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进入职场的新鲜感已经褪去,自己已经从一个新人逐渐在职场上有了一定的经验,对职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是不是这个时候常常会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很不开心,有时候觉得自己入错了行,或者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而且很多时候会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面对每天的工作都是一种痛苦。觉得其实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尤其是看到其他同事升职之后,更加觉得这份工作是当初因为生存压力而找的,实在不适合自己。自己不能在现在的工作中找到自我的价值,领导看不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不行。一到有了升职的机会,自己总是和它无缘。工作除了给自己带来每个月的薪水之外,什么都没有,更不要说其中的乐趣了。于是就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失去了工作的热情,于是想换个工作,换个环境,重新开始。
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难道换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吗?当然不是。其实,很多问题都在自己的身上,只不过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所以当别人兴高采烈地升职到新的办公室开始新阶段的工作时,你只能在那里看着人家的幸福,感叹着公司的各种对于自己的不公,却没有仔细考虑问题出在了哪里,没有想想别人风光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东西,没有找出自己不能升职的真正原因。那什么是自己不能升职的真正原因呢?
自己的业绩总是原地踏步
职场上最不能让人容忍的就是业绩总也不能有所突破,一直在原地踏步,这也是影响升职的重要因素。试想,一个人总是在一个地方不停地走,可最终却没有前进一步,这就相当于物理学里所说的“无用功”,这也正是职场的大忌。如果你只想做一个职场凡人,不希望自己过得更好,那么这样的情形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一直希望自己在公司里有所建树,能够有朝一日成为公司的栋梁之才,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就严重了。而且有时候就连你只想做个“凡人”都已经很难了。
小王和小李两个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同时来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工作内容一样,都是公司的业务员,每天上下班都在一起,住宿也在一起。可是,一个月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小王做了一个大单子,拉到了一个很大的客户,这让小王不仅仅在工资上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小李,而且领导对待小王和小李两个人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不同。看到这样的情况,小李心里很不是滋味,暗下决心要超过小王。于是小李更加努力工作了,每天起得更早,在单位拼命地打电话,就是希望有一天也可以签到一张大单子,让自己在公司的地位重要起来。可是事情就是这样要和他开玩笑,虽然经过了更多的努力,但是小李的工作并没有什么起色,虽然也签了几张单子,但都是很小金额的,几张单子加起来还不到小王一张单子十分之一。
又一个月过去了,小王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又签了一张大单子,这下更让领导对小王刮目相看了。不但大会小会上点名表扬,而且公司的很多项目都让他参加,当然工资方面更是让人羡慕了。这一下小李更加着急了,可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让业绩进步,这让小李吃不好睡不好。转眼三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小王由于工作业务出色,被调到了公司的核心部门工作,小李勉强通过了试用,只能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个业务员。
很快就到年底了,在年终庆典上,小王再一次被当做工作典型受到了领导的大力夸奖,而小李则坐在角落里品尝着失落的苦果。虽然这半年多时间里,小李一直努力工作,可是业绩就是上不去,这也让小李百思不得其解,小李甚至觉得自己的运气太差了,就是找不到大客户,就是不能签到大单子。小李想,也许是自己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吧,干脆换个工作算了。
看到角落里一脸落寞的小李,小王走了过来,对他说:“其实你很有能力,只是你的工作方法有些不对,所以你才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目标。我这半年多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达到自己的目标。你的业绩其实也不错,只是你没有好好利用手里的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客户的潜力,所以你才失去了抓住大客户的机会。一个人要学会利用转瞬即逝的机会,才能够获得好的成绩。不过话说回来,要抓住机会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如果还没有作好准备的话,就要从头做起。比如你可以将手中的客户资源进行整理,然后将这些资源分门别类,根据客户的实力和需求给他们量身制订发展方案,然后再向客户提出你的建议。如果客户对你的建议有兴趣的话,那么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然后就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客户的希望融入到工作当中,逐步获得他们的认可。不要害怕自己的付出会付诸东流,只要你功夫到了,总会有不同的收获的。即使客户没有和你签下业务合同,也会在感情上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也是日后工作成功的基础。我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才会逐渐结识了那么多的客户并和他们成了朋友。其实很多工作不仅仅是在办公室里完成的,而是在工作之外完成的。”
原来是这样啊!听了小王的话之后,小李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业务成绩总是没有起色,虽然自己也一直努力打电话,努力建立业务关系,但最终都没有好的结果,原来是自己只是把工作当成工作了,没有照顾到人的感情方面。客户也是人,也需要感情的培养啊。原来自己工作的时候,只是做一些有礼貌的业务活动,并没有关注到客户其他方面的需求。试想,如果自己将客户发展成朋友,那么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更何况自己所做的事其实都是客户需要的。从那以后,小李一改过去的工作方式,开始将自己从小王那里学来的经验用到工作之中:客户非工作的合理要求其实是建立与客户之间良好关系的开始,比如帮客户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客户及其亲人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送上自己的祝福;在客户到自己所在城市出差时见个面吃顿饭;在自己去旅游或出差的时候买一些有意义的纪念品送给客户,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关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终于打开了工作局面,签了好几个大单子,这让小李更有信心了,工作也更加努力和顺利,并且逐步成为了公司的业务精英。
