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1200000001

第1章

洞庭湖南岸那一大片低矮的丘陵上,有一座孤零零的高山突兀而起。那山呈带状,高低起伏,绵延百里,很像一条卧伏的蚕虫,故名卧蚕山。但卧蚕山只是地图上的名字,老百姓并不这么叫她。当地人最重风水,起房盖屋时,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左右山环水抱”。卧蚕山巍然耸立,气势雄伟,形状颇有点像照壁,且终年郁郁葱葱,风光秀丽,还有许多历史遗迹、离奇传说以及名人的活动踪影。因此,百姓们不仅都喜欢以她为“照”,将房屋的正面朝向它,而且还给她起了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照壁山。

照壁山大大小小有数十座山峰,最中间的一座名叫神母岭。神母岭不高,不险峻,地理位置却极重要。她的东面岭下是粤汉铁路,西面岭下是湘长官道。山东西两边的人走南闯北,这里都是必经之地。山岭之巅有一道山谷,山谷之中有一座小亭子。那亭子很小,结构也很简单,不过是几根石头柱子撑着一个石板屋顶,但她由于建在上山路与下山路的交接点,位置极佳,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神母岭和照壁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人们建房盖屋时,不仅要把正面对着照壁山,而且要对着神母岭,对着那小亭子。

神母岭下有一个村子名叫石板塘。那村子在当地颇有点名气,百十里内几乎无人不晓。她为什么如此有名呢?这原因就在于她是一块地形地势极佳的风水宝地。

石板塘村风水确实好,山环水抱,具有旺家旺族的气势、招财进宝的看相。村子正面便是照壁山,且正对着神母岭顶上的那个小石头亭子。村子后面有一座小山。那山不高,不大,却四季常青,蔚然秀丽。最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山上长着五株巨大的松树。那五株松树如伞如盖,相抱相拥,交相辉映,高耸入云,不仅使得后山平添了几分巍峨壮丽的气势,而且还给整个村子带来了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村子南面、北面也有小山。北面的小山上还长着一株巨大的樟树。那樟树的树干特别粗,三个大人伸开手臂都合抱不过来。村子不大,坐西朝东,百十来间白墙青瓦的房屋紧紧凑凑地排列在一个三面环山的湾湾里。村子前面是一个地坪,地坪前面是数十块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稻田,而稻田前面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菜园子。菜园子前面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小路前面有一条终年流水潺潺的小溪,小溪上一座石板桥飞架而过,将东西两面的小路连接起来。那小路便是通往照壁山神母岭的主路了。

石板塘村以塘为名。石板塘不大,只有七八亩水面。她位于村子北侧的山边上,隔着北山的一个角,由一条弯弯的小路与村子连接起来。那弯弯的小路是用三尺来长、一尺来宽的长条石板铺成的,紧挨着水塘。由于有这条石板路,所以这水塘的名字叫做石板塘。石板塘虽没有紧挨着村子,但却是全村整体布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她终年满池清水,晶莹透澈,就像一块巨大的宝玉镶嵌在村边,映照着蓝天丽日、绿树红花、农田茅舍、瓦屋青烟,使得整个小山村显得、灵秀与妩媚、生机盎然。

石板塘最早的住户姓陈。陈家本来是当地有名大户。当地人都特别敬重山神、塘神,逢年过节必隆重祭拜。但陈家第十三代族长却是个粗鲁汉子,从来不信塘神。一年除夕夜里,他在邻村多喝了几杯酒,回来路过石板塘时,却玩了一个恶作剧——站在塘堤上,对着水面撒了一泡尿。没想到,回家后他就病倒了,病的恰恰就是那生儿育女的命根子。后来,他终于死在这病上了。他自知这病因何而起,临死前便叮嘱族里人说:“我这病是咎由自取,所以不可厚葬,也不可葬入祖坟,而只能葬在石板塘的塘堤之下。我葬在那里,好终日反省,向塘神谢罪。我下葬之后,你们赶紧将这祖屋卖了,从速搬家!切记!”

