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以后几天,狼每天都来,而且蹲得越来越近。直到第十天,牧羊人暗自思忖:“这只狼大概不吃我的羊。假若它是一只吃羊的狼,一开始它就该来吃了。现在已经是第10天了,它仍是这样静悄悄地恭候在旁边,难道它也想养羊吗?要不它为什么老是蹲在这里?”
牧羊人心里怀疑,就问狼道:“你为什么总是蹲在这里看羊?你守在这里已经10天了,是10天,对吗?”
“对。”狼温柔而有礼貌地回答,“我喜欢看羊。”
牧羊人听到狼温和的声调,看见它那副彬彬有礼的样子,心里在琢磨:“这只狼不同于一般的狼,比较和蔼可亲,一定是只好狼。”
牧羊人接着问:“是什么原因使你这么喜欢看羊呢?”
狼回答说:“因为我的孩子小时候也像小羊羔似的,身上长着一缕缕可爱的绒毛。”
“如果是这样,你为什么不守候在你的可爱的孩子身边?”
“我的孩子死光了。”
“你的孩子死光了?”
“是的。”
“怎么死的?”
“森林失火烧死的。”
“唉,真让人同情。你大概太想念你的孩子了,所以每天守在这里。”
“对啊,我简直无法形容我思念孩子的心情,每天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所以把羊当作我的孩子看待。”
“天啊,这太可怜了!”牧羊人发自内心地说,“如果看羊能使你消愁解闷的话,你可以每天都来,坐近点也行,我不会计较的。”
“谢谢你。”狼说,“我一定每天都来看羊。”
从此以后,这只温驯的狼每天都来蹲在羊的旁边,有时还两眼泪汪汪的,像在哭泣,这使牧羊人对它更加同情怜悯。
最后,狼终于取得了牧羊人的信任。有几天,牧羊人觉得困倦,想睡个午觉,就请狼帮忙看守—下羊群,狼总是照看得很好。羊没发生什么危险,这使牧羊人对狼就像对自己一样放心。
有一天,牧羊人要进城买东西,对狼说:“我有点事情,要进城买东西,你帮我照料一下羊群好吗?”
“好啊。”狼说,“我一定保证你的羊群安全。”
可是牧羊人才离开没多久,这只“温顺”、“善良”、“使人放心”的狼就扑向羊群,把羊咬死,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然后溜走了。
牧羊人回来,发现死了许多羊,而狼已经逃之夭夭,他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成长感悟
有句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和心态等都可以改变,但其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与人交往办事时,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外在表现,要知道其真正的本性并做好防范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做人要诚实
宋朝丞相张知白向朝廷推荐年轻的晏殊。朝廷召晏殊来到宫殿,正逢真宗皇帝殿试,就命令晏殊参加考试。
晏殊见到试题后说:“这首赋我在10天前已作过,请皇上另出别的试题。”他的诚实博得了真宗的喜爱。之后,晏殊担任了馆职。
有一天,太子东宫缺官,内廷批示授晏殊担任。主事官不知道是何原因。第二天皇上对他说:“我近来听说馆阁里的臣子,没有一个不宴乐玩赏的,只有晏殊等几个人埋头读书,如此谨慎持重,正可以担任东宫官。”
晏殊接受了任命,皇上又当面向他说明了任命他的原因。
晏殊听了后,说:“臣下不是不喜欢宴乐和游玩,只不过是因为贫穷玩不起啊。臣下如有钱,也想去玩的。”
皇上对他的诚实倍加赞赏。宋仁宗时,他终于做了宰相。
再来看下面的这个故事。
一个农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
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
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那人还是摇头。
最后,他拿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
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一个贪心的家伙知道了,他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
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没等财神问他,他马上说:“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厌恶他不诚实,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
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
成长感悟
诚实是待人处世的绝妙法宝。虽然对人诚实,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日后你得到的,将远比付出的多得多。做人就应做个诚实的人,诚实的人不仅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往往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强盗打劫
晚上,紧挨着大道,强盗躲在附近的小树林里,他准备抢劫。强盗像一个冬天没吃过东西的熊一样,用生气的眼睛扫视着田野。啊,一辆巨大的货车,货物堆得高高的!