从小李的身上,我们看到很多职场人的缩影:这些人工作努力,认真肯干,不怕吃苦,但是工作成绩就是上不去,业绩总是在原地踏步,有时候甚至产生了错觉,认为自己入错了行、选错了工作。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工作还不到位。无论哪个行业,只有抓住了工作的精髓,只有方法正确了,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而不是只会在别人升职的时候眼睛发痒了。
只会做具体工作
踏实是件好事,但是一个人只知道踏实而没有创新和进取,那么就不见得是件好事。现在的社会实际情况是,如果一个人被周围的人说成是“老实、踏实”并不一定就是代表这个人有多么优秀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这个人有一点儿迂腐和落后,有一点儿不合时宜,甚至还有一点儿“不大灵光”的意思。所以对于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如果平时总是踏踏实实,只知道踏实工作的话,那么离这样的情景就不远了。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源于对创新的不断追求和开发,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其实,创新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发展和提升自我的源泉。如果没有了创新和进取,即使做再多的具体工作,即使工作中再如何地踏实和努力,都不会有更大更高的成就,就像下面故事中的张军一样。
大学毕业后,张军凭借着优异的专业成绩被一家国内知名的网游公司录用,成为了一名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张军对自己的这份工作十分满意,因为工作中不需要跟很多的人打交道,这也是张军最喜欢的。从小到大,张军都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从来没有做过让父母不放心的事,学习成绩也一直是班级的前几名,是老师眼里的好孩子,是邻居家长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样,这些让张军习惯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自从工作后,张军就踏踏实实,从最底层工作做起,每天都认真面对。他的这种工作态度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程序开发员升到了工程师的职位。可是自从成为了软件工程师之后,张军的工作反而没有以前出色了,本来以为有了更好的职位和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更多的技术优势,然而事实却让张军十分困惑。虽然自己还和以前一样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但是工作总没有什么起色,自己的部门也和其他部门拉开了差距。这一切都让张军十分不理解,自己究竟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呢?为什么和自己一起升职的那几个工程师都先后成为了公司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而自己依然是个工程师,依然在原地踏步呢?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比他们差啊,而且自己的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没有谁可以超过的啊,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是没有其他几个人工作顺利呢?带着这些疑问,张军找到了自己的上司,希望好好儿和他谈谈自己的想法。
当张军把自己的想法和李经理说了之后,李经理对他说,其实自己正要和张军谈这个问题。李经理告诉张军,其实他不是不行,只是工作的方式需要改变。“你是一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这一点没有人置疑。但是你的工作方式只有这一种,这在工作中就难免显得有些不足。当然,踏实肯干,把具体工作做好是最基本的,但是这也只能是最基本的。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踏踏实实地做好具体工作就够了,但是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这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因为工程师和普通程序员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更多的是需要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游戏进行开发和创新,如果你还和以前一样只是做具体的工作,那么就没有了创新和发展,这对于网游行业来说是最致命的,这也正是你这么久以来工作没有起色的原因。你看其他几个和你一起升职的工程师,他们不是有十分新颖的创意,就是有大胆的设想,这才是网游行业真正需要的。我看你还是在这方面总结总结自己的不足吧,相信你会有所进步的。”
听李经理说完,张军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只知道做具体工作,只知道把现有的工作做好,却没有想到将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也没有创新意识,所以才会在工作中有这样的境地,这是自己的问题啊。想到这些,张军决定认真检讨自我,找出不足,尽快弥补。对于这样一个行业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踏实吃苦的精神,更多的还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自己恰恰就是一个只顾踏实工作的人。
找到原因之后,张军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工作方式,开始尝试更多的新想法和新创意,并且不断地从同行业的佼佼者当中学习先进经验,多方面研究那些受欢迎的网游开发创意,大量地涉猎天马行空式的网络读物和网络游戏。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张军逐步了解和掌握了业内的先进技术,同时打破了自己墨守成规的工作方式,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年轻人的建议,并把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想法用到实际的软件开发当中。一段时间之后,张军终于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网络游戏,而且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张军也因此成为了公司的部门经理,工作更加出色了。
很多人和张军一样,每天都在踏踏实实地工作,把手中的工作做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但是并没有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获。其实原因很简单,只会踏踏实实地工作还不够,如果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就应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无论哪一个行业,都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创新才能够发展下去,这也正是每个行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原因。一个只会踏实地做具体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的,当然也只能看着别人的成功心生羡慕了。
自己真的不行吗?
