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之乱结束了吗?
高悬于洛阳城头的张角首级,以数十万黄巾的骨骸为材料搭建而成的“京观”真的可以彻底震慑那些投身黄巾的叛乱分子吗?铁血无情的朱懏,杀人无数的皇甫嵩,凶狠残暴的豪强武装能否吓退黄巾将领?
不能!
因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叛乱的土壤还在。
东汉政权依旧腐朽不堪,荒诞昏庸的汉灵帝依旧沉迷于西园,乐衷于敛财;手握重权的宦官依旧在卖官鬻爵,操纵政局;贪婪无度的地方官员依旧在盘剥百姓,压榨黎民。最重要的是,普天下百姓依旧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摆他们面前依旧是死路一条,他们依旧对现在不满!
张角死了,太平道还在,黄巾军还在,生存不下去的东汉百姓还在;黄巾主力被镇压了,无数分散的小型黄巾实力还在;张曼成、赵弘、张梁、张宝,这些先站出来的黄巾首领死了,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等这些后来者又开始慢慢冒出来。
朝廷的大军一次次的铁血镇压,一颗颗人头滚落,又能怎样?不断起来反抗的义军就像田里的韭菜一样,朝廷一茬一茬的收割着,义军又一茬一茬以更快的速度生长出来,无穷无尽。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
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用暴力解决的。
汉灵帝不懂,他身边的赵忠,张让也不懂。
终于,
188年3月,偃旗息鼓,休养生息了三年的黄巾军再次起义,潜伏于各处的黄巾余部纷纷响应。平静了三年的东汉再次烽烟四起。
2月,郭太等人在河东白波谷宣布起义,攻占太原郡,河东郡等地,打响了第二次黄巾起义的第一炮。4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10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11月,汉廷派遣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
黄巾各部此起彼伏,声势虽然没有张角领导的第一次黄巾起义强盛,却也弄得东汉政权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诸侯争霸的伏笔。
正当汉灵帝面对眼下纷乱的局势而手忙脚乱之时,汉室宗亲太常刘焉为了在这天下大乱之际谋求一安身立命之所,为以后割据一方做准备,给汉灵帝提出了一个建议:
那些主政一方的刺史、太守大多是花钱买来的官位,本身没有足够的能力而且只想着盘剥治下的百姓,所以才会致使天下百姓对朝廷不满,进而导致黄巾剿而不灭。朝廷应该挑选一些德高望重的汉室宗亲或朝廷重臣去地方上担任州郡长官,这样天下就太平了。他愿意以身作则去益州担任益州牧。
为了镇压黄巾叛乱,汉灵帝于188年3月接受了刘焉的建议,把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治权(请注意这一点,同时拥有军、政两权,州牧与皇帝何异?),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地进剿黄巾余部。
客观的说,这条政令在镇压黄巾叛乱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上的实力不断增强一点点缩小了黄巾的生存空间,最后黄巾再也无法威胁朝廷的统治了。
当汉灵帝还在为不受黄巾骚扰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他不知道的是更大的危机已经悄悄形成了。同时掌握地方军政的州牧所拥有的权利这么大,他们还用乖乖的听从朝廷的调遣吗?如果这些州牧生出不臣之心,那应该派谁去剿灭?
军阀割据的局势已成,群雄逐鹿已在酝酿之中。
这是一步臭棋!
~~~
黄巾失败的原因?
第一,黄巾军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黄巾起义之后,参加镇压黄巾军的不仅只有数目庞大,训练有素的东汉官军,而且还有各地豪强的大小武装。不客气的说,黄巾军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而自身相对弱小的黄巾军最终因寡不敌众,含恨失败。
第二,由于计划周密的起义计划被叛徒唐周的出卖而不得不仓促发动,各地起义军之间的相互配合出现了极大的障碍。最可惜的是马元义被杀导致洛阳地区的黄巾起义流产,东汉政权的行政枢纽完好无损,使得东汉政府可以全力镇压地方上的黄巾军。
第三,没有得到士族阶级的支持,受限于农民本身的局限性。整个黄巾军的组成之中,谋士的存在非常少,而且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领袖,在起义准备的还不充分的情况下,起义后的黄巾军没有迅速的集结起来,反而分散孤立在各地,各自为战,甚至不与其他黄巾势力联系,这就给了朝廷方面各个击破的机会。
第四,黄巾军将领自身的变质。在黄巾起义取得刚开始成果之后,一些将领被权利、金钱迷失了双眼,不去想怎样才能推翻朝廷反而让一个个贪图享乐,导致黄巾军的有生力量大大减少。
第五,张角的死。以宗教为名发动起义的黄巾军在其精神领袖张角死后,剩余的黄巾将领有没有足够的威信接替张角的领导地位,黄巾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尴尬境地。最终被皇甫嵩借机击溃了黄巾大部的军队。
第五,双方将领差距过大。起义军首领大多出身贫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自身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张角、张梁、张宝、波才、张曼成、赵弘、韩忠等人,只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围坚城,不知道主动进攻扩大战果,始终处在被动挨打的位置,直到最后被一一消灭。而反观东汉派来镇压黄巾的将领,如皇甫嵩、朱懏、曹操等人,都是一些能征善战的一级战将,他们的统率能力,军事指挥能力,战术计谋的运用程度,都远远高于黄巾方面的将领。因而在于黄巾军的战斗之中,往往能绝地逆袭,以少胜多,最终导致黄巾起义的失败。
~~~
最后献上改自张角的偈语:
苍天未死,黄天不立。岁在甲子,三国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