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低调,人们往往会有一些误解,认为低调就是低人一等,就是悲观绝望,就是逃避懦弱,就是不思进取……其实,低调并非如此,低调也有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低调的原则和底线要坚守,不能改变。但低调也要灵活有度,下不逾底线,上不求高标,操持在一种平凡但不平庸的中间状态,有意识地用低调指导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
低调不是低人一等,是海纳百川
低调并不是“低人一等”,这种“低”恰恰是心境上的海纳百川,没有得意时的轻狂散漫,没有失意时的奴颜婢膝,宠辱不惊,恬淡隐忍,任事端如何变化,却只用平常心观之,以宽容之态示人。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就是这种胸怀,它不仅能够包容人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而且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它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人或事情不会尽善尽美。所有的所谓的完美下面,都是矛盾和苦恼,这就是低调者对世界的基本判断。低调的人从不自贱自己,也不苛求别人,他们是在用宽容的眼光看世界,用默默的努力面对磨难,而最后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在统一以后,秦始皇以及他的儿子两代皇帝施行暴政,农民生活是水深火热,全国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韩信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军事统帅。
韩信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可以说是完全的低人一等。韩信少年时,既不会经商,又不会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韩信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不久便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为了生活下去,韩信只好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韩信很受感动,便对那个洗衣服的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韩信从此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看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富家的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以为他是胆小,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一个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虽然韩信表面上低人一等,但是,他看到当时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于是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相信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公元前209年,全国各地反对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爆发了,韩信加入其中一支实力较强的军队。军队的首领就是后来成为下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刘邦。最初,韩信只是做了一个管押运粮草的小官,很不得志。后来他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两人经常讨论时事和军事,萧何认识到韩信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于是极力向刘邦推荐,但刘邦仍不肯重用韩信。
有这么一天,韩信实在是心灰意冷了,他就悄悄地离开了刘邦的军队,准备投奔别的起义军。萧何得到他离开的消息后,赶忙骑马去追韩信,没有来得及去报告给刘邦。刘邦得到消息,以为是二人逃跑了。两天后,萧何和韩信回来了,刘邦又惊又喜,责问萧何是怎么回事。萧何说:“我是为您追人去了。”刘邦大惑不解:“过去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你都不去追,为什么单单去追韩信呢?”萧何说:“以前逃跑的将领都是平庸之辈,他们都是容易得到的人,韩信可是天下难得的奇才。如果您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找不到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刘邦说:“那就让他在你手下做个将领吧。”萧何说:“让他做一般的将领,他未必肯留下来。”刘邦说:“那就让他做一个军事统帅吧。”从此,韩信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位将军。在后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每战必胜,立下了赫赫功勋,成为汉初的“三杰”之一。
韩信在受刘邦重用之前,他真可以说是处处的“低人一等”,他没有因为朋友、同乡、上司的看不起和不重视而消沉待世。他宁肯甘于受胯下之辱,表现出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也不去与市井无赖多生是非。韩信之所以能宽容的对待了这一切,正是他日后强大的基础。
