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0900000027

第27章 第二十七计 无中生有

“无”指假象,“有”是真相,“无中生有”是以假象掩护真相,然后扯开伪装,毕露真相。“图穷匕首现”,用假象掩护袭击的突然性是其特点。《孙子兵法·势篇》说:“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无中生有是创造“节短”(攻击突然性)的一种手段。

另一种“无中生有”是编造、杜撰、虚构或以假代真(在这种“无中生有”中,“真”原本就不存在,不是“偷梁换柱”中,以假去替换真的),制造事端,平地风波等。这种“无中生有”依其施用具体情况不同分属不同的类,称为不定类(在《锦囊计》分类中唯有这种“无中生有”属不定类)。

1.图穷匕首见

燕国太子丹,从小在赵国为人质,秦王嬴政生于赵国,小时候和他还是玩伴。嬴政继位后,太子丹就到秦国做人质了。由于秦王嬴政没有善待他,公元前232年,燕国太子丹从秦国逃归燕国。太子丹逃回燕国第三年(前230),韩国灭亡。秦军灭韩后,接着兴兵攻赵,赵国危在旦夕。恰在此时,秦将樊於期因为得罪秦王嬴政,逃到燕国,投奔好友太子丹,太子丹接纳了他。秦、燕关系因此更加紧张。

太子丹的老师鞠武知道这件事后,力主将樊於期送到匈奴,以免秦国以此为借口进攻燕国。太子丹没有接受老师的意见,他觉得对落难朋友,不应如此无情。鞠武看见太子丹不愿接受自己的意见,便向太子丹推荐田光,说:燕国有个田光先生,智谋深邃而勇敢沉着,可以与他商量。

鞠武告诉了田光,田光登门拜访太子,太子非常客气地迎接田光。太子丹对田光说,“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郑重地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分别之时,太子丹向田光说:今天谈的都是国家机密,请先生千万不要向外泄露。

田光推荐的荆轲是谁呢?

荆轲原是齐国人,后来移居卫国,到燕国后,燕人叫他荆卿。荆轲自幼“好读书击剑”。“好读书”,当然是士人,又好“击剑”,则又是剑客。荆轲到燕国后交了三位朋友:一位是杀狗为生的“狗屠”,一位是善于击筑的民间乐手高渐离,一位是隐士田光。田光非常器重荆轲,认为荆轲不是一个凡人。

田光告别太子丹之后立即拜访荆轲说:咱俩关系这么铁,整个燕国无人不知。太子丹告诉我,燕、秦两国势不两立,希望我多多关注。我力不从心了,把你推荐给太子,你赶快到宫中拜见太子。荆轲答应了。田光又说:太子在我临走之时说,希望我不要泄露所谈之事。这是太子对我不放心。你见到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说完,田光就自杀了。

田光自杀,荆轲知道太子丹是要买凶,但是他仍然决定去见太子丹,并最终答应其刺杀秦王的要求。荆轲与燕国并不沾亲带故,而且荆轲到了燕国之后也没有被当局者重用,所以荆轲面对燕国的存亡完全可以袖手旁观,那么为什么荆轲最终接受了这个危险的刺杀任务呢?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荆轲又做了哪些准备呢?

荆轲之所以答应刺杀秦王,缘于荆轲的两个情结:一是从政情结,二是侠义情结。

太子丹对荆轲的到来,非常恭敬,先沉痛哀悼田光,再盛情礼遇荆轲,最后和盘托出刺杀秦王的计划。太子丹要求荆轲完成两项任务:首先是劫持秦王嬴政,让他完全归还侵占的各诸侯国的土地,如果劫持不成功,或者秦王不答应,就刺杀他

荆轲听了太子丹的计划,沉思很久。他回答太子丹说:这是国家的大事,我没这个本事,恐怕不足以胜任。荆轲在田光死后已经知道太子丹让他干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无论成败与否,生还希望都非常渺茫。

听到荆轲的拒绝,太子丹不断叩头,再三请求。荆轲看他这样恳切,便同意了

荆轲听完太子丹的计划之后,完全可以全身而退,或者当面拒绝,或者佯装答应而暗中抽身。但是,荆轲最终郑重答应了太子丹,因为他是个侠士。

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最豪华的宾馆里,为他提供美味佳肴、豪华车辆、缤纷美女,供其享乐。只要荆轲想要的,太子丹无不答应。但是,荆轲享尽了人间富贵,还是没有动身之意。因为荆轲在思索接近秦王的方式。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克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秦军兵临燕国。此时的太子丹再也坐不住了,亲自催促荆轲动身。

荆轲说:我去秦国,如果没有可以打动秦王的东西,就不能见到秦王,也就无法完成使命。现在能够打动秦王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樊於期的人头,二是督亢地图。

樊於期是秦王嬴政最恨的叛将,这颗人头能使荆轲获得秦王的信任,领取一张走进秦廷面见嬴政的门票;督亢是战国时期燕国最富庶的地区,包括今河北涿州、定兴、新城、固安一带,它能激发起秦王嬴政的贪欲。

有了这两样东西,秦王嬴政一定会接见荆轲。

就在太子丹犹豫未决之时,荆轲私自会见了樊於期。荆轲对樊於期说:秦王与你可以说是结下了深仇大恨。你的父母妻子全部被秦王杀掉,现在秦王又以赏金千斤、封邑万户要你的人头,你打算怎么报仇呢?荆轲这番话刚好说到樊於期的痛处,樊於期顿时泪如雨下:我现在就是想不出复仇之计。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解燕国之危,报将军之仇。樊於期赶紧问荆轲是何计,荆轲说:我如果带着你的人头去面见秦王,秦王一定会接见我。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直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大仇可报,燕国所受的凌辱可以雪耻,不知将军是否同意?樊於期说:我日日夜夜想的就是如何报仇,今天我才找到了报仇的方法,说完立即刎颈自杀。荆轲获得了樊於期的人头。

太子丹为了确保行动成功,还准备了一把著名的匕首——赵人徐夫人匕首,把烧红的匕首放在毒药中浸泡。这种经过毒药浸泡的匕首,只要划破人的皮肤,其毒性就会见血封喉,置人于死地。太子丹又为荆轲准备了一位副手,此人叫秦舞阳,是燕国名将秦开的儿子,十三岁就曾经杀过人,胆量过人,燕国人都不敢正眼看他。

太子丹准备好这一切之后,就等荆轲出发了。但是,荆轲始终没有行动。太子丹怀疑荆轲临阵怯懦,便对荆轲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您是否有动身的打算,要不我让秦舞阳先动身?

