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2600000005

第5章 信念是人挑战逆境的力量

有挫折但不要有挫折感。挫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它并不能对我们造成多大影响,而挫折感是我们心里产生的情绪,这对我们来说是致命的东西。要学会运用积极的思考方式去想问题。一件事情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好或坏都是我们主观的想法。对于一件事情,你把它看成有利于你,它就有利于你。你把它看成有损于你,它就有损于你。

人生需要磨砺

在美国,“钻石大王”亨利·彼得森和他的“特色戒指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彼得森从16岁给珠宝商当学徒开始,白手起家,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后一跃而成为享誉世界的“钻石大王”。

1908年,亨利·彼得森生于伦敦一个犹太人家庭。幼年时父亲便撒手人寰,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膀上。迫于生计的压力,母亲携彼得森移居纽约谋生。在他14岁时,作为他生活支撑的母亲也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亨利不得不结束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到社会上做工赚钱,肩负起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

当亨利·彼得森16岁的时候,他来到纽约一家小有名气的珠宝店当学徒。这家珠宝店的老板犹太人卡辛,是纽约最好的珠宝工匠之一。作为一个珠宝商,卡辛在纽约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和公子小姐中颇有声誉,他们对卡辛的名字就像对好莱坞电影明星一样熟悉。卡辛手艺超群,凡经过他亲手镶嵌的首饰都能赢得人们的赞誉并卖到很高的价钱。

但是卡辛作为珠宝店的老板,又是一个目中无人、言语刻薄的暴君,他对学徒的严厉简直到了暴虐的程度,珠宝店的学徒在他面前无不蹑手蹑脚、谨慎从事,唯恐自己的疏忽和过错惹怒了这个六亲不认的老板。

对于珠宝尤其是钻石的生产而言,最艰苦、最难以掌握的基本功莫过于凿石头。

亨利上班第一天,卡辛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练习凿石头,开始了他炼狱般的学徒生涯。根据卡辛的“教诲”,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要求用手锤和凿子打成10块尺寸相同的小石块,并规定不干完不许吃饭。亨利从没有干过这种活,看着这一块石头发呆良久,不知如何下手,唯恐一不小心招来老板的训斥和挖苦。但是他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干。他先把大石头劈成10小块,然后以10块中最小的那块为标准,慢慢雕琢其他9块。虽说石头质地不是特别坚硬,但是层次非常分明,稍不小心就会把石头凿下一大块而前功尽弃,并招来老板的呵斥。

后来据亨利·彼得森讲,尽管老板非常苛刻,但也是为了让他们早日掌握打造石头的要领,因为对于钻石生产而言,打造石头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基本功。老板也是借此来考验学徒们的意志,因为如果过不了这一关,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成功的钻石商人的。第一天下来,亨利累得腰酸背痛,四肢发软,眼睛发胀,但依然没能完成老板的任务。

以后的数天里,他简直变成了一台麻木的机器在那里机械地运转,整日挥汗如雨地在那里劈凿。但是后来成就了事业的亨利·彼得森对于卡辛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说如果没有卡辛的严厉要求,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钻石大王”。

母亲看着孩子日渐消瘦的面容和血迹斑斑的双手,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受这种委屈与折磨。但她知道对于穷人家的孩子,除了靠吃苦谋生外别无选择。在母亲的感召下,亨利也别无选择,并且在心里燃烧起强烈的成功欲望。他相信自己受一些苦难与委屈,并最终能够学到这门手艺。

万事开头难,自己支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张工作台就可以了,但是在房租昂贵的纽约找一块地方又谈何容易?关键时刻,还是有着互助意识的犹太同胞帮了他的忙。他就是彼得森在珠宝店里当学徒时认识的犹太技工詹姆。

詹姆与他人合资在纽约附近开了一个小珠宝店。彼得森去找他想办法,詹姆他们的珠宝店很小,约有12平方米,已经摆放了两张工作台。詹姆很热心,看他处境艰难,允许他在这个小房间里再摆一张工作台,每月只收10美元租金。