低调做人必须摆脱“低人一等”的感觉,低调与低人一等是存在本质区别的,低调是一种生存的境界,一种做人的姿态。所以“低”并不等于“低人一等”,绝非是心态的自轻自贱。
人生最大的灾难就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而这种故意的看低自己尤其可怕。你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长期就会形成低人一等的感觉。你越是那样想,便越是那样表现,这在无形中也就“灭了自家威风,长了他人志气”。本来彼此平等的双方,就因为自卑心理在作怪,一下子把自己降到了低人一等的位子上。这样为人和处世,岂有不败之理?而低调则是在任何形势下都不会轻视自己的一种心境。所以,做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摆脱“低人一等”的心理,发挥自己的所长,以宽容之心对待一切,显出足够的自信,就会在处世过程中从容自如,游刃有余。
低调者的智慧:
低调的“低”绝不是“低人一等”的含义,也不是刻意的自轻自贱,低调的这种“低”恰恰是心境的最高体验,是海纳百川的宽容之心。
低调不是悲观绝望,是审时度势
人生是十分艰苦的,在面对恶劣的客观环境,悲观的人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解释“人生是痛苦的”这个命题上面。他们对生活十分悲观绝望,尽管是他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现在生活,但是他们从来不承认这一点。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总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外在的原因中去,一味地抱怨“我的命运总是这么倒霉”,“我总是吃亏”,“我处处碰壁”等。
低调者知道:人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完成所有的事情,总是会遇到困难,总是会出现错误,总是会出差错。所以,在事情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会绝望,不会悲观。他们会用一种坚韧的精神,乐观等待机会。当新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就勇敢地把握住机会。机会是到处都存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会发现机会。其实,机会往往有时候就在我们的身边,这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地去发现。
从前,有一个叫王文的人徒步到沙漠去探险。一天的黄昏时刻,王文不幸在沙漠中迷了路。黑夜即将来临,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恐惧和危险也在一步步逼近。王文心里明白:在黑夜中沙漠更加危险,尤其是沙漠中成群结队的饿狼,所过之处,生灵几乎全无。这时,王文的四周万籁俱寂,对他来说,这寂静更增添了几分不安,死亡的恐怖正威胁着他,侵袭着他。
王文不敢停下来,也不敢大步地走,抬头看了看上方,在远方的夜空中,几点微弱的星光,一闪,一闪,似乎带来了一线光明,但很快又消失在黑暗里,留给人一丝若有若无的光亮。但是对汪洋中的溺水者来说,一根空心的稻草都是珍贵的,都会被认为是救命的法宝,虽然一根稻草的力量是那么渺小。这若有若无的光亮似乎也带给王文少许的安慰,让他鼓起勇气,继续向前走去。
突然间,眼前出现了一位陌生人,王文不禁欣喜若狂,上前叫住他,探询走出去的路,这位陌生人很友善地答应帮助他。走呀走,他终于发现这位陌生人和他一样,也迷失于无边的荒漠中。于是他失望地离开了这位迷途的陌生伙伴,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路线上来。
不久,王文又碰上了第二个陌生人,那人肯定地说他拥有逃出沙漠的精确地图,他又跟随这个新的引路人,不久又发现这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于是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他曾经竭力问他有关走出沙漠的知识,虽然他说得头头是道,但他眼神后面隐藏着的忧虑和不安让他知道:他和自己一样的迷茫,一样的无助。
王文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路上的迷茫和失望,使他由惊慌而变得恐惧起来。无意间,当他把手插进自己的口袋时,摸到了一个东西,那是一张地图,一张能走出沙漠的正确的路线图。王文若有所悟地笑了:原来机会始终都在这里,只是自己没有从自己身上找。从前他忙着询问别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回到自己身上找。
生活中的逆境是不可难免的,只要你相信自己,机会往往就在身边,走出迷宫的钥匙也许就在你自己的口袋里。因此,只要不断地努力追寻,希望就会出现,在逆境中就可能创造出奇迹。如保罗·泰利斯博士说的:“在每个令人怀疑的深坑里,虽然感到绝望,我们对真理追求的热情,依旧不停地存在。不要放弃自己,而去依赖别人,纵使别人能解除你对真理的焦虑。不要因诱惑而导入一个不属于你自己的真理。”
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悲观绝望,他们认为命运给了他们不公平的待遇。他们责备他们身外的社会境况,责备他们的生活环境。其实,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完全是因为他们不良的心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良的心态,才阻碍了他们的成功。低调者认为,既然生命是不可预知,谁也不晓得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还是应该审时度势一点,乐观一点,凡事往好的方面想,这样人生才会比较愉快,比较快乐。正因为这样,他们很乐意承认自己正处在困境中,因为这些困境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但他们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远景,他们能以愉悦、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
