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7700000040

第40章 咳论篇第三十八

“原文”

黄帝问日: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日: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日:愿闻其状。岐伯日: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日:何以异之?岐伯日:肺咳之状,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珐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日: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日: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日:治之奈何?岐伯日: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日:善。

“译文”

黄帝说:肺脏有病能使人咳嗽这是什么道理?岐伯答道:五脏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单是肺的问题。黄帝说:我想听听咳嗽产生的情况。岐伯说:皮毛与肺相合,若皮毛感受了外邪,外邪可直接传给内合的肺脏。如果再吃了寒冷的饮食,则寒气经肺脉上达于肺,又引起肺寒,这样外在的寒邪与内在的寒饮共同侵犯于肺就形成了肺咳。一般地说,五脏是在各自所主的时令受病,如果咳嗽不是在肺所主的秋令发生,那么,其他时令的咳嗽则是五脏先受邪然后传给肺而产生的。

人和自然界是相应的,故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受了寒邪,使能得病,若轻微的,则发生咳嗽,严重的,寒气人里就成为腹泻、腹痛。所以当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

当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当长夏太阴主时,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黄帝说:这些咳嗽怎样鉴别呢?岐伯说:肺咳的症状,咳而气喘,呼吸有声,甚至唾血。心咳的症状,咳则心痛,喉中好像有东西梗塞一样,甚至咽喉肿痛闭塞。

肝咳的症状,咳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疼痛,并隐隐然疼痛牵引肩背,甚至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肾咳的症状,咳则腰背互相牵引作痛,甚至咳吐痰涎。

黄帝说:六腑咳的症状如何?它是怎样形成的?岐伯说:五脏咳日久不愈,则传给六腑。如脾咳不愈,传于胃则为胃咳,胃咳的症状是,咳嗽合并呕吐,严重时会呕出蛔虫;肝咳不愈,传于胆则为胆咳,胆咳的症状是,咳嗽时会呕吐胆汁;肺咳不愈,传于大肠则为大肠咳,大肠咳的症状是,咳嗽的同时会遗出大便;心咳不愈,传于小肠则为小肠咳,小肠咳的症状是,咳嗽时会矢气,即咳嗽与矢气同时发生;肾咳不愈,传于膀胱则为膀胱咳,膀胱咳的症状是咳嗽时小便失禁;久咳不愈,传于三焦则为三焦咳,三焦咳的症状是,咳嗽合并腹满,不想饮食。总之,咳嗽的发生都是邪气聚于胃,而关系到肺,故使人多涕唾,面部水肿,咳嗽气逆。

黄帝说;治疗的方法如何?岐伯说:治五脏的咳嗽,取用本经的俞穴;治六腑的咳嗽,取用本经的合穴;治咳而水肿的,取用有关脏腑的经穴。黄帝说:好!

同类推荐
  • 中草药入门400问

    中草药入门400问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一题一议的问答形式,从中药药理与归经、中医药学历史渊源、中药产区分布、炮制与养护贮存、药用植物考略、医方与中成药、名老药店号及名胜药市等7个方面对中草药知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全书重点突出,易读易记,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可称得上中医药学的“小百科”,适合各医药单位人员、中医药院校学生、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药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 华佗神方治百病

    华佗神方治百病

    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家庭生活必备书,处方用药好良师,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 春季奇招抗过敏

    春季奇招抗过敏

    大家对过敏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经历过过敏。过敏虽然似乎无时不在,但是也有高发季节,如春季。春季本是欣欣向荣、充满阳光和快乐的季节。却也正因为它的欣欣向荣,容易催发过敏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过敏,尽情享受这样美好的季节呢?本书将重点为大家讲述春季易于发生的过敏有哪些,以及如何防范和对症治疗。希望本书能对读者有帮助,并祝读者度过快乐的春天!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沈英森验方验案

