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放弃者精明,乐于放弃者聪明,善于放弃者高明。——佚名
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诱惑无处不在,金钱、名誉、地位、权力、快乐……无不在考验我们的毅力,欲望的永不满足不停地诱惑着人们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然而过度地追逐利益往往会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犯下大错。因此,我们提倡不要过分贪婪,凡事适可而止。
贪婪是苦恼的根源之一,也是人容易盲目失去自我的原因之一,一切错误和失败似乎都与贪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贪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变得越来越贪婪。
印度南部的马哈尔丛林里,人们捕捉猴子的狩猎工具很简单:一个牢固但透明的盒子里装有猴子特别爱吃的核桃,盒子上方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但前爪抓住核桃后就抽不出来了。聪明的猴子常常中计,而被猎人抓获。其实,猴子很容易就可以逃生,那就是松开前爪、放下核桃!为什么猴子不放下核桃以至于被抓?原因是猴子有一种习性:贪婪!它不肯失去已经到手的东西。
欲念无止境,当得到不少时,仍指望得到更多。一个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等于是在愚弄自己。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贪婪能令人忘却一切,甚至自己的人格。贪婪令人丧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为。因此,我们真正应当采取的态度是:远离贪婪,适可而止,知足者常乐。
关于人心的贪婪和永远不满足,明代王室朱载育曾写作《山坡羊·十不足》这样形容道: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饱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不满足是人的本性,尤其是欲望,更难满足,所以常说这山望见那山高。我们从前辈那里得到的,就是必须不停地去奋斗和追求,来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因为我们所追求的往往是把握不住的东西,得到了很快就会失去,所以永远处在一种希望和失望的交替矛盾当中,谁也不会满足。所谓的满足,其实只是暂时的。永远不满足,也就永远痛苦。所以那些智者便教导我们说:“世间事了不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俗话说,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心地善良、胸襟开阔等良好的品性,才是健康长寿之本。贪图小便宜,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法国人从莫斯科撤走后,一位农夫和一位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
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行动缓慢。
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质的餐具,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他们继续向前走,然而大雨突降,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回家了。他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富足起来。
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该放就放,你会轻松快乐一生。
其实,人生中的成与败、得与失、荣与辱,往往与“放弃”两字有关。放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只有懂得何时放弃的人才会事事如鱼得水。人生如演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创作出精彩的电影,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讲的是由于外敌侵略,人们都纷纷离开家乡去逃难。
他们逃到河边,挤到仅有的一条小船上,刚要开船,岸边又来了一个人。
他不断挥手,要求把他拉上,船家说:“船马上就要超载了,你得把你背的那个大包袱扔掉,不然会把船压沉的。”
那人犹豫不决,因为他背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船家说:“谁又没有舍不得扔的重要东西呢?可是他们都扔掉了,如果不扔,船早就压沉了。”
那人还是下不了决心。
船家说:“你想想看,到底人重要还是包袱重要?这一船人重要还是你一个人重要?你总不能让这一船人都为你的包袱提心吊胆吧?”
事情就是这样简单,无论面临多么艰难的处境,你都要把包袱扔掉,因为它虽然只属于你一个人,但是由于你背着它不肯放下,会有整整一船人都感受到它的巨大压力甚至为此付出代价,这一船为你提心吊胆的人里,有你的父母、你的兄弟、你的姐妹、你的朋友……
所以,成功学上劝导人们要拿得起,放得下。但是,在付诸行动时,往往是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放弃并非易事,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诸多不可为之事,勇于放弃,是明智的选择。只有毫不犹豫地放弃,才能重新轻松投入新生活,才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放弃,本身就是一种淘汰,一种选择,淘汰掉自己的弱项,选择自己的强项。放弃不是不思进取,恰到好处的放弃,正是为了更好地进取。
有时,失去不一定是忧伤,反而会成为一种美丽,正如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失去不一定是损失,反倒是一种奉献。只要我们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失去也会变得可爱。
在一列行驶中的火车上,一个老人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都为他惋惜,纷纷上前来劝慰老人,谁知那老人并没有伤心,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异的事情,将第二只鞋也脱了下来,从窗口扔了出去。大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是,那位老人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来说也没有用了,如果有谁捡到一双鞋,说不定还能穿呢!”
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断然放弃。那位老人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其实,我们都有过某种重要的东西失去的事,且大都在心理上投下了阴影。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并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总是沉湎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事实上,与其为失去的而懊恼,不如正视现实,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也许你失去的,正是他人应该得到的。
人应该正确面对得与失,该放弃时就不要犹豫。
一次老同学聚会中,班里同学纷纷议论着原来的班花这次会带来一位怎样有钱有才的老公。然而,令他们感到失望的是,那位班花至今仍是孑然一身。知情者说,她追求者众,令她眼花缭乱。心眼也活,今天见这个好,明天见那个也不错,总想选一个各方面都称心如意的。这想法并不坏,可男人也是人呵,最终,情爱在她身边飘然而逝。另一些知情者说,其实,她倒碰上过一个真正爱她、呵护她,甚至宁愿为她做出牺牲的男孩。这男孩比较传统,心眼挺实在的,挺有点男子汉味道的。班花曾经视他为第一候选人的,相处时间蛮长了。可同时,班花还在约会其他男孩,倒没有什么出格的事,就是想再多一点机会,再好好选择一番。男孩再爱她,最后也是难以忍受这般折磨的。等到班花有所醒悟时,男孩已出国并且成家了,班花现在很后悔。也许上天给予她太多,反而让她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放弃,也是一种成本,经济学上称其为机会成本。在做出某个选择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投入了这一机会成本的,不懂得放弃,什么都不想放弃,那又何来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呢!
人因贪婪常常会犯傻,什么蠢事都会干出来。所以任何时候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被假现象所迷惑。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积极的放弃,也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如果明知一条路不适合自己,硬撑着走下去,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误了前程。放弃它,或许能踏上坦途,很快达到成功的彼岸。当然,“放弃”并不等于放弃对事业的执著,认准了的道路,仍须执著地走下去。
放弃得是否得当,关系着一生的荣辱,万万不可等闲视之。在人生面临抉择之时,放弃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勇于放弃”,这种放弃往往是处于被动之中的无奈,但也难能可贵;第二层次是“乐于放弃”,以奉献他人为乐,可算是真君子;第三层次是“善于放弃”,非分的分文不取,该守的丝毫不让,达此境界,堪称知仁知义知礼的俊杰。
勇于放弃者精明,乐于放弃者聪明,善于放弃者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