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需要发泄,都需要倾诉孩子也不例外。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教育起来还要因人而异。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是最关键的因素。
家长要随时听孩子的倾诉,认真听孩子的想法,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让他们把压力释放出来。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走向极端,从而健康成长。
“我要!我还要!”——占有欲的开端
生活中,许多孩子在与小伙伴玩耍时,总是独占自己的玩具,不让别的小朋友玩,有的甚至还抢夺别人的玩具,表现出了很强的占有欲。对孩子的这种表现,不少父母认为是孩子小气、自私的表现。其实,孩子的占有欲是成长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自私自利”,说成是思想品德有问题。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孩子的“占有欲”不同于成人,它解释为产生对他人所有物的欲望,并通过行动占为己有。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孩子的占有欲大部分仅限于情感范畴,家长切勿轻易上升到“品质”的层面加以训斥。事实上,孩子占有欲的表现不一样,家长的应对处理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下面列举几个我们园里小朋友的故事。
情形1:露露妈妈抱着2岁的女儿到邻居家串门,刚挨着桌边坐下,露露看到盘子里的糖果就不由自主地伸手抓起来。妈妈赶忙制止,要孩子放下糖果,可露露小手抓得紧紧的,怎么也不肯松开,还哇哇大哭起来。妈妈边强制着扳开她的手,边斥责说:“没礼貌,怎能见到别人的东西就想要呢。”邻居见状忙抓了一把糖放在孩子手里,露露这才停止了哭声。
分析: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一定的占有欲,但对物品的所有权概念还很模糊,他们不清楚东西还存在着“你的”“他的”“我的”的区别,所以一旦发现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就认为是自己的,就要占为己有。
策略:家长要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上纲上线厉声斥责。随着孩子年龄和自我意识水平的增长,一般都能克服这种习惯。为了让孩子尽快认识到“你”“我”之分,家长可经常提醒孩子,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随便拿。
情形2:一天放学,添添见同学们都离开了,老师也不在,就把走廊上一小盆盛开的太阳花搬回了家。妈妈回家发现后很惊讶,添添兴奋地说:“是我从学校拿回来的!”妈妈严厉地批评添添不该这样做,添添低着头说:“你那天在公园不也拿了一盆花?”妈妈这才想起,不久前带孩子去公园玩,看到路边落下一盆月季,估计是别人扔的,就拿了回来,没想到孩子就“学”会了。第二天添添妈妈带他把花送了回去。
分析: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不论有意无意,大小善恶,都会影响成长中的孩子。如果家有自私自利、爱贪小便宜的父母,其不良行为必然会误导孩子,使他变得自私,占有欲强。
策略:当发现孩子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时,家长不要急于责罚,首先要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添添的例子警示家长要认识到“身教”的重要性,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做人的原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自己有了过错时要及时改正,当着孩子的面承认错误,让他也受到教育。
情形3:周末,恰恰随父母到舅舅家作客。表弟明明拿出新买的电动玩具卡车和恰恰一起玩,俩人都玩得很开心,特别是恰恰,到了吃饭的时候还玩兴未减。回家后,爸爸赫然发现恰恰的背包里藏着明明的电动玩具卡车,责问恰恰时,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于是爸爸断定是恰恰偷偷拿的,一气之下打了他一下。
分析: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3岁以后一般都能明白物品归属问题。但孩子的自我控制力还比较弱,行为举止上往往是感情超过理性,当某些物品有着很大的诱惑力时,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占有欲”。为了达到将心爱的物品占为己有的目的,有时孩子会采用偷窃甚至抢夺的方式来占有物品。
策略:孩子不论采取什么方式私自占有别人的东西,家长都应该予以制止和纠正,以免使孩子养成坏习惯,但不能采取粗暴的打骂方式。首先,家长可通过故事、说理等形式强化孩子的认识: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私拿应该受到惩罚。其次,积极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因为占有欲强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通过和朋友的接触,能让孩子逐渐理解社会生活的规范,学会待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
以上都是父母经常向我反映的情况,其实家长大可不必愤怒甚至是体罚孩子,应该弄清原因,及时疏导和教育。
占有欲在18个月到3岁的小孩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这也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正常表现,预示着孩子正进入积极建立自我的时期,是值得父母高兴的事情。父母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时期,为他们的人格建立打下坚实的根基,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
