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1300000011

第11章 为孩子付出再多都是应该的,孩子不需要知道

现在的孩子往往考虑自己多,关心父母少。有的甚至认为父母为孩子付出、牺牲是天经地义的,不把父母的辛劳记在心上,不懂得体恤、关心、照顾父母。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你都为他做了些什么,在对孩子付出时绝对不能当无名英雄。从小告诉他,没有谁是应该为他做什么的,也没有什么是必须为他做的,无论是谁,为他做了什么,都应该知道感激;绝对不能让他感觉父母为他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

让孩子知道你为他做了什么

教会孩子回报,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

——佚名

经常有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缺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思想和行动。他们往往享受和分享物质多,替父母分忧解难少;考虑自己多,关心父母少;对父母不满足多,对已有的现状满足少。有的甚至认为“父母生我,就有义务养我”,认为父母为孩子付出、牺牲是义不容辞,天经地义的,而并不把父母的辛劳记在心上,不懂得体恤、关心、照顾父母。不仅如此,有些蛮橫的子女甚至毒打、虐待父母,把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父老母弃置街头,不闻不问。《新华每日电讯》一篇“儿子在大学里怎么没学到良心”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摘录如下:

“我是一位63岁的农民,今天我给你们写信,是想说说我的家事。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这些事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最近总感到心口疼。”

“我儿子是一名大学生,也是我们家五代人惟一考出的大学生,这是我老两口的骄傲啊!但因为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们也伤透了心。”

“记得儿子刚考上大学时,我去学校送他。下了火车后,我扛着笨重的行用走在前,儿子跟在后。本来就因为坐了一夜的火车,再加上了点年纪,刚到学校门口,就被大门前一根铁条绊倒了。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行用扔出了老远,一只鞋也甩掉了。儿子向四周看了看,像怕什么似的拉住我的胳膊猛地用力拽了一下说:‘干什么啊,丟不丟人!‘尽管我的双腿摔得很痛,但还是得很快爬起来,捡起鞋穿上继续去背行用。把儿子安顿好后,我忙着又是挂蚊帐,又是买日用品,这一切似乎在儿子眼里都是天经地义的。”

“第一学期儿子一共来了3次电话,每次都是要钱。我和老伴种着3亩地,抽空我就到村里的砖厂去做苦工。开始人家说我老,不肯收,我几乎给人家跪下了,人家可怜我才让干的。小闺女16岁了,初中毕业后上不起学给人家当了保姆,挣上的钱交给我后,我一分舍不得用,全寄给了儿子。甚至有一段时间老伴的眼红肿得厉害,疼得一个劲流泪,都舍不得花钱买一瓶眼药水啊!”

“为了能多挣点钱,老 在村子里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给人家抱一天孩子只挣5元钱,没日没夜的。去年冬天,儿子电话打得特别勤,每次都是要钱。我寄了4次有6000多元,我不知道现在上学就得这么多钱。后来才听村里去打工的一个小伙子回来说,他见到我儿子了,正谈着恋愛,很潇洒。说真的,我和老伴听了后不知是该气还是该高兴。然而最可气的是今年过年儿子回来时,那不争气的东西,居然偷改了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只是在报上看到过这事,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如今好几个月过去了,我一想起这事就心痛,整夜睡不着觉。我不明白我们亲手抚养大的儿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什么会变咸这样,不知他们在大学里除学习文化外,还能否学到要有良心?”

动物尚有反哺之情,这些长大了的孩子,为何会有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孩子变成这样,做父母的不能说没有责任。文章中这个孩子,在家里肯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凡事不论大小都离不开父母,从文章中这位父亲的描述我们可以窥见一斑。他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却不懂得这种生活来之不易,不了解父母的辛勤劳动,更不理解父母的爱心。这样的孩子往往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缺乏同情心,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他们在感情上很容易同父母发生对立,甚至出现偏差行为,父母的一片爱心换来的是痛苦和悲伤。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你都为他做了些什么。孩子很多时候是不知道父母为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的,干净的衣服、可口的食物,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天上理所当然掉下来的。

