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给别人一次面子,就可能增加一个朋友;你每驳别人一次面子,就可能创造一个敌人。
鲁迅说过,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爱面子似乎已经成为人性的一大特点。可是我们不能只爱自己的面子,而不给他人面子。每个人都有一道最后的心理防线,一旦我们不给他人退路,不让他人台阶下,他只好使出最后的一招——自卫。因此,当我们遇事待人时,应谨记一条原则:别让人下不了台阶。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一个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孩子或雇员,而没有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要是这样去做了,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几年以前,通用电器公司面临着一个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免除一位老员工担任的计算部门主管的职务,这个人在电气方面是一流的专家,可是,在担任计算部门主管的工作时却是很不胜任。那么,就下一道免职令,解除他的职务吧?不能,公司少不了他;而他又特别敏感,容易激动。最后,公司给了他一个新头衔。他们让他担任“通用电器公司顾问工程师”,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个头衔。与此同时,他们巧妙地让另外一个合适的人担任了计算部门的主管。
这位员工非常满意。公司这一人性化的举措令他十分感激。
让他保住面子!这一点是多么重要!而我们却很少想到这一点。我们常常是无情地剥掉了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抹杀了别人的感情,却又自以为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呵斥别人,找差错,挑毛病,甚至进行粗暴的责骂,却很少去考虑人家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两分钟,说一两句体谅的话,对别人的态度宽容一些,就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事情的结果也就大大地不同了。
“面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你是个对“面子”无所谓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总有一天会吃暗亏的人。
中国人很奇妙,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要在人性丛林里求生存,必须了解这一点。这也就是很多老于世故的人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的原因,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既保住别人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地给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很多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也无关道德,大家都是在人性丛林里讨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会给人面子。至于重大的事,就可以考虑不给了,你不给,对方也不敢对你有意见,他若强要面子,就有可能在最后失去面子。
人生老经验NO.75
有句老话叫“人要脸,树要皮”,似乎有些夸张,但面子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意义确实非比寻常。
做人还是应该和气一些,宽宏大度一些。“面子”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尊严”问题。给人留点面子,就是尊重和重视对方的表现。对方在感激的同时又怎么会理解不了你的好意,自然对你产生不少好感。
给人留些面子,特别是在失败者或弱劣群体面前,不要再卖弄你的优越。即使你真得非常优秀,也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