工作台得到了解决,但是身无分文的彼得森无力预付房租,必须找到活儿干,否则仍然无法生存。

到了第23天,他终于揽到了一笔生意,一个贵妇人有一只2克拉的钻石戒指松动了,需要紧固一下,她在拿出戒指前郑重地问彼得森跟谁学的手艺,当得知面前这个首饰匠是卡辛的徒弟时,她就放心地把戒指交给了他。这对彼得森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想不到卡辛的名字在这些有钱人中有如此分量,他马上想到借助卡辛的名气揽生意。也正是从此开始,他深刻地意识到声誉的重要性。

尽管自己和师傅之间有一段无法说清的恩怨,但是他从心里还是对老师心存感激。彼得森靠着“卡辛的徒弟”这块招牌干了两三个月,生意不错。这时,有一家戒指厂的生产线出了问题,急需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做装配。在听说彼得森的名气后,这家戒指厂商慕名请他去负责,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工作。有很多人慕名来找他加工首饰,他都一一热情接待,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加工首饰上。当然,他每星期的收入也开始明显增多,有时可赚到170多美元。这样,他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加工首饰,终于在经济大萧条的年代里度过了失业难关,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人生就像一块宝石,磨砺的次数越多,磨砺得越精美,其价值就越高。脚踏实地地不懈努力,一定会渡过难关,获得成功。

每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会

人们往往对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熟视无睹,也往往看不出日复一日的工作琐事中有什么值得挖掘的东西。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很容易将机会与运气混为一谈,其实,机会与运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运气,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只要碰上了,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财运亨通或青云直上。运气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任何人都不能拿自己的一生去赌。而机会,则常常与挑战或挫折捆绑在一起,只有那些在平凡工作中善于用心并敢于接受挑战的人,才能发现并抓住机会。

一位咨询师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长期在公司底层挣扎,时刻面临着失业危险的中年人来到我的办公室。他讲话时神情激昂,抱怨老板不愿意给自己机会。

“哦?!”这样的抱怨我有些耳熟。

“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营业部,但我觉得,像我这把年纪的人,怎么能经受如此的折腾呢!”他义愤填膺地说。

“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一种折腾,而不是一个机会呢?”我问。“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公司本部有那么多人,却让我这个年纪一大把的人,去如此遥远的地方。”

他放弃了改变人生的一次机会,结果自然是无法继续在公司工作。

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在极其低微的岗位上,也时常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只要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全力以赴;只要勤勤恳恳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就能发现机遇,推开通往成功的大门。

杰瑞是一家超市新来的员工,而且是最基层的员工,做包装工作。如果说公司要裁员的话,他也许是第一个被考虑的对象。但杰瑞进入公司就告诉部门经理说:“我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来您这里帮忙,我希望多了解一下您部门的工作情况。”然后,他又到畜产品部对他们的头儿说:“我有空时希望可以来向您学习学习。”

之后是安全部、管理部、清洁部……几个月下来,杰瑞走遍了公司的所有部门。以后当某个部门有人请假时,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杰瑞。

后来,超市生意一度不景气,与杰瑞同时来的三个人先后相继离开了,一名经理也因此被辞退,鉴于杰瑞的表现,他被提升为经理。

千万不要小看公司内的各种小事,往往平凡的工作中都蕴藏着机会,因为它可以让老板多认识你,而你对老板的影响力也不是一天两天、一件两件事就可以产生的,机会往往蕴藏于各种平淡无奇的小事之中。

生活和工作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中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机会;每次考试都是生命中的一次机会;医生面对的每个患者都是一个机会;报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机会;每个客户都是一个机会;每次训诫都是一个机会;每笔生意都是一个机会。这些机会增加修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广交朋友。可以说人生中的每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会。