据调查,在这个时期的孩童眼中,凡周遭一切皆是属于他的。然后,通过不断地宣示“我的,我的!”从而获取他们想要拥有的物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拥有欲望。因此,孩子会将属于他的东西寸步不离地携带着,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我认同并增强安全感。当其他小孩触动了属于他的玩具时,他一定要将专属于自己的东西争回来,而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针对此时期孩子的特点,家长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尽快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
作为父母,发现孩子占有欲很强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孩子早日建立所有权的观念。比如,当孩子玩同伴的玩具时,家长可以强调一下:“这个玩具是小哥哥的,你只能玩不能带走,到时候要还给哥哥!”这些话可以让他尽快建立所有权的观念。
2.不要强求孩子“慷慨大方”
父母可以建议这个时期的小孩去分享,但是如果他们很强硬,难以说服,那就由着孩子的意愿好了,否则会因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产生逆反或者抑郁的不良后果,要讲求不强制的方法,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听从父母的要求,达成教育的目的。其实,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家长不必强迫他们“慷慨大方”。
3.让孩子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孩子已经形成所有权的概念后,占有欲仍然非常强烈,这种情况就需要注意了。孩子的这种独占心理可能和教育有关。应该教导孩子学会分享,比如吃饭时和孩子抢着吃、买东西时家人各一份,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分享的快乐,独占的心理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让我自己做!”——自信心的觉醒
一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玥玥捧着一堆“破烂”走了过来,将那些东西放到地上,然后坐下来,不出声响地摆弄。我好奇,过去看看玥玥在忙什么,原来是前天买的塑料玩具河马坏了,已经被玥玥拆得面目全非,河马嘴巴被分成了几节,零件也弄得乱七八糟。看着散落一地的零件,我决定帮她把河马安装好,可是,我刚拿起河马时,玥玥就夺了回去说:“让我自己做!”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要阻止我碰她的玩具,我也没说什么,继续看电视,只是时不时地瞥一眼她,看看进展如何。
只见她的两只小手不停地摆弄着,一会这样装着试试,一会那样调着看看,神情特别专注。不大工夫,玥玥大声地喊道:“妈妈你看,修好了。”我抬起头仔细看了看,说:“嗯,玥玥真能干。”玥玥更是满脸的得意,她爸爸回来后,她还大肆地炫耀呢。
见到这个场景,我很开心,因为这是孩子自信心觉醒的表现,玥玥这时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并且还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家长要注意,由于孩子还小,各方面发育还尚稚嫩,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去理解孩子,尽量满足她的需求,当然我指的是不过分的要求。如选玩具,父母要学会观察孩子喜欢怎样的玩具,满足他的需要。因为孩子尚处在社交和人格发育的初级阶段,如果贸然拒绝他的要求,很容易挫伤他的自尊心,长久下去,他就会产生社交恐惧,变得不愿与父母沟通。
还要提醒各位家长注意的是,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不经意的表现毁了孩子的自信,以下罗列的各项,父母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
(1)为孩子包办一切。太多的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如音乐、绘画、舞蹈、外语……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
(2)忽略孩子存在。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
(3)不相信孩子。不相信孩子是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有许多的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对一个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对人尊严无情的挑战。当家长怕孩子撒谎,对孩子的话进行挑剔、判断、质疑时,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
(4)与别的孩子相比较。这里说的比较是指家长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他的逆反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让他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使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
(5)用不恰当的方法惩罚孩子。很多家长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要知道,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伤害。
(6)强迫孩子做事。孩子是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独立的主体,他不是家长的高级玩具,家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要将我们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
(7)有条件地给予。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价处理。家长有条件地爱孩子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
