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4500000012

第12章 刘邦和韩信

一个是大汉的开国皇帝,一个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天才。他们相互信任,又相互猜疑,刘邦和韩信的故事,被人们所津津乐道。韩信最后的遭遇,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韩信,淮阴人士,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可是他却刻苦读书,熟知兵法,胸怀定国安邦的志向。有一次韩信饿得很厉害,在河边漂洗棉絮的老妇人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饭,这才使他活了下来。那时韩信常常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有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其中的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还喜欢带着刀剑,其实我们都知道,你胆子很小。假如你真有本事的话,就用剑来刺我,如果不敢,那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韩信自己知道对方人多势众,自己硬拼的话肯定要吃亏,就强忍着屈辱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受了“胯下之辱”。

当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韩信投奔了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又追随项羽,但他一直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的卫士。韩信曾经多次向项羽出谋划策,然而都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了汉王刘邦。

初时,刘邦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给他个小官做。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了起来,眼看快要被砍头了,正巧碰上刘邦手下的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就高声呼喊道:“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掉壮士刘邦和韩信呢?”夏侯婴看韩信是一条好汉,就把他放了,还向刘邦推荐他,于是刘邦就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一个管粮草的职位。丞相萧何通过和韩信的几次交谈,知道韩信是个难得的人才,一直想向刘邦推荐,但刘邦都没有在意。韩信见刘邦一直不肯重用自己,决意离汉营而去。正好那段时间刘邦战事不利,手下的士兵们都想回家了,差不多每天都有人开小差,一天晚上,韩信也逃走了。萧何听人说韩信走了,立刻骑马在月夜苦追,终于将韩信劝了回来。而军营里的人却向刘邦报告说:“丞相逃走了。”刘邦大吃一惊,急坏了,像是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过了很久,萧何才回来。刘邦见他回来,既生气又高兴,就责怪萧何说:“你怎么也逃走了?”

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刘邦问他追谁,萧何说:“韩信。”刘邦不相信,生气地骂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几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去追韩信是什么意思?”萧何说:“一般的将军多的是,像韩信那样的将才,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着韩信;可要是打天下呢,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呢?”刘邦说:“我当然要打天下,哪能老待在这里呢?”萧何于是说:“大王倘若要争天下,就请赶快重用韩信,否则他早晚还是要逃走的。”刘邦没办法,只好说:“那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可是萧何却说:“做将军恐怕还是留不住他。”刘邦只好又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于是派人把韩信找来,要马上拜他为大将。萧何拦住了,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也就算了,但拜大将是件大事,不能像闹着玩似的这样随便招呼他来。大王如果决心拜他为大将,就要选择个良辰吉日,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才好。”刘邦都答应了。这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

汉营里传出消息,说汉王要拜大将。几个跟随刘邦多年的将军都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到了拜大将的日子见到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愣了。刘邦举行了拜将的仪式以后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向我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的计策,请将军指教。”韩信答谢过后,开始向刘邦详细地分析了楚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刘邦越听越高兴,直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

公元前206年5月,韩信明着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用计策迷惑了雍王章邯,自己暗地里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了章邯的军队,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平定三秦地区。公元前205年2月,韩信又出兵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都归降了汉军,然后又与齐、赵联合,共同计划攻击项楚。4月,韩信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咋舌。没想到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松懈下来了,而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举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在京县和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受挫,让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时,齐、赵、魏等国倒戈重新归顺了楚国。刘邦就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把重兵陈列在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的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假装要正面渡河,暗中却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了临时渡河的用具,从上游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了魏军的背后,大破魏军,并且俘获了魏王豹。

公元前204年,韩信又引兵向东,活捉了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韩信带领军队节节胜利,一路凯歌,这使刘邦开始担心了,于是就急调韩信主力到了别的地方,让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驻扎在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准备与韩信展开决战。韩信再次施展出他天才般的谋略,先派出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着,到天明后自己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到河边背水列阵,因为背水列阵是兵家大忌,所以赵军便全营出动来攻击韩信,汉军因为背河而战无路可退,反而人人拼死作战。这时,预先埋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进占了赵军的空营,把赵军军营里到处插满了汉军旗,赵军看见了,以为军营完全被汉军占领,军心大乱。韩信趁势反击,大败了二十万赵军,斩杀了赵军的统帅陈余,活捉了赵王歇。没过多久,韩信又用“上兵伐谋”的办法降服了燕国,接着领兵攻齐,占领了临淄,还在潍水全歼了救援齐国的二十万楚军。