敢于面对现实

要想事业有成,就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挫折。面对困难,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只有敢想、敢干、敢于面对现实而不怕挫折的人,才能事业有成,才是真正的强者。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的一代伟人。

丘吉尔出生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19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自那以后,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著作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

丘吉尔的头上戴有许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经邦治国的政治家、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著作,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发行。195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在一生中多次经历的议员竞选中,在议会的辩论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且打动人心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的确,为丘吉尔树立了永垂不朽丰碑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和演讲,还有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反法西斯斗士的光辉业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为当选议员,曾多次在内阁中担任要职。他经历了多次政治上的升沉起伏,每次都以不屈不挠的努力,以从不畏惧的斗志战胜艰难险阻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登上了光辉的顶峰,在英国处于历史危机的严峻关头,成为众望所归的政治领袖。连他政治上的对手也说:“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可能出任领袖的人。”“人们不能不喜欢他,他的才能与朝气是无与伦比的。”

在通向胜利的漫长岁月里,丘吉尔在其演讲中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英国人民的心声。他说:“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全国人民已立誓要负起这一任务:在欧洲扫清纳粹的毒害,把世界从新的黑暗时代中拯救出来。……我们想夺取的是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的生命和灵魂。仅此而已,别无其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丘吉尔在世人心目中已成为英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集中象征。

跌倒了再站起来

“生活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不管是最伟大的道德家,还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这一准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也要坚持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猎人带着猎狗在树林里打猎。一天,猎人发现了一只野兔,举枪射击,打中了兔子的一条腿,受伤的兔子慌忙而逃。猎人向猎狗打了个手势:“你去把兔子抓回来。”得到主人的命令,训练有素的猎狗如箭一般追向那只逃跑的兔子。猎狗速度飞快,它的身手是那样地矫捷。兔子没命地飞奔,根本看不出它已经受伤。兔子跑啊跑,猎狗追啊追。后来,猎狗空手回到主人身旁。猎人见它一无所获,愤怒地骂道:“没用的东西,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抓不到,今晚别想吃晚餐了!”猎狗感到很委屈,辩解道:“我虽然没能抓到兔子,可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那只受伤的兔子逃回窝中,伙伴们为它死里逃生而感到惊奇。它们好奇地问:“猎狗速度这么快,你居然还能逃脱,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惊魂未定的兔子说:“猎狗如果抓不住我,顶多被主人骂一顿,所以,它追我只是尽力而为;可我如果被它抓住,小命就没有了,所以我逃跑是全力以赴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尽力而为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用必胜的心去扫清一切障碍,用必胜的心才能更好发挥你的潜能。只有全力以赴,才能自我超越,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不管任何时候,一旦你认定一件事情值得去做,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全力把它做到最好,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在法国一个位于野外的军用飞机场上,一位名叫桑尼耳的飞行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用自来水枪清洗战斗机。突然,他感到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背。回头一看,他吓得大叫一声,拍他的哪里是人,一只硕大的狗熊正举着两只前爪站在他的背后!桑尼耳急中生智,迅速把自来水枪转向狗熊。也许是用力太猛,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自来水枪竟从手上滑了下来,而狗熊已朝他扑了过去。他闭上双眼,用尽吃奶的力气纵身一跃,跳上机翼,然后大声呼救。

警戒哨里的哨兵听见了呼救声,急忙端着冲锋枪跑了出来。两分钟后,狗熊被击毙了。事后,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机翼离地面最起码有2.5米的高度,桑尼耳在没有助跑的情况下居然跳了上去,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桑尼耳不必再当飞行员了,去当一名跳高运动员,去创造世界纪录。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后来,桑尼耳做了无数次试验,再也没能跳上机翼。

人们越来越怀疑此事的真实性。一位研究人体潜能的专家说:“此事完全有可能发生。人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奇异的激素,此激素能激发人体所潜藏的超常能力。情况越危急,潜能越易发挥,而在平常情况下,潜能皆处于沉寂状态。”

