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一个正直的人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选择要深造或进入职场的时节,我曾在《代间的省思》这封信中,以“挫折 与“正直这两个观念来期勉年轻世代。
现在我要在“正直是源头 和“挫折是礼物 的观念外,提醒年轻人“慎始 的重要性。法国大哲学家蒙田曾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正正派派做好一个人。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学子们分享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当一个正直的人,慎始最重要。
遇到不正直的长官怎么办?
巴纽经费侵吞案丑闻发生时,我看着台湾涉外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黄志芳站上火线不断道歉,并因该案黯然下台。当然,相对于另一位虽涉案却表现出满不在乎、一皮天下无难事的高官邱义仁,黄志芳的表现是知耻的。但心中仍不免有万千感慨。
我跟黄先生有过数面之缘,他文质彬彬、谈吐文雅、博学广识,是个人才。黄先生从基层的文官出身,在陈水扁先生上台后,以优异的干才而获得拔擢,四十八岁升为台湾涉外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可说是平步青云了。
然而,在五十岁正值千秋鼎盛的他,却因为金钱外交的丑闻下台。我想请各位即将毕业的学子们想想,这样的人生算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呢?
我愿意相信他是个本性正直的人。但一个正直的人,遇到了一个不断栽培你、拔擢你却不正直的长官,要怎么办呢?这是一项很难却是真实的问题。
一开始,你可能会用独善其身的逻辑想,长官不正直是长官的事,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当你选择用缄默来面对一个不正直的上司,默许、配合长官时,你其实就已注定踏上同流合污的一条路了。
接下来,当长官以各种恩情宠惠的方式,要你同意甚至参与长官所为的不义之事时,你可以拒绝一次、拒绝两次,却可能拒绝不了第三次。你心里会有“知恩要图报的声音,当作放弃正直的借口:“长官对我这么好,我能怎么样呢?就当是报答知遇之恩吧。于是,当原则一次次的妥协,正直的人便慢慢地往不正直的方向摆荡了。
不正直的氛围就像一瓶人格的强酸
那“不正直的氛围就像一瓶“人格的强酸,会渐渐地腐蚀一个人原本美好的品性,让你走上一个渐进的堕落过程而不自知,直到有一天,蓦然回首,你才惊觉,你已离“正直两字太远太远,走不回来了。
这种受人格强酸侵蚀而难以回头的例子,不胜枚举。过去八年权倾一时的政要,纷纷面临司法机关的调查,连陈水扁也不能再仰恃刑事豁免权的保障,而必须面对司法追诉。对大学毕业生们来说,还有更好的警例吗?我相信他们也曾经是一张白纸,而这张白纸不是一天之内就变黑的。转污的过程,是一连串、长时间的负面养成历程。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于整个社会价值观均出了问题,才会让这些白纸进入转污的恶性循环。
最后我要对毕业生们说,中文里的“毕业 一词,含有结束的意思,意味着结束一段学习过程。但英文中的毕业典礼,叫做 椼楋楉楉楀楊椼楀楉楀楊楐,则是“开始 的意思,意味着即将要展开的新的人生。面对新人生的开始,社会新鲜人要认识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考验。不要忘记世界的撒旦像狮子一样在寻找可吞噬的人,所有的不义,都会包装着让人松懈心防的糖衣,这些糖衣以“知恩图报、“独善其身、“沉默乡愿 等形式伪装,一旦我们选择退让妥协,就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也许“取巧 表面上会让人走了快捷方式,但到最后,“正直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终身信赖,也就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慎始、慎微,这是我想对毕业生们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