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短补长心入圣境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嫉之,是以顽济顽。
对人的短处要密密遮缝,如果大家曝光就是大家露丑。对顽固的人要好好劝导,如果大家固执就是大家自取灭亡。
为人遮短,大是苦涩滋味;为人遮丑,实在难看。但因你爱他,或不得不用他、求他,不遮也不行。这样一来,明明是他的短,明明是他的丑,很快转移到你身上。别人都看着你,你还不能辩解什么,最多自嘲两下而已!涩李子什么滋味,我们有时就什么滋味。“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不随大家吃道旁之李,是个独善人,但不能带领大家。因为你既然不与大家一起吃饭,大家又怎能吃你做的饭,听你讲的话?你的道虽阔,无人走也就成荒地了。神农氏是可贵的,百草先尝、百草遍尝。商汤是可贵的,把人家的罪揽在身上背,很有基督的精神。然而圣人不可能为我们包办一生,很多事还得自己亲自来,人生的苦果、涩果自己“尝鲜”也未尝不是好事。不苦不深刻,不涩不新鲜。青梅竹马谓之初恋,等梅子熟了又是另一番境界。耶稣说:“各人背了各人的十字架随我来。”到了地方就都放下。
不需多言静观其心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遇见沉着脸不爱说话的人,先不要掏心窝讲什么,让他沉默去。
遇见着急傲慢的人,自家就要闭嘴,以免惹麻烦。
人的话是心里的光,但如果遇见以上两种人,可以先遮一下。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考学位才需要答辩,学位已到手或不需要学位的人只是埋头研究。
沉沉不语者情况复杂,人有心事无暇应对,或是遭打击沮丧无奈,也有狂喜而默然、疯癫而静坐的,这些都可能沉沉不语。要当心疯子,要防小人,也要尊重伤心人,莫再用哪怕一丁点小事锥他的心。
最好远离着关照。风远离了,草木才生长。如果一天到晚吹,就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春风也不能老是吹,春天的沙尘暴就是春风吹来的。君子也不能老是教训人,小人造反往往就因为受不了那“春天般的温暖”。
意念不散全因心定性坚
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
意念昏散的地方要知道提醒,意念紧张的时候要知道放松,不然恐怕刚治好了头昏,又来了心跳。
有的人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憧憧含扰,在这“昏昏”与“憧憧”中间,何曾爽快一刻?有时,人太可怜了,忘不了一个人又得不到他,想成功一件事又老是还没成,这些念头反复折腾自己受罪,备尝苦涩之味。
人因意念活着,关照好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才能管理好人生,打理好生活。什么叫“关照好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这涉及很深的专业知识了,我们来聊点佛学,聊点瑜伽。
人的意识深处是一片空明世界,浅些的地方被七情六欲掩盖。拨开乌云见青天,靠的是风吹云散,我们的慧力也就是风,慧力可移恼烦之山、可平冤孽之海。忏悔解孽,行善消灾。但你不要把行善的“行”当成行走的行,走来走去刚好撞到枪口上,自己先挂彩,还能去消灾么?为何“八骏日行八百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穆王打仗去了,当然一时回不了昆仑山,那八骏再快也没有用啊!故,行善的“行”是坐而行道,不是行走不休。坐而行道,俗称坐禅,是瑜伽功法,目的是解决心神耗散、意念纷扰的六魔险境。六魔者:贪、嗔、痴、妄、想、情。这六魔能克六神。六神是人身上护体的六大天神。天神厉害不?当然厉害,但那魔一来,天神都要惊倒。我们常说“六神无主”,就是心里有了魔,自然就被自己骇得魂飞魄散,意念大乱,不由得手乱抖、心乱颤,言语发癫。