在工作中,当我们因失败而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时,是否反思过,自己到底是做了那只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那只全力以赴的兔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反思过。

做事尽力而为和做事全力以赴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做事尽力而为的人在认定事情失败后,会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其结果顶多是后悔一段时间,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样做的人的心中也不免留下遗憾;而做事全力以赴的人呢,他认为这件事情一旦失败,他将会失去很多东西,所以当他认为这件事值得他去做的时候,他就会尽全力把这件事做到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遗憾。

只有下了决心干一件事情,并且全力以赴,那么一切障碍都有可能被克服。一个绝境就是一次挑战,就是一次机遇,也许你会因此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

别让借口吞掉你的希望

德国人习惯在钥匙上刻这样的句子——“不用,就生锈”。这句话适用于铁,也适用于人。

珍妮是刚进入公司的职员,一天她发现公司客户资料非常乱,于是每天下班后都去整理。有时候老板也加班,但他经常找不到各种资料,老是忙得焦头烂额。自从珍妮开始整理资料以后,老板只要找资料就会叫珍妮。

珍妮看到了机会,于是每天其他员工下班后,她都坚持在公司整理资料,渐渐地老板养成了有事找珍妮的习惯。偶尔老板也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让珍妮去办,每次珍妮都很出色地完成了老板布置的任务。

一年半后,珍妮已经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晋升速度之快让许多同事眼红。于是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如此之快地得到晋升,珍妮笑着说:“没什么,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中的小事罢了。”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眼光不愿俯视手中的工作细节的人,在等待机会的焦虑中,度过了并不愉快的一生。

约翰和杰克从小到大都非常要好,并且从小到大都是同窗,他们毕业后进了同一家酒店。在开始的半年里,他们一样努力,每天工作到很晚。最后都得到了董事长的表扬。可是半年后,杰克得到了提升,从普通职员一直升到部门经理,而约翰却似乎始终被冷落,仍是一个普通的职员。由于两个人的差别,所以在酒店里,有人在约翰背后指指点点……终于有一天,约翰忍不住了,到董事长办公室提出辞职。

董事长问他:“为什么要辞职呢?”

约翰:“因为我觉得在这半年中领导给了杰克机会,而不给我机会。”

董事长:“好,你觉得酒店不给你机会,那我给你一次机会,现在餐厅有顾客反映薯条不好吃,你去调查一下为什么。”

约翰很高兴地出去了,很快他就回来说:“董事长,因为我们酒店土豆的原来供应商货源供应不上,所以现在酒店的薯条才出问题。”

董事长:“那我们能否找到另外一家供应商合作呢?”

约翰又跑出去,回来说:“董事长,我到采购部了解到,有甲地、乙地、丙地……几个供应商能为我们供货。”

“那哪一家土豆的质量比较适合我们酒店做成薯条呢?”

约翰再次跑出去,当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董事长,甲地的供应商土豆质量比较适合我们酒店做薯条。”

这时董事长对他说:“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杰克是怎么做的。”

杰克需要完成的是同样的事情,但结果却大不一样。他很快回来了,并且向董事长汇报说:“董事长,因为我们餐厅土豆原供应商供不上货,所以出现了问题,但经过了解现在有甲地、乙地、丙地……几家供应商能为我们供货,经对比甲地的供应商土豆的质量比较适合我们酒店,他们的货源也很充足,可以为我们长期供货。”

听完杰克的汇报,董事长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就选这家吧,你下去办。”而这时,站在一旁的约翰也已经明白了一切,他不由得哭了……

是不是公司没给约翰机会呢?很显然,是约翰看不到工作中的机会,才最终导致他与杰克有如此大的差距!