太子丹这句话惹恼了荆轲,荆轲十分恼怒地说:我之所以迟迟没有动身,是在等我的一个朋友。他住得远,来得迟;既然太子怀疑我,那就不等了,立即出发。

荆轲要等的这个朋友是谁?按推测可知,此人应当是荆轲十分信任而且武功高强的一位杀手。

临行那一天,太子与知道这件事的全体人员,全都穿上白衣,戴上白帽,在易水边上为荆轲送行。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激情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别的场面极其悲壮。于是荆轲上车离去,终于连头也不回一个劲儿走了。一到秦国,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送给秦王宠爱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预先向秦王介绍道:“燕王畏惧大王的威严,不敢出兵抗拒大王派遣的将士,愿意全国上下都隶属于秦国作臣子,排在各诸侯国的行列里,像郡县一样交纳贡物和赋税,只要能够保住先王的祠庙。他因恐惧不敢亲自来陈述,特砍下了樊於期的脑袋,用匣子密封,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燕王在朝廷上举行了送行仪式,派使者把这些情况报知大王,请大王指示。”秦王听了此事,大为高兴,便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礼宾司仪,以最隆重的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荆轲捧着装樊於期脑袋的匣子,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顺序前进。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舞阳脸色突变,全身战栗,大臣们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讪笑秦舞阳,上前谢罪说:“北方藩属蛮夷地区的粗野之人,没有见过天威,所以心惊战栗。请大王稍微宽容他一下,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叫秦舞阳退下,拿地图来。”

荆轲拿地图送上去,秦王把地图展开,地图被展开到了尽头,匕首显露出来。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直刺,还未近身,秦王大惊,抽身急忙立即跃起,把袖子挣断了。他抽剑,剑太长,剑与鞘套得紧,仅仅抓住了剑鞘。当时惊慌急迫,所以不能立刻抽出来。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大臣们都惊得发愣,事情来得仓猝,出人意外,大家都失去了常态。根据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从的大臣们不准携带任何武器。许多侍卫官拿着武器排列在殿下,没有诏令召唤不准上殿。正在急迫的时候,来不及召唤下面的侍卫武装,因此荆轲才能追赶秦王。大臣们在仓猝之际,惊慌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对付荆轲,只好空手上阵。医官夏无且用他所捧的药袋子投掷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仓猝惊惶之际,不知怎么办。这时,有人喊:“大王,把剑推到背上!”秦王就把剑推到背上,于是抽出剑来砍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荆轲残废了,便扬起匕首投掷秦王,没有击中,只击中了桐柱。秦王再砍荆轲,荆轲被砍伤八处。荆轲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便靠着柱子笑,岔开腿坐着说:“事情之所以不能成功,因为我想要劫持你,一定要得到你的承诺以报太子。”这时侍卫人员便上前杀死荆轲。秦王惊魂不定了好些日子。

刍议:“图穷匕首见”可是说无中生有的形象写照。

2.李广诈死脱险

公元前129年,武帝派四路大军出击匈奴,派李广率一路出雁门,不巧碰上了匈奴主力,并中了敌军埋伏,全军覆没,李广被捉住了,李广因伤被放在大网兜里,架在两马中间抬着往前走。李广深知被抬进敌营后,再难逃脱。能否生还,只在路上。为了麻痹匈奴兵,李广躺着装死不动。行进间,李广看见一个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便灵机一动,猛地起身,一跃跳上那匹马,夺取弓箭,将那匈奴兵推下马去,掉转马头便走。这一连串动作非常敏捷,等匈奴兵醒悟过来时,李广已经跑远了。

刍议:装死是假象,夺马奔逃是突显的真相,这正是无中生有的妙用。

3.羊群变精兵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的号令,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那种诸侯割据的局面。为了争夺地盘,他们相互之间又经常打仗,战火不断。

话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与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打起仗来。这次双方争夺的目标是易州(今河北易县)。

易州这块地盘本来在李克用的管辖之下,把守易州的将军名叫王处存,这王处存是万年(今西安)人,父亲王宗,当过金吾大将军,王处存是将门之子。王处存守易州,李可举无法攻下,就派来了一位裨将刘仁恭。这刘仁恭是深州(今河北深县)人,很有智谋,尤其擅长于挖地道攻城,刘仁恭来了后,就搬出他的拿手伎俩,挖了一条地道暗暗通向城中。王处存猝不及防,被刘仁恭钻了空子,这座易州城被突然从地下钻出来的敌军占领了。

王处存失掉了易州,无法向李克用交代,怎肯甘心?他在城外收拾残兵败将,整顿队伍,千方百计,想夺回易州。终于他想出以精兵扮羊群智取易州的计谋。

一轮红日将要西沉,守卫在易州城城楼上的李可举的部队猛然发现,城外有一大群羊向易州走来。卢龙部队自从挖地道占领了易州城后,一直没有美美地吃上一顿,这一大群羊对他们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军士们感到机不可失,争先恐后冲出城来抢夺肥羊。

牧羊人和羊群并未觉察眼前的危险,只顾一步步往易州城走来。城内士兵们冲到羊群跟前正想下手抓羊时,突然,这一群羊一齐直立起来,他们将羊皮一扔,一下子变成了三千名手执钢刀的强悍的士兵,杀了过来。李可举的士兵毫无思想准备,登时一大半被砍掉了头颅,走在后面的见势不好,掉头就跑。伪装成羊的河东部队紧紧追赶,就这样,王处存的河东部队又一举收复了易州城。

刍议:精兵扮羊群是欺瞒手段,但“羊群”又有诱敌作用,所以本例应是欺瞒计(无中生有)和引诱计(香饵钓鱼)的合用。

4.真炮伪装假炮使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的阿拉曼战场上,德国侦察机在一片沙漠地带发现了一个英国军队的疑似阵地。

德军的谍报人员围坐在一起分析偷拍的相片。照片上的区域似乎经过了严密的伪装,但是,从整个地段上明显存在的经过挖掘加工过的工事的痕迹,从那些过于浓密反而让人起疑的树木丛上可以判断出,这里很像英军的一个炮兵阵地。根据图片上的分布范围看,大约有三个半团的兵力布置在那儿吧。

“且慢下结论。”年过半百的党卫军谍报专家泰恩突然提出了疑义。只见他手持放大镜,对着桌上的图片,仔细研究着。“我认为,这个所谓的炮兵阵地,很可能是英军故意设置的假象,用意正是为了迷惑我们。诸位请看,这处伪装网罩下的那东西绝不是炮管,而是电线管。”谍报员们经泰恩这么一提醒,再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那张照片,不由纷纷称是。于是,一份关于英军在沙漠地带布置“假炮阵地”的侦察报告呈到了德军司令官的桌上。

德军司令部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经过再三论证、屡番侦察证实的英军的那个沙漠地段的“假炮阵地”,竟然对德军发射起猛烈的炮火来,打得德军措手不及,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

原来,英美指挥部为了给德军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在战前便在对敌人杀伤力颇大的沙漠地区布置了一支炮兵部队。可是,英军指挥官们知道,德军的侦察机十分厉害,明目张胆地进行大规模兵力调配无疑是给敌人树立了活靶子。因此,既要能给敌人以意料不到的打击,又要给敌人造成一种“这里并没有真的炮火阵地”的假象。英军指挥官们充分估计了敌人的空中侦察能力,而故意用许多电线杆在沙漠地区的掩体里当“火炮”样巧妙地伪装起来,同时又露出一些破绽,让德军侦察机在偷拍照片后,能从照片上分析出“真假”来,从而形成一个英军在沙漠地带设置了一个迷阵的错误判断。而当战斗打响的前夜,英军却悄悄地把真炮开了进去。

