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2600000012

第12章 风帆起珠江(5)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广东在坚决整治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走私犯罪的同时,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不动摇,任仲夷更提出了著名的“排污不排外”的观点。他说,我们不排外,排外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要排污。实行开放政策,也带来一些新问题。“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会先污染。盲目排外是错误的、愚蠢的;自觉排污是必要的、明智的。排污要分清界限,要排真正的污,要作具体分析。

因为此事件,广东在全国的形象大受影响,广东的干部也自嘲地说:“广东是香一年,臭一年,香香臭臭又一年。”

当然,这样一些发展中的曲折,绝不能阻遏珠江三角洲浩荡向前的改革洪流……

东莞、顺德、中山、南海“广东四小虎”的发展模式,很快被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括为“珠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合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早期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三大成功典范。

从几千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黄土地上萌生出一个工业文明——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勃兴于中国的一场伴随城镇化浪潮的产业革命——她分娩出一个中国乡村的“第二工业”,在中国这样的世界头号人口大国,无异于把世界上最广大的劳动人口吸纳入了自己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轨道。

遥想三百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曾野蛮地将农民们驱赶出家园。而今日之中国,亿万农民却豪迈地义无反顾地从乡间汇入了城镇工业化的洪流。

中国的改革开放,珠三角的勇闯新路,既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也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劳动、创造的蓬勃生机。正是这种创造与活力,造就了神州大地上一个活跃起来的风光无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学者称:一九八四年,是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

顺应潮流者,审时度势,乃为俊杰;中流击水者,勇于拼搏,则是弄潮儿。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四日,邓小平登上深圳国商大厦的楼顶俯瞰全景。倒卖玉米起家的王石正好骑着自行车从下面经过,楼下拥挤、喧闹而激动的人群忽然使王石心里喊出一个声音:“干大事业的时候到了!”五月份,“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立,这就是万科的前身,王石当上了经理。随着业务空间的拓展,理想主义的王石又做起了打造“贸易王国”的梦想。

也正是这一年,一家日后叱咤风云的珠江本土饮料加工厂应运而生。广东三水县,珠江三条重要干流汇合之处。三水县酒厂的厂长李经纬喝到了一瓶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喝到这种饮料。一个念头在他的心里蓦然产生了,他要搞一种运动型饮料。他第一次提出用易拉罐进行饮料包装,他设计了非常另类的产品商标,并给这种饮料起了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健力宝”。一阵忙乱的准备之后,健力宝出现在亚足联的广州会议上;六月,又成为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因为辅助中国女排勇夺三连冠,健力宝又被媒体冠以“中国魔水”的称号。此后十五年里,它都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健力宝的历史功勋在于,它昭告了中国饮料市场春天的降临:珠三角冒出了无数饮料、食品、保健品厂,“珠江水”和“广东粮”占领全国市场的时代到来了……

毫不夸张地说,一九八四年是属于珠江三角洲的。一大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将从珠江出发,登上全国的改革大舞台。

在惠州,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李东生,在一个简陋的农机仓库开辟自己的工厂,这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家电公司TCL。

在顺德荣桂镇,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用铁锤、手锉等十分简陋的工具,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开门电冰箱。一九八四年十月,珠江冰箱厂成立,冰箱品牌是“容声”,潘宁任总经理。

改革,犹如大浪淘沙,筛选、磨砺、缔造着一批又一批创业者,而他们却无一不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共同去撞开新时代的大门!

二○○四年十一月,中山市小榄镇隆重举办了一场美轮美奂的“甲申菊花文化艺术欣赏会”,遍地金黄,万人空巷,普天同庆。最大的一棵单株立菊围成四十五圈多达六千二百一十一朵菊花,以及楼高达二十三点二六米的赏菊楼和单株嫁接达二百四十七个品种的大立菊,同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轰动全球。

这是小榄人以其独特的乡情民俗,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劳动、创造、智慧、财富,以及迈入“工业革命”门槛的喜悦和对改革开放大时代的感恩情怀。

小榄镇,这个位于珠江西岸、南海古海湾的岛屿,因小山丘形似橄榄而得名,又以延续了八百多年历史而久负盛名的菊花被誉为“菊城”。明代礼部尚书、乡贤李孙宸曾赋诗云:“岁岁菊花看不尽,诗坛酌酒尝花村。”自清嘉庆甲戌年(一八一四年)举办了首届菊花大会,乡亲们便相约每隔六十年一个甲子举办一届大型菊花会展。