我们应该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要了解自信心的重要性,自信心意味着对自己的信任,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自信心的强弱往往决定着一个人做事的成功与失败。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失败,其实质是自信心的丧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我们的生活中,自信心的重要也是不言而喻的。愈是自信愈会成功,愈成功愈会自信;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则导致更深的自卑。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素质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健全的人格,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士都充满自信与智慧,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培养孩子的自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让孩子更多地感受成功。为了使孩子自信起来,家长要善于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给孩子多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家长要努力寻找孩子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此来增加孩子的自信。
(2)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虽然说对孩子提出比较高的、比较严格的要求可以防止孩子松懈,可以促使孩子进步,但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即对孩子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必须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必须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3)教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家长首先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心灵上的支持与爱护,多给孩子一些安慰,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尽量减少孩子的挫败感,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其次要帮助孩子正确地归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帮孩子排除消极情绪。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往往在内心里有很深的“消极自我”情结,他们习惯于对自己说“我不行”,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要想办法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爸爸,亲我一下”——依赖性增强
星期一早上毛毛爸爸送孩子来上学时,跟我讲述了毛毛上学时的情形:
今天我送毛毛来幼儿园,到站时,我装作公交车到站的播音:“到站了,毛毛小朋友请下车!”可是毛毛坐在车座上不动,看快到上课的时间,我催促说:“毛毛,该上学了,和爸爸说再见!”这时毛毛蹭到我跟前说:“爸爸,亲我一下!”我赶紧过去亲他一下,然后催他下车,他很不情愿地下了车。不知道毛毛怎么了,难道是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了吗,我该怎么帮他呢?
听了毛毛爸爸的讲述,我告诉他,这并不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里过得不开心,而是他依赖性增强的一种表现。孩子在三四岁之前,对父母的依恋最强烈,这种依恋感来自于强烈的安全需要,所以,适度依恋是孩子发展的正常表现。孩子的“依恋”只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依恋行为总是会消失的,它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一段必经的心路历程,只是不同的孩子在依恋的强度和时间长短上有些差异。
三四岁以下的孩子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如果到了这一年龄的孩子还没有对家人产生依恋感,就会给孩子未来的生活打上阴影。所以1至1岁半的孩子最好由父母自己带。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全天候养育、照顾自己的孩子,很多家庭只能请保姆或者是长辈来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疏远了。很多父母还引以为豪,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黏人、大大方方的好孩子。
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孩子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黏人现象”)。这不仅可以促使孩子找到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孩子享受愉悦感。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伴侣、后代和睦相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孩子还没有产生适度的“黏人性”,将来就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影响他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