英军的苦心安排,果然使德军中计,使德军在战争中失去了优势。

5.TCL新产品的促销策略

2005年,因为国家新标准的出台,很多家电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由此使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明朗化。行业老大海尔虽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依旧保持相对的强劲势头;老二长虹则紧追不舍,使足了劲模仿老大的产品线;而作为老三的TCL,却牢牢占据着行业中一些重要品种的“霸主地位”,并想不断“攻城略地”,意欲谋划后来者居上的策略。这年11月15日是TCL周年庆日,离全年的销售最旺季春节还有两个月,这个时候已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新产品也准备在年庆前上市。但各品牌都虎视眈眈,瞅准了春节销售这块大蛋糕,诸如绑赠、特价、返现、刮奖等促销活动忙坏了商家,也忙坏了超市,让消费者是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那么,在如此背景下如何去发现竞争对手的弱点,修正优化自己的营销策略呢?按常规,新品上市,如果直接做捆绑销售,即老规格的畅销产品,与新产品联合促销,让消费者在得到实惠的同时,接受新的产品,效果比较明显。但是,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达到效益最大化呢?于是,TCL销售公司召集中层干部开了个碰头会,大家普遍认为,这个活动力度要大,吸引力要强,一定要制造一个商场上的轰动效应才行。最后决定,在11月15日早晨超市营业时推出这个活动,做店内促销,不上海报,悄无声息地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安排业务人员加强与超市的有效沟通,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优良客户的工作。

做市场的都知道,一个成功的促销活动,前期宣传至关重要,它能聚拢人气,为活动造势。然而,TCL为避免被竞争对手跟进,不能这样做。比如先前做大中电器的产品捆绑,促销活动之前只有中层以上干部知道,以避免走漏风声,前功尽弃。也就是说,这些工作都要在静悄悄中推进,就像平静水面下涌动的“暗流”,能量无限,但表面不动声色。

战略确定了,那就剩战术了。这个时候是11月5日,离周年庆还有10天,业务人员、促销人员在撤下超市所有赠品、取消所有特价活动的同时,大量放出风声:随着产品原料的涨价,生产和销售成本越来越大,再加上运费的大幅提升,企业已没有利润空间来做活动了。放出风以后,还要很无奈地摇摇头:真的是很难啊!当然,竞争对手一开始也不信,但观察了一周后,初步确认“平安无事”,同时,他们发现TCL的销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于是他们就放松了警惕,各种促销活动的力度也大大减少。

2005年11月14日晚7点整,TCL所有的业务人员、促销人员以及宣传品发放人员都像整装待发的战士一样,带着活动配套物料,在市场上全面“开花”。结果可想而知,在一夜之间,超市里TCL的产品全部是“活动装”,宣传品遍布市场的每个角落,活动信息更是家喻户晓。随后10天的活动期间,市场上除了销售低档次的产品外,中高档的销售基本全部被占领,销量扶摇直上,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

而当产品出现全面抢购的时候,竞争厂家的领导虽然一方面毫不犹豫地跟进,且力度远远超过前者,但毕竟TCL已得先手,追悔莫及;另一方面,他们则大发雷霆,骂业务员无能,骂促销员“死脑筋”,也骂自己信息不灵。当然也在骂TCL太“鬼”。

TCL应用一次欺瞒计之无中生有,巧妙地实施了一次营销战术,奠定了企业日后在同行业中的稳固地位。

6.弦高献牛退秦师

春秋时,秦将孟明视率领大军准备偷袭郑国,而郑国对此毫无觉察。郑国有一个商人名叫弦高。他在贩牛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浩浩荡荡的秦军,知道情况非常严重,便急中生智,一边派人飞驰回国报信,一边把自己所带的几十头牛和千张牛皮献给秦将孟明视,用暗示的口气说:“我们小小的郑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日夜怀着恐惧之心,不敢放心睡大觉。今日郑国的国君听说将军前来,特献一点薄礼,以示心意。”孟明视听罢大吃一惊,认为郑国早有防备,按原计划偷袭不成。便移师攻打滑地,后来在引兵回国途中,遭到晋国军队的伏击,全军覆灭。

刍议:弦高的“奉君命”及其暗示的郑国早有防备都是无中生有。弦高贩牛与阻吓秦军并不构成谋略关系,故判为顺手牵羊不对。有的人以其获得郑国免祸的“利益”为牵羊,未免盘绕牵强。

7.汉使“雁足传书”救苏武

西汉中郎将苏武,于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无理扣留。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单于的劝降,被流放北海牧羊,他掘野鼠和野草为食,持节牧羊,历时十九载。后来匈奴与汉朝和亲,汉使者来到匈奴,要求放还汉使苏武。单于诡称苏武早已不在人世,拒绝放还苏武。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秘密地见到汉使,两人商议出一条妙计,以救回苏武。第二天,汉使进见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行猎时,射中一只天上大雁,雁足绑有帛书,上书苏武正在泽中牧羊。单于一听,大惊失色,以为这乃是天意,便只得承认苏武没有死,将苏武释放回汉朝。苏武出使匈奴时正值壮年,返回汉地时已须发皆白。

8.曹军望梅止渴

公元195年,曹操统帅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去宛城征讨张绣。时值初夏季节,烈日高照,闷热异常。路上他们经过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由于找不到水源,将士们已经三天没有喝到水了。

身穿铠甲、肩荷武器的将士们,还要拼命地向前赶路,真是精疲力竭,烦渴难忍,所以士兵们都怨声载道。曹操心急如焚,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军心就要不稳了。

这时,曹操急中生智,突然用马鞭指着前面,大声地对将士们说:“我以前走过这个地方,记得前面有一片梅林,树上长满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快点走,取那梅子解渴。”

将士们听说有梅子,想起那股酸劲,顿时口舌生津,打起了精神。后来,又走了一段路,他们找到了一处水源,终于渡过了难关。

前面本来就没有什么梅林,但曹操却故意编造说前面有又酸又甜的梅子,就是这个编造出来的谎言,却产生出同真实情况一样的效果来。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一是给大家一个接近的目标,为追求这个目标,而使人振奋起来;二是因条件反射,口舌生津,解了燃眉之急。

9.韦孝宽传谣杀敌

北周韦孝宽为人多智善谋,善于使用间谍,不论是他派遣到北齐的间谍,还是他从北齐收买过来的间谍,都很尽职。北齐有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叫斛律光,字明月,能征善战,英武无敌。韦孝宽为了除掉这个敌手,先叫参军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这里的升,原指旧时的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歌谣中的百升,影射斛律光的“斛”字。北齐王姓高,歌谣中的“高山”,影射北齐王。“槲树”暗指斛律光。。这两句歌谣的意思是说:斛律光想要当皇帝,北齐将要垮台了。韦孝宽令间谍们把写有这些歌谣的传单散发到北齐京城邺(今河北临漳)。当时任北齐宰相的祖珽恰与斛律光有私仇。祖珽见有这样的传单,又添枝加叶渲染扩大,并让小孩子在大街小巷传唱,传得满城风雨,然后将情况汇报给北齐后主高纬。后主不辨真伪,怀疑斛律光要造反,立即下令杀了斛律光。韦孝宽没费吹灰之力就除掉一名劲敌。

10.彼得大帝巧退敌

18世纪初,俄国和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制海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瑞典在第一次进攻失利以后,经过认真的准备,纠集强大的海军和陆军,又向俄国发动第二次进攻。

瑞典军队来势凶猛,很快就在俄国沿海登陆。当时,俄国沿海地区兵力薄弱,俄军被瑞典人逼得一退再退。俄国军民人心浮动,国内一片混乱。俄国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严重,有人建议俄军放弃沿海要地和正在修建的防御工程,退到俄国腹地后再作进一步的打算。