“太好了,”强盗咕哝道,“这一定是贵重的货,运到市场去的,我想,一定全是绸缎布匹!哈哈,不要放过好机会,稳捞油水了!”
货车开过来了。“停车!”强盗吆喝着,他朝着赶车人的脑袋,打过去结结实实的一拳。可是,那赶车的,又壮又棒,像块石头似的抵抗着攻击。
战斗持久而猛烈:强盗被他的敌人打掉了12个牙齿,一只手也被打断了,残废了,一只眼睛也被打瞎了。强盗终于在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在战斗中杀死了赶车的人。然后转过来抢东西,却发现今天他赢得的,不过是一车玩耍用的气球而已。
成长感悟
现实生活离奇多变,它往往并不像人们所想象得那样平静和详。一些人常常心存侥幸,总想不劳而获,甚至为了随时可能幻灭的泡影,不惜作恶、犯罪、惹麻烦。其实,诚实的劳动才最可靠,只有它才会为我们赢得一切。
恶人有恶报
从前,有两兄弟:哥哥是一个贪婪的财主,而弟弟却是一个贫穷的渔民。
有一天,富有的哥哥要为儿子办喜事了,他请来了许多的客人。当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穷弟弟的耳朵里。弟弟心里想:我也应该去为侄儿祝福才对。可是贫穷的弟弟拿不出礼物,只好向邻居借了一只大圆面包。
弟弟带着圆面包来到了哥哥的家门前,正在门前迎接宾客的富哥哥见了说:“你这穷酸的渔夫跑来干什么?告诉你,在我的客人中没有你的位置!请你滚开吧!”说着吩咐仆人们将自己的弟弟赶走了。
贫穷的弟弟委屈地摇了摇头,只好离开了。回到家里拿起鱼网,来到自己的小船上,将小船划到湖中,便捕起鱼来。
他下了一网又一网,好长的时间过去了,可他连一条小鱼都没捞着,他叹了口气说:“唉!让我再撒下这一网,碰碰运气吧!”
说完,他又用力地将网撒了下去。看着渔网慢慢地沉入水里,他嘴里不断祈祷着。
徐徐升起的月亮,代替了火红的晚霞,照着像镜子那样明亮的湖面。孤独的渔夫慢慢地将网收拢,直收到网底时,渔夫才看到一条金黄色的小鱼,在月光下闪着金光。他感到奇怪,心想:我捕鱼一生,还没见过这样的鱼。
想到这里,他把鱼放进了鱼篓里。突然,从鱼篓里传来了说话声。
“好心的渔夫,请不要把我吃了,求您把我放回湖里吧。”
渔夫惊奇地望着篓里的小金鱼,感到非常为难,说:“可怜的小金鱼,如果我把你放了,在家里还在挨饿的孩子们吃什么呢?”
“这样吧,”小金鱼说,“您很善良,为了感谢您,请您把手伸到我的嘴里,您将会得到一只很值钱的戒指。”
善良的渔夫想了想说:“我想你不会咬掉我的手吧!”
“请不要担心,我决不会咬您的手的。”
渔夫壮起胆子,小心地将手伸进鱼嘴。真的,渔夫得到了一只纯金的戒指。但是渔夫并不高兴,他说:“这只戒指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要知道,它并不能养活我全家。”
“请您放心吧!”小金鱼说,“它一定会使您得到幸福。请您将我放回水里,然后划开您的小船,您就会得到您所要的东西了。”
善良的渔夫照金鱼所说的做了。一眨眼工夫,戒指不见了,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大堆金币。贫穷的渔夫脱下衬衣,将它们包起后,就回家去了。
从这以后,穷弟弟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他重新造起了新房。新房落成的那天,他邀请了许多客人,来欢宴乔迁之喜。但是,他没有邀请那富有的哥哥,因为他不能原谅哥哥对他的侮辱。
但贪婪的哥哥已打听到弟弟近来的日子越过越兴旺,并且造好了新房,正在和客人们欢宴,于是他对儿子说:“你去看看,他们在那里闹什么?”
