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引以为豪的东西,但每个人又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那么,扬其长避其短可以使你的事情办得更加顺利。
李君是某公司的人事经办员,公司的高级职员,多数读书较少,李君的学问,比他们高明得多,论理应该使他们敬佩。然而事实却大不期然,因为在这种地方,他们所自负的是经验,是要如何才能够赚钱,对于学问,却从来不重视,有的人竟直言学问值多少钱一斤,其藐视学问之情昭然若揭。所以李君的学问,不但得不到他们的敬佩,而且还骂他是书呆子,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当然他们都瞧不起李君,李君哪里管得了他们?其中如某甲,是公司中的头,有经验,有能力,能言善辩,大家都很看重他,而这个某甲对于李君,当然是更加藐视。有一次,公司举办某巨头的几周年纪念会,全体职工一千多人,聚集一堂,总经理临时叫李君担任报告司仪,这时距离开会的时间不过五分钟。而纸片上的条款,还不到二百个字,李君对于某巨头的生平,却一无所知,但事到临头,不得不上前一试。他抓住了《史记·货殖列传》上“无财作力,稍有斗智,即饶争时”三句话,把某巨头的一生事迹,连贯起来,这一篇事迹报告,成为夹叙夹议的体裁。李君依仗他的口才,连讲了一个钟头,全堂听众,鸦雀无声,空气相当紧张。讲毕下台,掌声雷动,而最厉害的某甲,本以善言为大众所称许,这个时候,他却跷起了大拇指,对李君说:“了不得,了不得,前后开过好几回纪念会,你的演说最好,在公司中,你是第一位雄辩家,就是环顾同业中,也没人比得上你。”这当然有点言过其实,而李君的口才,引起了他的敬佩,确是事实,于是握手表示亲善,以前藐视的心理,一扫而空,以后关于人事的进行,得他的赞助很多,其他高级职员对于李君当然也因此另眼相看。
在办事时,用投其所好的特长,获得别人的信任,是最有把握的方法,但是也得要有良好的机会,上面的李君如果没有这个纪念会,没有很短促的五分钟时间限制,也无法显出李君的特长。
这样的例子在大都市中生活是很普遍的,若有特长,自然无往而不胜了。
但是你的特长,最好始终保持非职业性的,一旦成为职业性,便要减少对人的吸引力,而无法引起别人对你的敬佩,并且你还要牢牢记住下面这两句话——“特长不是你的商品,而是你的交际工具”。
你要让人佩服,应该有特别的长处,而且这个特别的长处,要正巧为对方所喜欢,所羡慕;如果你的特别长处,不为对方所重视,那么就不发生效用了。对方不重视的原因,或由于对方的外行,或由对方比你还高明的缘故,比方你的特长是书画,对方却不懂得书画,那么你的书画,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引起对方对你的敬佩。或者对方的书画,比你的造诣要高明得多,你与对方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至多当你是同道,却不会对你有敬佩之心的。
办事就是要显现你的能力,如果你没有特长,你办事的效果就不会出奇的好,有了特长,而不懂得施展,你又何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