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批评,找理由“反驳”是人的本能,而“反省”则是一种积极进步的大智慧。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但是每个人面对批评的态度则是大不一样的,有的人坦然接受,有的人表面接受、心里不服,有的人不但不接受反而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有的人甚至还会反驳……面对批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而这不同的态度则体现着不同的人生智慧,乃至影响着一个人今后的人生成就。
面对批评,你首先不要去管批评本身的对与错,而应该诚心接受,进而进行反省,找到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变的地方。因为无论批评是对是错,它对你来说都是一种财富。正确的批评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憾,从而加以改进和提高;错误的批评让你从反面注意到这个问题,作为对自己警醒,以后可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面对批评,很多人都会找理由来辩解,甚至是反驳,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并不是说,是本能反应就是正确的。许多的本能反应其实并不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而是长期习惯导致的结果。也就是,这种所谓的本能也是可以改变的。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一看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反省是自我认识水平进步的动力。反省是对自我的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认识自我存在的问题,修正偏离的行进航线。
聪明的人在面对批评时绝不会先为自己辩护,他们会耐心地听对方所说,反省自己的过失或者不足。当然,真正的大智者还有更好的方法,就是做“事先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说:“我每天必定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曾子的这“三省”体现在“修己”与“对人”两个方面。对人要有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我们也应该每天反省自己,总结自己每天的收获和失误,为明天的开始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批评上门了才开始行动。
经验之谈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年轻人更缺乏社会历练,常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反省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内在的监督反馈机制,来及时知晓自己的不足,及时匡正不当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