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1200000015

第15章

姜耀荣这态度的来由,李英莲当然不知道。她对他产生了怀疑。她以为姜耀荣之所以这样做,是嫌她不漂亮,不喜欢她。所以,有一阵子,她也不理姜耀荣了。“你哪里比我强呀?还嫌弃我!不理就不理,看谁犟得过谁!”当时,李英莲这样想。

过了几天,李英莲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姜耀荣只是在做那事上不感兴趣,其他事却都对她挺关心。去山里砍柴的时候,姜耀荣总是把柴火全都背在自己身上,一点都不肯让李英莲背。上菜园子里浇菜的时候,李英莲要挑粪桶,姜耀荣也不让,总是抢着挑。李英莲还发现,姜耀荣有好几次趁人不注意,往她的饭碗里夹菜。这一来,李英莲就糊涂了。她瞎琢磨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对我挺好的呀,根本就不是看不起我嘛!莫、莫非他有病,是个天阉,根本就做不了那事?哎呀,要真是这样,我可就倒一辈子臭霉了!”

家里人要是都像姜云岳那样,事情可就真麻烦了。姜耀荣得亏有个娘。姜老婆子疼姜耀荣,姜耀荣也跟姜老婆子亲。

姜老婆子晓得姜云岳偏心眼,不疼老大,所以事事都留着心眼,处处都为姜耀荣着想。她有心要维护儿子和儿媳的关系,便时不时地对李英莲做工作。她告诉李英莲说,自己的儿子没有病,对李英莲也很喜欢,只是性情上有些古怪,慢慢就会好的。她要李英莲多跟姜耀荣亲近,多用温言细语开导他,多用柔情去暖他的心。她对李英莲说:“人心不是铁打的。男人心再硬,女人的温情也能化得开!”

李英莲心肠好,性情温柔,人也聪明,特别善解人意。姜耀荣的行为,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姜老婆子的话,一言一语,她也都记在心里。她品出姜耀荣是一个胆子很小、自信心很弱、个性很特别的人,便用许多独特的方法来对待他。平时,她总是常和姜耀荣待在一起,尽可能和他找话说,找事做。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姜耀荣不感到孤单、寂寞。做事时,她也努力做,但绝不抢活干,更不处处显摆自己能干。她总是把那些难做、应该男人们做的活让给姜耀荣做。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姜耀荣感受到一个男人应该有的尊严。说话时,姜耀荣说对了,她会很快表示赞同;姜耀荣说错了,她也绝不立即反驳。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姜耀荣提高自己的胆量和气魄,渐渐地树立自信心。晚上睡觉的时候,她也绝不因为姜耀荣不肯做那事就不和他亲近。每天晚上一上床,她照例都会主动地抱一抱他,亲一亲他,对他说几句俏皮话,逗他笑一笑。她也猜出姜耀荣心中有秘密,但她绝不主动挑这些秘密,更不有意识地激姜耀荣说这些秘密,反倒经常用“命运”、“缘分”这些话题去宽姜耀荣的心。她常对姜耀荣说:“人呀,要认命,不能和命对着干。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强求也没用。”她还说:“人呀,要讲缘分。俗话不是说得好嘛,‘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你看人家七仙女和董允,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远隔千万里,就是因为有缘分,最终还是走到一起来了。要是没缘分呢,拉也拉不到一起的。”李英莲就这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刻刻都用自己的心去暖姜耀荣的心。

姜耀荣特别在意人们对他说话时的语气和方式。姜老婆子疼他,他却不喜欢姜老婆子说话。姜老婆子说话老絮絮叨叨的,跟念经似的,他听着烦。所以,一见姜老婆子没完没了地说起话来了,他就得躲开,有时候甚至拿本《三国演义》往茅房里躲。那本《三国演义》,他不知看过多少次了,老也看不够。他对《三国演义》里的那些武将很关心,总琢磨哪个的武功能排第一、哪个的武功能排第二。他还老想,要是吕布碰上马超了,两个人打一仗,谁能赢呢?他一旦在茅房里琢磨起这些问题了,就老半天出不来。所以,这办法挺管用。姜老婆子一见他拿书进茅房了,也就不念叨了。

