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是日本东京近郊的一座休眠火山,如今也成了日本帝国的标志。富士山下有五个美丽的湖,湖光山色,十分优美,夏季人们可到这里钓鱼游湖,冬季又可在这里滑雪,是个有名的度假胜地。富士山其实是一座休眠火山,据传是公元前286年因地震而形成的。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共有过18次喷发经历,最后一次是1707年,此后就变成了一座沉睡中的火山。
■日本第一高峰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富士山整个山体呈圆锥状,山体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放眼望去,就像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来赞美它。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接近太平洋岸,东京西南方约100千米。是日本最高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相信未来某一天,该火山就会爆发。日本岛国有100多处火山,平均每年都有一些火山喷发。而富士山火山自1707以来就没有再喷发过,虽然现在安静了,但仍然是困扰东京3千万人口安全的问题。因为东京距离富士山以东只有112千米,而火山一旦喷发,将造成不可估计的巨大损失。
象征着日本自然、历史、现代的三大景点之一的富士山,山麓周长约125千米,连同山麓宽广的熔岩流一起,底部直径约40—50千米。山顶的火山口地表直径约500公尺,深约250公尺。环绕锯齿状的火山口边缘有著名的“富士八峰”,即剑峰、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富士山属于富士火山带,这个火山带是从马里亚纳群岛起,经伊豆群岛、伊豆半岛到达本州北部的一条火山链。
■富士山火山的命名史
富士山不仅在日本本国中大名鼎鼎,向外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出现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富士名称最初源于虾夷语,即“永生”的意思,发音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的语言,意为“火之山”或“火神”。富士山山体优美,是日本最神圣、最引以为傲的象征。
富士山又名圣山和不死山。富士山最开头被日本人称为“不死山”,因为它还是一座活火山,而且是从完全平整的地面“生长”到现在这么高的。在明治时代,因由于“不死山”这个名字不文雅,所以“不死”两字被改为了同样读音的“富士”。富士山跨越了静冈、山梨两县县境,属富士火山带系山脉的主峰,山为圆锥,山麓则为优美的裙摆下垂弧度,正好位于骏河湾至系鱼川之间的大地沟地带上。
■日本“圣岳”是如何形成的
作为日本自然美景的最重要象征,富士山是距今约一万年前,过去曾为岛屿的伊豆半岛,由于地壳变动而与本洲岛激烈互撞挤压时所隆起形成的山脉。形成约有1万年,是典型的层状火山,具有独特的优美轮廓。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第三纪地层,喷发堆积形成山体,后经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
至今为止,富士山在山体的形成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其中,以小御岳年代最为久远,是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古富士是从8万年前左右开始直到1万5千年前左右持续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沉降后形成的,其高度接近标高3000米。
距今大约1万1千年前,古富士的山顶西侧开始喷发出大量熔岩。这些熔岩形成了现在的富士山主体的新富士。此后,古富士与新富士的山顶东西并列。后来古富士的山顶部分由于风化作用,引起了大规模的山崩,最终只剩下新富士的山顶。
史上关于富士山喷发的文字记载有:公元800年—802年的“延历喷发”,864年的贞观喷发,以及1707年的最后一次喷发,这次由宝永山发出的浓烟到达了大气中的平流层,落下的火山灰积有4厘米厚。此后仍不断观测到火山性的地震和喷烟,一般认为今后仍存在喷发的可能性。宝永山是富士山周围最显眼的寄生型火山,位于富士山东南斜面,在宝永山的西侧,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口。
■奇异壮观的富士山景象
由于火山口的喷发,富士山在山麓处形成了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天气晴朗时,在山顶看日出、观云海是吸引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赏玩的一大原因。
富士山上有植物2000余种,垂直分布明显,植被茂密。山顶终年积雪。北麓5个堰塞湖争相辉映着皑皑白雪的富士山,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是个游览赏玩不可多得的地方。另外,这里还分布有各种公园、科学馆、博物馆和各种游乐场所。真是一个神圣静逸的游览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