常言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没有谁可以做到完美,生活中是这样,工作中也是一样。身在职场,如何认识自己的不足,如何面对自己的不足,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关系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一环。无论什么时候,克服缺点都是走向成功必须逾越的鸿沟。如果你的缺点不是很明显,也许还无关紧要。但是,如果你的缺点已经成了你前进的绊脚石,那么就必须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它,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的职场道路更加平坦。
但并不是改正了缺点就可以做到成功,成功有很多因素,比如耐心地等待机会的到来。从张宝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等待是一种可以让自己沉下心来思考的方法,是可以让自己在认清自我之后迈向成功的过渡。有很多时候,等待可以让一个人耐得住寂寞,最终得到属于他的那一刻。在那样的时刻,没有谁向他们保证将来一定会功成名就,而他们却依然选择等待,选择坚持。
张宝是一家机票代理公司的老板,他现在有两家分公司,每天的营业额都有上万元,这对于一个曾经身无分文的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成功了。其实就是在北京这个大城市,张宝的收入也算得上小康了,而且公司里的职员都很喜欢他,工作也都很卖力,这让张宝十分欣慰。可是张宝几年前刚来北京闯荡的时候,情况却大大的不同。
张宝中学毕业后和哥哥一起在老家开了家装修公司,虽然生意不太好,但是糊口却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多久,志存高远的张宝就想到大城市闯一闯,于是他离开家乡,在同学国平的介绍下来到了北京,在一家机票代理公司工作,每天打电话到处推销自己和各种机票。张宝很聪明,很快就掌握了繁琐的订票业务,对于国际机票的转乘线路了如指掌,于是业务成绩也逐渐上升,和客户的关系也越来越稳定。
一年之后,张宝萌生了自己单干的想法,原因很简单,自己已经具备了单干的条件,而且同学国平已经开始单干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对张宝刺激很大。都是一样的同学,他能行,自己也能行。于是张宝毅然离开公司,开始了“单飞”。然而,张宝没有想到的是,单干原来有这么多的麻烦。不仅仅是和客户打好关系就行了,自己和员工之间也要处理好各种关系,这让张宝十分头疼。他是个急脾气,什么事都忍不住要发火,如果哪个员工做不到自己要求的那样,就会火冒三丈地骂一顿,这让他手下的员工十分难受,很多人都忍受不了他的臭脾气而辞职了。于是张宝只好再招新人,可新人的培养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一旦新人培养好了,就忍受不了他的脾气而离开。就这样,张宝的公司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起色。眼看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就要耗尽了,张宝开始变得不安起来,可是越是不安越是脾气大,生意越是不好,虽然想尽了办法,每天加倍的努力,可是公司就是不见起色。后来,张宝甚至觉得自己“不行”了。
他的同学国平看到这种情况,找到张宝,认真和他分析了现状,指出了他的不足:脾气太大,性格太急,和员工关系紧张。听了国平的建议,张宝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身的缺点并且马上开始改正,工作时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逐步缓和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张宝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逐渐进入了正常化,新员工也不像以前的那些人那样害怕张宝了,公司逐渐有了起色,张宝的信心又回来了。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就在张宝的公司开始有起色的时候,“非典”来了。张宝的公司是依靠旅游业发展而获利的,“非典”的到来让北京的旅游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张宝就是这个打击中间接的受害者。原来依靠国际旅行客人而生存的公司,现在不得不改变策略,转做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依然不景气,公司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就当张宝考虑是否结束公司的时候,国平对他说:“机会总是会来的,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是挑战,同时也是机会。这样的情况很快就会过去,政府有能力解决一切,很多公司都坚持不下去解散了,而我们如果能坚持下去,等待新的机会到来,到时候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这样,张宝坚持到了“非典”之后,情况果然有了变化,公司不仅逐步走上正轨,并在不久后获得了很好的成绩,甚至还开了家分公司。正是忍耐和等待让张宝在第一时间抓住了好机会,虽然后来很多解散的公司重操旧业,但是他们错过了最佳时机,已经被张宝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现实总是残酷的,这句话很多人都说过,但并不是所有说过的人都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比如工作努力了却没有得到回报,升职的时候没有自己,而是那个不如自己的家伙做了自己的领导。其实这些时候,安心等待才是最好的办法,这个时候,人更需要一点儿耐心和信心,才会支撑自己走下去。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是经过耐心的等待而最终获得回报的,越王勾践等待过,汉武帝刘彻等待过,张艺谋等待过,周润发等待过,陈建斌等待过,刘德华等待过,王菲等待过,冯小刚也等待过……而如今,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功成名就,我们是否看到这些人当初的等待和耐心呢?你可曾想到汉武帝忍气吞声的样子?你可曾想到诸葛亮手不释卷地苦读,默默等待机会的到来?你可曾看到陈建斌身着小兵的服饰跑龙套?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在成功之前都曾有过一段低沉苦闷的日子,都曾有一段几乎是借酒浇愁的无奈和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窘迫。这些人就像现在的很多职场人一样,在他们一生中最灿烂最美好的日子里,渴望着生命中的成功,但却一直两手空空,不能如愿。
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很多原因,在很多时候,你是不是也和张宝一样,觉得自己不行了,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了,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忍受现在的默默无闻了,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没有机会了?这是长久困扰职场中人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如果考虑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长久规划,这是一个躲避不了的问题。