成功者不善于也不需要编织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缺少机会,则往往是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用来原谅自己的借口。

做一个好的失败者

其实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样,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从无数的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而走向成功的。很多成功的人,在一次次的挫折后仍能奋然前行,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有多坚强,而是因为他们看待挫折的角度与常人不同。他们把每一次挫折看做是对自己有利的,所以不停地总结经验,最终成功还要学会运用积极的行动去做事情。我们要促使事情发生,而不要坐等事情发生。我们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促使周围的人改变思想,让他们认识到我们所做事情的意义,而不是等着他们改变。

1968年8月14日,美国黑人女性的杰出代表、好莱坞当时最红的女明星之一哈莉·贝瑞出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这位“黑珍珠”集美丽、智慧和坚忍于一身。从17岁开始,就接连不断地荣获令人羡慕的殊荣与奖励。

1985年,她代表俄亥俄州参加全美20岁以下小姐竞选,获“全美青少年小姐”称号。

1986年,她参加美国小姐选美竞选,获“美国小姐”、“俄亥俄小姐”称号。

1986年,她参加世界小姐服装竞赛,获第一名。

1999年,她因《红颜血泪》获金球奖、艾美奖的电视影片类最佳女主角奖。

1999年,她因《红颜血泪》获银屏演员协会最佳女演员奖。

这位好莱坞最有成就的黑人美女,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参选美国小姐时的美丽容颜。她的身材被称为“最佳曲线形体”,她7次入选美国《人物》杂志评选的“世界50个最美丽的人”之一。

2001年,美国西部时间3月24日下午5点30分,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的“柯达剧院”隆重举行。此刻,在奥斯卡颁奖的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傲慢的奥斯卡奖终于被黑人演员的成就所征服,一扇向黑人女演员关闭了74年之久的大门终于敞开了。哈莉·贝瑞凭借在电影《怪物午宴》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影后。她手捧奥斯卡小金人,兴奋得高高举起。

但是,即使是命运的宠儿,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2005年2月26日晚,命运同哈莉·贝瑞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将她从人生的巅峰抛进了人生的谷底。在第25届“金酸莓”奖颁奖仪式上,她主演的《猫女》被评为“最差影片”,她也被评为“最差女主角”。她走上了领奖台,用曾经接受过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杯的那双手,接过了金酸莓“最差女主角”的奖杯,成为第一位亲手接过此奖杯的好莱坞女影星。

金酸莓电影奖设立于1981年,跟奥斯卡奖评选“最佳”相反,专门评选“最差”影片、“最差”导演和“最差”演员等奖项,并且举行颁奖仪式,颁发奖杯。对于这个带有恶作剧意味的颁奖,好莱坞的明星大腕们从不正眼相看,也从来没有一个当红的女明星参加过这个颁奖仪式,更没一个当红的女明星有勇气亲手接过授予自己的“最差女主角”奖杯。

哈莉·贝瑞在人生的巅峰时没有忘乎所以,认为自己是绝对的成功;在人生的谷底时也没有一蹶不振,认为自己是绝对的失败。她难能可贵地认为,在人生旅途的地平线上,成功与失败同样都是崭新的开始。

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的上帝!我这辈子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来到这里,赢得最差奖,这不是我曾经立志要实现的理想。但我仍然要感谢你们,我会将你们给我的批评当做一笔最珍贵的财富。”她最后对大家说:“请相信,我不会停下来,我今后会带给大家更精彩的表演。”

听到这些话,人们给了她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颁奖过后,记者围住了哈莉·贝瑞。有人问:“您为什么不怕丢丑前来领奖?”

她说:“我认为,作为一个演员,不能只听他人的溢美之词,而拒绝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和指责。既然我能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并接过小金人,那么我也就应该有勇气去拿金酸莓的奖杯。”

有人问:“您将如何保存这个奖杯?”