正觉镇妄觉,正念破邪念。
六神有主,便是自身。
佛祖坐在菩提树下,我坐在佛祖之下。只要你时时记住:我是造化所生,自然有一番造化。那造化时时罩着我,不会离开,不曾离开,那么心里就踏实了。世间万事已证明我无能力改变什么,世间万人已证明我并不可爱。岂止不可爱,简直是罪人。但这都没关系。
静坐,只要觉得舒服,什么姿式都行,欢喜佛的姿势也行。说到欢喜佛,我有个瑜伽概念,叫“欢喜静坐”,即坐禅时不必冷寂,不妨欢喜。闭了眼,垂了手,你面带微笑面对自己,就当是冬日与友人围炉夜话好了。
炉中火,烧断心中锁。
大喝一声,震开一个铁坟墓。
入禅还须破禅,关照好家人看守家园,主人家走到田间地头,正见太阳升起。
动起来才是静功
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塞?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晴天忽起霹雳,风雨又变成晴天,自然的变化何曾一毫凝滞?宇宙的运动何曾一毫堵塞?人心也要如此通畅才好。
明奘法师送给我一本他自己写的书,书名就叫《朗月晴空》,原来就出自此处。“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这是自然变化。所谓练性,就是紧随自然。疾风怒雨的疾与怒,都发作在脸上,但任何人只有一张脸,发怒时他面目狰狞,他的后脑勺也还是平静的。因此,绕到背后看人,是识人之善道。绕到背后观天,是变天手段。晴天变闪电,风雨又变晴空,一个来回两头不变,掐住秤杆的花星,中间就能秤物。钉死蛇的两头,它不得不任人宰割。
要想蛇不动,就要比蛇动得快。气不凝滞,功法自如,心不乱想,好处都到眼前。
慧剑斩魔全靠阿赖耶识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
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胜过私欲的修养功夫,可以治“识不早、力不易”,还可以治“识得破、忍不过”。恰到好处的真见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他的力量是一把斩魔的慧剑,“识”与“力”两者缺一不可。
“识不早、力不易”、“识得破、忍不过”,这两种都是病,要用内力战胜它。所谓“识不早、力不易”是老顽固,轻易扳不倒,很难早早意识到,只能在事情进行中随时剔除,好比淘米时很难发现白砂子,煮熟了吃在嘴中满口沙,这时一定要吐出来,不要嫌麻烦将将就就咽下去,吐一下还不会?我们做人要学会自己把不该吃的东西吐出来,别让人来逼着吐,那时可能就要翻江倒海逼死人。
“识得破、忍不过”,这话都成熟谚了,指明明能识破,偏要上那个当。庄子有个寓言,讲有种猴子比人还聪明,怎么也捕不到。但这猴子有个习惯,爱喝酒,那么猎人就在它的必经之地摆上一大瓶好酒,猴子见了大骂:“想醉死我,然后把我捕捉去!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一边骂,一边不知不觉走到瓶子边,不知不觉抄起来就喝,结果被他自己的预言说中了。“忍不过”也要忍,忍无可忍就退。退与让,都是忍。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左脸,把你的右脸也由他打。”这是忍。佛陀舍身饲虎,这是忍。孔子见南子,这也是忍。
忍色见色,忍痛割爱会有爱的大补偿。仰接天赐,胜过在人堆里趴着找福。真知识是放下人的智慧,真见识是放下人的是非。明珠照魔,慧剑斩魔,为什么力量一下子就暴涨为神力,身躯一下子就暴涨为巨人?并不是你大了,而是他小了。猴子窜上窜下,驯猴人坐着不动,他手里有根绳。深井里打水,心不会随桶越陷越深,因为人牢牢站在井边。不随世俗,最是有见识的人。