其实,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没有等待的决心和毅力。职场中,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行”了,就要仔细思考,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不行了,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技术,还是因为自己没有耐心,没有毅力,没有认清事物本质?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不行”,其实你不是“不行”,而是你坚持得“不行”、努力得“不行”而已。
不懂得什么是“聪明”
聪明是件好事,但是过于聪明未必就是好事。一个人如果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傻瓜”而一味地追求聪明,往往会追求过了头,最后让自己受到伤害。人的聪明是和社会相适应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变得八面玲珑、聪明无比也不一定就会感到幸福,甚至还会感到痛苦。凡事都有个限度,过了这个度,也不见得就是好事,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庄子曾经对于世界进行过这样的描述:最初的世界一团混沌,没有什么聪明与不聪明之分。后来,世界开始发生变化,有了两个孔,于是就有了眼睛,可以看到东西,世界变得“明”了。再后来,世界有了耳朵,能够听见声音,变得“聪”了。可见,“聪明”就是能够看得清、听得真。但问题也来了,很多人觉得自己仅仅是看得清、听得真还不够,还需要更深层次的聪明,需要能够洞察世界,需要能够聆听一切声音,甚至是人的心声。所以,人们开始想尽办法让自己变聪明。于是就发生了各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这样的典型。
在《三国演义》中,杨修是个人才,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个人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能言善辩,恃才放旷,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知识分子当中的精英人物,所以杨修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和器重。曹操很喜欢他,让他做自己智囊团的高级谋士,委以主簿之职,可以说是智囊团的骨干力量,是曹操身边的一位重臣。然而,杨修最后却被曹操随便找个借口杀掉了,原因就是杨修这个人过于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关于杨修,有几个事件,在这几个事件之后,借“鸡肋”事件曹操终于受不了杨修的聪明将他杀了。
第一个是“阔门”事件。一次,曹操命人造一座花园。花园竣工后,曹操来视察。曹操看完之后,没有说什么,而是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个“活”字,然后就走了。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不敢乱猜。这时候,杨修说:“门里面添一个‘活’字,就是一个‘阔’字。看来丞相觉得花园门太小了,要‘阔’才行。”于是建筑工人连忙将花园门扩建。改好之后又请曹操来视察,这一回曹操很满意,于是就问:“是谁知道我这个想法的?”大家连忙回答说:“是杨修。”于是曹操心里很不痛快。
第二个是“一合酥”事件。一天,有人向曹操进献了一盒点心,曹操就在点心盒子上面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点心放在了桌上。这时候刚好杨修来见曹操,看见桌子上的点心和“一合酥”三个字之后,就将点心分给大家吃了。后来曹操问他为什么把点心分给大家吃了,杨修说:“点心盒子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几个字,这是丞相的命令,我们怎么敢违背呢?”曹操听后,心里更加不痛快了。
第三个是“梦杀侍卫”事件。曹操经常担心身边的人加害自己,于是经常吩咐身边的人说:“我这个人好在做梦时杀人,所以我睡着的时候,你们不要靠近我。”一天,曹操睡觉的时候,故意蹬开被子,一个侍从连忙过去把被子捡起来给曹操盖上。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忽然从床上跳了起来,拿起剑将那个侍从杀死了。然后接着躺到床上睡觉。睡醒之后,看见侍从被杀,还假装说:“是谁杀死了我的仆人?”当别人告诉曹操说是他自己杀死了那个人的时候,曹操还假装十分痛苦,然后让人将那个侍从厚葬了。于是,大家都相信曹操在睡觉时会杀人了。只有杨修明白曹操的心思,于是在埋葬那个侍从的时候说:“丞相根本没在睡梦中,只是你在梦中啊。”曹操知道之后,对杨修更加痛恨了。
第四个是“鸡肋”事件。曹操出兵攻打刘备,然而作战失利,曹操想退兵,又怕遭人耻笑,不退兵,又没有新的进展,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厨师送来了一碗鸡汤,里面有一根鸡肋骨。这时候,正好夏侯惇来请示曹操当天晚上的夜间口令是什么,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惇就把“鸡肋”这两个字当作夜间口令传令下去了。杨修在听到这个口令之后,明白了曹操的心思,知道曹操肯定会在不久后退兵,于是就告诉身边的士兵赶紧收拾行装准备退兵。杨修的举动很快被人告诉了夏侯惇,夏侯惇十分吃惊,连忙找到杨修问他这是为什么。杨修告诉夏侯惇:“丞相说口令是‘鸡肋’,说明丞相不久就要退兵了。鸡肋这个东西,吃它吧没有肉,扔了吧又有点可惜,正和现在的战事是一样的。退兵害怕别人耻笑,不退兵又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趁早退兵。所以我们现在收拾行装准备退兵,以免丞相的退兵命令下达的时候没有准备,手忙脚乱。”听了杨修的话,所有的将领都开始准备退兵的事。晚上,曹操睡不着觉,出来巡视。发现所有的人都在收拾行装,于是问是怎么回事。一个将领告诉曹操说这是杨修说的,丞相马上要退兵,所以提前收拾行装。于是曹操大怒,说:“你怎敢胡说乱我军心!”于是杀了杨修。
其实,在曹操与杨修两人的关系上,充分体现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道理。杨修堪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典型人物,不仅才华学识出众超群,在揣摩、分析、判断、预见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聪明才智,才让他为此反遭不幸。而以杨修的所作所为,无论换了谁做领导,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都会杀掉杨修来严肃军纪,由此看来,杨修之死,正是因其炫耀聪明、举止轻狂而致。
实际上,在现实的职场中,我们也有很多时候会处于和杨修一样的境地,虽然性质不一样,但是道理却颇为相似。下属如何在上司面前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如何显示自己的聪明,一定要汲取杨修的教训,一定要有个度,太过则引火烧身,给自己招来祸端。当下属聪明过头了,学识才华明显超过上司时,一旦为上司察觉,危险可能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了。像伯乐一样唯才是用的上司毕竟少之又少,心胸狭隘又自私妒忌的上司却又多见,所以当这些人发现下属超过自己时,其内心一般都会把他视为自己权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在那些嫉贤妒能的上司手下工作,你若自认还算是个人才,准备在仕途或事业上拼搏奋斗有所作为的话,最好还是适当地显示自己的聪明,而不能像杨修一样,因为没有领悟到聪明的真正含义,因为聪明过头而丢了大好前程。
领导总觉得我不行
作为一名职员,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明明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明明完全可以轻松做好的工作,领导就是不交给你去做。反而把工作交给那些其实还不如你的人去做。而这个人在做那份工作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并且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办法却是在你那里得到的。于是最终的结果就变成了领导表扬那个人,认为他能力很强,你这个“幕后黑手”却被冷落一旁,领导对你甚至都不正眼相看。这个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呢?相信应该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差不多吧。