那位陈姓族长说完话就死了。他死之后,族人们遵照他的遗愿,将他草草下葬。至今,石板塘的塘堤之下,石板路西侧的路边上,还有他的坟墓。

陈家后来搬走了,这陈家老屋便卖给了一个姓姜的人家。姜家原来住在照壁山东面山下的高家坊一带。买了这陈家老屋后,姜家老族长便派自己的小儿子,一个知书达礼、好学上进、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带着妻子儿女,住进了这陈家老屋,并更名为石板塘村。

那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名叫姜日广,是石板塘姜家的第一代祖先。他搬来时,姜家只有几个人,而且一连三代单传。但到了第四代,即重孙子姜光瀚这一代,姜家便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了。姜家为什么会在这时候迅速发展呢?这里面的主要原因,乃是因为姜光瀚生了一个才能特别突出的好儿子。姜光瀚的这个好儿子,就是姜家第五代的代表人物姜辉阁。

姜光瀚有四个儿子:辉奇、辉阁、辉宇、辉纪。姜辉阁是姜光瀚的二儿子。他小时候,长相并不出众,远不如他那几个兄弟清朗俊逸。因此,姜光瀚不喜欢他。他把老大、老三、老四都送进宗祠里读书,却唯独把老二辉阁留在家里作田务农。但世界上的事情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姜辉奇、姜辉宇、姜辉纪从小“不管门前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后来却功名、成就、家业一无所成。而姜辉阁没有读过多少书,后来却成了名闻乡里、出类拔萃的人物。四兄弟中,数他的才干最优、成就最大、威望也最高。姜家整个家族后来的蓬勃发展,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姜辉阁在家族里发挥重要作用,是从一场官司开始的。那场官司,实质上是两个家族的根本利益之争。而他们所争的,便是石板塘那口小小的水塘。

原来,在南方各地,水塘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常常既是人们的生活用水,又是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石板塘就是石板塘村的唯一水源。村子里的数百亩水稻田都要靠她的水来灌溉。但石板塘地处高阜,堤下的几千亩水稻田却并不全是姜家的。因此,每年一到夏秋干旱季节,临近的各村各族便常来打石板塘的主意,不是公开决堤放水,就是私自挖塘偷水。这其中,尤以大路坪路家最为猖獗。他们常常仗着族大人多,不仅公开抢水,甚至还要大打出手。为了这事,姜家伤透了脑筋。这年秋初,湘北大旱,姜、路两家又为着石板塘的水闹起了纠纷。这一次,路家做得更绝。他们不仅公开决堤放水,全然不把姜家放在眼里,而且还恶人先告状,一纸诉状把姜家告到了县衙里。路家这样做,用心非常险恶,明显就是要把石板塘永远占为己有。

路家把姜家告了,姜家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但县衙正要开堂时,姜光瀚却不巧病了,上不了大堂。没办法,他只得要大儿子姜辉奇代他上堂。但没想到,姜辉奇虽已二十岁了,又饱读诗书,却胆小怕事,死活不肯去县衙。这一来,姜家便无路可走了,姜光瀚又急又气,手足无措,七窍生烟,恨不得拿根绳子上吊,一死了之。正在这万难之际,姜辉阁挺身而出了。他要求独闯县衙,代父上堂。姜光瀚见情况紧急,家里又再没有别的人了,便只得点点头,让他去了。这时,姜辉阁刚刚过完十六岁生日。

县衙开堂那天,路家去了三十个人,而姜家却只去了姜辉阁一个。姜辉阁年纪小,个头也小,像个小孩子,跪在大堂一旁,自然难以引人注意。县太爷坐在堂上,探头往下一看,见地上跪着一大片,却都是路家的人,姜家人一个也没看见,当时便有些不大高兴了。

“路家的人都来了,姜家的人呢?姜家为何不派人来呀?莫非藐视本官不成?”县太爷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问。

县太爷话音刚落,堂下忽地响起了一个小孩子稚嫩的声音:“石板塘姜家族长姜光瀚之子、小民姜辉阁参见青天大老爷!”

县太爷闻声望去,见是一个半大孩子跪在地上,不觉眉头一皱,发话说:“你是姜家来人?难道你姜家没人了,把你一个小小孩童派来敷衍了事?诉讼大事,关系重大,岂可儿戏!你从速回去,换你家大人来吧!”