当此危急之际,彼得大帝却异常冷静。他知道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瑞典军队的将领们一向做事小心谨慎,优柔寡断,缺乏果敢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如果利用瑞典人的这一弱点,俄国就会转危为安。

于是,彼得大帝派遣一大批紧急信使,携带他的亲笔命令奔赴各地,他的这些命令要求各地的指挥官立刻派援军支援沿海地区。当然,彼得大帝所提到的这些援军根本不存在,有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负责传送命令的信使故意糊里糊涂地乱走,粗心大意地暴露身份。结果被瑞典人俘获,身上的密信也被瑞典人俘获。瑞典将领对彼得大帝的绝密命令十分在意,认为俄国人隐瞒了军事实力,俄国军队之所以不加以顽强的抵抗就退出沿海地区,是因为他们有着更深远的阴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瑞典军队放弃了已占领的俄国沿海地区,迅速后撤回国。

彼得大帝以一纸假书信吓退了敌人,不费一枪一弹就解除了瑞典军对沿海地区的围困,保住了新都彼得格勒和战略设施工程,使俄国渡过了难关。

刍议:彼得大帝此计之设而有效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是有针对性的,特别是针对敌人心理弱点设计。

11.善意的谎言

唐朝时,京城里有位医生,素有高名。有一次,一位妇女请他看病。这名妇女曾经眼随丈夫到过岭南一带,当地气候潮暖,虫物很多,有一回这妇女吃饭时,不小心吃下去一条虫子。从此这妇女便时时生疑,并因此患了病,请了许多名医,吃了无数的药,可就是治不好。这位医生了解到这个情况,心中便有了底。看完病,医生叫来妇女身边的一个口风很紧的女仆,告诉她说:“我准备给你家夫人吃一种吐泻药,你家夫人吃药后呕吐。你便拿盘盂接好,那时你便说看到一只小蛤蟆蹦走了。但千万不能让她知道你在骗她!”那名女仆按照医生的嘱咐做了,那妇女的病果然从此痊愈。

12.阿丽克斯巧妙对付歹毒人

有个叫阿丽克斯的英国少妇,一天在她丈夫房间,竟意外发现丈夫的写字台抽屉里收藏了一份罪犯的资料。这个罪犯专找有钱的女人结婚,尔后设计害死她们,把钱财占为己有。阿丽克斯仔细瞧了瞧资料上罪犯的照片,差点昏厥过去。原来这罪犯竟是自己的新婚夫婿杰拉尔德·马可。

阿丽克斯正想离开寓所,却见丈夫手里拿着铁锹走进院子。她赶紧给当警察的朋友打了报警电话,然后若无其事地端起一杯咖啡,递给刚进屋的丈夫。

丈夫喝了口咖啡说:“走吧,我们去整理一下地窖。”

阿丽克斯知道丈夫要杀她了,但她明白自己无法逃走,就灵机一动,编造了一个故事。

“马可,我向你忏悔。我过去曾和一个有钱的男人结婚,我假装对他好。每天晚上为他煮咖啡。有一次我把一种叫天仙子碱的毒药放在咖啡里。他喝了后就很快死了。我为此得到了巨额人身保险金和他的全部财产。现在轮到你了。”

杰拉尔德听后脸色惨白,拼命用手抠自己的喉咙:“怪不得咖啡这么苦,原来你投了毒。”说着向阿丽克斯扑了过来。

阿丽克斯道:“你喝得不多,还不会马上死去,不过你现在已离不开这所房间了。”

罪犯精神受到了强烈刺激,昏了过去。这时接到报警的阿丽克斯的朋友和警察们驱车赶到,把罪犯逮捕归案。

其实,阿丽克斯并没有在咖啡里投毒。在她生命受到威胁时,她急中生智,无中生有编造一个有震慑力的谎言,摧毁歹毒人的精神,使自己摆脱了危险。

13.摆脱纠缠

有一个经理对公司的女打字员爱慕已久。一天下班时,他特意把她留下来“谈心”。

经理:“请坐下来,我们谈谈。”

女打字员:“谈什么呢?”

经理:“谈事业和人生,谈婚姻和爱情。你知道,我有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

女打字员:“是的,我知道。”

经理:“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起,你将非常幸福。”

女打字员:“是吗?这得问问我的丈夫。”

面对上司的步步紧逼,这位女性从容应付,不卑不亢,最后把敏感的问题转移到丈夫身上,其实她连未婚夫还没有呢,却推说有了丈夫,意在言外,令经理哭笑不得。

14.市场可以弄假成真

矢田一郎带着他研制成功的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安全便器到东京各商店去推销。他不厌其烦地向商店的业务主管人员介绍安全便器的性能及其使用价值:“残疾人由于生理障碍,大小便时很困难;这个安全便器就是专为他们设计的,其销售前景颇为广阔。”

可是商店的业务主管们采取观望的态度。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安全便器究竟是否有销路,而且橱窗里陈列便器,很不雅观,所以他们婉言谢绝进矢田一郎的货。

这使矢田一郎陷入了倾家荡产的境地。他原先并非是商人,他惟一的儿子是个残疾儿童,每次,大小便都需要他去帮助,搞得他满头大汗,也使儿子感到很痛苦,长此下去,总不是办法。于是他就专心研制一种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安全便器。经过两年的研制,终于得到了成功。

他想,社会上的残疾人很多,在生活上有诸多不便,造成了本人及家庭的许多困难。如果将这种安全便器推广出去,不仅可以减少残疾人的困难,还可以使自己获得可观的利润,于是他将安全便器申请获得了专利,投入了全部家财,生产安全便器,谁知一推销就碰了壁。

当他走投无路时,他的一个知心朋友为他出了一个点子。

当时,日本已盛行通过电话进行订货的业务。几天之后,东京好些百货商店都接到这样的订货电话。

“请问,贵店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安全便器吗?”

“很抱歉,本店没有这种货物供应,请到别的商店去问。”

别的商店也接到了同样的电话,也同样无法供应。由于接到这种订货的电话很多,引起了商店的重视,就将这个情况反映到所属的百货公司里去。百货公司很重视这个信息,他们想迅速进货来满足商店营业的需要,终于他们记起了曾有个矢田一郎的人来推销过这种商品,当时被他们一口回绝了,现在看来是失策的。于是,他们就主动寻访矢田一郎,从他那里进了大批的安全便器,使矢田一郎积压的产品一下子销售出去,获得了相当的利润。

事实上,所有的订货电话,都是矢田一郎通过他的朋友打出的,由于这些虚假需求的电话,使安全便器成了真实需求的热销商品。

安全便器上市后,购买者很多,因为它确实给残疾人带来了方便。

15.卖的是希望,买的是需求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推广手段,适用于许多行业,化妆品行业亦是如此。商家想尽办法,运用广告,使其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这是产品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宝洁一位品牌经理在新浪网就玉兰油清透平衡露的使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清透平衡露夏天使用效果很好,特别针对油性和混合性两种皮肤,经过4个星期的护理,就可以使你的肌肤出油状况得到改善,毛孔的出油率可以降低96%。”短短的一句话里,他用了几个数字,把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两种皮肤”、“四个星期”、“降低96%”上,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占据了化妆品市场的很大份额。有了这样市场铺垫,后面的产品销售起来也就顺畅多了。

