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是主管生产管理职能的一个关键部分,是企业经营战略和作业决策的重要模型工具。而且,现代社会竞争的机会众多,如何进行合理地选择非常重要,预测就为机会选择提供了依据,越来越得到大企业的重视。一般地,对于企业而言,运用最广泛的是需求预测。需求是发生在未来的事件,对需求的预测就成为制订生产计划以及进行生产管理的基础,需求预测会影响企业产品、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并使企业财务、营销和人事都要随之调整。
预测Forecasting是预计未来事件的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计和推测,它包括采集历史数据并利用数学模型来外推于将来。它也可以是对未来的主观或直觉的预期。它还可以是上述的综合或由经理良好判断调整的数学模型。
预测的意识很早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和各项活动中,从早期天气预测、对农作物收成的统计到政治和军事形势的推测,即使星象学的看相和算命都是预测的范围。然而,这些预测只是停留在长期的经验和先兆信息的基础上,科学的预测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才发展起来。预测是一门交叉学科,随着多门学科而发展起来。
20世纪3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各个厂商争相在技术方面进行投资,以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人们也越来越发现预测的重要性,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预测的研究和实践。
然而,经济预测的成熟和广泛地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西方许多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经济预测机构,由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经济预测的技术和方法也日趋成熟。在经济预测的初期,数学计算只是辅助性的,主要以定性方法为预测的主体。而随着预测的发展和数学方法的出现,离开数学的定量分析,经济预测已经无法进行。
我国的经济预测,尤其是运用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方面的需求预测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许多关于预测的研究成果和著作,系统的预测研究和应用也开展了起来,需求预测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预测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各种各样的预测方法,包括回归方法、证券市场分析、时序分析方法、组合模型方法,甚至人工神经模型,已经广泛地应用在部门经济分析和生产运营分析方面。
当然,实际上预测并没有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它并不是精确的,预测更应当被看作一门艺术,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预测方法,也没有一种预测方法绝对有效。对一个企业或者一种环境下是最好的预测方法,而对另一企业或甚至本企业内另一部门却可能完全不能适用。预测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们并不是完美无缺,而且还要耗费相当多的财力和时间来进行监控预测。
事实上,每个企业对监控和需求预测都非常重视,也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不进行预测而只是等到事情发生时再采取行动,一个好的、长期的经营规划取决于对公司产品需求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