当你让孩子明白父母到底都为他做了些什么,你绝对会感慨,了解了事实后的孩子长大了。

“把握培养关键点”

父母在对孩子付出时不能当无名英雄,从小告诉他,没有谁是应该为他做什么的,也没有什么是必须为他做的。无论是谁,为他做了什么,都应该知道感激;绝对不能让他感觉父母为他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无论如何,让他知道父母的辛劳和爱他的心,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知恩图报。

让孩子懂得生活的艰辛

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

——东方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让孩子了解点家情,让他知道你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从而学会体谅大人持家的不易。现在的社会,由于企业经济的不景气,父母下岗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父母就更应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甚至是经济情况,让他知道父母工作的艰辛。即使你是一个清洁工,也应该明明白白告诉你的孩子,不必有任何的自卑,不必怕孩子知道了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有必要的话,做父母的还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去看看自己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情况,让孩子亲眼目睹你工作的辛苦与劳累,告诉孩子这样做一天可以赚多少钱,让孩子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这不是一次活生生的教育吗?

现实中有些父母尽管自身有许多生活艰辛和身体病痛,但他们总是竭力在孩子面前掩饰,错以为这是爱孩子,却不知在害了孩子。生活中有苦才有乐,家长不要刻意去掩饰生活的另一面,而应让孩子从小学会分担你的痛苦艰辛,理解生活的不易,长大后他才会珍惜眼前的生活,才会以真诚之心关爱别人。

孙小玲今年12岁,是小营办事处大孙村孙洪田、董秀兰夫妇12年前抱养的一个女儿。就在抱养孙小玲两年之后,65岁的孙洪田便相继得了肺炎、肺心病、心脏病、脑血栓等多种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已经有10年的时间没有迈出自家的大门,常年靠药物来维持生命。由于孙洪田失去了劳动能力,家中的7亩责任田退掉了6亩,只留下1亩地由孙小玲和母亲耕种。孙小玲的母亲董秀兰今年已经71岁,并患有脑血栓和胃炎,12岁的孙小玲是家中最棒的劳力和顸梁柱,两年前只有10岁的孙小玲便挑起了支撑这个家的重担。

孙小玲家的收入主要来自她耕种的1亩地和她养的18只鸡下蛋卖的钱。另外,董秀兰与孙小玲母子俩捡破烂也是这个家庭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董秀兰年龄大了,走不远,每次捡到的只是一些农药瓶、塑料布,一个月下来还卖不了20块钱。平常家里吃的菜基本上是靠孙小玲放学后在村內集市上捡来的菜叶子。为了能省一点钱让孙小玲上学,孙洪田现在吃的药基本上全是董秀兰老人自己拿着样品到田地里去挖,实在挖不到的才到药店里买一点。

无论生活多难,孙洪田、董秀兰夫妇还是让孙小玲和村里的其他小伙伴一样按时上了小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别看孙小玲只有12岁,但是地里种、收、管理,孙小玲样样在行。耕地家中没有牛,她就用小铁锨翻;锄地拿不动锄头,她就用镰;家里没有钱买肥料,她就去拾粪。做到干活学习两不误,孙小玲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开始做作业,做完作业再到2里外的地方用脚蹬三轮车拉水,然后做饭、喂鸡、给父亲熬草药,再去上学,放学后再到地里干活或者去捡破烂、拾菜叶子。“我们这个家能维持下来,多亏了这个孩子,都12岁了还连个雪糕也没吃过!人家这么大的孩子到处患着玩的时候,她还要考虑怎样让我们俩吃饱。”提起这些事孙洪田已经泣不咸声。“这些事都不该是一个12岁的孩子该干的事啊!”