低调者这种审时度势,不悲观绝望的心态,使他们意志坚强,他们相信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不畏惧困难,他们会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中掌握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
低调者的智慧:
在低调者看来,人生中的不幸是人生航线上所必不可少的风景,他们不会因此而失意绝望,更不会走向失望的深渊,最终一事无成。低调者会用一种坚韧的精神,审时度势的态度去等待机会,最终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低调不是逃避懦弱,是厚积薄发
低调的人总是显得老实厚道,常常给人一种逃避懦弱的感觉。其实不然,低调绝对不是逃避懦弱的标志,却是厚积薄发的象征。如今在社会某些人的眼中,低调已成为了“无用”的代名词,成了“逃避懦弱”的标志。为了不被别人看成无用的废物,大家就去投机取巧;为了不被人看成是逃避懦弱的笨蛋,大家就去逞能斗强,几乎人人都大唱高调。现如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满了投机取巧、欺诈、说谎、欺骗、逞能、阴谋、斗争,而老实、忠厚、善良、退让、柔弱等美德都逃得无影无踪了。与高调相反,低调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成就大事。让我们来看看老子与他的老师商容的故事吧。
在殷商时期,有一位贵族叫商容,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大家都争相向他学习。老子就曾从他那求过学。当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关切地问:“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商容说:“我的思想你已完全掌握了,现在我只想问你:人们经过自己的故乡时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回答说:“我想这大概是表示,人们没有忘记故乡水土的养育之恩吧。”商容又问道:“走过高大葱翠的古树之下,人们总要低头恭谨而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老子回答说:“也许是大家仰慕它顽强生命的缘故吧。”商容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顿时不解地说:“当然还在。”商容又问道:“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全部掉光了。”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深情地问:“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老子沉思了许久,说:“我想这是刚强的容易过早衰亡,而柔弱的却是能长存不坏吧?”商容满意地笑了笑,对他这个杰出的学生说:“天下的道理已全部包含在这三件事之中了。”商容笑着合上了眼。
低调就是一种显示为柔弱,但却是比刚强更有力的策略。低调者相信:在人生的一辈子当中,不可能时时顺利、事事顺利,挫折与困难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人不应该逃避懦弱,而要积聚力量,厚积薄发,“弱不禁风”的称号对低调者来说只能是笑谈。
有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他住在纽约市附近的一个小镇。吉姆十分可爱,同时他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他是个天生顶尖的运动好手。不过在他刚入中学不久腿就瘸了,并迅速恶化为癌症。医生告诉他必须动手术,他的一条腿便被切掉了。出院后,他拄着拐杖返回学校,高兴地告诉朋友们他将安上一条木头做的腿:“到时候,我便可以用图钉将袜子钉在腿上,你们谁都做不到。”
足球赛季一开始,吉姆立刻回去找教练,问他是否可以当球队的管理员。在练球的几星期中,他每天都准时到球场,并带着教练训练的沙盘模型,他的勇气和毅力迅即感染了全体队员。有一天下午他没来参加训练,教练非常着急。后来才知道他又进医院做检查了,并得知吉姆的病情已经恶化为肺癌。医生说:“吉姆只能活六周了。”
吉姆的父母决定不将此事告诉他。他们希望在吉姆生命的最后时期,能尽量让他正常地过日子。所以,吉姆又带着满脸笑容回到球场看其他队员练球,给队员们加油鼓励。因为他的鼓励,球队在整个赛季中保持了全胜的纪录。为庆祝胜利,他们决定举行庆功宴,准备送一个全体球员签名的足球给吉姆,但吉姆因身体太虚弱没能来参加。
几周后,吉姆又回来了,他这次是来看篮球比赛的。他除了脸色十分苍白外仍是老样子,满脸笑容,和朋友们有说有笑。比赛结束后,他到教练办公室,整个足球队的队员都在那里,教练还轻声责备他:“你怎么没来参加餐会?”“教练,你不知道我正在节食吗?”吉姆的笑容掩盖了脸上的苍白。
这时,其中的一位队员拿出要送他的胜利足球:“吉姆,都是因为你,我们才能获胜。”吉姆含着眼泪,轻声道谢。接下来,教练、吉姆和其他队员谈到下个赛季的计划,然后大家互相道别。吉姆走到门口,以坚定冷静的目光回头看着教练说:“再见,教练!”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明天见,对不对?”教练问。
吉姆的眼睛亮了起来,坚定的目光化为一种微笑,“别替我担心,我没事!”说完,他便离开了。
两天后,吉姆便离开了人世。
其实,吉姆早就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但他没有一味地躲闪逃避,他坦然接受了现实。或许,有人会说,吉姆还是死了,积极的思想最终也未能帮他多少忙。至少,吉姆知道凭精神的力量,在最坏的环境中创造出令人振奋而温暖的感觉,他将悲惨的事实转化为富有创意的生活体验。人生就是如此,你总要面临一些挫折,一些麻烦。重要的是,你要保持坚强的个性,不要逃避懦弱,勇敢地面对一切,勇往直前!