攻占了齐国后,韩信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果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十分危急,刘邦看了韩信的上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来救援荥阳之急,却想自立为王。张良和陈平赶紧暗中踩刘邦的脚,在他耳边悄悄说:“现在我军处境不佳,您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就此机会立他为王,好好安抚他,让他自守一方,制约项羽,否则发生变乱,后果不堪设想啊。”刘邦马上也明白过来,于是改口骂道:“大丈夫要做就应该做真的齐王,怎么能做代理的呢!”于是派张良前往齐地立韩信为齐王,让韩信派兵攻打楚军。

项羽看到这种情况,就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让他与楚联合反汉,愿意和韩信三分天下。韩信却谢绝说:“我在项王麾下多年,不过是个郎中,官位高不过一个执戟的卫士,我的话没人听,计谋也没人用,所以才离开楚国归了汉王。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领数万军队,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自己的饮食和我分享,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信任我,如果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请你替我辞谢楚王的美意吧。”

那时,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的关键就掌握在韩信的手中,于是也来劝说韩信,对他说:“天下大权如今掌握在你的手中,你的实力像秤锤一样,放在刘邦、项羽任何一边,都会使另一边失衡。现在你帮刘邦夺得天下,位居臣子之位,功劳太大,盖过了刘邦,刘邦除了把王位让给你,已经再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赏赐你了,所以你的处境十分危险。你最好是据齐地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不仅可以与刘、项分庭抗礼,不用受制于他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保全你的身家性命,让天下太平。”韩信听了这话,有点动心,但始终不忍背叛刘邦,又自以为功劳很大,刘邦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就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继续为刘邦打天下。现年十月,韩信配合围击项羽,项羽兵败自刎而死,楚汉战争结束了。

曾经有一次,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您最多带十万兵。”刘邦又问:“那你又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是越多越好。”刘邦心里暗自生气,说:“既然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还在我的手下呢?”韩信说:“您不擅长带兵,却擅长统帅将领,这就是我在您手下的原因。”

刘邦称帝之后不久,在洛阳南宫开了一个庆功宴会。问大臣们自己是怎么得天下的,而项羽又是怎样失天下的。大臣王陵等说:“皇上派将士打下城池,有封有赏,所以大家肯为皇上效劳。项羽对有功和有才能的人猜疑、妒忌,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记人家的功劳,所以失去了天下。”刘邦笑了笑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知道成功失败,全在用人。坐在帐帷里筹划,算得准千里以外的胜利,这一点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前方运送军粮,这一点我比不上萧何;而统领百万大军,开战就打胜仗,攻城就能拿下,这一点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豪杰,我能够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被我灭了。”大家都觉得汉高祖说得有道理。萧何、张良、韩信被称做“汉初三杰”。

楚汉战争结束之后不久,韩信果然被解除了兵权,封为楚王。韩信回到故地,找到了当年经常给他饭吃的老妇人,赏赐她千金,然后又召见了曾经侮辱过自己的屠户,却没有报仇,而是笑话他没有眼光,封他做了个中尉,并且告诉部下说:“当这个人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只不过杀了他我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后来,韩信因为在楚国各处视察时,都有军队相随,被人告发谋反,于是刘邦就采用了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并说要游览云梦泽。其实是想要去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

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起了疑心,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说:“皇上一直在抓钟离昧,如果您杀了钟离昧去见汉王,他一定很高兴,就会相信你,你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钟离昧是项羽的部下,项羽战败后一直投奔韩信,此人能征善战,曾多次打败刘邦。于是韩信把此事告诉了钟离昧,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你如果用我的性命去讨好刘邦,那我今天死了,随后亡的一定就是你韩信了。看来你也不是个德行高尚的人,我当初看错你了。”说完,钟离昧就自杀而死。韩信于是拿着钟离昧的首级去谒见刘邦。不料刘邦一见面就趁韩信不备,命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关在了副车上。