讲到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佛家唯识宗讲的八识。八识以“阿赖耶识”为本原,为上品莲花。
第一识:眼识,指视觉。人通过“看”认识世界是好的,但难免看花眼,认狼作狗,认贼作父,危矣。眼见的世界是妄,眼识是人第一识,也是第一错、第一罪。把人的婴儿扔给母狼,他也要认作妈。婴儿无罪,罪在弃婴之人。母狼有爱,其眼识过人。传说罗马帝国起源于一头母狼,怪不得它凶残中有坚韧的爱,后来作了基督教肥沃的土壤。
第二识:耳识,即听觉。人听见说话、音乐是好的,但要知“大音希声”,不是什么都可称音乐。不要相信耳朵。真正的音乐是静静地把自己当琴,让天籁之手来拨动。耳识是浅识,滴水蜂鸣皆可入魔,甜言蜜语皆不可听。
第三识:鼻识,即嗅觉。无有嗅觉,即现心香。心香一瓣,来自空花。炉香非香,顶礼空王。此识宜破不宜留。
第四识:味识,即味觉。五味俱全,暂留一苦。回味悠长,其名为涩。此识亦可去之。菜根滋味,尽在不言中。
第五识:身识,即触觉。
第六识:意识,即意念本身的知觉。此识甚好,一旦唤醒意念,就可以认清外部世界。但这意念有时中断,要不断加油。
第七识:末那识,是深层意识,具有自动修复功能,能连续作业,是能量转化永动机。它不停地思考,让人葆有反思的宝贵天性。我们经常启动末那识,就常有常新。
第八识:阿赖耶识,即无知无欲的因缘种子。阿赖耶识是末那识的依赖,如果说末那识的工作是“唤醒”,那么阿赖耶的工作就是“被唤醒”。换句话说,等待就是他的工作(旁白:怪不得我每天都要等待)。他不动不摇,无知无欲,只等你来,这真是伟大工作,这工作真有伟大境界。这刹那的禅寂正是阿赖耶识本原光照下的必然呈现。并非刹那,而是开始永恒。并非开始永恒,是回到永恒。明珠一颗请自照,慧剑一把请自挥,人就通灵了。
不动声色有容用大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觉诈而不说,受骗也不发作,这其中滋味无穷,好处也无穷。
觉察到别人对自己使奸使诈,但不说。这有纵容的嫌疑,但未必就是纵容,可以暗中修正调理。顾全坏人面子,等于给好人一条生路。
被人欺负,没有反应,人们笑他是石头,这石头有他自己的想法。不动声色,这是大声音,大颜色。这种处世的方法中有无穷的意蕴,也含有一生受用不尽的奥妙。
艰苦岁月正可打造时代英豪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艰难险阻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熬扎得过就成了金刚,熬扎不过就成了废料。
一副完整的炉锤,不但有火炉铁锤,还有一个大砧板。铁匠把顽铁按紧在上面,一阵猛敲,又一阵碎打,一阵狂风,一阵细雨,刚柔都来,干湿都上,要的是打透顽铁的心,才能让它定性做人。我们现在所遇“横逆困穷”的环境就是这个大砧板,受得了也要受,受不了也要受。如果受不了,就成废铁砣砣扔掉。如果熬扎过去,就成精钢。
前述英雄之道相当过瘾,此处再聊聊豪杰。英雄指战士加领袖的合成(孤胆英雄另算),有精神导师的地位,主要作用是鼓舞人心。豪杰是强者与智者的合成(女中豪杰更佳),是英雄副手,主要作用是全力配合与策划,共同实现伟大构想。无疑,英雄豪杰相提并论是正确的,英雄豪杰都是哥们。比如两个明朝的豪杰,徐达与常遇春,这两个人都是朱元璋身边的豪杰,都受得极大困苦,因此都做出极大功业来。徐达在“鄱阳湖之战”中,连场酣战,战火烧到他船上,一边扑火,一边格斗,湖水如血,最终击毙大枭雄陈友谅。常遇春人称“常十万”,声称自己只需要率领十万豪杰“便可横行天下”,这不是吹牛。在打下北京后,常遇春与李文忠率步兵八万,骑兵一万,追击元顺帝,奔袭千里,直捣巢穴,大获全胜,所率人马果然只是十万之众(旁白:还不到十万)。艰苦岁月,正好打造时代英豪。
人心归仁便是一片大天地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小天地,要使喜怒中和,不能偏激(愆,失误);
也要使好恶有定准,不能放大,这就是调理的功夫(燮,调和、治理)。