低调者的智慧:
一个低调的人,绝不会是一个只知道一味逃避的懦夫,因为他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厚积薄发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他所坚持的原则是:不断地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低调不是不思进取,是以迂求直
从表面上,低调者似乎不思进取。所以许多人误觉得,人之所以低调的原因就是没有自信。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不思进取的人是宿命论者;低调的人更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双手去改变命运。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能够泰然处之,能够以迂求直。
享誉世界的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运用了以迂求直的方法,最后斗败了不可一世的老摩根。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而与此同时,美国商界也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他们是华尔街的龙头大哥摩根和素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卡内基。
由于美西战争的开始,也是由于这场战争的缘故,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量一下子高涨,而美西战争最后以美国的胜利最终告结,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声名大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内基发动钢铁大战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因为摩根也看到了钢铁工业上的前途是无量的,所以,他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钢铁生意上,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公司和明尼苏达钢铁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钢铁公司的一些实权。但这两家钢铁公司与卡内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是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的这次战争导致了钢铁的价格速度猛烈的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便从此更加的浓厚了,便决定向卡内基发动进攻。
摩根一心想要主宰全美的钢铁公司。所以,他一出手就拿卡内基开刀。摩根首先满足了一个融资商的要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对卡内基的订货。
摩根本以为卡内基会立刻地做出一些反应。但事实恰与摩根预料的相反,卡内基出奇的平静,竟然纹丝不动。对于玩股票起家的卡内基来说,他比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冷静,沉住气才是最好的对策,特别是在这样的关键的一个时刻,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够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匆忙的上阵,那最倒霉的肯定还是自己。
摩根很快就意识到了在这件事上他栽了跟头,他必须马上去采取第二个步骤,他扬言: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拉赫姆,我还在考虑之中,但合并卡内基公司,那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摩根向卡内基发出了这样的挑战,他还威胁道:如果卡内基拒绝的话,我将找贝斯拉赫姆联手对付他。这样的话,卡内基的处境就不妙了。在分析了局势以后,卡内基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这种合并真的有趣,参加一下也没什么不好的。至于条件,我只要合并后新公司的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内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比1.5美元计算。
1美元比1.5美元,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经过考虑,最后还是答应了卡内基的要求。没有人知道摩根到底是怎么想的,可能是他此时已经骑虎难下了,而更为可能的是,摩根考虑的是垄断后自己将得到诱人的高额利润。谈判达成了协议,卡内基的钢铁归到了摩根的名下。按照合约,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价额以合并后新组建的联邦钢铁公司的公司债还清。
卡内基早就看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也抓住了摩根的那些弱点。行,合并就合并,但是我还是要牵着你的鼻子走,按照合约,以1美元比1.5美元的比率兑换了卡内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后,卡内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上升到4亿美元,几乎翻了一倍。
卡内基从表面上看来是不思进取的,当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动时,卡内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动时,卡内基未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但是,卡内基看似让步,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可以这样说,老摩根虽然争得了脸面,但并未胜利。
古人曾说:“道阻且长,以迂而求,反得其直。”前进的道路总是坎坷的,直中有曲,曲中有直,需要采用迂回战术,寻找时机,循序渐进。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这是一种方法,而不是软弱的退却,更不是不思进取。
不思进取的人总是消极处世,他总认为人的一生该怎么过,似乎早就注定的,无论如何努力,怎样想去改变都改变不了。他们觉得生活总是按照它早就设计好的轨迹滑下去,对于个人来说,根本就没有改变的希望!不思进取的人没有追求和理想,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该做什么,自己该怎么去做,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也不愿意去知道。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所谓“得过且过”,所谓“随遇而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不思进取的生活永远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当然也就没有过程。所以,不思进取的人不仅不愿意去努力,还总是在不停地暗示自己:生活没有希望,自己是一个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人。所谓的“行尸走肉”,就是对这种人的真实描述!
