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来自地狱的一块咝咝作响的的煤。它像一条蛆虫,蛀蚀和侵害着他人和自己。
芸芸众生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技不如人,却对别人的成绩嗤之以鼻,“妒人之能,幸人之失”,从而上演了一场场丑陋的嫉妒闹剧。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别人比自己更优秀而指桑骂槐、为了某人比自己更出众而愤愤不平、为了别人比自己更富有而郁郁寡欢的也大有人在,给本已不太平静的生活增添了几多烦恼和些许纷扰。
郭涛是某大学社会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他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名牌大学的。刚上大学时,他与班上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这当然与他的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性格分不开。同学们都喜欢朴素、热情的他。
可慢慢地,他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只要别的同学哪方面比他强,他就眼红;只要老师在同学面前表扬别的同学,他心里就酸溜溜的;他看见别的同学家境很好,不用勤工俭学就能过上很宽裕的生活,他心里就特别不平衡,时常怨恨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看见别的同学得了奖学金或被评为“三好学生”,就嫉妒得夜里辗转反侧,暗暗埋怨上天的不公。
郭涛尤其看不惯与他来自同一所高中的一位老乡。原来两个人在高中时各方面都不相上下,上大学后,这个老乡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且被选为班干部,他就更加妒火中烧了。于是他的注意力不在读书学习上,而是时刻注视着老乡的一举一动,妄图从中抓住把柄,他开始到处给那位老乡散布流言蜚语,造谣中伤,大家都开始讨厌他。他为了争口气,把老乡比下去,在竞选班干部时竟然不知羞耻地在下面做小动作、拉选票,结果他的阴谋被同学们识破,唱票时只有他自己投了自己一票,搞得十分狼狈。一计不成他又生一计,在期末考试中,他知道凭自己的水平是拿不了高分的,于是,他就采用夹带纸条的方式作弊。在最先的两门考试中,他的计谋得逞了。正当他自鸣得意、觉得胜利在望时,在第三门考试中被监考老师抓个正着。老师说:“我早就注意你了,以为你会有所收敛,没想到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弊。我再也不能容忍你的作弊行为了。”郭涛当下便痛哭流涕地求监考老师手下留情,可是学校的制度是无情的,郭涛的名字上了作弊的名单。当天,学校教务处就做出了开除其学籍的处分决定。
郭涛没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是以被开除告终。他觉得无颜面对自己的父母。于是,他一个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去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流浪生涯。
嫉妒的毒火烧毁了郭涛的良知,让他迷失了本性,一而再、再而三做出害人害己的蠢事;嫉妒更毁灭了他的前程,也许他将不得不用一生的坎坷来为嫉妒付出代价。
嫉妒往往来源于和他人的比较中,一旦认为他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便会时刻想着如何打击、诋毁他人,这样的人不可能埋头沉入自己的事业,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关注他人的一举一动上,那个被他所嫉妒的对象就像一个长在他心头的刺,这个刺成了他生活的中心,他因此而意乱神迷、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
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时间去嫉妒别人的,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谋算别人上。嫉妒的人是在不断地对别人的打击中寻找乐趣,以求内心平衡,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却因此而搞得一团糟。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与其说是别人的成功妨碍了他,倒不如说是他自己的关注点发生了偏离,自愿从生活轨道上滑落而自毁前程。
人生老经验NO.101
嫉妒是危险的,嫉妒是可悲的,何不扩展我们的心胸,学会超脱地看待别人的优秀和出色,化解嫉妒这颗毒瘤,你才会发现更多生命中的美好。
为了消除嫉妒,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别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限于主客观的条件,不可能万事皆通,样样比别人好,时时走在别人前面。要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也要正确地评价、理解和欣赏别人。在因为嫉妒心理而给自己的精神带来一些烦恼与不安时,不妨冷静地分析一下嫉妒的不良作用,同时正确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做到“自知之明”。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能正确地认识别人,嫉妒的锋芒就会在正确的认识中钝化。
为了消除嫉妒,要学会正确地比较方法。一般说来,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原来水平大致相同、彼此又有许多联系的人之间。特别是看到那些自认为原先不如自己的人都冒了尖,于是嫉妒心油然而生。因此,要想消除嫉妒心理,就必须学会运用正确地比较方法,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对方的长处,纠正和克服自己的短处,而不是以自己之长比别人之短。这样,嫉妒心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为了消除嫉妒,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寻找新的自我价值,使原先不能满足的欲望得到补偿。当别人超过自己而处于优越地位时,你若是聪明者就应当扬长避短,寻找和开拓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新领域,以便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先前没满足的欲望,缩小与嫉妒对象的差距,从而达到减弱以至消除嫉妒心理的目的。
为了消除嫉妒,要化嫉妒为动力。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每个人都要在具有竞争的环境中客观地对待自己。不要把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或同事当成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对手,要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学会赞美别人,把别人的成就看作是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对自己权利的剥夺或地位的威胁,将别人的成功当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来欣赏,你在各方面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过去就具有某些伟大品质的人的最可靠标志,是生来就没有嫉妒。——拉罗什富科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欧阳勇富、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周婷、但佳玉、杨艳丽、柳絮恒、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杰、陆晓飞、杨广东、王菲庶、李淑敏、李海霞、李秀敏、关丽莹、宋桂花、杨海莲、王杰、张宝文、熊永鑫、李亚莉、于心愿、蒙明炬、胡巍、何瑞欣、杜莉萍、侯伟宁、李卫平、李敏、徐保忠、孙敬华、李楠、梁素娟、许庆元、刘娜微。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