她举起手中的“最差女主角”奖杯说:“我要将它放在我的橱柜里,我每天都会面对它。它很有分量,就是全世界的赞扬和恭维像飓风一样袭来的时候,只要看它一眼,我就不会被吹到云彩上面去。在被许多人赞扬和恭维的时候,批评和指责的声音是最珍贵的,因为它使人清醒,让人不会头脑发热到自己找不到自己,我一直将批评和指责当做最珍贵的财富。”

当有人请她留言签名的时候,她写下了小时候妈妈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句话:“如果不能做一个好的失败者,也就不能做一个好的成功者。”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一帆风顺,失败是难免的,就看你如何对待,就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的人气馁,失去信心,而有的人却迎难而上,相信凭着自己的实力能够战胜一切。比别人更相信自己,能让自己的信念更加坚定,能使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挑战逆境是人生的必修课

挑战逆境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几乎所有的生命问题,都与会不会挑战逆境有关。许多自杀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由于缺少挑战逆境的能力,而导致放弃生命。要超越“逆境”,必先超越“逆心”。“逆心”者,对所面对的处境、所发生的事情,非理性地进行抗拒、排斥。

班纳德是一位德国的老人,在风风雨雨的人生中他共遭受了150多次磨难的洗礼,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同时也成了世界上最坚强的人。

在他出生13个月时,便摔伤了后背,而后又跌断了一只脚,再后来爬树时伤了四肢;一次骑车时,一阵大风,不知从何处而来,把他吹了个人仰车翻,膝盖受了重伤;14岁时掉进了垃圾堆差点窒息;一次,一辆汽车失控,把他的头撞了一个大洞,血如泉涌;还有一次他在理发店中坐着,突然一辆飞驰的汽车冲了进来……

在最为倒霉的一年中,他竟遇到了17次意外事故。

但是更令人惊奇的是,老人依旧健康地活着,而且心中充满了自信。的确,在历经了150多次生命的磨难的洗礼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愈挫愈奋才会愈坚强,愈难愈弃只会愈悲绝。生活的磨难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可以让我们更坚强,如果能够顽强地面对坎坷,笑对人生,那么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到达自己的目标呢?

看到了班纳德的达观与顽强、快乐与幸福,有谁还会抱怨命运不公,有谁还会怨天尤人呢?大自然让人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与进步。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经验或是深刻的体验?要视一个人的态度而定。森林中最能争夺养分的树木才能成为参天大树,久经风雨才能成为栋梁之材。在乡村,我们常常能够看到那些木材商们,在砍伐了树木后,总是将它放在露天的空地上任凭风吹雨打。因为它们受过磨难而不腐朽,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抗拒最沉重的负担。

人生的磨难则可以强化人们的精神和意志,迫使我们向前,引导我们通过逆境的考验,最终获得成功。

挑战逆境的克勒默

每一位读者大概已对超市收银员手里读取商品条形码的机器司空见惯。此外,我们在熟练地使用CD机听唱片,使用激光打印机很方便地打印文件的时候,都已经忘了这些东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自然,对于这些东西是怎么发明出来的,谁发明出来的,就更是很少有人去关心了。

克勒默教授,就是发明这些东西的理论奠基者,1952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致力于研究半导体设备。

1963年,克勒默提出了双异质结构激光的概念时,这一概念远远超过了当时半导体领域的研究水平。克勒默因此而受到别人嘲笑。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概念和相应的技术才被大量应用开来。克勒默曾这样描述他的尴尬:“如果你把两种不同的半导体组合成一种常规的晶体结构,就会得到新的效应。这种效应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并制造出新的器件。我认识到这对物质的性质会有多大的影响,然而要把它转化为实用技术,在当时看来希望非常渺茫。我的反应是,让我们开发技术吧!可是人们却说:忘了它吧。”

克勒默在70年代到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电子工程系工作时,曾说服学校把研究方向定在化合物半导体而不是以硅为原料的半导体上,结果90年代化合物半导体在信息领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他的思想比别人超前20年。到底是什么让他坚持这个被人嘲笑的信念呢?克勒默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没有这样的眼光。