紧跟着,“玉兰油洁面乳”、“玉兰油多效修复霜”、“玉兰油活肤沐浴露”等产品蜂拥而至。

玉兰油洁面乳的广告说:“它含有BHA活肤精华,温和按摩微粒和玉兰油滋润成分,可以彻底清除脸部肌肤的灰尘和彩妆,只需7天,就能让肌肤得到改善。”而玉兰油多效修复霜的广告则声称“能帮助抵御7种岁月痕迹,令肌肤焕发青春光彩”,还写出了一句非常出名的广告语“一种减退秘诀,7种岁月痕迹”,并不厌其烦地一一列举皮肤的干燥粗糙、细纹色斑、肤色暗哑不均匀等“7种痕迹”,把所有问题皮肤都一网打尽,爱美女性怎能不对号入座,然后慷慨解囊。

不仅如此,在玉兰油活肤沐浴露的广告宣传中称:“24小时不断滋润,令肌肤持续得以改善。一星期内,肌肤会更有光泽,更富弹性。”润肤沐浴露的网络广告说:“含75%的玉兰油滋润成分,第一次使用,肌肤会感到明显的柔润光滑;使用14天后,能体验到肤质的明显改善和滋润……”就连潘婷洗发液上也赫然打上“防止分叉,使毛燥的头发比以前顺滑70%”。不难看出,宝洁的“数字化”进程绝不是偶然之举,它对市场教育、对市场说服直击消费者心灵,难怪它的“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人能及。

精明的宝洁试验做得有板有眼,权威认证有声有色,数据有条有理,让人无懈可击。其实,理性的消费者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每个人肤质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中国的气候差异也不同,宝洁为什么敢言之凿凿地说7天见效14天改善?顺滑70%的头发是如何统计出来,又如何评估效果的?能列出7种问题皮肤,是否就能解决7种皮肤的问题根源?宝洁在广告中不可能回答这些疑问,我相信,任何一个厂家在宣传自家商品时,都在说自家商品的可能,而说别家商品的不可能性,而最终达到让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在不否认玉兰油出色本质的情况下,就广告而言,这样的数字给人的信服感与真实性却不言而喻。再加上宝洁长期以来卓越的产品品质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也就没谁较真广告诉求与现实的差距了。退一步来说,尽管玉兰油的广告诉求“来于产品,高于产品”,它的质量丝毫不逊色于其他顶级品牌,这才是它能够成为宝洁第13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的根本原因

刍议:看来杜撰与虚构细节在广告中难免。但也有虚构基本品质的,如:磁化杯水有理疗功能;矿泉壶里会流出矿泉水;驱蚊草就是有驱蚊功能的草,是误导乃至坑害消费者。

16.谈判中的虚虚实实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一家公司办理K生产线的引进。经货比三家之后,选择了美国的G公司。G公司驻港机构代表E先生来上海谈判。我方与E先生在价格上的谈判很困难,对我方的减价要求,E先生的回答傲慢无礼:“你们不要搞错,我们不是日本公司,也不是香港公司,而是美国公司。美国人是实打实的,没有一点水分。”事实上,E先生本人原籍是中国广东人。在我方的一再坚持下。E先生又说:“为了给点面子,让价1%。”为了对我方施加压力,他又下了最后通牒:“我已买好了后天回香港的机票,如果你们有诚意,必须抓紧编写合同。”第一个回合宣告结束,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方推出经验丰富的谈判能手邹国清出场。邹先生在谈判开始,和对方寒暄,问:“E先生,你是什么时候去香港的?”E答:“七年了。”邹先生又问:“住在什么地方?”E答:“九龙。”“原籍是哪?”“广东东莞。”这时有人插话说:“我们邹先生也曾在香港工作多年。”这是邹先生有意安排的,提醒对方,不要出了国门就瞧不起中国人了,不要忘了祖宗。接着邹先生又说:“我方在座的各位,是这个项目的全权代表,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如果我们谈妥了合同条款,你能代表美国G公司签字吗?”开场的几句对话,柔刚并用,给对方来了个下马威,消除了对方的傲气。

谈判话题转到商务条件上来,邹先生拿起一份资料向E扬了扬说:“这个项目有几家外商感兴趣,从报价看你们的是太高了。”其实,G公司的报价比其他两家低10%。E先生有些怀疑地问:“你说高,高多少?”这个问题不是很容易回答的。邹先生思考了一下说:“高13%,比如说L设备。”L设备是真的,而13%是虚的。虚虚实实,邹先生神态自若。对方也就基本上相信了,便说:“降价幅度较大,需与美国总部联系一下。”邹先生又穷追不舍,他轻声地对身边的人说:“E先生后天就要回去了,另外那家客商何时到?”被问的人机智地回答:“E先生走后的第三天。”这个情况是虚构的。由于E先生“偷听”到了我们内部的交谈,客观上起到了真的作用。他本来想用后天回港来压我方,而现在我方却掌握了主动权。E害怕生意会被别人抢去,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他抓时间与美国总部联系,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能保证了。就这样,很快合同就签妥,价格也比较理想,对方让价12%。

17.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兵攻魏,其对手司马懿(字仲达)只是隔河坚守,拒不出战。这次出兵已经一百多天了。过度的操劳,使诸葛亮身得重病,最后死于军营之中。

蜀军将士悲痛万分,他们想立即为丞相办丧。但杨仪和姜维依照诸葛亮临终所授计策告诉众人,千万不要发丧。他们把诸葛亮殡殓入棺,然后率领蜀军启程返回汉中。第二天清晨,司马懿得到消息说,诸葛亮已死,蜀军已撤,他立即率领大军离开据点,前去追击蜀军。半路上,他登上一座小山眺望远处的蜀军。只见蜀军军容齐整,旌旗招展,犹如诸葛亮在世时那样。司马懿顿时怀疑诸葛亮没死,可能这是诱兵之计。但在众将催促之下,他只得继续追赶。没过多久,蜀军听得一声信号响,立即停止了前进,掉头准备迎击随之而来的魏军。这全都是依照诸葛亮之计行事的。就在司马懿心中升起新的疑问时,树林之中闪现出蜀军帅旗,旗下众将簇拥一辆小车,车上端坐之人正是据传已死的诸葛亮。司马懿一见这种情景,立即下令全军撤退,蜀军也马上启程回师。直到回到安全地带,蜀军这才打起白幡,为丞相发丧。直到这时,司马懿才相信诸葛亮真的死了,车上坐的诸葛亮只是木头人而已,司马懿再想去追,但蜀军早没踪影了。

司马懿为失去了一个消灭蜀军的大好时机而懊丧不已。

刍议:将此例判为借尸还魂、金蝉脱壳都不妥。因为这里既没有“尸”(特制的木头人不是尸)也没有“壳”(分离才生壳)。《锦囊计》在计目中淘汰借尸还魂,这是适应时代精神和民众接受心理。

