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饱后,该做什么?
在人类历史的记载中,曾经出现一个把阳光视为人生最大财富的希腊哲人———第欧根尼,据说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某一天,第欧根尼躺在地上晒太阳,适逢亚历山大大帝经过,看见衣衫褴褛的第欧根尼,心生怜悯,趋前自报身份,问第欧根尼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第欧根尼回答:“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大帝事后感慨:“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大帝,我愿当第欧根尼。按照现今的说法,这是 椡型社会中两个极端的人物,但自比犬儒的哲学家却赢得了一个权倾天下的皇帝的尊敬。这让我联想到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弟子颜回的称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孔子的形容是“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显而易见的,颜回同样具备第欧根尼的风骨,因此受到孔子的敬重,后人因而尊称颜回为“复圣。
相较于当前指导世人如何追求财富的财经书籍、股市名人、职场专家,上述的史籍典载,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也许很多人会反驳我,一个人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了,还奢谈什么风骨?但我想紧接着提出下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填饱肚子没问题之后呢,还应该做些什么?继续追求更多的财富?继续替下一代追求更多的财富?继续替世世代代的子孙追求更多的财富?然后世世代代的子孙再 椼楋楌楖上代的做法,无止休地追求下去,直到世界末日?这样的追求,会不会太沉重了呢?人的价值观的错置,往往就是在财富的追求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混淆。多年前理律法律事务所被刘伟杰卷款三十亿新台币逃逸,有个孩子竟在投书的文章中表明,他最羡慕的人是刘伟杰,因为三十亿让人几辈子也用不完,这使我非常的震惊,三十亿元虽没有把理律击倒,却把我们下一代的善良天性给击溃,这是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啊!
世界末日人类如何定义财富?
当二曫曫四年南亚海啸发生之后,台湾红十字组织立刻启动急难救助机制,全力投入物资援助,此期间,我听到许多关于灾区第一现场灾民遭遇的现况。这场形同南亚世界末日的海啸,令我开始思考一个命题,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的话,人类会如何定义“财富 这两个字呢?
我可以肯定的是,富商名流会在一夕之间失去所有的镁光灯,他们的豪宅、名车、私人飞机可能换不到一块面包;位高权重的人会失去所有的拥戴,门前川流不息的请托关说,瞬间从人间蒸发;对于准备竞逐国家元首大位的人,势必要放下一切机关用尽的算计,回到家里拥抱妻子、孩子,静待末日的到来。当人们只需准备一天的粮食,然后一起迎接死亡之际,荣华一文不值,富贵变成粪土,如果还有财经专家要评鉴世界五百大企业或者世界前五百大富豪的话,恐怕只剩下教堂或神职人员可以入选了吧!
他们的祝福与祈祷将变得弥足珍贵,全世界的人都必须在教堂前大排长龙,怀抱赎罪的心,渴望获得宗教的庇护,让灵魂平静地前往上帝的国度,去追求另一个永生。
最后一天,有形财富将尽失其义
我想象人类最后一天的世界,理论上该会是一片祥和的吧!诚然,这种想法是建立在孟子人性本善的基础上,我因此相信人们会把握最后的一天去行善,至少大多数的人会这么做吧!那么本·拉登也许会为“九一一事件中罹难的民众感到愧疚,并要求自杀炸弹客就地解散;小布什会求见美国反战妈妈辛迪·希恩,承认发动伊拉克战争是愚蠢的行为。至于曾经使用非法手段掏空公司资产、坑害股东却逍遥法外的经济犯罪者,会不会觉得自己枉做小人了呢?
当有形的财富失去一切意义,“道德良心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时,相信人们会回头重视心灵财富,以赢得他人尊敬,做为给自己生命的最大献礼,那么人类全体同时结束生命的前一天,该会是多么美好的一天!
实则世界末日一直就存在地球的所有生物之间,只不过是化整为零地在每个个体身上降临,只是个体的临终与集体的死亡,所差者,不过百年尔。试想一百年前的十四亿人,百年后的今日,不也所存无几了吗?我猜想第欧根尼或是颜回或多或少都有上述的体悟吧!因此他们能够安贫乐道,在极度的物质匮乏中,成就最大的精神满足,不仅赢得当世人的敬重,也获得了后世人的推崇。
为追逐而追逐,结果仍是追逐
十六世纪法国大思想家蒙田写过这么一句话:“人们越追逐那些想望的东西和虚幻的图景,那些东西逃得越快,跑得越久。他们为追逐而追逐,结果仍是追逐。我想,也许人们把每一天都当作世界末日去过日子时,才会放下所有的“追逐,不计利益得失地善待周遭的人、事、物,那么“富有的感觉,就唾手可得了。
对第欧根尼来说,阳光就是足以让他满足的最大财富,你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