吴达是一个网络公司的网管,平常主要负责公司的电脑维护及网络故障排除等工作。吴达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平时总不断地学习,加之学校所学的专业也正是计算机软件开发,功底又好,所以进步很快。公司里有很多工作他都主动去做,而且这些工作技术含量很高,已经超出了一个网管的技术范畴,吴达不仅做好了,还得到了同事的认可。他平时又是个爱帮助人的人,同事有什么事或者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只要找到他,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帮助别人。但这个人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太喜欢和领导讲话,也不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
后来,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客户要开发一个管理软件。公司领导为此召开了员工动员大会,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在大会上,吴达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做好这个工作,觉得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平时也开发了几个小软件,效果都不错。所以吴达觉得这正是自己一展身手的好机会。想着想着,吴达更加自信了,而自己在公司里的表现也是得到同事认可的。吴达此刻也似乎感到领导看自己的眼光是很特别,似乎在说:这个工作非你莫属。
然而领导的决定却让吴达十分懊丧,负责这个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同事张强。而张强无论在哪方面来说,都没有自己优秀啊。原来,在听说这个软件开发案之后,张强很快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领导,希望能够从事这个软件开发工作。领导经过考虑之后,觉得张强是个积极主动的好同志,于是就让他负责这项工作了,这些当然是吴达所不知道的。接下来,软件开发工作展开了,吴达虽然遭遇了“怀才不遇”的悲伤,但是并没有妨碍他工作的积极性。张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时不时地来向吴达请教,宽厚的吴达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了张强,让张强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很快,软件开发工作结束了,张强的成功让领导十分高兴,大大地表扬了他。而和张强一样职位的吴达,则在领导眼里成了不如张强的人。虽然吴达很伤心,但是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不久之后,又一次机会来了,公司又有一个新项目要开发,这也正是吴达擅长的领域。这一回,吴达想:自己上次那么帮助张强,他肯定把自己的功劳告诉领导了,而领导也一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了,所以这次应该把这个项目分给自己来做了吧。于是在公司的动员大会上,吴达比上一次还自信,腰板儿也比上次挺得更直了。然而结果却让吴达伤心欲绝,领导又把这个项目给了张强来做,理由就是上次开发很成功,这次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动员会结束之后,吴达实在想不开,于是就找领导问个究竟。没想到领导却说:“你能行吗?这个工作比上次的还难,上次那么简单的项目你都没来要求做,这次这个项目这么复杂,而你又没做过项目,肯定不行。”听了领导的话,吴达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得到项目的原因,原来是自己太保守了,没有积极主动地去争取机会。即使自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公司,也要主动出击才行,否则,领导就会觉得你不行。可现在的问题是,自己已经错过了上次的机会,而这一次领导已经认定自己根本不行了,应该怎样解决目前的问题呢?
回到家后,吴达左思右想,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办法让领导相信自己的实力。后来,妻子的一句话让吴达茅塞顿开。妻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说:“你也可以试着开发现在这个软件,如果你能比张强做得好,就证明你是有能力的。”听了妻子的建议之后,吴达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公司目前的这个软件项目。从那天以后,吴达牺牲了所有业余时间,一心扑在软件开发上。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当吴达把自己开发的软件展示给领导看的时候,领导十分吃惊,真没想到吴达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软件比张强用工作时间开发的还要快还要好,于是领导开始对吴达刮目相看了。接下来还让吴达做了好几个项目,吴达都以出色的成绩向领导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虽然吴达最后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也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但是他付出的东西也要更多。如果他一开始就积极主动地去展示自己,让自己在尽可能早的时间里让领导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让领导觉得自己不行,那么就不会在后来费那么多周折了。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人和吴达一样,虽然有能力,但是不善于主动表现自我的能力,不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展示自己,所以失去了很多机会。而机会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回来。故事中的吴达是幸运的,他还有机会弥补自己,但现实职场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弥补自己错过的机会。所以身在职场,一定要主动地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让同事认同,让领导认可,这样才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更好的成就,而不是看见别人的好机会而“眼馋”了。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一个人的职业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也许是很多人都没有弄明白的道理。在工作中,总会出现很多不安定的因素,让自己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乐趣,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希望,于是每天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怎么找个新工作,往往因此让自己更加不能安心踏实地工作。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工作成绩越来越差。而这个时候,如果看到别人因为工作出色而升职,则会更加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觉得自己的工作实在是一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自己从中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会对工作有些无可奈何。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一个人工作不快乐的根源,实际上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才不知道应该去追求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所以才会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其实这也是一个关于浮躁的问题。
