元素……五大帝国至高无上,千万年来相互牵制,相互竞争,却又尊于缥缈无上的“神”,神的座下--神使,受命驻扎五大帝国,是维和,还是...?各大帝国的主宰,千百年来,生命中注定的使命又是什么?突然的消失,又是什么原因?仿佛有一个巨大的谜团笼罩着整片天空,每一个人命运的轨迹仿佛都被固定……然而,迷雾终究要散去,真相只有一个……
  • 重生之魔法剑客

    重生之魔法剑客

    他是站在世界巅峰的男人!他是可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男人!他也是为了一个人可以抛弃一切的男人!“云,没有你,世界便没了意义。”————凌剑············轮回,不是开始,更不可能是结束。求推荐————票~~
  • 遥远的幻想乡

    遥远的幻想乡

    使灵通过契约之剑、契约之戒和契约之盾召唤而重现世间。然而在和召唤的对象进行缔结契约后,在使灵死亡之前,双方永远都是伙伴关系,或者是主仆关系……使灵们每次现世都会引发一场不得不战的战争。九个使灵分为三个阵营,剑、戒和盾三个阵营。然而区分这三个阵营就是九个召唤者身上的三个咒印,这就是剑戒盾三个咒印。只要其中一个阵营把其他两个阵营的使灵消灭掉,那么这个阵营就要开始进行淘汰其他两个使灵,直到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使灵结束这场战争,并且实现召唤者和使灵的愿望……然而一个高中生少女却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召唤者,并被卷入这场战争中……
  • 无疆兽王

    无疆兽王

    烽火乱世、异兽重生,兽血少年踏上为父母寻仇之路。氏族离心、江湖乱斗,天纵奇才联手举杀敌平世之旗。上古神兵、万兽齐出,驯兽高手能否担破阵诛魔之任。爱情无疆、友情无界,顽劣小子能否集世间两全之情。
  • 职业修仙

    职业修仙

    当游戏侵入现实,人们降临异世,一个卑微职业玩家,开始一步步的走向巅峰,修成无量仙道,将所有的敌人统统踩在脚下……兄弟:敢犯我兄弟者,杀!女人:宁葬于我心,不毁于他人之手。修炼:一步人前,步步人前。法宝:随身携带,功能1、提升技能等级;2、未知。最强外挂:居然是个人,而且在这个世界上,只当我是朋友。群号:190352471欢迎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