当克勒默接到斯德哥尔摩打来告之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电话时是夜间两点半,他的妻子接的电话。当他的妻子告诉他说电话来自斯德哥尔摩,他就明白发生什么事了。当时他没有告诉别人。

在学校的新闻发布会上,克勒默回忆以前自己的学生曾经开玩笑说他会获奖,甚至有很多教授都猜测他会得奖,但他从来不相信。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他的工作不是特别基础的研究,太实用了。1998年,当科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有人就预测谁将是这个学校下一个获奖的教授呢?别人对克勒默说,希望是他。他说不会的,因为他的研究太实际了,如果回头看诺贝尔奖的历史,尤其是物理奖,通常都颁发给那些对基础物理问题有所发现和贡献的人。早期的诺贝尔奖还会颁发给一些实用的发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诺贝尔奖停发,后来重新颁发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奖发给在基础物理问题上有重大发现的人,而不再奖给有实用发明的人。当然也有例外,像威尔逊。但克勒默觉得自己的工作是非常实际的,不太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科学已成为克勒默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唯一的部分。他非常喜欢做科学研究,且研究非常成功,成功让他更加喜欢科学研究。他告诉记者,“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的话,我还会选择科学研究的。”

克勒默在高中时开始学习物理,那时他特别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过了一些时候对物理的兴趣逐渐压倒了化学,因为物理是建立在一些最普遍、最基本的原理上的,而学化学需要非常好的记忆力。他还非常喜欢数学和物理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说:当我一进入物理领域就喜欢理论物理,理论物理学家有各种不同的风格,例如有的喜欢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我不是其中之一;也有的喜欢非常基础的研究。如果要让我举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那么波尔(注:丹麦科学家,1922年因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我的偶像。因为他研究物理课题只用非常简单的数学,但却包含了非常深刻的思想。

在研究如何成功的过程中发现: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人的一种思考模式,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

行动是成功的唯一必经之路

你要想成功,必须强化你的成功信念,使失败的字眼永远跟你诀别。行动是成功唯一必经之路。而且也只有这条路让你可走。你不走,你就不会成功。

2001年4月19日,一位74岁的瑞典老人来到北京。他乘坐的是经济舱,看上去精力充沛,背着一个毫不起眼的布口袋,走得很快,没有任何人陪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人就是创立了宜家的亿万富翁——英格瓦·坎普拉德。这位退休的瑞典首富最喜欢独自一人在全世界的宜家家居店里转来转去,此次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

遥想1999年1月13日,北京“宜家(IKEA)”开张时盛况空前。人们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离宜家一站多地的街边,停满了桑塔纳和富康,惊奇的顾客拥挤在每一件商品前啧啧称赞,小心地斟酌着该如何花出手中的人民币。”在两个星期内,热情的北京人把宜家货架上的商品抢购一空,有人在7天里去了6次。有外刊称,这是“北京中产阶层”的一次集体出动。可以说,它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直到今天,宜家依然是许多年轻人、中年人首选家具的地方。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只发生在过去,事实上,在英格瓦的努力下,今天的宜家是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公司了。

英格瓦的祖父是个农场主,因经营不善而开枪自杀。父亲也不怎么会经营。但英格瓦从小就有做生意的天分。

5岁那年,英格瓦曾代人卖掉一批火柴,赚了少量的钱。好长一段时间里,他骑着自行车向邻居销售火柴。他发现从斯德哥尔摩批量购买火柴可以拿到很便宜的价格,然后再以很低的价格进行零售,从中仍能赚到不小的利润。

他的生意范围不断扩大,他卖过圣诞卡,他还骑着自行车到处兜售自己抓来的鱼。11岁那年,他做成了一笔大买卖,他卖掉了一批花种。他把赚来的钱买了赛车和打字机,那以后,他简直是迷上了销售这个行当。他曾用父亲给的钱和银行汇票去进货,卖掉500支巴黎钢笔。他上高中时,床底下放了一个纸箱,里面塞满了他的“货物”:皮带、皮夹子、手表、钢笔……

