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为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应:
⑴向内部传达满足顾客以及法定和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⑵建立质量方针;
⑶确保质量目标的建立;
⑷实施管理评审;
⑸确保获得资源。
以顾客为中心
学校最高管理者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能准确识别顾客要求,并为满足其要求而积极采取措施。在学校不断向全体教职工灌输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确保全校关注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使质量管理体系在充分关注顾客要求的环境中的效运行。
质量方针
学校由校长批准并发布质量方针,并通过会议、张贴等形式在校内进行宣传,使之被每一名教职工理解并贯彻实施。同时在管理评审时评价其持续的适宜性,必要时予以修订。
策划
(1)质量目标。
学校制定质量目标,并由校长批准发布。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具体量化体现,其制定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并在管理评审会议予以评审,在校行政会议、教师大会等场合予以宣传、检查。制定质量目标均须在全校、部门直至个人各个层次展开。
(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通过管理评审等手段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4.1要求,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职责、权限和沟通
(1)职责和权限。
学校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见附录。最高管理者规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见“学校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以任命书形式任命管理者代表一名,负责:
①按ISO9001:2000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并保持学校质量体系所需的过程;
②向最高管理者汇报质量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要;
③确保提高全体教职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④就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3)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在学校内部建立各种沟通途径,包括但不局限于:
①各级会议(见《学校会议制度》);
②按各程序文件规定的信息传递;
③信访与咨询,主动收集的各类信息(见《学校外部沟通管理程序》)包括学校办公室、教科室编辑的《教育信息》《职教研究》等);
④各级管理者主动与下属沟通、交谈;
⑤家访,或直接向学生调查满意程度,并对有关信息予以传递;
⑥教研活动;
⑦管理评审;
⑧其他。
管理评审
(1)总则。
每年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议,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具体要求参见《管理评审程序》。
(2)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以下信息:
①内部审核结果;
②顾客的反馈(包括意见、建议和投诉);
③对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结果;
④对教育/培训过程进行常规的检查和评估的结果;
⑤对学生/学员进行常规的考核和考试的结果;
⑥对以往管理评审的决议和落实措施的验证;
⑦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3)管理评审的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决定和措施:
①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的决议;
②对顾客要求有关的学生/学员质量的改进的决议;
③对人员、设施、环境等资源的新的需求措施和组织结构的调整;
④对质量手册修改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