他儿子到了那里,远远地张望了一下,便赶忙往回跑。
“噢,我的天哪!”儿子对父亲说,“父亲,您有的东西,他都有;但他有的东西,你却没有。他的房子是新的,简直像座小宫殿,客人们正围着佳肴美酒在吃喝。”
哥哥听了,脸都气得发青了,两只狡猾的眼珠不停地转动着,他对儿子说:“你再去一下,把那臭渔夫找来,我想……你快去!”
不多一会儿,憨厚的渔夫来到了黑心的哥哥家。哥哥对渔夫说:“哦!我亲爱的弟弟,像您这样有钱的人确实不多。可真不知道您是如何发的财,看你现在的生活过得比我还要好呢!你是怎样得到这么多钱的?快告诉我,慷慨的弟弟!”
老实忠厚的渔夫不会撒谎,他将过去自己碰到的事情,如实地讲给了哥哥听。黑心财主听了,心里暗想:“让我也去试试,我一定要抓到那条鱼!”
回到家里,财主折腾了一夜,无法入睡。天刚亮,他就带上渔网,划着小船来到了湖中。他撒了一网又一网,都没有捕到他弟弟所说的那条奇妙的小金鱼。但他那贪得无厌的心,使他忘了一切,一个人仍在那里撒网捕鱼。
像上次一样,到太阳落山,那黑心的财主居然也得到了那条美丽的小金鱼。
他逼着小金鱼给他金戒指,小金鱼央求说:“好心的人哪!请不要杀害我,放我回到湖里去吧!那儿还有我可怜的孩子们……”
“哼!亲爱的小金鱼,”贪心的财主固执地说,“我不能放你,但只要你答应给我那只金戒指,就像给那穷渔夫的那只一样,我就放你,要不然,哼!……”
“嗨!好心的人哪!”小金鱼说,“你的弟弟是这样的贫穷,连维持生活的面包都没有。而您,却如此富裕,为什么还想要金戒指呢?”
“哼!为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我决不能让那穷渔夫比我富有。快给我金戒指吧!要不然,我就不客气了。至少可以当作晚餐上的鱼汤来吃掉你!”
“哎!这又何必生气呢?”小金鱼说,“既然你这样地怀有妒嫉心,那就请拿吧!东西在我的嘴里。”
小金鱼说完,张开嘴,财主高兴地将整只手掌都伸进了鱼嘴。正当他还想往里伸的时候,小金鱼的嘴一下子合拢了,一口咬下财主的手,翻身跃入湖中。
就这样,黑心的财主不但没有得到戒指,反而失去了一只手。
成长感悟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善良的好人会得到上天的恩赐,同样,一个贪婪的人,也会得到上天的惩罚。
害人者必被人害
哈笃是美因茨的主教,他很富有,可是非常吝啬。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打算增加自己的财产上,从来不想去救济穷苦的人。他有许多田地,这些田地是当地最肥沃的田地。主教的仓房里藏满了好麦子,他的银箱里放着许许多多金子,他每天要把它们数一遍。
从前,美因茨的居民并不像主教那样幸福,有许多穷人连饭都吃不饱。
有一年,遇到水灾,把庄稼都毁坏了,可怕的饥馑袭击了这个地方。那些穷人家里没有粮食,叹息着,呼号着,饿得快要死了,他们迫不得已,跑到主教那里去,请求他救济。穷人们说:“主教,你的仓房里藏着许多麦子,我们的老婆和孩子快要饿死了,请你施舍一点吧。”
主教的心肠像铁石一样,听了他们的诉苦,一点不感动,一点不同情,什么都不给,而是狠狠地赶走他们。
一天又一天,那些不幸的穷人老是川流不息地去找主教。一天又一天,哈笃总是赶走他们,让他们空手回去。他常常说,他的好麦子施舍给老鼠那样的饿鬼吃,未免糟蹋粮食了。
尽管主教拒绝,那些穷人晓得他藏有足够的麦子,可以供给他们做面包,所以仍旧日夜地走去包围他的大厦,哀求他可怜可怜他们。
喧哗的声音弄得主教不能安睡,使他厌恨极了。最后,他想出了一个摆脱穷人的办法。他吩咐穷人们先到一座离镇很远的仓房里去等着,一小时后,他会来给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会使他们从此不再叹息的。那些穷人信以为真,急急忙忙地朝那座离镇很远的仓房走去,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都高高兴兴地走进仓房,渴望着主教来施舍。
哈笃在约定的时间,带了全家的仆人来了,他在仓房前停下步,不走进去,却命令仆人把所有的门窗都关好,架起木柴烧房子。那些被关在里面的穷人,没有听见这个恶毒的命令,他们每一分钟都在盼望主教进来施舍东西。
所以当他们看见关上最后一扇窗子时,还一齐欢呼:“主教万岁!”