孙小玲很聪明,学习成绩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名列前茅,用班主任赵树锋的话说“从未下过前三名”。无论学习多忙、地里的活多累,孙小玲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孙小玲显得多么成熟懂事。虽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可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明白生活的不易的孩子更懂事,跟父母更贴心,对日后的生活更能应对自如。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艰辛的。作为家长,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应该把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艰辛。让孩子直接面对,和家长共同承担起家庭生活的艰辛。要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告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它既会造就幸福,也会带来痛苦。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惟有直面人生,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命运,创造美好的未来。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懂得这些,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把握培养关键点”

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艰辛。孩子并不会因为家庭的困境而放弃努力学习,相反,大多数孩子当得知学习的费用来之不易时,会更加发奋地读书,努力比同龄人学得更加出色。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

——马卡连柯

中国可以说是个讲仁爱、懂感恩的国度。老祖宗经常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作家王跃文说:“做个中国人,特别在古代,一辈子都在感恩:从皇恩、养育之恩到知遇之恩,等等,真是感不尽的恩。”然而到现在,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知道感恩的人太少了,尤其是孩子!可是为什么孩子不知道感恩,做父母的有没有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知心姐姐”卢勤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学生为了感激父母十多年来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有一天晚上在父母都回家休息的时候,他给父母每人都沏了一杯茶,然后送到了客厅里。谁知他的父亲竟然说:“你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什么好心!你以为你想看电视我们不知道,你只要能搞好学习比什么都强,比做什么都令我们高兴!”气得这位中学生发誓:以后再给父母倒荼就不是人。这件事给我们启示就是,要在乎孩子的爱,接纳孩子的爱,知道让孩子感恩。正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习惯,无论我们的家长怎样为孩子操劳,孩子总认为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并不为之感动,充满感激。

教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让孩子从感谢父母开始。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来自父母那最简单的衣食、最质朴的关怀,也无不倾注了父母对他们的辛劳和热爱,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感激父母,热爱父母。

丰丰的爸爸,从丰丰上幼儿园开始,他就让孩子学会记日记,专门记生活中那些点滴的美好的事情。

例如,丰丰的日记中总会出现这样类似的记录:“我的爸爸有一双勤劳的手,他每天都起早带晚地辛苦工作着。”

“今天,妈妈为我织漂亮的新毛衣,她的手都累酸了,妈妈多疼我啊。”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奶奶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并夸我很懂事。”

这些简单的话语无不体现出孩子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现在丰丰已经上了初三,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很体贴父母,总是抢着帮父母做家务。在好多孩子很自私的今天,丰丰遇事时能同时为别人去着想,凡认识他的人无不夸他是个懂事的孩子。

……父亲的家庭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孩子已经从最初感激父母开始,学会了感激老师,感激同学,感激生活。回想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除了因E 客观因素,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些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去努力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事物,以致在黑暗中越陷越深。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具有现实意义,让孩子学会感恩,这将有助于孩子好的品格的形成,使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

下面且让我们看看哪几种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1.做人不能忘恩。你可以给孩子讲讲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小鹿,它逃避猎人的追赶,躲进了附近一个葡萄园。当猎人刚刚从它旁边走过,它就开始大吃起葡萄叶子来。猎人发现葡萄园的叶子在微微颤动,他们猜想:“这叶子下面会不会有只野兽呢?”于是猎人就开了一枪,结果可想而知,鹿被打中了。鹿在临死的时候说:“我活该倒霉!因为我吃掉的,恰恰是那些救过我命的葡萄叶子。”然后告诉孩子做人不能忘恩负义的道理。另外,可鼓励孩子学会说出自己最感谢的人和事,家长在一旁表示欣赏和赞扬。

2.感恩孝。“感恩孝、”,孝敬父母是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感恩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孝敬父母的美德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尽的众生。反之,如果反过来,完全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过问父母的生活,不关心他们的健康,则又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化和绝对化。

培养孩子的孝心,必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孝心就是一种感恩的心,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要让孩子们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才算是有孝心。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懂礼貌,责己严,为父母分忧解难。明理,做父母的可以多给孩子讲些古今故事,让孩子通过形象去理解。

3.让孩子体会爱。圣雄甘地说:“被愛心箭射过的人,才能领会愛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的。父亲对我所采用的方式,正是用愛的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体会到愛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下决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教孩子体味愛的过程也是教孩子学会感恩的过程。当你喂孩子美食时,不妨说:“好香,给妈妈尝尝好吗?”通常孩子会举起小勺递过来,你会对他表示赞许。如果孩子冷,你不妨问问他:“爸爸是不是也冷?”在给孩子添加衣服时,问问他:“爸爸衣服在哪里?”“妈妈穿哪件?”这么做既可以教他日常知识,又启发了他的愛心。

4.让孩子在对比的感悟中学会感恩。一位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待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

“好极了!”