事实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自己,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人却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很多人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通过我的这份工作可以得到一份不错的薪水。对于薪水的要求无可非议,但如果只用薪水来衡量一份工作,那么就有问题了。一个职场人只是对于薪水有渴望,忽略了工作的真正含义,只是为了薪水而在不断地找工作、换工作,这样的做法导致的后果是,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都没有真正踏实安心地面对工作,每年都没有获得升职的机会,从而错过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大好机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升职,看着别人加薪,看着别人事事如意,看着别人职业顺畅,而自己只能躲在角落里心里发痒,或者重复原来的焦虑和不安,然后再不停地换工作,重复以前的事情,就像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
香香是一所名牌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为人又有礼貌,深得老师的喜爱。毕业那年,香香经过老师的推荐,到了一家杂志社工作,日常工作是采编稿件。这个工作对于香香来说很合适,不仅是自己的本行,而且工作轻松,杂志每个月出一期,工作量并不大,还不用坐班,只在有事的时候到单位去,平时只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就行了。很多同学都羡慕香香找到了这样一份好工作,香香自己也觉得挺幸运的,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完全够自己用的了。主编说,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发展的机会。
就这样,香香在杂志社里干了有一年多,可是升职的机会还没有到来,香香有些按捺不住了,逐渐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一个年轻人,总要有事业上的成功才可以啊,可自己毕业都一年多了,什么建树也没有,虽然自己的稿子多次被评为优秀稿件,稿费也提高了许多,但是和自己那些同学比较起来,实在算不了什么。
原来,香香有个同学,毕业后找了一份销售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很辛苦,工资也不高,但是经过一年的努力,销售成绩大大提高,不仅每个月的薪水比香香一年的工资还要多,就是工作待遇也让香香羡慕:公司提供了高级宿舍,还有免费的旅游,更重要的是,同学已经打算买房了。看到同学的这些成就,香香对比了一下自己的工作,觉得自己的工作实在有些“寒酸”,尤其是在听同学讲述他精彩的营销过程之后,更觉得自己其实完全可以做到那样。于是香香考虑之后,决定辞职,换个工作,挣更多的钱,像自己的同学那样,在北京买个房子,然后把父母接过来。想到自己的宏伟前途,香香下定了决心,虽然和自己一同进杂志社、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同事小王力劝她仔细考虑,但香香还是义无反顾地辞职了。
辞职之后,香香满怀信心地找了一个销售工作,每天也努力工作,按照自己同学说的那样对待客户,可是销售成绩并不理想。半年下来,香香觉得这个工作实在不行,自己低估了这个工作,根本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于是放弃了继续努力的念头,准备换新工作。虽然同事小李劝她说:“只要坚持就会有结果的,销售工作就是这样,要不断坚持才有结果。”可是香香没有听小李的建议,觉得小李和自己一同进公司,工作业绩也和自己不相上下,怎么会知道将来就有结果呢,于是又换了工作。就这样,香香不停地换工作,希望得到更好的机会,得到更高的待遇。
几年下来,工作换了好几个,在这里干半年,在那里待几个月,可是没有一个工作能让香香达到目标的,不是薪水低就是难度大,都坚持不到最后。当年杂志社的小王已经成为了副主编,不仅工资变为大多数人羡慕的数字,同时成为了单位的顶梁柱;销售公司的同事小李,也经过努力成为了业务精英,薪水也和自己的同学一样让人垂涎,不仅买了房还买了车,而自己却一事无成。看着曾经的同事的辉煌,香香不禁有些难过,觉得命运真是不公,觉得自己职业生涯实在不顺,毕业这么多年了,依然只是个为找工作而奔命的小蚂蚁,每天都在网络上发泄怨恨,觉得生活不顺利,一切都不如意,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找不到方向。
其实,香香对待工作的这种态度和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实际上也有很多人和香香一样,在对待工作这件事上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好的工作,越是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个公司的人事部门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在别人升职发展的时候内心不平,感慨命运的不公,感叹为什么升职的不是自己,或者到网上用匿名的方式狠狠地发泄一把,让自己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儿心理平衡,而恰恰忽略了自己本身的问题,从而没有使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
职场上绝大多数人都有生存的压力,会产生焦虑,只不过积极的人会从这种焦虑中得到前进的动力,而消极的人则相反,他们会因这种焦虑而迷失自己的方向。其实所有人无论自己喜欢与否,都必须在这种压力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选择:要么踏实努力,要么焦虑跳槽、摇摆不定。你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呢?是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还是要坚持自己的路往下走,想必你已经有了决定了吧。
出错不敢说,不懂不敢问
刚刚踏入职场,心中是不是还有几分新鲜感?一段时间之后,是不是发现职场有很多让自己望而却步的地方,尤其是在面对那些有些“成就感”的老员工的时候,即使自己有很多问题想问,可是一看到他们那张阴沉的脸,就欲言又止?还有,是不是自己在工作中犯了个小错误却不敢声张,害怕受到惩罚或嘲笑?职场新人们,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时候让自己进退两难,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坐立不安呢?