低调者并不是不思进取的人,他们面对人生困难时,他们会主动调整自己。在低调者的生活中,理想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一条线、一个面。所以,低调者一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合理地放弃原来的计划,制定新的计划。低调者的计划具有连续性,他们不会因为一个暂时的失败而彻底失望,他们会把目标等同于一条曲折的、存在内在联系的道路。许多人的失望,就是来自于把目标等同于一个简单、孤立的东西,他们幻想“毕其功于一役”,不懂得去以迂求直,当这个目标难以实现的时候,就走向了不思进取。
低调者的智慧:
有时候技不如人,智不如人,势不如人,就该以迂求直,免得吃了大亏。但是,以迂求直不是不思进取,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寻找时机,循序渐进。
低调不是左右逢迎,是融方于圆
曾几何时,一提到低调这个词,大家就会认为是指那些专门“左右逢迎”的人,对于那些人的行为,人们感到可耻和厌恶,说他们“左右逢迎,圆滑世故”。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左右逢迎的人是庸俗化、利益化的利用人际关系;低调的人更看重别人的独特之处、聪明之处,从来不小瞧任何人,善于“融方于圆”的与各种人打交道。
其实,方与圆是构成各种不同形状体的两个基本几何形体,无论何种物体,离开方与圆就难以成形。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要处理人际间的各种关系,也少不了有方有圆的处世之道。“方”,即指品行方正;“圆”,即指婉转机警。“外圆内方”的人行事有方,他们以“方”为立身处世的根本,以“圆”作为减少阻力的方式。为人处世既要坚持原则性(即“方”),又要保持灵活性(即“圆”),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中,低调者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难免会有他们不喜欢的人,“外圆内方”就是要学会和不喜欢的人相处。这需要一些技巧,那就是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尤其是你不喜欢的人。
被全世界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矿产工程师的哈蒙,他在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后,又来到德国佛来堡攻读了研究生。毕业回国后,他去找美国西部矿业主哈斯托,哈蒙请求他给自己一个工作职位。
哈斯托是个脾气执拗、注重实践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质彬彬的专讲理论的矿务工程技术人员。当哈蒙向哈斯托求职时,哈斯托说:“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就是因为你在佛来堡做过研究,我想你的脑子里一定装满了一大堆傻子一样的理论。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于是,哈蒙假装胆怯,对哈斯托说道:“如果你不告诉我的父亲,我将告诉你一句实话。”哈斯托表示他可以守约。哈蒙便说道:“其实在佛来堡时,我一点学问也没有学回来,我尽顾着实地工作,多挣点钱,多积累点实际经验了。”
哈斯托立即哈哈大笑,他高兴地说:“好!这很好!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那么,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在某些情况下,低调者在对付反对意见时,他们常常尽量使自己做一些“圆”的事情,这一些“圆”的让步是不损害大局的。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应付别人反对的唯一好方法,就是在小的地方让步,以保证大的方面取胜。当然,如果你真的不幸遇上了非常讨厌的家伙,在涉及“方”(原则性的问题上)时,建议你还是向下文中的林肯总统学习。
一天,林肯总统正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突然闯进来一位来求职的人,这个人已经是几个星期以来不间断的来访了。他照样提出了老要求——请求总统给他一个职位。
林肯总统说:“亲爱的朋友,这是没有用的。我已经说过了,我不能给你职位。我想你还不如立即回去的好。”
那人听了以后变得恼羞成怒,很不客气地大声说:“那么,总统先生,我知道你是不肯帮我忙的!”众所皆知,林肯总统的良好修养与忍耐力是著名的,但此时他真的无法忍受了。他对那人注视良久,然后从容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那人的身边,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拉到门外,然后重重地将门关上。
那人又推开门,他大声吼道:“把证书还给我!”林肯从桌子上拿了他的文件,走到门口,猛地一掷,再次把门关上。
因为这个人确实是个无赖,根本不值得林肯总统运用其他的策略。遇到那些不可理喻而又十分讨厌的人,我们不必一味地“圆”,必要时也要采取一定“方”的手段。
人生的境遇是极端复杂的,就像一只小舟行于大江大河之间,时时处处有“风浪”和“漩涡”,而一个人如果时时事事以“方”处之,以硬碰硬,竭尽全力与阻力相较量、相抵抗,甚至拼个你死我活。这样做有两个结果:一是精力难以承受,二是树敌太多。这样的人生是不会好过的,与其如此,何不适当地用些“圆”的方法呢?积极地去设法排除一些困难或减少部分阻力,这样不就使通向成功之路上少几块绊脚石了吗?而且还能集中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作出某种让步或妥协。这就是“圆”的方法去取代“方”的精神,当然不能把“方”的精神全丢了。
低调者能够掌握好方圆之道的“火候”,使用好融方于圆的手段,妥善地处理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更轻松地走向成功。
低调者的智慧:
真正低调的人,懂得“方圆”之道。他们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
低调不是死钻牛角,是回旋有余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人,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而去投入时间,投入精力,结果没见他们有什么大的功绩,还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低调者绝不是指这样的人,低调者的处理原则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看到一条路不通,便不为其大费周折,而是另辟蹊径。因为他们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何必为一条死路而大伤脑筋乃至穷尽一生呢?类似的反面教材就有愚公移山的故事。