然而,让小榄人津津乐道而永志难忘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破例举办的“一九七九年菊花会”——正是这次菊花会既衔接起小榄断裂的历史,又引领风气,海内外众乡贤跨海踏浪而来,凝聚民心献计献策摩拳擦掌——才开始迈上了大办乡镇企业之坦途。

浙江温州人曾靠一台补鞋机开创出一个“温州模式”。

广东小榄人则凭借一把锁起家,开启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手工业革命”,快速将小榄镇打拼成“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继而又带动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等各行业产品升级换代,创国家级、省级名牌名标九十三个,一跃成为“全国明星乡镇”。

今日之小榄镇,人均GDP超一万美元,人均纳税一点三万元,人均储蓄存款八点二万元,平均两家农户即拥有一辆汽车,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二点五万元,各项综合指标在全国乡镇排名第七位……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社会和谐,其乐融融。

放眼珠江三角洲大地,昔日河汊纵横的阡陌村舍,绿阴掩映中屋宇连成片、工厂连成片、小城镇连成片……从“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前店后厂,到“一镇一品,一镇数品”的专业经济形态,再到“园镇互动,滚动式发展”的园区经济形态……世世代代躬耕陇亩的农民们怀着一股从没有过的致富的强烈冲动,从黄土地上挣脱出来汇入商品经济滚滚洪流,农业快速向工业化转型,农村快速向城镇化转型,农民快速向社区居民转型——这是一波何等强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洪流!这是一股何等汹涌澎湃创造未来的社会变革大潮头啊!

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国务院专门召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座谈会,对改革开放大局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将这三个“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要求逐步形成贸—工—农型的产业结构,建立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

珠江三角洲的改革开放,呈现跨越式、立体型、全方位展开的大格局。

农村层面——发轫于“三来一补”、以吸引外资为主要手段快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乡镇工业,通过不断地调整、合并、重组、改制、扩大生产规模,最终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格局,积极融入跨国大公司的供应链,成为国际性对外加工基地。

仅顺德这样一个县级行政区所生产的电冰箱、空调器、微波炉、电风扇、电饭煲、电子消毒柜、热水器等十几个家电产品产销量均居全国了五个中国驰名商标(厂家)——科龙、容声、美的、万家乐、格兰仕。

到二○○一年底止,南海市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工商企业已发展到七万多户。按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十六个人就拥有一家企业。

特区层面——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肩负改革开放试验场、排头兵使命,敢为天下先,通过不断地探索、突破、进取、开拓获取成功经验,尤以“蛇口模式”最早诞生的三个开创性企业最为突出:诞生于蛇口一间财务室的招商银行、起家于蛇口退休基金的平安保险、崛起于蛇口一家焊铁栅栏小作坊的南山开发(集团)……正是它们的创业经验催生了日后全国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城市层面——以广州中心城市为依托,搞活国有经济辐射周边地区,激励民营经济围绕城市生活拓展相关服务产业;同时以商贸流通业为契机,逐步迈入加工型、科技型等第二产业。

港澳层面——因地利之便,散布在九龙的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迅速搬迁到了珠江三角洲上游地区,凭借香港、澳门资本、技术、管理的带动,沿着珠江、珠三角地区聚集起两大高科技产业带:珠江东岸以广州、深圳、东莞为龙头形成“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珠江西岸则由顺德、广州、南海、中山等组成“电子机械产业带”。两大产业走廊当之无愧地被称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迈向世界的“火车头”。而香港则依托中国大陆腹地的支持,也变得愈加繁华、富裕起来。

在珠江三角洲的四百多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四分之一,有些市县所属的建制镇几乎全部发展成为专业镇。这些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专业镇,经济规模从几个亿到几百亿不等,但就是这些涓涓细流,汇合成了珠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宽阔水面……

由此为发端,以广州、深圳和“四小虎”为代表的“广货”,像有些可笑的广东普通话一样,像引领全国潮流的南粤流行音乐一样,像广东人模仿香港人、全国人又模仿广东人的穿着打扮一样……开始风行全国,成为时尚的标志,新生活的象征。

“广货”不论从外观到工艺,从功能到质量,都大大超越了“国货”过去“傻、大、黑、粗”的形象——因为,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六年,珠江三角洲从世界二十九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各种设备达九十四万台(套),其中百分之七十一点七属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今天,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家用电器的第一生产大国,珠三角先行一步,功不可没。