姜辉阁见县太爷面露轻视之意,便抬头挺胸,娓娓而言道:“请问青天大老爷,难道小小孩童就不是人吗?从古至今,官府断案,只问有理没理、合法违法,何必非要分别大人小孩呢?难道那家子没大人了,只剩下小小孩童,官府就不能判案么?路家世居此地,人口众多,所以今日来人亦多。我姜家系新从外地搬来,繁衍未久,人口甚少,年长男丁只有家父姜光瀚一个,而他老人家今日恰逢患病在身,现正卧床不起,所以也就只来了我这一个小小孩童。我早听家父说过,大人是个公正廉明的青天大老爷,凡事都能秉公而断,决不会看人多人少、人大人小而扶强欺弱,轻率行事,是以大胆代父到庭。请大人体谅我的拳拳孝子之心。如有不敬之处,容日后家父病愈之后,再亲来请罪受罚!”

姜辉阁义正词严,铿锵有力,满堂人众听了皆不觉一惊,就连县太爷也不禁愣住了。他被姜辉阁的凛然气势所慑服,更为姜辉阁的惊人胆量所倾倒,暗自沉思了好大一会儿,倒有心向着姜家了。

“姜辉阁,你既是有胆代父到庭,对这案子必是能说得明白的了!你们姜、路两家为何要争抢这石板塘中之水?此事起于何时,是何人引起?其中缘由、曲直,你且明白道来!说得有理,恕你口出狂言、藐视本官之罪。倘若依仗自己年幼,当堂耍赖,无理取闹,小心棍棒伺候!”县太爷目视姜辉阁,当堂喝问。话虽仍然说得很重,语气却明显缓和多了。

“是,小人明白,不敢欺蒙青天大老爷,”姜辉阁趴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就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这石板塘是我姜家私塘,所处之地就在我姜家祖屋之侧,所蓄之水也都是我姜家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原本就该我姜家私用,与他路家无涉。”

“慢!你说石板塘是你姜家私塘,有何证据?该塘在你姜家祖屋之侧,所蓄之水都是你姜家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仅凭这两条,怎能下得了定论!”县太爷突然打断姜辉阁的话。

“启禀青天大老爷,”姜辉阁又磕了一个响头,“小人今日所居之石板塘老屋,是祖上向陈家买来的。小人祖上买这老屋时,原本就是连这口塘一起买的。当日祖上与陈家立有文书契约,连同房屋、田地、山林、菜园以及这口石板塘,总共付银三万七千两。其中,单是石板塘这一口水塘便付银伍千两。立这文书契约之时,为公正起见,两家商定,请了路家当时的老族长路俨路老先生作证人。”

“是嘛,你姜家买老屋时是连同石板塘一起买的?那当日签订的文书契约还在吗?”县太爷俯身相问,语气又缓和了不少。

“回青天大老爷,当日签订的文书契约都还在,而且小人统统带在身边了!”姜辉阁略略抬头看了一眼县太爷,旋即从怀中掏出文书契约交给师爷。

师爷拿过文书契约,双手递给县太爷。县太爷把文书契约摊开,戴起老花眼镜,细细地看了一遍,对着堂下高喊一声:“路春廷!”

“小人路春廷在此!”堂下一个五十上下的人回答。那人就是路家现任族长路春廷。

“路春廷,路俨是你祖上何人?他是否当过你路家族长呀?”县太爷探头问道。

“回大人,路、路俨是小人曾祖父,确、确实当过路家族长!”路春廷说道,头压得很低,话说得不利落,有些结巴,还带着颤音。显然,他有些怯场。

“唔!这就对了!路春廷,”县太爷手指文书契约,“姜家现有文书契约在此,上面赫然就有你曾祖父路俨的亲笔签名。他当时是这笔买卖的证人,对石板塘的情况一清二楚。明摆着,石板塘确是姜家私塘,塘中之水理应归姜家私用,你路家无权干涉。如今你路家不仅与他争抢这塘中之水,且还要恶人先告状,与他打这蛮不讲理的官司,却是为何?莫非这文书契约之事,你不知情?”