18.篝火狐鸣陈胜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根据朝廷征募戍卒守边的命令,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委派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应征戍卒赶赴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戍边。负责押送的军官从戍卒当中挑选了两个机灵能干的人当屯长,协助他们管理其他戍卒。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是个贫苦农民。为了按规定期限到达渔阳,戍卒们昼夜兼程往北赶路,当他们走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的时候,正遇上天降暴雨,道路被水淹没,无法通行。戍卒们不得已只好在当地停留下来,准备天一放晴就立刻上路。谁知一连数天都是大雨连绵,一行人眼看着无法按期赶到渔阳了。秦朝法令异常严酷,规定凡是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戍卒,一律处斩。大伙看着雨下个不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悄悄问吴广:“这儿离渔阳还有数千里路之遥,现在再怎么赶也无法在指定期限内到达戍所了,我们还有必要白白地前去送死吗?”吴广说:“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不如咱俩开小差逃跑吧。”陈胜断然说:“开小差被抓回来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总比前去送死强,说不定还能杀出一条活路来。老百姓对秦朝的暴政早就苦不堪言了,只要我们揭竿而起,天下人一定会起来响应我们的。”吴广欣然说道:“只要你领头,我就号召大家跟着干。”陈胜考虑到自己地位低下,不足以服众,就和吴广商量,想出了一条增强号召力的计策来。俩人找来一块白绢用朱砂写上“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白绢偷偷塞进一条戍卒们买回来的鱼的肚子里。做饭时,戌卒们剖开鱼肚,发现白绢上的字,感到大为惊奇。趁夜深人静之时,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山上点篝火装狐狸叫,戌卒们远见篝火,又隐隐约约听到从破庙里传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叫声,人入又惊又怕。第二天,戌卒们见到陈胜,都在背后指指点点。大伙偷偷地议论着这件奇怪的事,他们断定陈胜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上天派他来领导大伙的,都更加尊敬陈胜了。

陈胜、吴广见人心已经归向自己,就开始寻找起义的时机。有一天,吴广见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就故意跑去激怒那俩人道:“我们反正已经误了行程,就是到了渔阳也是死路一条,不如就地解散,让大伙各谋活路去吧。”两个军官闻言果然大怒,一个抄起军棍就要责打吴广,一个拔出佩剑来进行威吓。吴广趁其不备,一把夺过剑来,杀死一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前去,把另一个军官杀了。俩人随后把戌卒们召集到一起,陈胜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已经误了戍边的日期,反正是活不成了。男子汉大丈夫,就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与其任人宰割,不如和官府拼个你死我活。王侯将相,难道真是命里注定的吗!”大伙儿齐声高呼:“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我们誓死听从您的号令!”于是戌卒们公推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大伙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翻暴秦。在陈胜、吴广的率领下,九百戌卒很快就攻占了大泽乡。附近的农民听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都纷纷前来投军。

大泽乡起义爆发,天下纷纷响应。

刍议:大抵制造鬼神显灵之类,都是无中生有。

19.檀道济唱筹量沙

南北朝时期,北魏兴兵南下,大举进攻刘宋,占领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宋文帝派檀道济率军抵抗,宋军多次获胜,一直追到历城(今济南)。这时候,檀道济一时防备松懈,魏军瞅个机会,用两支轻骑兵向檀道济的军队前后两翼发起突然袭击,把宋军的辎重粮草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檀道济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断了军粮,就没法维持下去,不得不准备从历城撤兵。

宋军中有个兵士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报告给魏将。于是,北魏就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有的兵士甚至偷偷逃跑了。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天晚上,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里查点粮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高声唱着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子在量米。

这个消息马上被魏兵的探子听到了,赶快去告诉魏将,说檀道济营里军粮还绰绰有余,要想跟檀道济决战,准是又打败仗。

魏将得到情报,认为那些投降的士兵是在说谎,别有用心,就把他们杀掉了。

其实,魏将中了檀道济的计。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

第二天清早,檀道济趁魏军还在迷惑之时,立即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则穿着白色的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

魏将被檀道济打败过多次,本来对宋军有点害怕,再看到宋军从容不迫地撤退,吃不准他们在哪儿埋伏了多少人马,不敢追赶。

檀道济靠他的镇静和智谋,不仅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而且以后北魏也再没敢轻易进攻宋朝。

刍议:并非设计走脱都是金蝉脱壳,此其又一例。这种造假是“物化的假话”,目的是“示有”,故为无中生有不是浑水摸鱼。

20.老人的“金果子”

缅甸有一对夫妇,生了5个儿女。孩子们长大了,陆续成家了。后来老妇人病故,留下老头子过着孤单寂寞而又穷困潦倒的生活。可是儿女们都不愿供养他。老头子觉得要想一些办法,让儿女们心甘情愿地来关照他。

他偷偷地用河泥捏成罗望子果的形状,晒干以后,在上面涂上了一层金粉,把这些罗望子果藏在衣服里。当他与孙儿一起嬉戏时,孩子们发现老人衣服里有几个罗望子果,非常好奇,一直缠着老人告诉是什么。老人煞有介事地取出泥捏的金色罗望子果,在孩子眼前晃了晃,又赶紧收藏起来。孙儿们以为全是真金的,很快就告诉他们的双亲:爷爷有许多金果子。结果5个儿女纷纷要求他在有生之年能和自己住在一起。于是各家为老人的去留而争吵不休。最后还是老人设法解决了这场纠纷:他决定在每家轮流住一个月。老人就这样安逸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老人去世了。儿女们拿到“金果子”后,发现竟是一些涂了金粉的泥团子。他们这才知道父亲的意图,同时开始对自己的贪婪和冷酷无情感到内疚。

刍议:如上例,这类造假目的在“示有”,没有侵犯不可混的对象(人物),不是浑水摸鱼。

21.东方朔诈侏儒

汉武帝即位后,在全国选拔特殊的人才,东方朔得到选拔录用,汉武帝命他为公车署待诏,但地位很低,俸禄微薄,不受重视。

东方朔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读书人,他的身上不仅充满诡诈之气,喜欢恶搞,而且还有一股诙谐之风,逗人开心。

眼看同时被录取的董仲舒、公孙弘官居显赫,东方朔还是一个小小的“公车”待诏,无权无利,跟天庭里的弼马温一样,不过是个摆设,说晾就晾起来了。这样不行!东方朔不管三七二十一,没有人提拔自己,就自己提拔自己!

东方朔思来想去,就从“弼马温”入手。他找来为皇帝喂马的侏儒,声色俱厉地对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耕田没有力气,当官不能治理百姓,打仗又不勇敢,一点用处也没有,还白白消耗国家的粮食;准备把你们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杀掉!

侏儒们吓得嚎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东方朔想了一想,说:假如皇上路过这里,你们就跪下来求饶,或许会有点作用。

过了一会儿,汉武帝从这儿路过,侏儒们齐刷刷、黑压压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饶命”。汉武帝莫名其妙。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这些人全杀了!汉武帝一听,知道是东方朔捣鬼,便质问他:你把侏儒们吓得半死,到底为什么?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那些侏儒们不过三尺,俸禄却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三,俸禄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他们吃得肚皮都要撑破,我却饿得前心贴后背。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用,就先让我吃饱饭。如果觉得我没用,请立即罢免,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汉武帝一听,乐不可支,立即让东方朔从“公车”待诏转到金马门待诏,这样,东方朔收入提高了,和武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

刍议:东方朔通过炮制谎言制造“事端”的小恶搞,创造自己向皇帝发泄块垒的机会。此大智慧者所为,凡人岂可效尤!