韩信非常感慨地说:“这真像先人所说的那样啊: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太平了,我也当然就要被杀了。”刘邦把韩信带回洛阳后,宣布他犯了谋反的罪,随后又赦免了他,但将他由楚王降为淮阴侯。韩信深知刘邦畏惧他的才能,又对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不如他的人处在同等的地位而感到羞耻,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上朝见,也不跟随刘邦出行,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的家门,真是臣下的荣耀。”韩信出门后,大笑道:“想不到我这辈子居然和樊哙这些人同列!”

公元前197年,韩信的部下陈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平叛。陈到地方任职前,曾向韩信辞行,韩信退去左右,拉着陈的手仰天长叹道:

“你可以同我说说知心话吗?我有话想同你讲。”陈表示一切听从将军的命令。韩信就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宠爱的臣子,如果头一次有人说你要谋反,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可是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不如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这样我们就可图谋天下了。”陈随韩信多年,平素就了解韩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计谋,于是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挥。等到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时,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然后在暗地里派人到陈处联络,要陈只管起兵,自己从京城策应。

韩信和家臣一起谋划,打算在夜里假传圣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不巧的是韩信的一位门客因为得罪了韩信,被韩信囚禁了起来,并准备杀了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告密,说韩信要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来,又怕韩信不肯就范,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萧何想出了一个计谋,他假装有人从皇上那里来,说陈已被杀死了,诸侯群臣都前来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说:“虽然您身体有病,不过还是要勉强朝贺一下吧。”韩信信以为真,就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守在宫门口,一见到韩信,立即把他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杀了他,并诛灭韩信三族。临死时,韩信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计谋,今天反而被女人所害,这真是天意啊!”刘邦回来后,看到韩信已经被杀了,心里又是惋惜,又是暗自高兴,什么话也没有说。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了。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他的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然而韩信却在几次关键的时刻优柔寡断,最终让自己死于吕后之手。他传奇的一生,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同类推荐
  • 穿越古代娶媳妇

    穿越古代娶媳妇

    怎么说呢?就是田园种树,逗狗放猪的游戏人生。
  • 大秦第一学渣

    大秦第一学渣

    被俘又如何,受虐又如何,待到本源之力觉醒,我就是保卫大秦的战神!剧毒又如何,虫蛊又如何,喝我一滴精血,包你药到病除,吃嘛嘛香!没有资源又如何、没钱泡妞又如何,超神兑换一秒搞定。古剑换AK,美玉换香水,只要你有,我就敢换!手指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以我学渣之身,还你一个永恒的大秦,可否?*****************************************(新书不易,每天认真更新,求收藏支持!)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首席护卫

    首席护卫

    你想了解权力的游戏吗?你想清楚人心的险恶吗?你想知道职场的定位吗?扮猪吃老虎?非也!菩提本无物,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须要扮猪!熟读中华历史,青年意外穿越到了一个与古代中华相似的世界。宣誓为卫,旋即发现险情四伏!纵览中华五千年历史,掩盖在辉煌下的权谋,争斗,总结而出的就是两字——厚黑!且看他如何在这险境中上演一出权力的游戏!
  • 天地自古有正气

    天地自古有正气

    中华男儿还有血性吗?中华男儿还有气节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内心对于血性和气节早已经模糊不清,大多时候的我们只是蝇营狗苟地活着,没有信仰,没有虔诚,没有信念。很多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里的崖山指灭宋的“崖山海战”,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中国灭亡了,而是说中华男儿的血性和气节从那时候变没了。姑且不论这句话对不对,但真实的"崖山之战"真的很残酷很悲壮,可歌可泣,华夏子孙皆不能忘。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宋元最后决战,此战南宋军民宁死不屈。在最后的关头,10万余人投海殉难,海战之后的第二天,海上浮尸10万,宋室彻底灭亡,汉族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本书主要围绕这段波澜壮阔的故事展开,讲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热门推荐
  • 童猴雅什卡