传说当中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北山住着一个人,大家都管他叫愚公,将近90岁了,住在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自己的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士的北面。”于是第二天,愚公就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知道了这件事情,他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确实是太不聪明啊,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而处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我们除了对愚公的执著精神而感动之外,对愚公的做法绝不敢苟同。为了挖平大山,打通道路而穷其一生不说,还要搭上子子孙孙们的人生,要他们像牛一样辛苦地劳作,用我们今天流行的话来评价就是:爱死钻牛角尖。愚公与其累死累活地移山,还不如轻轻松松搬家,难怪被人们称之为“愚公”。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智慧。
从前,在山东的一个偏远乡村里,住着这样兄弟两人,他们在家乡谋生很不易。于是,他们决定到外地去做生意,兄弟二人把所有的田产都变卖,带上换来的所有钱和驴子到远方的地方去了。
兄弟二人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弟弟对哥哥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哥哥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
走着走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弟弟就对哥哥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哥哥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多么麻烦呀!”弟弟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兄弟二人继续前进,他们来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由于那里天气太寒冷了,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弟弟就对哥哥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哥哥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的在驴背上,毕竟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烦了!”弟弟把毛皮都换成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兄弟二人又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弟弟对哥哥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哥哥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呀!”弟弟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守着一驴背的麻布。
最后,兄弟二人回到了故乡,哥哥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弟弟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还把黄金卖了,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
因此,做人千万不要死钻牛角尖,而不知道变通,一味地坚持下去,将使自己最终在“牛角尖”中不能脱身,导致贻误终生。有时候有无数种的方法,只要你肯于开动脑筋,多次的试试,结果就会令你感觉到豁然开朗。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当别人在公共场合犯错误时,不要当场指责别人,要多多顾及别人的面子,只有这样才能结交到知心的朋友。
一次物理学的学术交流会上,有一位学者在做演讲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错误的观点,但当时在座的其他人都没有发现,只有一位老教授发觉了。
这位老教授用眼睛盯了这位学者很久,这位学者的脸不一会儿就红了一大片。老教授心里想:他脸红,就说明知道自己讲错了,而且这属于偶然错误,并不是不可原谅的缺点。于是,他就没有当场揭穿。
交流会结束后,这位学者主动向老教授道歉,说刚才犯了一个错误。老教授会心地微笑:“我知道,但这不是你主观上的错误,而是因为你平时很少参加这种学术交流会,所以有点紧张,才导致刚才那个小错误。”这个学者非常感谢老教授。
经过交谈,他们相见恨晚,这位学者当即拜老教授为师。他们交往了很多年,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在物理学的学术领域内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绩。
假如那位老教授是死钻牛角尖的人,他因此当场指出这位学者的错误,这位学者的才华也有可能就此埋没。正是老教授的回旋有余,不仅遇到一位志同道合,而且在学术研究上给他很大帮助的忘年之交。
低调者的智慧:
低调的人绝不会只认准一条路,顽固地走下去,他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积极地思考,找出最合理的途径去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受世俗观念和自己主观偏见的约束,以防钻进牛角尖,导致贻误终生。
低调是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