22.徐文长卖界河

浙江绍兴有句俗话,叫做“山阴勿管,会稽勿收”。它的意思是当事人双方互相推诿,不负责任。其出典来自明代文人徐文长运用智慧惩治庸吏,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好事。

原先绍兴分为山阴、会稽两县。它们紧密相连,中间只隔一条界河,叫做官河。界河上有座小桥叫做利济桥。一年夏天,桥上发现一具无名尸体,百姓告诉官府,要求验尸埋葬。谁知两地知县互相推诿,都说此桥不属他们管辖。此事不仅有碍交通,而且颇伤风化,百姓怨声载道,又敢怒不敢言。徐文长见此情景,激于义愤,用大幅红纸写了出卖界河的招贴,张贴在利济桥河畔。这事顿时轰动了山阴、会稽两县。消息传到两县县官那里,十分震怒,于是都赶到桥边,仔细读了招贴。当时围观者甚众,徐文长从人群中走出来。两个县官问他:“你知书达理,为何正事不做,却在这里兜卖官家的界河,该当何罪?”

徐文长答道:“大人难道不知,这桥上暴尸多日,尸体臭不可闻,虽百姓早已告知官府,无奈至今山阴勿管,会稽勿收。我想此桥不属于两县管辖,那么桥下的河流,理所当然也不属于官府,不能成为官河。今日卖河,非为私利,只是为死者筹措丧葬之费,收葬无名尸首,此乃地方公益,又有何罪?”

两个县官一时无言以对,但又不肯认输,正要反驳,却见百姓轰动起来。他们怕事情搞大,便就驴下坡,喝令衙役赶快收殓尸体,草草埋葬了事。

刍议:制造事端是无中生有计。

23.杨琎吓走中使

杨琎任丹徒县知县。正好赶上宫中使者到浙江,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把州官县员绑起来关在船上,直到得到贿赂才把他们释放。将要到丹徒的时候,杨琎挑选两个水性好的人,让他们穿戴上老人的衣冠,先前去迎接使者。使者发怒说:“县令在哪里?你们什么身份敢来谒见我!”命令身边的人把他们抓起来,二人纵身跃入江中,潜水逃去,杨琎这时才大摇大摆地走来,对使者说:“听说您把二人赶到江里淹死了。如今正是圣明之世,法令严明,你却逼死了两条人命,这该当何罪呢?”使者十分害怕,施礼谢罪而去,再到了别的地方也不敢放肆胡作非为了。

24.孙知县断“争妻”案

清朝时,合肥县县民刘某之女小娇先后许给三家,一个武官的儿子、一个商人、一个小财主。三家人为娶小娇,互不相让,告到了县衙。

合肥县知县大人姓孙,受理“争妻”案后,思索再三,方才理出一个头绪,宣布开庭审案。

武官的儿子申诉说:“小娇是自幼由父母作主许配给我的,理应我娶。”

商人说:“你一走十多年,没有音讯,小娇的父亲死了,小娇的母亲才把小娇许配给我,理应我娶。”

财主说:“你去经商,一走二年,连个话也没捎回来,小娇已一十八岁,不能在家里等,我已下了聘礼,理应我娶小娇。”

孙知县对小娇说:“你一个姑娘不能嫁给三个男人,本县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你愿意嫁给谁?可挑选一个。”

众目睽睽之下,一个女孩子怎么好张嘴“选”丈夫呢!小娇含羞低头,一言不发。

孙知县连连催问,小娇只是不说话。孙知县问得火起,喝道:“此案本是荒唐,你又不肯开口,你到底想要如何?”

小娇又羞又恨,被逼问得无话可答,一气之下,喊道:“我想死!”

孙知县:“此话可是当真?”小娇羞愤已极,心想:事已至此,不管嫁给谁,另外两个人都不会罢休,如今在公堂之上,出了这么大的丑,以后还如何做人?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决然喊道:“我只愿马上就死?”

孙知县一拍惊堂木,道:“一女嫁三夫,古来未有,看来此案只有如此,方可了结!拿毒酒来。”

一个差役应声走到孙知县面前,孙知县写下一张字据,命差役去库房中取毒酒。差役接过字据,转身离去,不一会儿捧回来一瓶“毒酒”,放到小娇面前。小娇一狠心,含泪捧起毒酒,咕噜噜喝下肚去,迷糊一阵,直挺挺地躺倒在地。差役走上前,摸摸小娇的鼻子,对知县说:“死了!”

孙知县对堂下的三个男人说:“你们谁要此女,就把她拉走!”三个男人男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

孙知县对小财主说:“你已送下聘礼,此女归你,你可速速背走!”小财主说:“我的轿子怎能装尸体呢?”

孙知县又让商人背走,商人也一口回绝。武官的儿子见状,走上前说:“我奉父亲之命娶小娇为妻,小娇虽死,也是我的妻子。我要用夫妻之礼埋葬她!”说罢,背起地上的“死尸”,大步走出公堂。

武官的儿子背着小娇回到客店,忽然发现小娇还有一口气,于是把小娇放到床上,守候在床边。当天晚上,小娇醒来,恢复如初,两人遂结为夫妇。原来,孙知县在字据上写的几个字是:取麻药酒。孙知县以此“无中生有”之计,制造女子“死亡”,支持了重情重义的人,使这一棘手的“争妻”案得以完美解决。

25.智吓流窜犯

据报载:浙江省四明山柴家弯住着一位叫张诚的青年猎户。他每天清晨上山打猎,常至深夜才回来,他的新婚妻子翠花在家里养鸡、织布。一天黄昏,从山坡来了一个陌生男子,在他家门前东张西望。翠花见此人贼头贼脑,料想他不是个正经人,便想关门进屋。谁知那家伙将门拦住,跨进屋来,往堂前竹椅上一坐。他发现屋里没有别人,就嬉皮笑脸对翠花说:“大嫂行个方便吧,今日天色已晚,我在这堂屋借宿一夜,明天一早就走。”说完,盯着翠花的床铺看个不停。翠花知他心怀歹念,但自己是个女人,打不过他也赶不走他,丈夫一时又不会回来,如何是好呢?

她见那歹徒正向那床铺张望,无意间看到床下摆着丈夫的一堆鞋子,顿时想出一条妙计。她装出一副热情的样子,一边泡茶,一边应酬说:“好说,好说,既然来了总不能让你宿在露天,你先喝口茶,我替你准备洗脚水。”说着,走进卧室,从床下拿出5双鞋子,往堂前一扔,又搬来一大盆水,放在中间,那家伙咧着嘴,不怀好意地说:“大嫂,我洗脚只要一双鞋就够了,何必要那么多呢?”翠花答道:“这双布鞋是给你洗脚穿的,还有四双是给我家男人和三个亲戚穿的。”那家伙愣住了:“怎么?他们在哪里?”翠花说:“今儿你来的正巧,这两天我家正好开山,我姐夫妹夫、姑表兄弟全赶来帮忙。他们就在这山脚下干活,马上就要收工回来。你稍等一下,我去做饭,替他们准备洗脚水。”说着径向厨房走去。