当然孩子依赖性过强也是有负面影响的,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够自信,因为他只愿意黏着妈妈,不太合群,做什么事情都担心自己做不好,都要妈妈来帮助,自理能力也受到影响,身体活动也不太积极,性格容易既暴躁又懦弱。针对这种较黏人的孩子,父母的教养态度非常关键。要克服孩子的依赖性,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
孩子在1~3岁的时候,会进入艾里克森所提出的自主、羞怯或怀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会自主地探索环境以及尝试新事物。比如,他们会开始试着自己用小勺吃饭。然而,有些父母为了节省时间,或怕孩子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便会把小勺从孩子手中拿走。类似的做法看起来省了不少事,然而却是造成孩子依赖行为的根源。孩子尝试新事物的行为如果遭到父母一再地干涉,他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折感,最后只能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而这也意味着孩子掌握新技能的时间会被人为地推迟。这对儿童独立性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在4~6岁的时候,孩子迈入了另一个新的里程碑,即自动自发、退缩内疚阶段。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儿童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如果此时父母对其新的目标给予支持,儿童自发的责任感便能得到发展。因此,要扭转孩子的依赖心理,就要掌握适当的方法,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经验,供家长学习参考:
1.创设分离的机会
父母要认识到分离是暂时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创设分离的机会,而分离对母子来说并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再遇到孩子要求晚上两边都想去,又想妈妈,又想奶奶的情况,或者已经在家里答应好了,出门不久就要妈妈抱的情况,妈妈的态度就要坚定一些,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要坚定地摇头。一次两次后,孩子会发现自己黏人并没有什么结果,就会减少黏人的行为了。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要明白这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现在必须离开,不要在心里产生罪恶感。
2.与孩子提前协商
每次在父母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都应提前跟孩子说清楚,有时还要用商量的语气,但父母决定下来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办,要提前说明,比如在路上的时候就和孩子说:“妈妈回去要做饭,妈妈需要你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妈妈,但如果一个人待着没意思,尽量忍一下。”进了家门后仍然这样说,孩子一般会答应的。到时候虽然很不情愿,但承诺在幼小的心灵还是能留下分量的。孩子会渐渐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家长也确实去做自己所说的事,这样就可以培养互相信任的感受。
3.让孩子学会自理生活
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孩子能自己动手做一些日常小事的时候,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如穿衣、整理玩具、打扫房间、做饭等。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也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代劳。孩子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才能发展成一个健全、独立的人。
4.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许多父母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成长的真正需求。孩子从好奇到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博爱、尊重、义务悄悄地从孩子的心灵中淡化,责任心也慢慢地流失。父母应帮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不替孩子包办一切,让孩子在亲自实践中培养责任感。
“妈妈,我做梦了”——梦境反映孩子的内心
人的一生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据统计,新生儿一天要睡16个小时甚至更多,周岁的宝宝要睡14个小时,2岁的幼儿要睡13个小时,3岁的幼儿每天要有12个小时的睡眠,5岁时减少到11个小时,到了9岁则需10个小时,成人每天要睡8小时。可见睡眠占我们的生活比重很大,说到睡眠就不得不提常伴我们睡眠的梦境了,梦也因它的千奇百怪,多姿多彩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
有一次一大早起来,玥玥就对我说:“妈妈,我做梦了,梦见我一直在看书,你叫我不要看了,我不听,你就带我去打针,我没有哭!”
我听糊涂了,这什么梦啊?玥玥经常在睡醒后给我讲述她在梦里发生的奇怪事情,有一次还对我说:“妈,我梦见我在天上飞,可是我一醒来,怎么还在床上啊?”她的想象力怎么就那么好,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我告诉玥玥不要想太多,梦都是假的。
