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隐私加把锁,不要轻易向人敞开你的心灵之门,如果你不想给人留下浅薄的印象,就不要轻易地让别人将你看得通通透透。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里,都有一块私人领域,在这里我们埋藏了许多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隐私”。那是自己的秘密,只可留给自己,千万不要随便说出口,也许它会成为别人要挟你的把柄。到最后,追悔莫及。
马林因为不懂保护隐私,吃了大亏。他刚入职场时,怀着很单纯的想法,像大学时代对室友们无话不说一样,常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及想法毫不设防地对同事讲。马林工作不久,就因出色的表现成为部门经理的热门人选。可他曾无意中告诉同事,他的父亲与董事长私交甚好。于是,大家对他的关注集中在他与董事长的私人关系上,而忽视了他的工作能力。最后,董事长为了显示“公平”,任命一个能力和他差不多的职员为部门经理。如果马林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也许就能得到这个升职的机会。老板们都欣赏公私分明的员工,敬业不仅意味着勤奋工作,更意味着以大局为重,不把私事带到工作领域中来。
很多人都和马林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心里藏不住事儿,有一点点喜怒哀乐,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吐。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
然而,处理隐私要慎重,因为隐私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个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即使对好朋友也该有所保留,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隐私还是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即使是对家里人,也不可强硬把隐私说出来。假如你的配偶对你的隐私的感受与反应并不是你能预期的,譬如说,她(他)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隐私也说给别人听……
然而,闭紧心扉、“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会被人看作不可捉摸与难以亲近的人了。这样非常不利于人生的发展。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应该这样做:偶尔会说说无关紧要的“隐私”给你周围的人听,以降低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同时,更要对自己真正的“隐私”三缄其口,这样,你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春风得意。
人生老经验NO.53
一定要给你的隐私加把锁,无论是在办公室、洗手间还是走廊,只要是在公司范围内,都不要谈论私生活;不要在同事面前表现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级的关系;即使是在私下里,也不要随便对同事谈论自己的过去和隐秘思想;如果和同事已成了朋友,不要常在其他同事面前表现太过亲密,对于涉及工作的问题,要公正,有独到的见解,不拉帮结派。有些人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对这种人要“有礼有节”,不想说时就礼貌而坚决地说“不”。千万不要把分享隐私当成打造亲密同事关系的途径。
保护隐私,一来是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害,二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不过,也没必要草木皆兵,若对一切问题都三缄其口,也很容易让人觉得你不近情理。有时,拿自己的缺点自嘲一把,或和大家一起开自己的无伤大雅的玩笑,会让人觉得你有气度、够亲切。
假如我们自己都不能保守秘密,怎么能指望别人替我们保密呢?——拉罗什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