姜云岳说话,姜耀荣就更不喜欢听了。岂止是不喜欢听呢,他甚至是非常反感父亲的那种说话方式。“扬着头,瞪着眼,一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满嘴里喷着唾沫,扯着嗓子大声吼叫,没高没低地骂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错了,只有他一个人对似的,那哪叫父亲跟儿子说话呀?简直就是监狱里的狱官训斥犯人!我和他大概前辈子是仇家,得罪过他,要不他为什么那么看不上我呢?”姜耀荣常这样想。

姜耀荣不爱听父亲说话,也不爱听母亲说话,却爱听李英莲说话。李英莲说话委婉,从不大声吼叫,更不板着面孔说那些谁都不爱听的大道理。她话不多,不喜欢讲长话,常常是只讲三两句、四五句话就结束。实在需要多讲两句时,她就举例子,通过例子来说明问题。她举例子说话,就像讲故事似的,生动,自然,不枯燥,更没有说教的味道。但她举的例子却都寓意深刻,令人听了能长很多知识,明白很多道理。结果,李英莲所讲的话,姜耀荣绝大部分都听进去了。

女人是给男人治病的最好良药。渐渐地,姜耀荣开始变了,话慢慢多起来了,脸上也看得见笑容了。

照壁山有老虎和豹子。它们常下山窜进村子叼走猪和狗,也常悄悄地在后面跟踪路上的行人。石板塘的很多人都听到过夜里路上行人大声吆喝的声音。那就是有人被虎豹盯上了,因为心里害怕,所以通过大声吆喝来壮胆。人们还说,碰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点火把,把火把拿在手里前后左右地甩。老虎和豹子都怕火,见到人手里有火把,也就不敢往人身上扑了。

这天清早,姜耀荣独自一个推着手推车买窑货去了。窑货就是陶器、瓷器和瓦器。这些东西,湘北一带的人家用得最多,人人个个的生活起居饮食都离不了。喝茶的茶碗,吃饭的饭碗,烧水的水罐,盛水的水缸,甚至包括洗脸、洗菜、洗衣用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盆子,无一不是窑货。窑货用得多,又容易损坏,所以要常买常换。去哪里买窑货呢?窑货,界石镇上有,湘北县城里也有,但这些地方的窑货都比较贵。窑货最多最便宜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铜官,一个是三峰窑。老百姓贪便宜,因而常去这两个地方买窑货。铜官窑始于唐代,历史上颇负盛名,其出产的瓷器曾远销江淮及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地。但铜官窑所在的那个地方比较远,单程就有近百里地,姜耀荣怕辛苦,不常去。他常去的地方是三峰窑。三峰窑的规模和名气都比铜官窑小得多,但比较近,就在湘北县城的附近,所以他爱去。今天他去的就是三峰窑。

三峰窑虽然比铜官近得多,来回却也有一百多里地,要走一整天,回程常常难免要走夜路。李英莲担心姜耀荣走夜路时遇上老虎或豹子,就叮嘱他一定要带火把。但没想到,姜耀荣粗心大意,临走时还是把火把忘了。

姜耀荣没带火把,李英莲一整天都心绪不宁。她总往坏处想,担心姜耀荣回来晚,路上会遇上老虎或豹子。还是大白天时,她就沉不住气了,东走走西看看地四处寻火把。当地的火把有用稻草扎的,有用柴火扎的,也有用“嫩竹蔑”——新长成不久的嫩竹子浸油做的。普通稻草和柴火扎的火把燃烧快,火势猛,但太不经用,烧一会儿就完了。“嫩竹蔑”火把经久耐用,燃烧的时间特别长,但成本也很高。姜云岳是个特别算细的人,平常时根本就舍不得用“嫩竹蔑”火把。他把家里的“嫩竹蔑”火把全都藏在阁楼上了,李英莲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她避开姜云岳和姜老婆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偷了一把“嫩竹蔑”火把,然后又悄悄地拿到石板路旁边的草丛中藏了起来。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天黑时去路上迎一迎姜耀荣。她担心普通火把不经用,燃烧的时间太短,所以就特地找了一把“嫩竹蔑”火把。

