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观察力的现状反思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徘徊在“少慢差费”操作层面,始终未能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对观察力培养的迷失不能不是导致作文教学无为低效的重要因由。
(1)心理认知的迷误
一些教师虽然也承认观察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具有正相关联系,但总觉得这种联系处在间接层面上,不如思维力、想象力、表达力来得直接有效。因而他们的兴趣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这些智力课题的开发上。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观察力是“不学而能”、“不教自得”的。他们有“五官”自然就有“五觉”,因而观察力的养成无须刻意培养,采取了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态度。
而由此造成的根本性的材料短缺,封闭性的闭门造车,思辩性的修残补缺的后果,使作文成了学生搜索枯肠、言不由衷的苦差事,焉能不“见了头疼”、为之发怵。
(2)操作实践的背离
认知上的迷误,导致了操作实践上的背离。表现为:在教学上,不去点拨成功的范文得益于深刻的观察的哺育和滋养,启发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提高他们观察的兴趣和自觉性;也不注重对学生观察体验的生活积累的调动与激活,寻求新知识与学生的旧经验之间的联系和秩序,而是任凭学生的感性经验沉睡,用架空的理性分析取代学生活生生的感性认知过程,这样的教学根本无法点燃学生观察生活的热情。
在写作指导上,不把功夫下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根本上,而是试图走捷径,追求“短平快”的导写效应。如要求学生孤立地摘记佳词妙句,大谈所谓写作技巧,强化模式训练等。我们认为这种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指导偏误,是对写作规律的一种背离,也是作文教学失败的根由所在。
培养学生观察力的理性观照
(1)从实践操作过程看
观察是对认知对象自觉地、有目的地感知,观察力则是直接影响观察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观察作为感性认知的一种形式,必须从属于人类认识活动的总体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实践(观察)——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写作)”无限反复的过程。
可见,观察作为写作活动的第一步,在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感悟乃至整个写作实践的操作过程中,都具有奠基的意义和启动的效用。所以任何弱化与无视这一环节的行为,都是对认识规律的根本背离,只能将写作教学引入歧途。
(2)从信息接受角度看
人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入大量信息,据视觉心理学研究,一个正常的人所接受的信息有85%以上都是通过视觉途径获得的。加拿大学者马库勤曾形象地说过:“听收音机长大的60岁老人等于看电视长大的六岁儿童。”。
(3)从写作本身的规律看
它是一个由“内化——意化——外化”的构建过程。内化是积累吸收,意化是加工思考,外化是倾吐运用。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有所感悟,王充就曾提出过任耳目——开心意——引效验的学习过程模式。
显然,“任耳目”就是指观察,“开心意”就是思考,“引效验”则是指导写实效。可见,观察作为写作教学的导入契机和信息内化的主要手段是写作的根本前提,它所输入的信息量的大小和优劣,直接影响着意化思考的热情与深度及外化输出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在整个写作流程中,观察起着“龙头”作用,它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基础,体验生活的媒触,获取材料的源泉。没有观察,没有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知识的渠道就会壅塞,生活的频道就会锁闭,写作的源泉就会枯竭。
(4)从个体发展角度看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养成他们敏锐的观察眼光,丰富他们心灵的感受能力,开阔他们狭隘的认知视野,必将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增强后劲,使其受益终生。
(5)从智力构成的系统看
观察力是人的智力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一起组成人的完整的智力系统。观察是基础。注意力是观察的集中指向,它是保证观察精确、清晰、高效进行的心理能力。记忆力是观察的目标效应,它是对观察过的认知对象外在表征的激活与重现。想象与思维则是对观察客体的加工思考,它是对事物内部的本质规律和联系的深加工与再编排。
所以,开发学生智力一定要注重对观察力的培养,才能固本求荣,根深叶茂。否则观察力的缺失或不足,对于学生智慧品质的养成和智能结构的优化都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6)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看
中学生求知欲高,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有观察的兴趣和要求,这就为观察力的培养提供了施教可能和心理依据,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握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培养起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水平。
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操作方法