“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

“是的?”

“有何感想?”

儿子回答:“咱家有一条狗,我发现他们家里却有四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只有前院那么一点儿,可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道:“感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不言而喻,学会逆向思考问题的孩子,一定是懂得感恩的孩子。在家教时,多从逆向的角度引导孩子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学会感恩。

5.我爱你,妈妈。母愛是大地,大地哺育了生命,滋养了万物,给予世界以真愛。孩子心中愛的种子正是母亲播撒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孩子,又用愛心呵护着孩子成长。

作为孩子任何时候都要懂得尊敬妈妈,她们生我们、养我们,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全力支持我们。做孩子的只有时刻尊敬她们,像愛你自己一样愛你的妈妈,好好保护她,才不会辜负母亲对孩子的养育之恩。

在北京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主角是个11岁的男孩,他9岁时离家出走,在外面流浪了三年。

主持人问他:“你在外面流浪时最想谁?”

男孩说:“最想我妈妈。”

“你怎么想的?”

“我想如果我有了钱,一Ⅲ辆汽车,把我妈接出来看看。”

男孩子为什么那么想他妈妈呢?无意中他讲了一件事。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家的母猫难产。小猫死在了猫妈妈的肚子里,妈妈让他帮助母猫把小死猫拽出来。

“当时那只母猫悲惨地叫着,”男孩说,“每拽出一只小猫,那母猫就使劲地叫,有一只小猫身子拽出来了,头还留在肚子里。就在母猫惨叫的时候,我妈说了一句话:‘生你的时候也这么难!我这才知道,我妈真不容易呀,说到这儿,男孩大声地哭了。男孩的妈妈也哭了。

生命是可贵的,而孕育生命的母亲更是伟大的。让孩子学会感恩,给孩子讲讲出生的故事,要让他思考自己是怎么长大的?该如何去回报给予他生命的人?让他懂得去爱自己的妈妈。谁都渴望亲情,亲情的教育就蕴藏于生活的点滴之中。

“把握培养关键点”

感恩之心的培育,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着手。每晚睡觉之前,你不妨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去想一想,今天有什么让孩子感激的事,比如父亲的一句叮咛,母亲的一顿早餐,邻居的一个致意,同学的善意帮助,老师讲课时忙碌的一个身影,这些都是生命中爱的体现,都值得孩子去珍惜。

向孩子“索要”关爱

一个会愛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愛别人,愛生活,愛这个世界。

——赵静波

不懂得爱父母的孩子很难学会爱别人,这一点尤其值得家长重视。因为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也逐渐增加,这些孩子只懂得无止境地索取、接受父母、他人的爱,却吝啬得不肯付出一点。

一位妈妈给3岁的儿子买了盒新鲜的点心。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爸爸走过来说:“什么好吃的?让我尝一尝。”儿子按住盒子盖大叫:“不给,不给。”“小东西,别这么自私,给一块。”爸爸故意从盒中抢了一块点心咬了一口。结果儿子大哭起来,非要爸爸吐出来不可。妈妈连忙跑过来哄着:“宝贝别哭了。都是爸爸不好,咱们打爸爸。”儿子大叫着:“坏爸爸!坏爸爸!”最后在爸爸连声的“认罪”中,儿子才破涕为笑。

