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种终身职业。在学习的道路上,谁想停下来谁就会落伍。
“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的海洋中,你的智慧只是其中的一粒沙、一滴水,我们拥有的只是一颗饥渴的心灵,要不断地用学习来安慰它。如果故步自封,就只能成为时代的弃儿。
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不会缺乏机会,但机会从来只给有准备的人。因此,我们失去的往往不是机会,而是准备。
特别是在竞争加剧的今天,还没等到过招,胜负早已定了。其实竞争早就开始,比的就是“准备”,比的是日积月累,比的是“功夫在诗外”。要击败对手,最终的办法就是比对方准备得更充分,积累得更多。
这种准备和积累,从广义上说,就是知识的准备和积累,从狭义上说,就是心态的准备、目标的准备和行动的准备(调整心态、明确目标、采取行动,都是求知的一部分)。
许多人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再没有必要进行学习。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摸索边学习。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地必要选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古语也可以用在人的智慧增长上。你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东西,才能保持思维的灵动,也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他们的资质很好,却一生平庸,原因是他们不求进步,在工作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薪水。因此,他们前途黯淡、毫无希望。一些人由于所受教育不够,很难胜任一般性的技术工作。
自强不息、永远学习新东西、随时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卓越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
每个人并非天生就是奇才,他所知道的东西比起整个宇宙来,实在是少得可怜,这一切只有通过学习来弥补。
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就越壮阔。
人生老经验NO.66
不要以为走出校门就意味着不用学习知识,学习是一种终身职业。通往学识宝库的门户多得很,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并不在于今天你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而是看你在向哪个方向去。终身学习能力也就是自学研究能力,将是未来的每一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自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绝非危言耸听之语。“自行学习,自我教育,自己管理自己”,这是现代人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
当你确立了求索事业的目标后,不能不重视自学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自学研究能力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激发和保持创新优势、提高自身思维品质、优化知识和智能结构的有效方式。自学,是对学校教育和各种教育方式中师承型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这种学习研究,自由度较大,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并将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实践。
活到老,学到老。求知欲会让你的心灵充满活力,让智慧的泉水永不枯竭。
知识仅次于美德,它可以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