天地是一个大父母,用仁爱之心使地上的人没有怨恨,万事万物都不为害(氛疹,因凶邪之气而致灾害),这样就太平了。
“人身小天地,天地大父母”,这不是一个诗意的说法或哲学的说法,而是事实。老子说“道法自然”,不是白教我们深奥的道理,是要我们照浅显的事去做。“人身小天地”,这是医家与易家共同的概念,也是我的概念。宋儒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我再说透些:“独与天地精神相交换。”往来,是为了交换。道法自然,是为了获取能量。用人身这个小天地,加入更大的天地,便得到前所未有的天地,做人眼界就高,境界就提升。有一个人,事先已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结局,这个人就是曹雪芹自己。有一个人,事先已看到了一百单八将的结局,这个人就是施耐庵自己。造物主掌控一切,被造之物蒙在鼓里,任由人写。若能加入造化,便如《易经》所言,可以“改命”了。
“天地大父母”,天为父,地为母,人是神灵的儿子。天之上为天父,天之下为天子,天父掌握天国,人的国度交给天子管理。但因人法地、地法天,人与天建立牢不可破的父子、师徒关系,人身上便有了神性,真正人的国度可比天堂。于是国家建立信仰,政府代表自然。今天《北京晚报》有则新闻引起我的注意,讲西双版纳的野象突破保护区,到农田偷吃稻子。农民报告政府,政府组织人马驱赶野象。驱象过程中“人”的一方绞尽脑汁,既要保护农民,又要保护野象不受伤害,太难了!但当地政府很有耐心,终于驱象成功,并给受损农民以合理赔偿。
发表这则新闻的编辑在“编后语”中赞赏当地政府的作为,说:政府不仅是人的政府,也是这群野象的政府(大意)。对此我深表同意,政府是人与自然共同的政府,是树的政府,是花的政府,是一切生命共同的政府,这样看社会,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现在国家提倡“和谐”,也就是《菜根谭》里讲的“敦睦”。敦睦之道有三:人与人,国与国,人国与自然,皆是和谐。这一切都是修来的,全因仁爱之心,结出恩慈之果。
吃亏是福但绝不主动吃亏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浑厚矣。
害人的心思不能有,防人的意识不能无,这就叫从意识里防疏漏。宁肯受人欺,不将就人的奸诈使诈,这就叫从观察中防中伤。这两句话都应保存,道理很通并且厚道。
本篇正面讲述“厚黑学”了,这是圣人的学问,不可轻视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话又见于《增广贤文》,防谁?防你防我防大家,每个中国人意识里都有个防空洞。“戒疏于虑”,时时告诫自己不要疏于考虑人心的问题。想害人而不敢,降而求其次,不敢害人敢防人。其实,防人之心是害人之心的预备役,总之一个不相信!
不喜欢!你看,经我这么一分析,“防人之心不可无”立刻就露出凶残本质,暴露出时刻准备害人的凶心。表面上又被动又无辜,绝不助纣为桀,其实时时防人,哪见丝毫爱心?“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后句出自《论语·宪问》。“不逆诈”,意思是不利用人的奸诈使诈,“逆”,反推也。我对孔子的话句句赞同,但“宁受人之欺”这句不是孔子说的。圣人从没叫人白受欺负,耶稣说的关于“左脸右脸”的名言也不是让人甘作李小龙的拳靶子,随便打,打烂了换新的。圣人讲的忍是有原则的,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与人“斗甚疾”,可见是不受人欺的。
《菜根谭》揭示的做人厚黑之道与《厚黑学》讲的不同,前者是厚道、起早贪黑,后者是厚脸皮、黑心子,发心完全不一样,不要混淆了。
别看他们的表达接近,细敲《菜根谭》句句讲孔子,你把它读作“近世论语”最好。
御群有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