吃完晚饭,天忽然变了,乌云翻滚,漆黑一片,像要下雨的样子。李英莲再也坐不住了。她点燃了一个普通的柴火火把,捏在手里,就急急忙忙地出了门。到了石板路旁边,她一转身进了草丛,拿出了那把“嫩竹蔑”火把。她一手捏着正在熊熊燃烧的柴火火把,一手拿着那个“嫩竹蔑”火把,就急匆匆地朝着大路上走了。那柴火火把没一会儿就烧完了,她急忙又把“嫩竹蔑”火把点燃。

天黑极了,伸手不见五指,路上没有一个人。但李英莲丝毫没有畏惧之意。她举着火把,昂首阔步地往前走,似乎不是去迎丈夫,而是去打仗。大概走了两三里路,前方忽然传来了一阵大喊大叫的声音。那声音发抖,充满了畏惧之意。一听那声音,她就知道是姜耀荣遇上老虎或豹子了。她猛地加快脚步,举着火把迅速地往前冲。大概又跑了里把路,她就看到前方有一个人。那人倒拖着小推车,一边回头朝后看,一边踉踉跄跄地往前挪,分明就是姜耀荣的身影。他身后的不远处,紧紧地跟着一个很大的动物。那动物扬着头,猫着腰,正一步一步地向姜耀荣逼近。

“耀荣哥,别害怕,我来了!”李英莲一边大喊,一边飞快地跑。跑到姜耀荣身边时,她只略略停了一下,看了一眼姜耀荣,然后又高举火把急速地往前奔,一直朝着那动物的身影猛冲。

李英莲认得老虎和豹子。那动物身上的花纹是条状,不是铜钱状,个头也比一般的豹子大不少,显然是一只成年华南虎。她见那老虎还在跟着,便不管不顾地扬着火把朝它冲去。兴许是被火把上的火焰吓怕了,也兴许是被李英莲那不顾一切的凛然气势镇住了,那老虎掉转头就往回奔,不一会儿就跑得无影无踪。

姜耀荣飞快地跑过来了。他接过李英莲手中的火把,看着李英莲问:“你怎么来了?”

“我、我知道你没拿火把,所、所以就来迎、迎你!”李英莲气喘吁吁地说。

“这火把哪里来的?”

“从阁楼上悄悄拿的!”

“嗯,这火把管用。要是别的火把,咱俩只怕就没命了!你的心真好,真细,晓得来迎迎我,还特地找了一个好火把!”

“也、也没什么,是人都做得到的!”

“是人都做得到?哼,老头子就做不到!几个好一点的火把,他都得藏起来,好像这个家是他一个人的,我们都无关紧要!”

“刚才,那老虫(老虎——下同)在你后头追,都快往身上扑了,你怕吗?”

“怕!哪能不怕呢!我都吓得快走不动路了,两条腿现在还哆嗦呢!你呢?举着火把往老虫(同上)跟前跑,难道一点也不怕吗?”

“不怕,我一点也不怕!”

“你胆子可真大,连老虫(老虎)都不怕!”

“不是!刚才那阵,我根本就不知道怕了。这阵子想起来,心里却有些后怕了!”

“你是在惦记我,要保护我,对不?”

“是、是的!”

姜耀荣不说话了,把火把往地上一扔,伸手猛地抱住了李英莲。

姜耀荣和李英莲好上了。这一夜,东厢房里响声大作,一会儿是床铺板的“咯吱咯吱”声,一会儿是姜耀荣的“呼哧呼哧”喘息声,一会儿又是李英莲快乐得欲仙欲死的“哼哼唧唧”声。声音整整响了一夜,姜云岳也一夜不曾合眼。

接下来的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十天、第二十天,东厢房里照样响声不断,夜夜不曾停息。于是乎,姜云岳就每夜都不曾睡好觉了。

“哎哟,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呀?他们劲头那么足,夜夜‘唱戏’,我哪天能睡好觉呢?”姜云岳真的犯愁了。