很多家长也会像我一样没把孩子做梦的事放在心上,偶尔听听,有时会觉得孩子的梦很奇怪,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通过观察和阅读相关资料,我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其实,父母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梦,耐心地倾听,小心地询问,尽可能多地了解梦的细节。德国心理学家格奥尔克·芬克有一本书,就破译了儿童的梦之谜,解析了各种梦境背后隐藏的重要信号。下面列举一些孩子经常梦到的内容,和家长共同了解梦境背后的故事:
梦见深渊:梦见深渊时躲过了它,表明孩子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梦见掉下深渊,是感到孤独,无人照管他。
梦见山峰:如果攀登艰难,意味着孩子担心完不成某项作业。如达不到顶峰,表示他感到负担过重,没有余力。
梦见小丑:孩子把马戏、杂技中的丑角看做是啼笑皆非的形象。梦见丑角是他不知道周围世界是否真正了解他。
梦见巨龙:同神话中的巨龙搏斗是内心感情的搏斗,或者孩子下意识地认为父母敦促他学习的压力太大。
梦见食物:梦见美食可以说是缺少精神食粮,表示完成学习游刃有余。梦中不肯进食,是他厌恶日常生活中非做不可的某件事。
梦见跌落:掉进无底洞,表示孩子不善于与人接触,难以适应。原因也可能是做了点坏事后有负疚感。
梦见玻璃物品:表示孩子害怕以往的密切关系会破裂,如怕父母离婚等。或者他怕说出可能挨骂的想法。
梦见猫狗:许多孩子梦见猫狗,表明他们缺少关注和温情,希望得到抚爱。
梦见孤岛:孩子要么感到孤单,要么把岛屿看成是逃避不公正待遇的地方。
梦见巨人:童话中的庞然大物往往是一个人人都顺从的超人,这表明孩子感到压抑,他的个性不能发展。
梦见溺水:反映出害怕感情“沉没”,孩子怕失去父母或朋友的爱。
梦见隧道:孩子周围一片黑暗,他正经历一个软弱的时期,应鼓励孩子重新认识自己。
梦见迷路:心灵在发出警告,孩子正不知所措,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到安全和爱。
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家长经常向我发问,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常常会被噩梦惊醒,是我们给孩子的爱太少了吗?当发现孩子做噩梦的时候,不要惊慌,孩子做噩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大多数做噩梦的孩子,其生理、心理或脑神经的发育并没有任何特殊问题。
现代研究证实,有时候,梦境是白天的生活经历在夜间“发酵”的结果,比如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看恐怖片、父母吵架、睡前剧烈运动等,这些都可以导致噩梦。如果做噩梦并惊醒,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梦魇”,这也常常是由于睡得太晚、睡前吃太多东西、过度兴奋或心中有压力造成的。孩子醒来后,常常能鲜明地描述梦境,难以再次入睡。晚上睡得不安稳,第二天无法按时起床,时间长了,就会对孩子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除了避免上述情况外,父母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他知道现在是就寝时间,该上床睡觉了,家长可以逐步在家中建立起“晚安仪式”,让宝宝感到睡觉是不可抗拒的,是很有乐趣的。具体做法如下:
(1)把卧室、客厅的电灯、电视关掉,卧室只留一盏小夜灯。
(2)互道晚安“爸爸晚安、妈妈晚安”“宝宝晚安”,或者是“愿你早睡早起,快快长大”等。当然,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暗号”是最温馨的。
(3)临睡前换上睡衣会让孩子比较清楚地知道该上床睡觉了。
(4)一杯热牛奶、刷牙、洗脸,都是睡前的“仪式”,提醒孩子睡眠时间到了。
(5)把孩子喜爱的玩具放在床头,让它伴随孩子入睡,像柔软的毯子或玩具娃娃。等孩子长大一些,可以让他向玩具说声“晚安”,还可以拿玩具安详的状态做比较,让孩子学得乖乖入睡。
(6)睡前播放音乐或催眠曲,并在半小时后关闭音乐。
(7)一段温馨的床边故事。故事不一定有结局,也可以是父母自己即兴创作的,最好是把孩子当做故事的主角编进故事里。
(8)对上了床仍感兴奋,不愿入睡的孩子,父母可以坐在床边,鼓励他先闭上眼睛,培养睡意。
规律的生活作息及良好的睡眠习惯能使孩子有较高的睡眠质量,做“好梦”还是做“噩梦”其实并不会对孩子的健康和发育产生很大影响。只不过,如果频繁出现睡眠异常现象,父母就要多多留意了,必要时应请教儿科医生共同解决。
“那个是我的!”——自我意识的萌芽
一个早上,玥玥赖床不起来吃早饭,我怎么叫也不管用,只好由着玥玥了,但不忍心看孩子饿着,就把饭端到床边给玥玥吃,可是她看到我没有用她平时用的碗盛汤时,便固执地吵闹说:“这个是你的,那个是我的!”非要我把碗换回来才肯吃饭。
开始我纳闷孩子为什么如此任性,用哪个碗也这么挑剔。后来了解了这是孩子步入成长中的一个新阶段,从她口中能听到人称时,说明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自我意识出现的最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我”。1岁的孩子能够知道自己的名字。从孩子能听懂别人说话,按别人的话做动作开始,大人就要反复问他:“宝宝呢?”一边指指他,这样,孩子渐渐知道“宝宝”这个名字是指他自己。掌握代词“我”,要比掌握自己的名字困难,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孩子把人称代词当做具体名词来理解。大人在互相谈论中,把孩子称为他,孩子开始学说话时,模仿大人,把“他”字用到自己身上。比如大人说:“他又淘气了。”孩子懂得这是指他自己,但是也说:“他又淘气了。”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你奶奶……”孩子就把自己的奶奶称为“你奶奶”。
第二阶段,出现对人称代词的模糊理解。对“你”“我”似懂非懂,有时用对了,有时又用错了。比如孩子把自己的奶奶称为“你奶奶”,妈妈教他:“你不要说你奶奶,要说我奶奶。”孩子说:“不是妈妈的奶奶,是你奶奶。”
第三阶段,逐渐能够正确运用“我”字。两三岁孩子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明白了自我意识的三个阶段后,再让我们看看自我意识的发生表现在哪几方面:
第一,坚持自己的主意。孩子自从学会自己走路和使用物体的动作后,就产生强烈的独立性需要。
2岁左右,独立行动的愿望表现为坚持自己的主意,不听从大人。比如孩子什么东西都捡起来放在嘴里,大人说了多少次都不听,最后大人只好把东西涂上黄连,让苦味来教训他。这阶段的孩子常用“我自己”或“自己来”表示对抗,前面说过孩子坚持的行为,有的是“理直气壮”的。