“回大人,文书契约之事,小人知道。姜家曾给小人看过。只是这其中还有一桩事情,小人不甚明白。”路春廷说。他已恢复正常了,说话时既不结巴了,也不带颤音了。

“你还有何事不甚明白?从速道来!”县太爷对着堂下又是一声高喊。

“是,小人这就禀报,”路春廷忙不迭地磕着响头,“青天大老爷明鉴,这纸文书契约虽已载明当日姜家向陈家购买石板塘之事,却并未说明石板塘原是陈家私产。倘若石板塘不是陈家私产,则陈家将这塘卖与姜家也就是不合法的了。我路家世代相传,陈家第十三代族长是一个横蛮不讲理的人,这石板塘所在之地便是他恃强凌弱,硬从我路家夺过去的。”

“喔,还有这等事?姜辉阁,此事作何解释?”县太爷低头看着姜辉阁。

事起突然,风向一下子变了。路家来的那三十个人纷纷交头接耳,神情异常兴奋起来。满堂的师爷、皂隶也都拿眼盯向姜辉阁,看他如何应对。

姜辉阁却没有丝毫惊惧之意。他略略移动了一下身子,不疾不徐地说道:“启禀青天大老爷,刚才路春廷先生所言与事实不符。石板塘原本不是水塘,而是一坵水田。这坵水田的名字就叫石板田。这田最早时确实是路家的,田主名叫路恩芳。本朝嘉庆十二年四月,路恩芳身患重病,因无钱医治,遂将该田卖给了陈庆增。这陈庆增就是陈家第十一代族长。他买入该田后,为方便用水,乃于嘉庆十四年筑堤蓄水,改田为塘,并命名为石板塘。当时为纪念改田为塘之事,陈庆增不仅自己写了一篇《石板塘记》,而且还特意请路家路昆老先生写了一篇《石板塘赋》。这两篇文章当时都一并刻在石碑上留作纪念。现今这石碑还在,小人已将它珍藏在阁楼之上了。小人本想将这石碑搬来与大人鉴赏的,但小人年小力弱,实在搬它不动。不过,陈庆增和路昆路老先生当日原作的文稿,以及陈、路两家买卖石板坵田地的契约,包括原石板坵的地契,小人今日都带在身上了,请大人明鉴!”

文书契约均在,一应证据俱全,姜辉阁又据理力争,言语铿锵,掷地有声,县太爷也是个明白人,怎敢不公正评判!这场官司自然是姜家赢了。

姜辉阁打赢了官司,这使姜光瀚不得不刮目相看。他晓得儿子的才干了,就开始把管理家务的重任逐步地向姜辉阁转移了。

几年后,四兄弟都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了。家里人太多了,穿衣、吃饭都聚在一起,诸多不便。因此,姜光瀚决定分家。一天早饭后,他把老大辉奇、老三辉宇、老四辉纪喊来,吩咐他们三个各自回房去写分家契约,并说这是考试,想借此机会考考他们的真才实学。他的意思很明白,觉得写契约是个文字功夫,只有老大、老三、老四书读得多,写得出来,而老二没读过什么书,所以也就不必为难他了。

同类推荐
  • 雪域莲花

    雪域莲花

    我希望籍沿佛陀的脚步,从尼泊尔向印度,一路追寻藏传佛教的历史与源头,以一名心灵探寻者的所失所得所感,向大家呈现在异域色彩下的生命意义。我更希望,籍我对佛教密宗的深入理解,用自己的脚步重走这段已被湮没的梵路,为以后的朝圣者找出一个最全、最清楚的朝拜路线,籍着行走与思考,燃亮生命的一束光灵性之光。
  • 巴黎:维也纳

    巴黎:维也纳

    本书作者踏上欧洲火车之旅,循着两部经典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余辉时》的场景跟景点,进行一段开始于火车,而主要场景发生在巴黎及维也纳的旅行。文章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抒情旅游文学的方式撰写,适时的带出景点的介绍。希望带着属于《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浪漫,去追寻属于自己生命的流动与爱。
  • 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其街巷地名大都带着浓厚的人文色彩。老城区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群,大街小巷的基本格局奠基于元代,形成于明代,清代虽有变动,但总格局未改变。它们与古都一起经历了历史沧桑,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城市的发展,有的已为历史所淹没,有的不止一次地更名改姓。
  • 喀纳斯时光之旅

