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在现代可作为礼貌、礼节、礼义的通称,但是在中国古代却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其含义十分复杂。“礼仪”则可视为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它本身就具有“礼”和“仪”两个方面的含义。
礼是仪的本质,仪则是礼的表现,而完整的礼仪,就是将礼和仪完美地结合起来。陕西西安周至县的周至二曲礼仪,就是礼和仪相结合的产物。
谈到二曲礼仪,就不得不先说李二曲这个人。
李二曲生于公元1627年,卒于公元1705年,单字名颙,字中孚,号二曲。陕西周至县城西郊人士,小时候家境贫寒,无钱读书识字,后来在其母亲的教育下,他向别人借书攻读,奋发自学,最终成为清朝初期一位献身于道德教育的著名思想家。他倡导悔过自新、明体适用、足食知礼,并强调研究“礼乐”,以“礼”作为行为的准则。他与浙江的黄宗羲,河北的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名儒”。
从最初创立到最终被世人接受认同,二曲礼仪的发展历史是曲折的,但庆幸的是,它最终保留下来,并被今人所推崇。二曲礼仪由李二曲先生在清朝初期创立,其礼仪主要是李二曲先生撰写,之后传授给他的门生以及各地绅士、名儒、学者,并由他们把二曲礼仪推广到广大城乡。李二曲的礼仪得到了当时周至市县骆钟麟的重视,这对二曲礼仪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周至地区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礼俗规范。
之后,由于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清末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宣布社交中实行以鞠躬为主的礼节,废除叩拜等旧式礼节。明令禁止在文庙祭孔时行跪拜的礼节,改其为三鞠躬。此时的二曲礼仪因其属于旧式礼节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被官方禁止,但是在民间,二曲礼仪依然在广大农村发展。
该礼仪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执礼者,受礼者,行礼者,仪注,祭品和《祭文》等。
执礼者就是礼仪的主持、赞礼、相礼者。首先唱读仪式,指导他人行礼。通常,礼宾由二、四或八人组成,他们分别称启赞、通赞、引赞、哑赞。“启赞”,它指的是礼仪的总指挥。礼仪由启赞发展过来的,通常这个职务都是年长有经验者担任,这样才能保证将仪式错误降到最低,启赞的位置在右上方。“通赞”,通常负责全盘唱礼的责任。只要启赞一开始,那么通赞就接启赞开启礼仪,然后就是进行唱礼仪式。启赞和通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启赞行什么礼,通赞就唱什么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直到等到唱完礼仪位置。其位置是在左上方。“引赞”,主要保障内外秩序,并唱着引导主祭者每一步该有的礼仪动作。位置在右下方。
“哑赞”,它的职责比较多,除了协助引赞一起、引主祭者赴里返外,主要负责读《祭文》。在一般家庭祭祀活动中,我们可以不请礼宾,但是也必须请家庭里年迈,且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哑赞在行礼的过程中,位置在左下方。“受礼者”,既接受礼的对象、或偶象、牌位等。在行礼过程的一开始,就得把受礼者请出,安座。“行礼者”,既祭主、主祭者。他是参拜受礼者的主角。祭礼须诚敬,站立要恭谨,垂首弯腰。祭前要斋戒、沐浴、虔诚、心神专注。“仪注”,行礼过程的程序、仪程、仪式,这些都是由二曲礼仪规定,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比如婚嫁、寿诞、丧葬、节庆、庙会等活动,都要按二曲礼仪的祭礼行事。礼仪程序的每一步骤,都比较正式,不得越礼,按部就班地遵照去做。长幼毕集,亲疏秩然,隆重庄严,表现出一种“祭如在”的肃穆气氛。
基本仪注比较讲究,通常也分多种情况。
陈设是一切祭祀活动之前首先需要准备的。陈设时需要在神龛前设置供桌,然后在其上放置好蜡台、摆上香炉等。
典礼仪式进行的时候,陈设的器皿等物统称为礼器。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来说,礼器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它是礼制的载体,有的也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比如,鼎这样一个礼器既是权利的象征也是立国的“重器”。而蜡台、香炉、香筒、花瓶、果盘、酒樽、酒盅等常见的陈设器皿,则用做二曲礼仪中的礼器。仪式中用的祭器不仅要干净整洁,而且要专用,以此体现出行礼者的虔诚与对受礼者的尊敬。祭器使用之前必须仔细清洗,还要擦拭干净,加以小心整理,绝对不能用污秽的礼器盛放祭品。此外,祭器在不用时要封存起来,包好藏好,不可以挪去作为其他用途。
在整个祭祀活动中,祭品也相当重要,在周至二曲礼仪内,他们对待祭品一点也不马虎。
祭品专门为祭祀神明而准备,要新鲜而且丰盛。隆重大型的祭祀仪式中,牛、羊、猪这三种常见的整头牲畜都是必备之品。而在一般人家的祭祀仪式中,通常是就只备有一只鸡和一大块猪肉。因为祭祀时不得直呼牲畜和物品的名称,所以它们都有其各自的雅称,而且这些雅称非常形象。如:牛被称为“一元大武“,羊被称为“柔毛”,猪被称为“钢鬣”,水则被称为“清涤”等。
时至今日,周至二曲礼俗,这一伴随人们终生的人生礼俗已经成了雅俗共赏、隆重高雅的新时尚。人们都以看到,此种礼仪可以促进社会形成了讲文明、尊礼仪、知荣辱、促和谐的新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