第二,“知道”自己的力量。孩子在动作发展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自己的力量。首先,他知道自己可以影响物体。比如他发现推一下皮球,球就会滚动,于是他追着皮球,使它连续滚动;其次,孩子又渐渐发现,他可以影响别人。比如他把玩具从床上扔到地上,叫妈妈来捡,妈妈过来捡起来,他又扔下,再叫妈妈来捡。2岁左右的孩子最喜欢重复这一类的动作。2岁以后,孩子逐渐会用语言指挥别人。
第三,说出自己的行为。2岁以后,孩子学会说话,便喜欢边做边说,常常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行为。比如爬上高处,孩子说:“爬得高高的。”孩子不仅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行为,而且能够用语言控制自己的行动。比如想拿糖吃的时候,他自己说“宝宝不吃”,把手缩回去。
第四,占有意识的出现。两三岁的孩子,能够意识到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孩子们在一起玩时,有的孩子把别人的玩具拿去,被夺走玩具的孩子一般都要去拿回来,有的很注意保存自己的财富。例如,有一个孩子四次被人拿走玩具,没有任何表示,第五次,他开始反抗了,当那个拿他东西的孩子走过来时,他赶紧抓住自己的玩具,不肯放手。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生活用品、对自己的亲人,都出现占有的意识,这也是“自我”概念的一种表现。
第五,自我体验的发展。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孩子产生了新的情感,如自豪感、自尊心、羞愧感等。孩子常常因自己成功地做出某种行动而自豪,比如把几块积木搭起来不倒,自己满足地微笑了。两三岁孩子的自尊心和羞愧感表现在喜欢听夸赞,不喜欢听批评。这个年龄的孩子刚学会唱歌,最喜欢给别人表演,受到夸赞就唱个没完。受到批评则表示不高兴。
世事皆有两面性,孩子拥有自我意识固然好,但我们却不能盲目地任其发展,造成孩子自我意识过强的不良后果。孩子出现自我意识过强,没有感恩意识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从小受到长辈的过分溺爱,养成娇惯放纵的性格。现代家庭中,父母及长辈容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处处迁就孩子,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不到只要一哭一闹也能得到”。于是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时时处处要别人迁就,常常提出无理要求。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呢?
(1)家长应改变以前盲目溺爱,一味娇惯孩子的做法。对孩子的具体要求分清是否合理,对一些不合理、过分的要求应予以指出、拒绝,并对孩子耐心地讲明道理,指出他的不对之处,提出批评。当然要孩子一下子接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期间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对孩子的哭闹,家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是不要再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盲目迁就;二是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大发雷霆,给孩子一个冷处理过程,让他意识到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疏导逆反心理。儿童因为逆反心理作用,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故意和父母唱对台戏。其实逆反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希望自己的独立意向得到尊重。家长应教育孩子待人处事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启发孩子学会心理“移位”,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的心理,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而疏导逆反心理。
(3)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依赖性。孩子自我中心过重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从小家长包办代替、过分地照顾保护和娇惯迁就,对很多事情,孩子都不用想不用做,因而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所以应该要求孩子从日常生活、劳动做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帮助孩子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其独立能力。
(4)批评与表扬。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发挥批评与表扬的作用,通过批评的约束与表扬的激励,能够使孩子逐渐意识到一件事该不该做、怎样做好。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指出为什么要批评他,该如何改正;孩子做得好就要及时表扬。
“我真的生气了!”——独立意识的觉醒
3岁时玥玥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很多事我让她去做她偏不做,可不让她做的她却做得很起劲儿。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已把玥玥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谁知早上起床,玥玥一看我给她准备的衣服就是不穿,说不好看,非要穿昨天穿过的那件,可那件衣服已经脏了,怎么穿呢?我急着上班,心急火燎的,可玥玥不管这些,又哭又闹。还有一次要吃饭了,我叫玥玥去洗手,她说不洗,她的手不脏。我如果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她便会对我嚷:“我真的生气了!”