这时,穷人们在房子里听到一个又响亮又残酷的声音:“你们将像老鼠那样死去。我已经在仓房上架好木柴,我就这样子打发你们,从此我不会再听到你们的叫喊了。”
关在仓房里的穷人,听到了这几句话,多么失望,多么怨恨,多么恐慌啊!几分钟后,整个仓房着了火,火焰愈升愈高,危急的喊声闹成一片,好像一种合奏。那些穷苦的人没法逃出这个牢笼,活活地葬身在火窟里!
主教的仆人见此情景很难过,脸色惨白,浑身发抖。可是,狠心的哈笃却无动于衷,反而洋洋得意,欣赏着他一手造成的这个屠杀场面。当那烧着的屋顶坍陷下去时,再也听不到叫声了,主教就踱回家去,像平时一样,津津有味地进晚餐。
这天晚上,他的睡眠中有好多次被一种奇怪的声音吵醒,仿佛有许多老鼠在食厅里跑来跑去,咬着什么东西。第二天早晨,主教醒来,看见他的相框已落在地上,弄得粉碎。一望而知是被老鼠咬坏的,因为那些碎片上面,还留着齿痕呢!主教看到了,非常愤怒。几分钟后,一个仆人气急败坏地奔来报告:他看见成千成万的老鼠从那烧掉的仓房灰里钻出来,向这里赶来。好像要吃人的样子。哈笃明白这些老鼠是由那些被烧死的穷人变成的。主教违背了教义,把他们害死了。想到这里,他害怕了,打算逃走。
主教骑着马出发,奔驰而去。他的马虽然跑得快,可是不多一会儿,他回头看见一队老鼠兵渐渐地迫近了,快要追上他了。
主教非常恐惧,一望见面前的莱茵河,立刻下了马,跳到停在岸边的一条船上,拼命划着桨,划到河中心,靠拢一块大岩石,走了上去。那上面有一座石塔,主教就走了进去,把门牢牢地闩好撑好。现在他安心了,他以为躲在这石塔里万无一失,一定可以逃避那许多老鼠的锋利的牙齿了。然而,他快活得过早了,不久这种快活又变为恐惧。他望见那些老鼠吃掉了他的马,已经渡水过来,正对着他藏身的石塔游过来。
尽管河水很深很急,那些小家伙却勇敢地游着游着,不多一会儿,他们赶到了石塔前。主教马上把遮窗板关好,走到塔的中央。他虽然藏在那中央,可是仍旧听得见那许多老鼠的吵闹声,他们从四面八方爬上来了。主教听见他们开始咬着门窗上的木头。过了一刻,他们打通了一条路,钻了进来,跳到他的身上。主教频频叫喊着,祈祷着,但没有一点办法驱散他们,也没有一个人来救他。一眨眼工夫,凶恶的主教已被老鼠咬死,而且吃得精光,只剩一副骨架。这就是哈笃的下场。
在盆根附近的莱茵河里,现在还存在一个石塔,人们叫它哈笃塔,或者叫它鼠塔,据说这就是哈笃葬身的地方。
成长感悟
一个眼看着人们饿死而无动于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而一个成心害人的人就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终归一句话:害人者必被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