一九八八年,广东的经济总量首次跃居全国各省市的首位。

二○○一年,成为全国首个突破万亿大关的省份,并一直领先至今。

二○○七年,广东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八分之一。

一九九八年,广东GDP超过新加坡;二○○三年,广东GDP超过香港;二○○七年,广东GDP超过台湾。

邓小平曾希望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至此,广东经济总量已超其三,紧追韩国,并且年均增量从二○○五年起已明显超出韩国。

进入新世纪,广东的外贸出口,实现了“月超百亿、年超千亿”的历史性突破,长期占到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百分之四十以上。

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当年,从广州前往珠海不足一百公里路程,却需摆渡五六个渡口,耗费上七、八个小时是很平常的事了。

改革发展时不我待。广东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提出:“地方办路,集资修桥”,“以桥养桥,借款还贷”等口号,率先打破了公路建设由国家投资的一统体制。

珠三角大地,一条条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蜿蜒伸展,一座座巍峨长桥凌空飞架……仅一九八四年短短一年,即有三洪奇大桥、细滘大桥、沙口大桥和容奇大桥先后落成通车。

创新的模式,使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成为全国基础设施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也使珠三角的发展优势获得质的飞跃。

多么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线啊:昼夜奔驰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巍峨长桥上的,是一列列集装箱车群、货柜车群、大卡车车群……

这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大动脉涌流的乐章……

这是南中国城镇崛起时吞吐时代气息的节奏……

珠江滔滔,春潮叠涌。

邓小平他老人家殷切嘱托:广东能快就快,不要等。不发展,什么都不行!

中华要腾飞,这里是试验场、出发地——万古珠江率先觉醒,率先领跑,她所期待的,她正经历的,以及她将要展示的,是“曙光漫上天际时大地的骚动……”

继往开来

据称,“高州”的地名由“高凉郡”演化而来,寓意为“高高的凉爽的山冈”。

隋开皇十八年(五九八年),这“高高的凉爽的山冈”上崛起了一座古城池——曰:“高州城”,遂为历代州、郡、路、府、道、专区之治所,历史上曾长时期占据粤西经济、军事、文化之要津。

公元二○○○年,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风尘仆仆来到千年文化古郡高州,读史籍、栽荔枝、沐春风;又一路兴致勃勃巡视深圳、顺德、广州,纵览珠三角大地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大潮……此刻,他也许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谷牧同志一道考察初创的深圳经济特区时,两人的套靴里全都灌满了泥沙和污水的艰辛而又开心的情景。……

浮想联翩。时隔二十年前,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的江泽民,曾作为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个考察外国经济特区代表团团长,率领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广东、福建两省,深圳和厦门两个特区负责干部组成的九人小组,一路马不停蹄访问了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墨西哥、爱尔兰等六国,实地考察了九个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借途经日内瓦的机会,还专门邀请了联合国组织的十多位专家举行了两天的论证会。正是这次出访和考察,就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向中央和国务院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政策性建言。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江泽民以满腔热情向常委们推介“蛇口模式”——蛇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杆风向标,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第一个在全国搞工程招标,第一个搞职工聘任制,第一个搞住宅商品化改革……江泽民指出:蛇口的管理方式,为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时序演进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已进入到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的“深水区”。显然,以前的改革若“破”字当头,则此后的探索以“立”字为先。

一九九二年的深圳,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

——深圳市政府代表团飞渡重洋赴美国招聘中国留学生,成为全国以政府名义赴海外招聘留学生的创举。

——率先建立起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险制度,为日后全国普遍推行从城镇到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开了先河。

——九九二年七月一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作出了一个庄严的决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这一决定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决定明确规定,特区立法可依照宪法条文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在具体规定上根据实际有所突破。

有专家甚至把深圳的特区立法权,与深圳“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并称为深圳最重要的“两大优势”。

——一九九二年八月八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科技成果拍卖会在深圳举行,成为以市场原则为科技成果“定价”的“破冰”之举。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的心灵

    本书作者没有按常规的教材模式来编写则是显而易见的。全书五十一个专题,既不按朝代也不按文学潮流加以分期,只是大略地依照时间顺序,挑出作者心目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与作品加以介绍和论析,而自然而然形成具有 “史”的意味的流动。就好像在一大堆成色各异的珍珠中挑出了最漂亮的珠子贯穿成链,显得简洁而好看。体现了文学史的感性化特征,也体现了历史学的思想性特征。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这一百多篇优秀作品,并在吸纳当代专家学者评析的基础上,对每篇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介绍了现代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作者都是1964年和1965年从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等地下乡的知青,目前散居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和海外,一个共同的夙愿将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共同续写了中国知青史中一段起伏跌宕的开篇。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行者,“文革”前知青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群体。他们出生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成长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最纯正,也*影响力的年代。其中的大多数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
热门推荐
  • 孤芳自赏又何妨