孩子慢慢地长大,已经有了自主意识,渐渐地什么事都跟大人对着干,而且什么事都想自己干,令家长很苦恼。孩子这种表现说明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了,凡事都想自己做主,不要听从家长的意见,也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形,应对像玥玥这样的孩子教育要讲究方法:
1.尊重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1岁时就有了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对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2.让孩子学会和同伴协商
孩子之间常常会为了玩具而发生争吵。这时,家长要教育孩子自己和同伴协商解决问题。
玥玥和表妹一起做游戏时,经常会为了争夺玩具而大哭小叫,她们哭的目的是为了等成人的裁决。我想没有什么办法比让孩子自己协商解决更好的。成人总是害怕看到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常常自以为是地插手、过问。其实,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总会有自己解决的办法。所以,我就提醒她:“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都高兴。”刚开始我的确教了孩子“几招”,但主要以启发为主,引导她自己解决问题。以后,随着玥玥年龄的增长和解决问题次数的增加,她逐渐有了一套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尤其是现在,玥玥在我们幼儿园里学习,这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陌生孩子之间不熟悉,她和其他孩子就要合作游戏,自己解决伙伴间的矛盾。放假时,玥玥和表妹又碰头了,为了几只彩色小筐眼看就要发生“战争”了,而玥玥以“物物交易”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两个孩子又高兴地玩在一起。
3.鼓励孩子权衡利弊
每位家长都会遇到孩子赖在玩具柜台前号啕大哭,或者死死抱住一样玩具的情况。而那些玩具或者贵得离谱,或者家里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虽然,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不困难,但这对孩子不利。我通常的做法是让她进行选择,挑一个价格、功能更加适合她的,让她自己去权衡,到底自己最需要或最喜欢的是什么。因为,每次选择都是对孩子的考验,需要她自己思考、衡量、取舍。孩子现在练习做出的决定越多,长大后在问题面前就越能应付自如。
4.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
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孩子,培养孩子自理的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爱的观念和方式往往被许多父母所忽视。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些父母在不经意间夺走了孩子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使其失去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实在令人遗憾。改变爱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
5.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孩子自己做
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如1岁的孩子吃饭时要自己来,便可满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饭弄到桌上;2岁左右的孩子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均应支持,允许他自己做。这样既可锻炼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可增强孩子自理的能力。
6.教给孩子独立做事的知识和技能
孩子不仅要有独立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不仅愿意自己做事,而且还会自己做事。例如,怎样穿脱衣服、洗脸洗手,怎样择菜、洗菜,怎样扫地、擦桌子,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而且独立性还表现在孩子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家长要教孩子自己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自己去和同伴交往,当孩子和同伴发生纠纷时,教他们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决矛盾。
7.经常提醒,持之以恒
许多事情孩子要自己来只是凭一时的兴趣。而孩子的兴趣广泛却并不稳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使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必须靠父母的帮助和督促。经常提醒孩子按时去做该做的事,如“该洗脸了”“该洗手了”等。若孩子不愿自己做时则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能干,一定会做的。”或者说:“你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以此来强化父母的指令,激励孩子持之以恒,以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我就不听!”——情感丰富的开始
邻居家的孩子卿卿在5岁时,总是会和大人对着干:
“卿卿,帮妈妈把笤帚拿过来!”