那家伙原想趁她家没有男人,意图非礼,现在听这么一说,心想事情不妙,趁她去厨房烧饭时,赶紧提起挎包,匆匆溜走了。

第二天,公安人员追踪到这里,才知道那家伙是被缉捕的流窜犯。

26.蓝姐的智慧

宋朝绍兴年间,有位姓王的京东人,寓居在江西新淦县的涛泥寺。一天,他宴请宾客,宴会直到半夜才结束,这时主人已酒醉不醒。不一会儿,一群盗匪闯了进来,将他的孩子和婢女全部捆绑起来,婢女们大叫道:“掌管库房钥匙的是蓝姐!”蓝姐立即答腔说:“钥匙是在我这儿,不要惊吓我主人。”说着就把钥匙交给盗匪,并且拿起桌上的蜡烛带着他们来到库房,拿走了里面所有的金银酒器和首饰。主人酒醒后,才知道所发生的事。第二天向官府报案时,蓝姐悄悄告诉主人说:“要追这批盗匪非常容易。这批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我端着蜡烛时,在他们衣服上全滴上了蜡油,官兵可以以此来进行秘密抓捕。”后来,盗匪果然全部落网。

27.捉贼有术

法国记者安娜在东京的地铁车厢里丢了一个钱包。她在地铁列车停稳后第一个跑出车厢,焦急地对警察说:“先不要放人出站!我的钱包丢了,请你们帮我查一下。”

警察对安娜的遭遇深表同情,但看着蜂拥走出车厢的人群,无可奈何地说:“这站是终点站,暂不放人出站没什么问题。不过,总不能对每一个旅客都进行搜身吧!”

安娜语气坚定地说:“不用搜身,只要让男人们脱下鞋子,查看一下脚背,就能找到扒手。”

“这是怎么回事?”

“刚才我在扒手的脚背上狠狠地踩了一脚,上面一定会留下我的鞋跟印迹。”

原来,安娜当时在车厢时觉得身后的一个男人将一只手伸向她的腰部。她知道如果自己叫喊,就有可能吃刀子。她急中生智,装作被前面的人拥了一下,狠命地向后跺了一脚。

警察依照安娜的提议,让男旅客集中在出口处,并一一脱鞋检查。果然发现有个人的脚背上有一块红肿,其形状与安娜的高跟鞋后跟形状吻合。警察在他的身上果真搜出了安娜的钱包。警察好奇地问安娜:“当时你踩了背后男人一脚,怎么能断定他是扒手,而不是一般乘客呢?”

安娜微笑地答道:“我那一脚如果踩了别人,那人一定会大喊大叫,说不定还会臭骂我一通。但是,被踩者默不作声,这说明,他就是扒手,因为怕暴露他的偷盗行径不敢声张。”安娜在扒手的脚上踩了一下,“无中生有”,在扒手脚上留下记号,终于使扒手落入法网。

刍议:这是正面用“制造事端”的策略,没有的东西(凭据)硬造它出来。

在新解那里,此例判为借尸还魂,为什么?可惜我们看不到说明。

无中生有是历来被恶人小人应用得最多的诡计,以致通常作贬义词用。《锦囊计》以启智为使命,故以正面人物施用该计为主,挖掘其中的智慧矿藏。

有人认为此计源于《老子》的“有生于无”。其实谋略的无中生有跟哲学的“有生于无”是两回事。

“无中生有”是谋略,谋略是方法,所以把“无中生有”解作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错误的。如把“草船借箭”编入“无中生有”即犯此错误。现在,一些人把什么科学发明创造都说成是无中生有,这又何苦来?

《锦囊计》对无中生有从新确定内涵,虽参考了《秘本计》却不同于《秘本计》的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与浑水摸鱼、声东击西三计,在《锦囊计》都是被一分为二,即分属两种性质,从而明晰、深化和丰富了其中的含义。

同类推荐
  • 员工突击精神

    员工突击精神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激励读本,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成长为线索,结合现代职场员工的工作实际情况,阐述员工突击精神在职场生存、发展、成功的重要作用。
  • 男人四十

    男人四十

    本书从健康、心态、欲望等方面讲述了如何做一个以自在的心态善待自我的40岁男人。
  • 老马的职场“鬼”话

    老马的职场“鬼”话

    本书是一本只讲真话、最靠谱的职场成长工具书!只需21天,让你告别拖延症、学会职业规划、实现自我突破!《老马的职业“鬼”话》以独到的模式为在职场中奋斗的人规划出一条有效改善自身职场状况的道路。书中对职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分析和呈现,从职场定位到如何规避职场陷阱适应办公室环境,一一进行阐述。按照书中的提示,你会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就赢在别人前面。突围职场困境,超越原初规划。职场不再是一个枯燥之所,它会成为你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一方自由天地。这本书可能不是你的第一本或最后一本职场书,但会是你最受益的那一本。 "
  • 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本着世界上最真诚的心,马银春编写了这本有关幸福的小书:《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如果你是个渴望幸福追求成功的人,那么请轻轻地翻翻这本充满温情的《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吧。倘若你能够从中寻找到幸福的感觉,那么我的心也会由衷地欣慰。倘若你能够从中寻找到走向成功的方法,那么我会由衷地恭喜你。
  •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
热门推荐
  • 一剑震天

    一剑震天

    本书已完结,酒壶的新书长篇科幻小说《末日穿梭》已上传,欢迎各位阅读。
  • 重生之惊艳世子妃

    重生之惊艳世子妃

    她,惊才艳艳,倾国倾城,还拥有一个十分宠爱自己的夫君。世人皆艳羡她所拥有的一切,直到她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惹下了杀身之祸。睁眼重生,她定要狠狠拆穿这个男人的真面目……
  • 敬业才能有事业

    敬业才能有事业

    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敬业的员工!敬业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职场人士的立身之本。本书是阿尔伯特·哈伯德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一种由敬业爱岗成就卓越的成功模式。针对当今职场中员工敬业精神不佳的状况,编译者对该书进行重新校订,推出了全新执行版,旨在帮助员工找出敬业精神缺失的根本原因,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出敬业爱岗的好员工。特别适合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 折翼之无伤

    折翼之无伤

    一段承诺,一世守护;一句戏言,生死等待。佛说世间疾苦,不如放下;我说你是谁?
  • 辛白林

    辛白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遇到王俊凯

    tfboys之遇到王俊凯

    一场大火让苏萌萌失去了一切,却让意外的让她收获一段与偶像巨星王俊凯的爱情。
  • 星空下的迷途

    星空下的迷途

    一名平凡的农村少年在宿命的影响中逐步明确自己的迷途,不情愿中传承、纠结到了梦幻般的力量,冥冥中在历史迷雾的指引下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明空之约,九运创世,兄弟再聚,背叛的背叛就是永生的忠诚!各自的悲欢离合尽在九星迷途的缘起、缘灭..............
  • 最终入侵

    最终入侵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会写简介,就拿金刚经做为开场吧。这是一场强弱悬殊的战争。然而生命的长河中,哪一场战争不是强弱悬殊?神说:你们只不过是圈养的火鸡,你们的科学只不过是中午11点就会有食物从天而降。而我会在万圣节这天终止你们的所谓科学。末法时代,是收割的季节。
  • 青春再错也无悔

    青春再错也无悔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在我的生上也只是发生了普普通通的事,但为什么一切似乎都在离去。刚进中学便结下冤家,却成了闺蜜的心上人,结果他为了我的闺蜜而牺牲自己。曾经的小学同学,在高中重见,却使我的身边顿时充满了勾心斗角·······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高中吗?但是真正的结局你从来没有料到。
  • Henry IV

    Henry IV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