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工作时,应该这样要求自己:如果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做到差不多;如果可以努力达到艺术家的水平,就不要甘心沦为一个平庸的工匠。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始没有把工作做好,结果越来越忙碌,解决了旧问题,又发生了新故障,在一团忙乱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轻则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造成重大损失。
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然后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最后不仅让自己忙,也会连累别人跟着你一起乱作一团。
所以,盲目的忙乱毫无价值,必须终止。再忙,也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动脑筋解决问题,而不是拼体力交差了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做到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李峰和刘黎受雇于同一家超级市场,一次,经理安排他们做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李峰很快“完成”了任务,他向经理报告说,市场上只有土豆、西红柿、鸡蛋等商品。“价格各是多少呢?”经理问道,李峰愣住了,为了追求速度,他只是在市场上随便逛了逛。这时,刘黎走进来,汇报说现在市场上有土豆、西红柿、鸡蛋等商品,土豆的价格适中,质量很好;西红柿和鸡蛋的价格略有上涨,他还带回了一些样品,请经理过目。
一件简单的小事让李峰和刘黎在经理心中立刻分出了高下,这两人的能力、素质也许差别并不大,但刘黎做事更加认真细致,能够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当然更能得到经理的重视。这正如俗话所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半步之差,就成了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其实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同样的小事情,如果有心,照样可以做出大学问。
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再认真一些,养成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的习惯。能一次办好的事情,坚决不能出现第二次,这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工作整体的要求,办事无头绪,思想上不在乎,反反复复,拖拖拉拉,这是工作之大忌。
人生老经验NO.19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念。如果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现在又具备了把它做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现在就把它做好呢?每个人只有把事情一步一步地做对了,才可能达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境界。
实际上,进一步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追求精益求精的一种工作态度。许多人做事不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尽管从表现上看来,他们也很努力、很敬业,但结果却总是无法令人满意。
精益求精,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守这一格言,其自身素质就不知要提高多少,也不知道要减少多少灾祸。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不遗余力,以求得尽善尽美的结果,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能够树立起一种高尚的人格。
所以,当你工作时,应该这样要求自己:如果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做到差不多;如果可以努力达到艺术家的水平,就不要甘心沦为一个平庸的工匠。
想匆匆忙忙地去完成一件事,以期达到加快速度的目的,结果总是要失败。——伊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