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课堂实际,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三方面进行论述,共同探讨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个巨大推动力”。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观察越仔细,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因素活动也就越活跃。为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掌握知识,教学中就必须创设生动有趣、充满挑战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此促进学生展开和尝试各种创造性思维。
(1)点燃好奇之心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一种能促进学生产生各种好奇心理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具有满腔热情和迫切愿望。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觉积极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探索、观察和思考。从而通过尝试各种创造性的思考,自主完成了这个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
(2)创设自主探索教学情境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能在主动积极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教学中,要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鼓励他们仔细观察,自主探索新知识,寻找新规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精心设计问题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倡导这样一种教学法,即在教学中,并不直截了当把学生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交流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中认识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精心设计问题,积极营造宽松讨论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
(1)培养首创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老师应当为他们提供较灵活开放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问题的各种可能解决途径和办法。引导他们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势而另辟蹊径,敢想别人之未想,做别人之未做。
(2)鼓励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巴甫洛夫说得好:“怀疑,是发现的前导,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增加质疑问难这一环节。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的思维习惯。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封闭的状态里解放出来。遇到问题时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有意识地去发展和培养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答”。而且也要“学会问”。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都不要冷面相待,要防止从语言或行为上挫伤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性,而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引导并鼓励学生把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包括想不通、吃不透、弄不懂、解不开的问题说出来,以保护学生探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1)变换叙述方式
概念是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反映。形成概念的过程也往往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学中不仅要求掌握理解概念。而且还要灵活地运用概念。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某一概念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概念,变换概念的叙述方式或表达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一题多解
对于同一类题目,由于思考的角度、方法或理解的方式不同,就会产生多种解法。采用—题多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但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列举学生多种解题思路之后,要进行讲评,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哪些具有简便、独特、新颖特点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