    孤芳自赏又何妨

    她是个要强的女孩,有人说她是一个被娇惯坏的孤傲公主,有人说她是难以近距离接触的冰山美人,也有人说她是自命清高……或许,在这个世上只有她自己才能理解自己内心有多么自卑,有多么害怕,有多么想与人接触。她叫“苏尘”,尘埃的尘,微小如尘埃,她只是一枚小小的尘埃,谁又能将她真正放在心里。
  • 绵花糖上的丁希

    绵花糖上的丁希

    文中的两个人,从何认识,从何说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天路无双

    天路无双

    一代天君叶尘,被至交好友出卖,惨遭天下强者围杀,最后命丧牧天之野!世事无期,天道莫测,再一次醒来的叶尘,发觉自己竟回到了三百年前!此时的他,风华正茂。光阴还未虚度,值得珍惜的人和物还未远去,一切的一切,才刚刚开始!从此,宇内八荒,惟我——绝尘六合,天路无双!
  • 腹黑柔妻:老公还我初吻

    腹黑柔妻:老公还我初吻

    肖潼:我从没想过梦想会成真。宋止:以后你的梦我帮你实现。“我是你的什么啊~?”肖潼把头埋在容止胸前,“你是我的安眠药。”“怎么我是安眠药啊!?”“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先吃掉你再睡觉了。”宋止狡黠地一笑,欺身压上。“你干什么?!”“该吃药了。”“唔……”(*/?\*)
  • 我们无法掌控的人生

    我们无法掌控的人生

    我是80年代出生的人,命运非常眷顾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曾经趾高气扬,以为勘悟了人生的真谛,最终却发现我们的命运和我们的长辈没有什么不同,都难以掌控,最终却也像他们一样,接受命运,改造命运。写给那些发生在身边儿的人和身边儿的事儿。写给你们,无论卑微还是贫贱,皆高贵。
  • 秦时明月之医行天下

    秦时明月之医行天下

    梦回千年来到了这风起云涌战火纷飞时代,战国七雄争锋天下,诸子百家傲视群雄,在这萧索的天下该何去何从,或是侠行千里,剑撒长空,或是寄居庙堂,位极人臣,亦或是偏安一隅,终了此生.徐子彦:等等,这个战国好像有毒.
  • 重生之木兰在都市

    重生之木兰在都市

    野史记载,公元437年,花木兰奉命征战南朝之国,中小人奸计,全军覆没。木兰一朝穿越,成为都市美女叶诗琪,饱读诗书,身怀绝技,又偶得“美男系统”,且看花木兰如何打击罪恶,傲闯都市,辉煌人生!美男系统:获美男一吻,神力增加,等级提升。(灵、王、皇、宗、尊、神、帝)集齐七大美男,可以召唤神龙哦!
  • 雨夜彷徨

    雨夜彷徨

    富人家的孩子林梦瑶,因妈妈的一场车祸而一蹶不振,她的青梅竹马慕容皓帮她查出来后,却意外发现是……,好不容易这场风波结束了,林梦瑶又把妈妈的遗物――复古日记本解开了,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她又会怎样抉择呢?
  • 霸道魔皇:嗜血魔妃是神

    霸道魔皇:嗜血魔妃是神

    男女主自带主角光环,桃花朵朵,奈何两人感情炒鸡好,怎么看怎么虐狗。“报,鬼界的大皇子送来请柬,邀请魔后参加鬼界的七夕节。”魔皇淡定地把手中的黑色烫金请柬窝在手里,手中飘出一些黑烟,张开手,请柬便没了:“你转去厨房做后勤吧。”“报,北笙大陆的东海女皇送来请柬,邀请魔皇参加东海盛宴。”魔后淡定地拿起请柬,翻了翻,水蓝色烫金请帖突然结冰,然后冰破碎,请柬便没了,魔后拍了拍手:“你去做清洁工吧。”众人:手法残暴,果然不是人!作者:这是后来,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两人穿越,君无陌无耻到极点,上官璃玉冷漠到极点。当两人分开,上官璃玉进了鬼界,失忆后带着朵朵桃花来到人间,再见君无陌。叮~您的好友霸道魔皇已上线。
  • 齐鲁飞将军

    齐鲁飞将军

    罗荣恒元帅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齐鲁,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演过了一出威武雄壮的活剧,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