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呼硕草原小档案
地理位置: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镇,距呼伦贝尔市29千米
重要数据:位于呼伦贝尔西部,约占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的30%
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镇,距呼伦贝尔市29千米。这里是我国鄂温克族主要居住的地方,还居住有达斡尔、布里亚特、厄鲁特等少数民族,充满民族风情魅力。巴彦呼硕敖包是鄂温克草原上最大的官祭敖包,是内蒙古所有旅游景区唯一先有敖包后建景区的旅游区。巴彦呼硕敖包还沿袭着传统敖包修建的形式修建,有主敖包一个,小敖包12个,手工铜顶13个,原始的石供桌、石香炉,透出古老的敖包祭祀习俗。
■如入人间仙境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这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敖包相会》,在我国流传了近半个世纪。您可曾知道,这部电影的外景就是在巴彦呼硕拍摄的,那首《敖包相会》就是从这个敖包分传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这就是我国内蒙古大草原旅游东线主要景虎之一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呼硕草原风情旅游区。旅游区坐落在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中心,距海拉尔车站39千米,距民航海拉尔区东山机场45千米,交通便利,均有沥青路直达旅游区。
巴彦呼项草原旅游区始建于1989年,现已发展到拥有200万元固定资产、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50多万元的呼盟境内最大的草原旅游景区之一。
这里有目前国内装潢一流的新型蒙古包,其客房内设淋浴、卫生间,装饰风格各异的餐厅蒙古包,配以风味独特的草原奶制品和正宗的民族餐饮。观赏民族歌舞、听蒙古族姑娘用响亮的歌声为您敬酒献哈达,您会感到如入人间仙境。
■草原风光
夏天,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悠悠的白云举手可及,成群的牛羊散游草地,弯弯的伊敏河在碧绿无垠的草原上像一条银色的玉带。碧空万里,极目西眺,终年云雾缭绕的西唐山,受到当地牧民群众的崇拜。茶余饭后,您可骑马或乘勒勒车漫游阳光下的草原,亦可随这里的导游姑娘去访真正的“草原上的人们”,还可观赏赛马、摔跤、套马、驯马等表演。您可在这里参加祭敖包活动,那盛大的场面,真切的感受,会使您对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冬天,这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您可乘马拉爬犁或骑骆驼观赏雪景,也可以自己在茫茫草原上滑雪,乘雪橇……大草原典型草原又称高平原草原,约占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的30%,地势平坦,一望无垠。主要草种有硷草、针茅、冰草,牧草质量高,是牛羊最理想的放牧地。草甸草原分布于低缓的丘陵地带,约占草原总面积的40%,草高30至50厘米,适宜放牧大牲畜和冬季贮备用草。植被茂密,长有多种药用植物。春夏时节,百花盛开,煞是好看。
■地方娶亲风俗
在包头,娶亲先要选好良辰吉日,新郎带着娶亲队伍前往女方家里,娶亲队伍依次为男童(一对,手持灯笼和干草)、鼓匠(6—7人,核心位置是吹唢呐的,要沿街吹“得胜鼓还朝”)、花轿和骡马轿车。花轿和骡马轿车的多少取决于男方家里是否富裕,按习俗,这样的迎亲队伍称为“小登科”,即使当官的途中遇到,也得下马让路。
娶亲队伍回到新郎家门口时,先鸣炮驱邪,由两位年长的老妇手拿油灯把灯笼点着,把干草烧掉,新郎身着长袍马褂,身披红绸,头戴的插花冠,称为“一年景”,寓富贵之意;新娘则身穿红蟒袍,绣珠凤,头戴“凤冠”,蒙红盖头,有遮羞避邪,取吉祥之意。新郎、新娘下轿,脚踩红布,沿道有亲属用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撒到新郎、新娘身上,有“早生贵子”,也有只撒红枣和花生的,意为“早生”。
拜天地(拜堂),喜帐内放一格供桌(天地桌),桌上摆有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杆,称为“六证”,表示可知家里有多少粮食、多少布匹、衣服如何、人长得怎样、账目是否清楚、东西轻重等,即民间所谓的“三媒六证”之说。新郎进帐后先拿弓箭向四方虚射(土默特蒙族则在娶亲的时候就挎上弓箭,然后放在新娘住的房外,这是抢婚的遗俗,意思是男子全副武装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
拜堂后,新娘和新郎进入洞房后,新郎方可揭开新娘的红盖头。吃宴席时,黄米糕不可少,取“高”的谐音,意为天长地久。闹洞房,包头讲究“三天没大小”,亲朋好友都可以让新郎新娘“说令子”(即绕口令)或者让他们唱情歌。
知识链接
在雨水适中、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由多年生丛生禾草及根茎性禾草占优势所组成的草原植被,称为草甸草原。它比疏林草原含有更多的中旱生植物,只有少量的一年生植物混生其间。在一般情况下,阴坡可能自然成林,阳坡及平地因水分不足,不能自然成林,这是草甸草原与疏林草原的明显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