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其实一岁前的婴儿就有情感反应,别人哭他会随着一起哭;一两岁的幼儿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玩具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有了想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这是爱心先天的自然流露。可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他们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有一对父母在这方面的做法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一鸣的父母为了培养一鸣的良好品格,让一鸣从小就关心父母,不小气、不自私,每次吃东西父母都要他和父母分着吃。有一次,一个朋友从外地带来了一筐橙子,父母要求一鸣每次吃橙子都要拿出三个,最大的两个给父母,小的留给自己。开始一鸣每次都做到了,可是,当筐里只剩下三个橙子时,一鸣却舍不得了。这时爸妈就告诉一鸣:越是好的东西少的时候越能考验人,这时,你能想到把好的、大的橙子给长辈,才是真正的好孩子,要求一鸣继续坚持以前的做法。最后,一鸣是一边哭着一边把大的橙子分给父母,而且眼泪汪汪地望着父母,希望他们不要把橙子吃下去。这时,妈妈给爸爸使了个眼色,一瓣一瓣地把橙子吃掉了。两个橙子到底是什么味儿,谁都没吃出来,因为他们也“心疼”。但从这以后,一鸣遇事总是先想到爸妈,逐渐养成了关心父母的习惯。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太多的关注与爱,可是很多家长却常忽视孩子的爱心教育。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有一位母亲就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我常跟儿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儿子真好!儿子小时候长得比较胖,刚学会走路时,我抱他上楼梯就很困难,所以我就有意识让他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要让他知道,在家里爸妈的想法也非常重要,做事情要学会为别人着想。在关键时候要充分发挥他在家里的作用。比如,每次回家,都要让他力所能及帮我拎一点东西,让他知道,妈妈一个人拿着很累,需要他帮忙,而且他也应该帮妈妈。有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告诉他,要体谅一下妈妈,不要让妈妈烦,妈妈很容易发脾气,往往这个时候他就会很主动地说一些我喜欢听的话,还会表现得特别乖。

父母不应该让孩子在家中当特殊人物,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分担家中的事物,不劳动者不得食。要循序渐进地教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擦桌子、摆放碗筷、摘菜叶、洗手绢等。在孩子稍大些时,还可以让他分担相对重要的家务,既让他获得成功感,又使他从小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并从中体会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劳和养育之情,体会到爱是需要付出的。

“把握培养关键点”

不少家长认为:现在我们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回报的。其实不然,你从不教孩子爱父母,孩子从哪里学会爱你们?要向孩子索要关爱,因为这也是教孩子爱父母的方式。

同类推荐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有如一节节长高的幼苗,父母善于掌控情绪,才能为稚嫩的幼苗提供成长期必备的阳光雨露。本书以真实案例和心理学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讲述父母如何善于保持好情绪、控制坏情绪,巧妙地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丝丝入扣的启迪下,使孩子从小就懂道理、喜上进,成为令人称道的佼佼者。优秀的孩子由父母营造的良好情绪氛围养育而成。为避免家庭的情绪天空出现摧毁孩子心灵的阴霾,需要父母始终做“学而时习知”的上进者。本书为这样的父母给出了最好的提示和警励。
  •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本书从儿童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结论,剖析了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性格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 探讨了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旨在如何形成家长适当的教育观念,如何为儿童创设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儿童所需的性格,帮助家长朋友们培养出平和而又理性、聪明而又智慧、善良而又独立、坚韧而又灵活、自信而又合群、明辨是非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 别错扣第一颗纽扣:成长中最中重要的36个秘密

    别错扣第一颗纽扣:成长中最中重要的36个秘密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成长中最重要的37个经验。这些经验具有独到见解,有助于青少年的生存、工作、理财、成功等。本书是关注孩子成长、关注自身发展的广大读者的不错选择。
  •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是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他的名字在西方一度成为优雅、博学、高尚、礼仪的代名词。他在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还未成年之时,就开始给他写信。在他的这些书信中,几乎是将自己毕生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儿子,并且对儿子在学识、处世、品格、能力、仪表、事业、生活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忠告。
热门推荐
  • 我的男票是大将军