其实,很多人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都容易犯这样的毛病:有问题不敢问,工作中出了错不敢说。就像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一个人默默承受着来自外界和内心的煎熬,过着痛苦不堪的职场生活。
瑶瑶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身上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纯洁和稚嫩。带着这样的特点,瑶瑶成为了一家数码公司的前台。在这家规模不大的数码公司里,瑶瑶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问题,虽说是前台,平时的工作只是很简单的日常性工作,但是其中也涉及很多事情,比如说要给各个部门送邮件。公司规模小,员工的利用率就高,瑶瑶不仅要做前台的工作,还要做行政工作,这无形中就给瑶瑶带来了很大压力,尤其是跟公司里的那些老员工打交道,这是让瑶瑶最头疼的事。别看这家公司规模不大,只有50多人,但这50多人各有各的性格,尤其是那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的人,总有那么几个让人受不了。瑶瑶每次给他们送东西时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错被数落一顿,瑶瑶已经被数落过好几回了。
这一天,瑶瑶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一封邮件,是公司的张主管让自己邮寄的,上面还附了一张纸条,写着:快。看到纸条之后,瑶瑶想了好一会儿,这个“快”字是什么意思,可是最终还是没想明白。瑶瑶想给张主管打个电话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又害怕张主管说自己什么都不懂,连个邮件都弄不明白。看来只有自己好好猜猜了。思来想去,瑶瑶觉得这个“快”字应该就是寄快件的意思,于是马上叫来了快递公司的人把邮件寄走了。当瑶瑶拿着单据找张主管签字的时候,张主管看到那么多邮费十分奇怪地问瑶瑶:“怎么一封信要这么多钱?”
看到张主管的表情,瑶瑶连忙对张主管解释说:“一封信?您寄的不是快件吗?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的了。”听见瑶瑶这么说,张主管一脸的不高兴:“我没有说让你寄快件啊,你怎么擅自做主呢?”瑶瑶听了十分委屈地说:“不是您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快’字嘛,那不是快件的意思是什么。”看着瑶瑶一脸的委屈,张主管无可奈何地说:“我那是让你快点邮寄出去,不是让你寄快件。你不明白可以问我啊,为什么自作主张呢,还浪费了不必要的资金。”听着张主管的数落,瑶瑶真后悔没有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情过了没几天,瑶瑶又犯错了。这一次,她在整理公司邮件的时候,不小心将一封不是公司的邮件给拆开了,那是一封送错了的邮件,瑶瑶当时也没看仔细就拆开了,拆开之后才发现的。这可怎么办呢?想了想,反正也没人知道,就扔了吧,就一本杂志,没什么重要的。没想到,第二天,办公室主任来问瑶瑶有没有看到一封送错了的邮件,快递公司来问了。想到已经把邮件给“处理”掉了,瑶瑶只好摇头说不知道。可是没一会儿,快递公司又来了,说就是送到这里了,让瑶瑶好好找找。这下瑶瑶可着急了,脸也红了,汗也流下来了。看到瑶瑶激动的样子,快递公司的人以为把瑶瑶吓坏了,赶忙说不查了,再想办法解决,然后走了。快递公司的人走了之后,办公室主任看到瑶瑶的样子十分关心,问她怎么了,瑶瑶只好把事情都说了出来。听完之后,办公室主任理解地笑了笑,对瑶瑶说:“其实你不必这样做,虽然自己做错了事,但也不能怪你,你要勇敢地说出来,把事情说清楚不就没事了。那封邮件只不过是一本杂志,找回来给人家按照地址重新寄过去或者和快递公司说清楚不就没事了,你这样做反而犯了更大的错误。好在这件事不是很严重,还可以挽回,下次你遇到这样的事可不能这样做了,要不你的工作还怎么做好呢?”
听了办公室主任的话之后,瑶瑶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立刻找回那本杂志,和快递公司解释清楚,将事情完满解决了。
实际工作中,很多新人都会犯类似的错误。刚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对公司里的事情还不是很了解,对很多事情还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处处小心,但这样往往容易出错。究其原因,不是工作不努力,不是态度不端正,只是由于自己过于胆小,出了错不敢承认,有了问题也不敢去问,最后导致了更大的错误,给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像瑶瑶一样幸运,可以获得他人的原谅和理解,一旦没有遇到这样好的领导,那么有可能就会让自己失去这份工作。这个时候,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人产生抱怨的心态,甚至对职场生活感到灰心,感到失望,觉得自己离目标太遥远了,自己的前途变得渺茫起来。
其实,一个新人有不明白的地方是十分正常的,犯错误也是情理之中的,不要因为自己犯了一点儿小错误害怕被数落就不敢承认,也不要因为有很多地方不懂就缩在角落里不吱声。新人就是有这样一个逐渐成长的阶段,要正确认识这个阶段,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彻底摆脱这些困扰,最终获得职场的认可。
他人风光的背后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要想人前显贵,学会背后受罪。”这话虽然普通,但道理是一点儿没错。任何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希望自己能够在一定的领域里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么就要有过人之处,而这过人之处如何得来呢?肯定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付出才会得到,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人风光的表面,却不知道他们背后曾经有什么样的艰辛和刻苦。
在中国,有一个汽车玻璃生产企业,是中国第一流的汽车玻璃生产企业。这个企业的负责人叫曹德旺,是一个外表看上去很普通的小老头。但就是这个小老头在2009年5月30日的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颁奖大典上,力挫群雄,从来自世界43个国家/地区的10000多名企业家中脱颖而出,荣获有着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企业家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23年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他创造了中国汽车玻璃业的传奇,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