同类推荐
  • 白话颐和园

    白话颐和园

    从这里出发,可追溯华夏文明的起源;在这里漫步,可饱览京城宫苑的精华。“颐和”二字,其意为颐养天年,安享太平。因此,匾额“颐和园”三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颐养天年,天下太平之园。本书向你介绍颐和园各建筑的由来、风格特征,并娓娓道来与之有关的道教、神仙、佛教、名人故事。全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也可供爱好北京宫苑文化的旅游者参考。
  •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是作者三年以来驾车游历西藏、新疆的彩色旅行日记。书中以优美的文字、色彩斑斓的风土照片、切身体会的真情实感,以及车轮印制的翔实自驾咨讯将每个人带入那神秘的佛国净土和广阔的大漠戈壁。
  •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大院,涉及其环境特色、营造兴建、建筑趣谈、装饰艺术、楹联匾额、百年传奇等。
  •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义者,顽固地坚持着报导摄影。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是能以批评的态度来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这本书是阮义忠以及夫人一起旅行欧亚的摄影随笔。他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欧亚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风土民风。语言平实朴素却渗透着深刻的力量。通过他的文字读懂一代摄影大家的情怀。
  • 我心中的太行山:全国网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我心中的太行山:全国网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本书是一本关于太行山的散文集子,共含68篇文章。68位作者用满腔的真情讲述了父辈们在太行山上创建的不朽业绩,用深邃的眼光解读了太行山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用深情的笔调抒写了太行山的山山水水和憨直厚朴的太行人。
热门推荐
  • 颐山诗话

    颐山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ilverado Squatters

    The Silverado Squa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舞伶

    舞伶

    在人世间有些东西自己永远预料不到,也许是不经意间,也许是命中注定,在人海中遇到了,便再也逃不开。从一开始的逃离,到最后的难以离别。此生遇到了,所以再也离不开,原来这是三生石上写着的留恋。
  • 异界大陆当混混

    异界大陆当混混

    恭贺诸君愁来到,笑迎范谢把魂吊。穿越重生后的弓贺是如何从人下人步步登天,原本的十世善人又是为何变成了手握生死法令的君主。
  • 天之崖,海之羚

    天之崖,海之羚

    冰山傲娇属性的皇孙,其实是女子,因母妃的一念之差,从小便被当做皇子抚养,不受宠的活着只为了得到那最不可能属于她的皇位,偏偏又爱上了敌国的。。。各种虐,各种宠,各种傲娇,全凭脑洞
  • 位面永恒之路

    位面永恒之路

    梦想的天梯摆在眼前,少年是否能够证得永恒之路?
  •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本书讲解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共分为13章内容,包括:心理自备、主动搭讪、继续沟通、结束交谈、印象装饰、投其所好等。
  • 自创系统战历史

    自创系统战历史

    穿越成张角的儿子,难不成打算做反派?幸好还有自创武将系统在身,不过为什么我造一次武将系统就会爆五个历史人物啊!!!还限定我只能收五个历史人物啊。管他那么多了,来一个我杀一个,诸葛亮很厉害比的过空白组合吗?李元霸很强?十六娘让她看看什么叫力气,项羽很霸道?那是我义兄,左边一个管毅右边一个刚子,身前一个夏侯龙,背后一个祸魔,这天下是谁的就让我们来战一战吧!!!《新人写书更新不稳定,不喜欢求不喷》
  • 择道,而后鹤归

    择道,而后鹤归

    几世几年,鹤本逍遥,独为一截旧折柳接尘世嚣光阴变迁,跨越无数轮回不渝追随炎凉世态,磨去一羽潇然,回敬满心沧桑且看此世,拓跋少年可否使残鹤复破重霄!
  • 锦绣重生:妖后太难宠

    锦绣重生:妖后太难宠

    上一世,母妃失宠,母族沦落,堂堂北齐国九公主萧星瑶迫于现实远嫁晋国。四年后,国已灭,家难返,恩宠难承。一代风华就此凋零。涅槃而来,北齐国后宫从此多了一位未出阁却名扬天下的铁腕女子。前朝权臣想借她除去心头大患?可以,她非常愿意将计就计,将自己送上至高权位。奸佞宠妃想要除她母亲而取而代之?没问题,她很有兴致想看一看究竟谁的手段更胜一筹。后来,这位权倾天下的九公主终于还是嫁了。嫁给了上一世那个宠她入骨却被她误会至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