低调者成功的原因,就来自于他们对自己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基于这种正确的认识他们才能够给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给自己设置正确可行的目标,让自己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从人格上来说,只有认识自己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也就是说具有“自我意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啊,请认识你自己。”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世界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意图和体验、思想和感觉报告给自己,调节自己,控制和完善自己,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人的这种意识和自我意识功能表明,人是能够认识自己的。可是,人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正确地认识自己。
从前,有一位名叫约翰的先生,他一直在寻找工作。约翰在应聘一家著名企业的部门经理时,递交了这样一份简历:
(1)在我上大学时,准备去找到一份家教,因此交100元中介费,但因为家长过于挑剔而辞职,钱打了水漂儿。而我的一个同学张贴广告,没花几元钱就找到3份家教。从此,我提醒自己:凡事要多动脑思考。
(2)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负责带领十几个人挨家挨户送奶。因为用人不当,第一个月就出现严重亏空,不但自己工资全部被扣,还倒贴进好几百元。于是,我时时告诫自己: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3)一次与同班同学竞聘销售主管一职,经理问我,你认为你俩谁更适合这项工作,我举荐了同学,自己却被拒绝了。
(4)不久前,因为不愿替老板销售以假乱真的配件,结果被辞退了。
这家著名企业在潮水般的应聘者中,录用了这位先生作为他们的部门经理。公司老总解释说:“他交的是一份感情真挚的记录。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诚实守信,能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不断进步、不断开拓、不断向上的管理者!”这位先生没有像其他应聘者那样掩饰因经验不足导致失败的“缺陷”,而是勇敢、真诚地正视了自己,从而获得成功。
低调者不会因为不如别人而低估自己。低估自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是一种心理扭曲,这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觉得自己不行,他们担心的事情太多了:长得矮、太胖或太瘦,自己不健康,担心患癌症;在工作上甘居中游、下游,没有进取心。同时,低调者认为骄傲是很荒谬的事情,因为无论自己过去做了什么事情都不重要,自己将要做的事,比已经做了的事总是要重要得多。所以,低调者总是很谨慎地看待自己的成就和能力,他们总是明白:已经取得的成功,其中有多少成分是属于自己的,有多少成分来自于别人的帮助,有多少成分来自于运气。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不敢正确地认识自己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第一,羞怯的心理性格导致交际的恐慌症。许多人不敢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不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亮点,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特殊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强化了性格中内向、羞怯的一面,而淡化、埋没了开朗、外向的一面,致使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总是临阵胆怯,话到嘴边说不出。
第二,片面的自我评价形成“我不如人”的自卑症。这部分人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评价,往往只看到自身的缺点,却发现不了自身的亮点。比如,一个相貌平平或者丑陋的人,就感到别人讨厌自己,就连自己事业有成、性格温和善良也不值得一提;一个对音乐、舞蹈等样样不通的人,看不到自己做得一手好家务……总之,他们是放大了自身的缺陷,也无视自身的优势,整日生活在“我不如人”的自卑中。
第三,错误的思想认识产生了以丑为美的错位症。这种人缺乏的不是自信的性格,也不是与人交际的胆量,而是缺乏对时机和分寸的准确把握。比如,活泼开朗能给人以朝气,但过于活泼开朗就成为轻浮;追求时尚是现代生活的标志,但过于花枝招展,就会让别人感觉你很难胜任严肃的工作……总之,这种失去分寸是不能正视自我造成的。
第四,追求过于完美的本能造成掩饰缺陷的行为。不断地追求完美是一个好的人生愿望,但人无完人,一个人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与沟通中,总是掩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不仅会妨害自己与周围人的和谐相处,而且还会失去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低调的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不会把自己看得太高,总是很谨慎地看待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功,虽有自己主观的条件,但更离不开一切外在的条件,自己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别人面前始终保持着一份温和的态度,真诚而朴实,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在繁忙工作中赢得更多的朋友,这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修养。
低调者的智慧:
低调的人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他们能在人生的抉择中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制定出不仅适合自己能力,而且适合当时条件的目标。所以,他们很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