曹德旺小时候家里很穷,有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餐汤汤水水的食物,那时他常常觉得饿,他的母亲总是鼓励说:“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9岁时,父母想尽办法让他走进了学堂,念到14岁时,家境实在太艰难,他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放牛的时候,他一有空就拣起哥哥的旧课本来读。16岁时,曹德旺开始帮着父亲倒卖烟丝,后来改做水果生意。在这段时间里,他残酷地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每天凌晨3点多就出发,在天刚放亮时骑自行车赶到福清县城,等果农来了就与他们讨价还价,在装好水果后就地自己煮饭,吃完后是中午十一二点,然后驮上300斤水果在40度左右的高温中穿行,大约在下午4点多钟到达目的地将水果批发给商贩,一般要忙到下午6点钟。然后就匆匆赶回家,到家吃完饭差不多就到了晚上八九点钟,这时候就要赶紧去睡觉,否则第二天就起不来了。如此一天下来能从中赚取一家人赖以生存的两元钱左右的差价。
人生的艰难没有让曹德旺屈服,他坚信勤劳的双手有改变命运的力量。为了谋生,他种过白木耳,当过水库工地炊事员、修理员,知青连农技员,还倒卖过果树苗。1975年他已为自己积累了5万余元的“巨资”,1976年到高山异形玻璃厂工作,并在1983年4月承包了这家连年亏损的小厂,而且当年就赚了20多万元。1987年,曹德旺集资627万元,在高山异形玻璃厂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外合资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并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使公司发展成能生产1万多种规格产品的大公司,揭开了国产汽车玻璃的新篇章。
自此之后,曹德旺及其企业获得了一系列奖项:“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全球优秀供应商金奖;2006年度零售部件最佳供应商;最受尊敬华人企业奖;2007年度“Volvo A级供应商”奖;中国500强;中国企业竞争力500强;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50强;中国未来十年最具成长性蓝筹A股上市公司……
在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其实有着人所不知的努力和汗水。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亿万富翁当年曾经是一个身上只有两分钱的穷小子,但就是这个只能吃馒头度日的穷小子,经过自己多年的艰苦奋斗,成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福建省突出贡献企业家”等称号的拥有者,成为中国企业反倾销胜诉的第一人。用曹德旺自己的话来说:“我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因为我伟大,而在于我背后有无数普通人默默无闻的努力和贡献。”
其实曹德旺的故事和我们在职场上打拼的道理是一样的。一个外表风光的人背后,总有许多人所不知的东西在支撑着他。如果我们只看到他表面的春风得意,却忽略了他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只是一味地羡慕人家的成就,却没有学习别人背后的东西的决心,那么是不会进步的。就像下面故事中的小伟和小亮两个人一样,只有通过坚苦卓绝的努力,才会在工作上有所建树。
小伟和小亮两个人是好朋友,也是同一时间进入公司的员工。进入公司之后,两个人都被分配在行政部工作。行政工作本来就是个杂事比较多的部门,每天工作都很累,而且经常要加班。一开始,两个人还有说有笑地加班到深夜,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小伟开始觉得自己用来学习的业余时间不够用了,于是开始找各种借口拒绝加班。对于小伟的做法,小亮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快,而是爽快地答应帮小伟做相关工作。开始的时候小伟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时间一长,小亮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小伟也就习惯了,总是在加班的时候把小亮一个人丢在办公室里。
就这样过了半年,年底的时候,公司开始对新进员工进行评选,在大家的投票结果公布之后,小亮成为了公司的年度优秀员工,不但获得了领导的表扬,还有丰厚的年终奖金。这下让小伟傻眼了,觉得有些后悔没有像小亮一样努力工作。不过小伟又想,自己虽然没有加班,但是自己却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这也算有所补偿吧。可让小伟没有想到的是,小亮和自己一样,也获得了公司“学习新人”的称号。这就让小伟有些不解了,小亮经常加班,怎么还会有时间学习呢?于是小伟就将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亮。听了小伟的话之后,小亮笑着对小伟说:“其实我和你一样,每天都在努力地学习。只不过我的学习时间不像你那么固定,只是随时有时间随时学,不管是工作的空闲还是中午休息时间,只要有十分钟以上的时间,我都会执行公司的学习计划,所以我也和你一样,完成了公司制定的学习计划啊。”听了小亮一番话,小伟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得到和小亮一样丰厚的年终奖金了,原来自己不知道小亮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啊。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上,很多人容易看见别人的风光,而忽略了别人背后的付出。就像小亮一样,不仅在工作上努力,还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来学习,这样才会有别人不能获得的收获。我们都知道郭德纲,都知道德云社,都看见了他们耀眼的成就,却很少有人去关心他们曾经一个团队在台上卖力地表演,而台下只有一个观众。还有周星驰,都知道他的电影和他的名气,却很少有人在意他曾经是一个没有一句台词的“龙套”。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我们都只看见了他们风光的表面,却没有去探究他们风光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其实,如果你觉得一个人的成功让你羡慕的话,首先要做的不是看着别人的成功自己心里痒痒,而应该看看这个人背后都付出了什么,自己和他相比究竟还缺少什么,然后怎么努力去和人家看齐,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