    沈英森验方验案

    本书总结了沈英森教授在临证中行之有效的验方92个及相关验案,分为肝系验方验案、心系验方验案、脾系验方验案、肺系验方验案、肾系验方验案。
热门推荐
  • 再无孤陌

    再无孤陌

    那一年,万物凋零,只因她的出世。那一年,她拜入他的门下,笑看苍生。那一年,她修炼成仙,与他主管天下。那一年,她坠为堕仙,退出他的师门。那一年,她离奇失踪,世间再无西门孤陌一词。虐心仙侠情。
  • 后宫胭脂杀

    后宫胭脂杀

    这是一个女人,如何跟一个皇帝白头到老的故事。她顶着旁人的身世入宫,是为了报家破人亡的仇。她以为这一生所有,不过是将仇人尽数送进阿鼻地狱。除此再无其它情愫。可很多事,却在时间流转中,横生枝节。“云千雪,原来,你是没有心的。”当曾经乐意为她拱手江山的皇帝毫不留情的将她从心底抹去时,她站在冷宫的红墙里,徘徊自问:“霍延泓,我该进,还是退?”当他爱她时,她的心另有所属。当她终于蓦然回首,他似乎……不爱她了。
  •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如果我们都不死,你可以做我女朋友吗?
  • TFBOYS樱雨尘埃

    TFBOYS樱雨尘埃

    时光那边是我,岁月那边是你我们都愿意穷尽一生去等一个人是太傻还是太痴情?一个荒谬的赌约,让我来到你身边相识、相知、相爱、相守——到最后都化作一缕轻烟从回忆里飘过樱花开了又谢,雨落了便晴,尘埃里封存的是你我错过的约定我依旧站在樱花雨里,走过时光蹉跎,是否一回头便能看见你的笑颜我们都曾被时光抛弃,被岁月遗忘。不变的是一句简单的:我爱你注:此书根据TF家族自制短剧《男生学院自习室》改编,不喜勿喷~???星漓&幻儿合著
  •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

    身为大帝的他在一场颠覆神武大陆战役之中失去一身的修为之后他一直和他的捡到的宠物小龙相依为命本想就此过着平淡的生活可是先祖的出现让他重新拿起被封尘的剑开始一场奇幻的故事......
  • 站在星空上

    站在星空上

    完成任务,不愁吃穿。...什么地方,我穿越了?那里是地球?这是火星精灵族,人族,巨人族,蚁族,翼族.......亥,卯,寅,丑,子。便是火星的强者
  • 女主凶残

    女主凶残

    宋卿死于2014年4月5日清明节。穿越重生于天纪晋元一千三百二十四年。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娇女变成一个杀人犹如切菜的凶悍小姑娘,宋卿表示压力很大。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却是出了狼窝又进了虎穴。深宫之中,所有的杀机都隐在暗处,而她,要为“懦弱无能”的齐国太子铺平一条通向皇帝宝座的青云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家再醮记

    世家再醮记

    重生在平行世界的盛世大唐,似乎是她的幸运;但穿越成一个和离归宗的弃妇,又好似是她的不幸。王玫王九娘,从来没想过要过什么富贵荣华、巾帼力压须眉的快意生活,她只想安安乐乐地活下去。可是,安乐的生活,情投意合的夫君,都并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九娘子渐渐才明白这个道理。
  • 头脑交易所

    头脑交易所

    22世纪虚拟时代,一个充满高精尖科技的时代。由全球五大国共同研发的全息虚拟平台——交易所,标志着人类的新纪元。当众人都在为时代的跨越而感到激动时,殊不知在这场打着造福于人类的计划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直到有一天……四个高中生闯入了交易所……
  • 李宗吾传授的28堂生存智慧课

    李宗吾传授的28堂生存智慧课

    本书在深度挖掘李宗吾厚黑智慧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的要点链接和大量历史上的、现实生活中的、正面的或反面的事例,归纳出了28堂李宗吾的厚黑智慧课,诠释了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厚黑智慧之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