观察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养成要靠在实践中加以培养和训练。
(1)要以教材为蓝本,渗透教育性
语文教材作为教育影响的主要媒体荟萃了名家名篇,它们必然要打上作家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和情感特征,因此准确地“译解”和有意识地强化观察教学,有助于学生体悟观察效用,学会观察方法,了解观察对写作的意义,提高观察的自觉性。
茅盾的《白杨礼赞》,先总写白杨树笔直向上的外形特征,再分写干、枝、叶、皮四部分的特征,体现了观察的条理性、有序性。
《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选取特定的观察视角,联系烈日、狂风、暴雨不同环境的作用,七次写到柳枝,表现了观察的变换性和持续性,同时于写景之中还表现了人物难以主宰自我命运的深刻主旨。
朱自清的《背影》,描写父亲翻爬月台为儿子买橘送行。“攀”“缩”“倾”三个动词,依次摇出人物动作特写,写出了年高体胖的父亲“手”“脚”“身体”不同部位吃力爬高的艰难,表现了观察的细腻性和准确性。这些观察范例,如能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开发,教会学生“观察之观察”,就能转化为滋补学生智力发展的“健力宝”,使他们意识到观察的价值和作用,日后就能积极主动地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2)要与思考相同步,诱发主导性
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感受,总是与思考相伴随的。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当外界的视觉信息通过眼睛转换成电脉冲输入大脑,大脑就开始了对信息的识别、比较、辨认、匹配。这一信息处理过程就是思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观察始终不能脱离理性认识的制约、指导,而理性思考的介入又强化了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
可以说,依凭于观察,思考才能活跃、高效;结合着思考,观察才能深入、完备。没有思考,没有对认知对象的理性透视,就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联系,分散、孤立、表显的观察材料就难以组装起来,形成情感聚合和思想穿透。
所以观察之余,一定要诱发主体积极思考。没有思考,没有思维之犁对生活的深深耕耘,思维之树就结不出智慧的硕果。
(3)要以方法为导向,注重实效性
方法是工具和手段,是猎枪和点金术,是通达知识彼岸的“桥”和“船”。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所以,教会学生掌握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为达此目的,就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授之以学之之法”,如比较观察法,远近观察法,动静观察法,总分观察法,顺序观察法,移步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联系观察法,换元观察法,特征观察法,异时观察法等。然后结合课文教学和实际观察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观察演练,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这些方法的认识与把握。
以观察树木为例,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总分观察法,先总观树形的轮廓状貌,再按照一定的序列观察枝、干、叶、皮的细部特征,从而优化观察思路,提高观察实效。也可以运用比较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树木的形态、枝干、叶片、皮色、花果和生长习性的差异,从而养成准确、细腻的观察品格,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形成独到的发现。
还可以指导学生联系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观察树木的生态与表征,指点他们留心春风、秋雨、月光、骄阳或雪后等不同自然环境作用下的树木的变化和特征。这样联系观察,散点透视,无疑将有益于开阔学生的观察视野,启迪他们的观察思路,使观察获得系统、全面、深入的高品位和高质量。
(4)要以训练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观察作为获取材料的手段和来源,远不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和终结,所以观察、思考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写作训练的实际过程中去,对材料进行“包装”,“给思想穿上外衣”。布鲁纳认为:“把经验转化为符号形式,符号就成为间接的参照、转换和结合的手段,开阔了智慧的可能范围,致使符号的重要性超过作用很大的映象形成系统。”
训练伊始,要循序渐进,可按由小到大,由分到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梯次进行,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和观察片断,即用简洁的笔墨整合观察材料,写成新鲜、活泼、充实、生动的短文。要先从一物一景一人的单项训练开始,如写一件器物,一件工艺品,或写山水日月等自然景观,也可以写班上同学的肖像素描,要求学生细致观察,准确捕捉,简洁表现。然后渐次过渡到写多物多景多人的综合训练,如写一个商场,一所剧院,一座新型建筑,一个群体场面,或春游、秋游,校园景观等。
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健地向前推进。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追求立竿见影的速成效应,那样往往只能欲速则不达,煮成令人无奈的夹生饭。应该鼓励学生勤其练习,自奋其力,持之以恒,这样日积月累,拾级而上,材料日渐其多,笔墨日渐纯熟,思路日渐洒脱,久之自臻佳境,才能使学生切实地体验到观察与练习的效益和作用,提高写作的兴趣和热情,逐步进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