“不,我为什么要做得这么累,不公平!其他小孩都不用做这么多事!”
妈妈见卿卿不听话,便没好气地说:“不许再罗嗦!你并没有做多少事!只是帮妈妈把东西拿过来就行。”
“不,我就不听!”卿卿大声回答,自顾自地回房间去了。
卿卿妈妈知道这样吵下去永远也不会有好结果。那天在楼下碰见我,她就跟我聊起这事,问我该怎么办?
我告诉她这是孩子情感丰富的开始,孩子到了五六岁,感情上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情感逐渐超出了低龄儿童的喜怒哀乐,感情生活变得日益复杂。低龄儿童不在乎阅读的方式,也不在乎流出的鼻涕有多难看,但五六岁的孩子就开始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自己需要采取的应对方式。尴尬、笨拙、内疚、忌妒和寂寞等不熟悉的感情会困扰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
其实2岁左右的孩子就已显示出成人所具有的大部分复杂情绪。幼儿期的情绪反应也主要取决于需要满足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一般孩子的情绪都是比较积极的。孩子喜欢不停地活动,而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愉快。
除了情绪之外,孩子开始有了比较复杂的情感体验,即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例如,喜欢跟亲近的成人交往,因为在交往中往往会产生愉快的体验。也有对人的同情感,首先是对周围人的痛苦表示同情,其次是对其他儿童表示同情,如为了使别的孩子快乐而放弃自己的一些快乐。在正确的教育下,孩子也能具有最初的责任感,例如上床以后不乱动、不说话。如果教育不正确,宝宝也会产生一些否定的、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如嫉妒、见生人怕羞、怕黑暗、爱发脾气等。
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和情感,都带有一种易变的特点,也就是说,孩子的情绪、情感很不稳定,这会儿还在哭,一会儿又会破涕为笑。这也说明孩子还没有稳定的个性倾向,非常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下面,我们根据年龄划分,逐一介绍。
2~3个月的婴儿情绪不再完全取决于生理的需要,他们开始有社会性的要求,如需要父母的抚摸,需要与人交流,而且也有了玩的要求。他们的情绪更丰富,当看到妈妈熟悉的面孔或者有人面对面地逗他时,他会露出愉快的微笑。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多与婴儿肌肤接触,和他说话,逗他玩,满足他的情感需要。
4~5个月的婴儿手的动作开始发育,喜欢抓握、摆弄东西。这时候,摆弄一件他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能让他产生愉快的情绪,而且如果他的活动要求受到限制,他也会生气。例如把他正在摆弄的东西拿走,他会表现出愤怒。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满足孩子对手部活动的兴趣,让他一次摆弄个够。
当婴儿到6个月以后,父母会发现自己不能离开孩子的视野之外,哪怕是一会儿,他们就会表现出焦虑、悲伤。与陌生人相处时,他们还会产生惧怕情绪。这是因为6个月以后的孩子已能够区分陌生人和亲人,并表现出对亲人的依恋。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当孩子表现出对父母的强烈依恋时,父母要满足他这种依恋感,这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遇到陌生环境,也不至于过分惧怕和焦虑,愿意和别人交往并适应新环境。
1岁以后的孩子会表现出简单的同情心,他会为别人的笑而笑或为别人的哭而哭。这种简单的共鸣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基础。同时,看到新鲜的东西,他会感到惊奇,看到陌生人还会感到害羞。从此时起,父母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对新事物的兴趣。
孩子将成长为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成为富有爱心的人还是冷漠无情的人,成为守信誉的人还是多疑的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2岁前照顾他们的人的态度。如果总是把孩子当做坏孩子对待,总是怀疑他们,批评他们,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怀疑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对。爱敌视别人的家长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来向孩子发脾气,孩子也会形成相应的敌视态度。如果大人对他们麻木不仁或者不理睬他们,孩子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冷漠或者忧伤。所以,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父母要关注孩子丰富情感的变化,根据情况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