    喀纳斯时光之旅

    去过喀纳斯吗,听过喀纳斯吗,喀纳斯的美不是现在的也不是记忆的,是你一生一世的追寻。遥远的新疆,唯美的喀纳斯,在很多人眼里有不同美的写照不同美的追寻,现在三个85后的女孩子带你走进另一番柔美的另类的喀纳斯,原来喀纳斯也可以这样,可爱着山川可爱着河流,也可爱着路边的老黄牛,可爱着图瓦小伙羞涩的笑可爱着喀纳斯小孩拉长的鼻涕····过喀纳斯的你,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延伸的喀纳斯记忆:麻雀泥土白桦湖水····向往喀纳斯的你,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完美的喀纳斯印象:唯美之外的向往····
  • 甘家洼风景

    甘家洼风景

    在这部由二十个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甘家洼风景》里,作者王保忠塑造了城镇化、现代化浪潮中一个正在逝去的村庄典型——甘家洼,呈现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处境,留守农民和外出务工者复杂的精神遭遇,试图为他们不甘泯灭的“野心”存史立传。
热门推荐
  • 何侍今生

    何侍今生

    他们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豪门公子,一个生来便是孤儿流浪弃女,却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一心复仇一去不回,她月下独望长发及腰。他们一个少年丧父跟着哥哥流浪天涯,一个逍遥自在誓要做英雄,他一心要闯荡天下留名千古,她生死相随何侍今生
  • 沉浮曲

    沉浮曲

    九九乾坤、浩瀚圣土、亿族林立、群雄荟萃千古之昌、万古之盛、累世而积、终得大世成祖之道、长生之途、天骄层出、争主沉浮
  • 牛角

    牛角

    一些记忆片段,一些成长的感悟,一些情绪化的胡言乱语。消磨所剩不多的光阴!
  • 冷总裁的美娇妻

    冷总裁的美娇妻

    他韩轩宇是韩氏集团的总经理,年仅二十七岁的他却是天天上娱乐头版的单身豪门大少,是大多数女孩所追求的对象,只要他经过的地方,女生们都会为之疯狂,一米八三的身高,相貌更是可以与金城武有的一比了,只是他脸上的表情都是那么冷冰冰的,让人为之却步,只能看着他走过身旁。。。而她是沈氏集团的大小姐沈洛惜,一米六五的身高,长得虽然不是怎样,但也算的上是一个小美女,二十二岁的她还在读大四,聪明伶俐的她深受男孩们的喜欢。只因父亲公司面临着要倒闭她无奈要与莫不相识的他结婚,也卷入了爱恨漩涡中,苦苦的挣扎着。。。。。。。
  • 少年不要错过爱

    少年不要错过爱

    十七岁的官若晓莫名其妙的进了诺岚奥斯贵族学院只有十大家族的人才可以进的内院,官若晓不知道她是还哭还还是该笑。在内院外院千金小姐的讽刺下勇敢地生活,废话!她可是打不死得小强!但悲催的是她竟然和三个男生在同一个宿舍里。ohmygod,校长把治老年痴呆的药当糖豆吃了吗?银发的冷酷帅哥、金发的萌系帅哥、灰发的神秘帅哥,她会和他们发生一段怎样的故事……
  • 双面女孩双面少

    双面女孩双面少

    性格倔强的女孩和性格霸道男人。两颗心的碰撞结果·············································一定有惊喜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残缺本)

    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残缺本)

    《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明刻本,小说以浙江、福建两省的抗倭史实为依据,集中叙述了以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军民与汪直、许朝光等内外海盗之间的斗争,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该书行文叙事曲折而有条理,注意悬念、对话和描写等手法,可读性较强。
  • 太上洞玄灵宝五岳真符

    太上洞玄灵宝五岳真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生化世界

    穿越生化世界

    这是我第二次写了,因上次的火影同人小说未写好,所以这次做足了准备,希望比上次更加受欢迎!本书讲的是主人公沈峰穿越到未来的3886年,发现世界已经被X病毒所侵占,所有人都变成了僵尸...沈峰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救世主,去拯救那个未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