    我的男票是大将军

    小乔从来没想到她会遇到一个叫周瑜的人而且当她想转身的时候他还能在原地等他我的男票叫周瑜是个大将军,我喜欢叫他公瑾,他喜欢叫我乔婉
  • 奇迹:狂战

    奇迹:狂战

    17岁本是应该在父母的怀中享受宠爱的时候,却因为父皇病重而为保护雪幻王朝狂战天下。一朝沉睡,醒来却忘记了和他的记忆,他是否会让他恢复记忆?他深夜潜入冰溪殿带走她。从此,血月大陆冰溪公主销声匿迹,十年后,冰溪公主回归,冰溪公主凭借自己双手创造世界奇迹,恢复十年前属于她的时代。“强者为尊的法则我最喜欢!”她微笑着、冷眼看着世人的惊艳、后悔、怨恨、羡慕以及嫉妒,挥一挥手,拂去满身尘埃,光芒万丈。低首浅笑便能铸就倾世传奇。男女狂热追逐,万名高手臣服;上古魔兽伏首,各位司神相助;神兵一指天地动,谁人敢弑我锋芒?公主冰溪步步走向强者之路,猖狂大陆,笑傲天下。
  • 逆回命运夜之幻想神域

    逆回命运夜之幻想神域

    皇者归来之时,天地应当臣服。屠龙是每一个少年的热血。不是我的错,向神起誓,能够杀死我的只有你。废墟中的地狱,王者的宝座。少年啊,拿起你手中的剑,你是的王,整个世界的王!因与果的相逆,是命中注定。为了她,就算是毁掉整个世界又算什么啊!.......当丧心病狂的他从坟墓里爬出来之时,命运的轮子又他妈开始转动了!
  • 固执的青春:你陪我可好

    固执的青春:你陪我可好

    女主时筱陌在命运转折时,能否忘掉过去呢!?重新开始的她在新的学校遇到了阳光暖男,逗比伪娘,腹黑校草,还有命运转折前的冷艳帅比,命运又会怎样安排呢?她会如始至终吗!
  • 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

    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

    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民族国家的形成、葡萄牙帝国的兴起、西班牙帝国的兴起、帝国兴起的奥秘、帝国面临挑战、帝国的衰落及失去帝国风光后的历程。
  • 康熙的野蛮皇后

    康熙的野蛮皇后

    《康熙的野蛮皇后》康熙的野蛮皇后qq新群:6290100他是睿智聪颖的少年天子,她是俏皮可人的满洲才女,一桩纯粹的政治婚姻把他们牵到了一起。从最初的两看两相厌,到最后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为何老天不遂人愿,他的皇后离奇消失在紫禁城!穿越时空的磨难,她能不能改变历史上那个悲情皇后的命运,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猜猜我的老公是谁

    猜猜我的老公是谁

    在困难环境下成长的大龄剩女,对于金钱有着执着的喜爱,对于权力有着不可避免的控制欲,在职场上碰到一个个都可以成为哥们的人,但最终花落谁家呢,请猜猜
  • 北大凌晨四点半

    北大凌晨四点半

    凌晨4点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学周边的各类小店都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优秀的北大学子们本已天资过人,但他们依然不放过所有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连凌晨四点半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北大人的成功不是机遇!不是巧合!而是来自不懈的努力!北大不是神话,只要我们跟他们一样,勤奋、努力和坚持,我们也能获得成功!《北大凌晨四点半》从北大精神和气质出发,从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切入,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青少年从平凡走向卓越!
  • 透视小中医

    透视小中医

    中医学生耿昊历经雷劈获得透视能力,佩戴多年的玉佩拥有储物空间,他的普通人生发生惊天逆转。他拥有一双透视神瞳,不仅可治病救人,赌石鉴宝,并且还能预知未来,避凶化吉。透视小中医,逍遥尘缘中。
  • 我变成了魔

    我变成了魔

    夜雨惜是一个平凡的上高一的娃,理想是过平凡的日子。在全校师生面前演出后变异了,就是变成了魔,她应该怎么办呢,无形之中卷入的纷争又是怎么回事,想过平凡的日子就这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