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重于泰山。也许有一天,你会失去你所拥有的地位、财富、权力,但是你做人的信誉却不会被时间冲刷掉,它是你人生无形的财富。
为什么即使刘邦出赏金千金,也不会有人为了贪财而出卖季布?为什么曾子为了不失信于三岁的儿子,即使一句玩笑话他也会操刀杀猪?大丈夫顶天立地,凭的就是一个“信”字。
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在城门“立木为信”,正是他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才使广大百姓心悦诚服,并借此实现了自己变法的伟大愿望。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在人们心理,守诺言、重信用的人往往也是一个有责任心、知书达理的正人君子,而只有那些虚伪圆滑的小人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失去了信誉,就会像那个大叫“狼来了”的小孩一样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如果等到你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才想起失信的后果而悔不当初时,恐怕等待你的只有这失信的苦果了。所以不论何时何地,一定要记住:“不要违背自己的诺言,否则别人也会违背对你的诺言。”
清代的蔡璘是一个重承诺、守信用的人,所以朋友们都十分信任他。有一次,他的一位好友把一笔钱寄存在他那里,并且说:“不用立字据了,我相信你。”不久,这位朋友竟然病逝了。直到死前他也没有对家人提起有钱存在蔡家的事。
蔡璘得知朋友去世了,非常伤心。他特意把朋友的儿子请到家里来,拿出朋友寄存的财物,说:“这是你父亲生前放在我这里的,现在你拿回去吧。”朋友的儿子见这么多钱财,不肯接受。他问蔡璘是否有字据,蔡璘摇头表示没有。朋友的儿子说:“怎么会没有字据呢?况且父亲从未提过此事。”蔡璘解释道:“你的父亲非常信赖我,所以没有立下字据,也没有对你讲过这件事,但请你一定要相信我的话,这些财物的确是你父亲留下的。”朋友的儿子听后,还是不肯轻易接受。在蔡璘的再三劝说下,朋友的儿子才不再推辞,收下了父亲留下的财物。
仅仅因为一个口头的承诺,蔡璘对重金不屑一顾并物归原主,他将自己的信誉看得比生命还宝贵,自然不会做出失信的事来亵渎它。古人就是这样信守诺言的,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呢?难道不应该时时扪心自问:我的信誉是否还在我的心中?
人生老经验NO.42
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这句话听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其实,如果答应别人的事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也许很多人都能践行自己的诺言。可是,正像患难见真情一样,在难以坚守信誉的时候守住自己的誓言才是真正的守信者。
在人生的路上,任何失败都能成就你,唯有失去信誉的后果是你所难以逆转的;在所有的原则中,任何绝对的原则都有灵活性,唯有信誉的原则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如果你不想品尝失败的果实,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播下信誉的种子,像捍卫你的生命一样来践行你的诺言!
信誉是不可以用金钱估量的,它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