    童猴雅什卡

    本丛书为俄罗斯众多著名作家的动物文学合集,文章生动有趣又不乏诗意,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好似亲身处在朝气蓬勃的大自然里,而那些可爱、单纯的大自然的精灵,就在自己身边…… 本分册包括《童猴雅什卡》《树上的猎人》和《血腥的小兽》等。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 郡主为凰

    郡主为凰

    一朝男友背叛,她心如死灰,病发而亡。却不料成为一国郡主,备受宠爱。“那初阳恳请皇叔能让初阳自由婚嫁。”一个意外的发现,她便可以对皇帝提出三个要求。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
  • 呼啸山庄
  • 在韩国的中国小子

    在韩国的中国小子

    一个离开中国8年的小伙子,凭借自己的才能在韩国乃至世界建立起了自己的歌坛至尊地位,他叫曹俊宇,一个受全世界人喜爱的一名歌手。少女时代,tara,exoshinee,众多歌手和他都是亲密关系,想知道他有怎样的生活吗?本书打破小说惯性慢慢成神的惯性写法,用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角度来审视主角以后的生活,希望大家喜欢本书纯属对当今歌坛的yy小说,不涉及任何其他因素,希望大家喜欢并支持我
  • 介睢

    介睢

    介,从八从人。人各有介。画也。人各守其所分也。睢,仰目也,从目,隹声。——《说文》介睢,即,人,守其本分,亦羡其旁左。我本是乡下人,偶然来到北京上学。遇见了不同的人和事,我也渐渐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我自己了。我要讲述的绝非什么校园青春的故事。不过一切起源于此,那就从这儿开始讲吧。
  • 秀才娘子:傻女的锦绣年华

    秀才娘子:傻女的锦绣年华

    “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这是未成亲前,苏夏至对闵岚笙说的话。“闵秀才貌美如花,娶的娘子是个傻瓜。”这是山下村的街坊邻居之间偷偷咬耳朵的话。秀才娘子大名苏夏至,是个重口味穿越人士。自打她的灵魂依附到了那具臭哄哄的身体上之后,她就被所有的人嫌弃了。尤其是哥哥娶了嫂嫂之后,家里更是容不下她。穿越到一个傻子身上,苏姑娘并不觉得悲哀,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当她见到闵岚笙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亮了!虽说,男人生的俊俏当不了饭吃……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虽说,已经当了自己相公的秀才从来不给自己一个好脸色……但是!苏夏至依旧云淡风轻地说道:“作者君有句名言,日子是睡出来的,睡多了就好了……”此处作者君不得不捂脸插嘴:“俺说的明明是日子是过出来的好么?怎么好好地一句话到了你那里便进化成了这个样子?”**═—═—═—**═—═—═—**鸡毛蒜皮没小事,小门小户从清贫到富足的温馨生活。看色如春花的老实秀才如何被顶着傻子名头的娘子一步步蚕食吃掉。看一个孤独的灵魂如何在陌生的异世寻一份久违的温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狗血!
  • 寻找失踪的亲人

    寻找失踪的亲人

    女大学生黄秀英的母亲数年前莫名失踪,黄秀英怀疑与建筑商史健有关,欲谋杀史健与母亲报仇,却被失踪了妹妹的丁明所阻挡,两人结成统一战线,欲深入虎穴,找出史健的犯罪证据将之绳之以法。史健之妻刘淑珍怀疑史健要和她离婚是黄秀英的原因,意欲将之毁容,一见黄的面却被惊吓中风。刘淑英受良心的折磨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去挖尸体时却发现了二具尸体……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 步步逼婚:从天使到魔鬼

    步步逼婚:从天使到魔鬼

    温暖与温暖同存,希望如同那暖阳,一直在,我知道你一直在。你的爱,我明白,让我用笑容,来归还。蓝色的天,白色的云,你在,我明白。
  • 魔鬼恶少,你混蛋!

    魔鬼恶少,你混蛋!

    三位大小姐回国遇上了三位恶少,就因为胡丽丽.张梅人.李芬琪来破坏他们的感情,而恶少不相信他们了,她们决定会法国永远不会回来,三年了,他们会回来么,恶少放弃了他们的感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