1943年,英格瓦已经17岁了,父亲送给他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帮助他创建自己的公司。就这样,宜家(IKEA)诞生了,“I”代表英格瓦,“K”代表坎普拉德,“E”代表艾姆赫特,“A”是自己所在村庄的名字——阿根纳瑞德。

宜家起初销售钢笔、皮夹子、画框、装饰性桌布、手表、珠宝以及尼龙袜等。只要英格瓦能够想到的低价格产品,他就去经营。对这个17岁小伙子开的公司,谁都没在意,都以为他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个玩意,但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后来的宜家竟成了全球知名企业。

虽然公司成立了,但英格瓦在实践中意识到自己经验的缺乏,他决心去商学院上学,进一步深造,他从此懂得: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生意人,首先必须用最简捷也最廉价的办法把商品送到顾客手里。这成为他最基本的营销观念。读书时的英格瓦也没闲着。他到学院图书馆看登着进出口广告的商业报纸,选定了一个对象,就用蹩脚的英语给那个外国制造商写信。结果,他成了那种钢笔的瑞典总代理。为了实现他当初简捷廉价的想法,他决定直接进口,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最低价位。

但这些对于英格瓦而言都只是牛刀小试,他想做的是更大的事业,英格瓦把眼光投向了家具行业。因为在那时的瑞典,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迅速减少,城市却在不断增多和扩大,并向郊区辐射发展。年轻人迫切需要找地方住下来,人们需要尽可能便宜地装修新房子。瑞典政府对人们使用家具提出的建议是:既要方便生活,又要有利于健康。英格瓦的“宜家”可谓是应运而生。

在不过几十年的时间里,宜家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家具行业巨头,面对人们的好奇,英格瓦只是笑而不答,但在他的著作《一个家具商的誓约》中,我们可以了解得更多,在书中总结的几点,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点和第二点:(一)产品开发——身份的体现(低价供应大范围的设计优美、功能齐全的家具用品,保证尽可能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二)宜家精神(其建立的基础在于热情投入,一种不断求新求变的愿望,节俭的习惯、责任感、对待任务的谦逊态度以及简单的风格)。而对于这份誓约,英格瓦更是身体力行。

成功需要承受考验

《牛津格言》中说:“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形。”

具有强大信念的人,是生活的幸运者,因为他们从小养成了一种良好自信的心理。这种心理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能够承受各种考验、挫折和失败。敢于争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信念,使他们一辈子受用不尽。

斯蒂芬孙,是英国蒸汽机车发明家。他的父亲是一名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他们全家8口,靠父亲的一点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斯蒂芬孙8岁就开始去放牛了。斯蒂芬孙从小就对那轰隆隆转动的机器有莫大的兴趣。每当去煤矿给父亲送饭,他总是围着机器看个不停。他憧憬着自己成了一个大人,像父亲那样操纵着巨大的蒸汽机。放牛的时候,他喜欢捏泥巴。他捏的既不是兔子、小狗这类动物,也不是锅、碗、瓢、盆这类炊具。他捏的是机器,是蒸汽机的模型,其中也有锅炉、汽缸、飞轮。

14岁那年,斯蒂芬孙真的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能亲自操作机器,他很高兴。但光是操纵,又觉得不过瘾。他脑子里老是琢磨着:这机器是怎么转动起来的?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有一天,别人都下班回家去了,他却说要留下来擦洗机器内部的灰尘。蒸汽机被他拆开了,他把所有的零件都仔细观察了一遍,但装配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他忙乎了好半天,才勉强把蒸汽机安装好。回家的路上,他老是提心吊胆,担心这机器明天转不了。谁知道第二天一发动,那台蒸汽机比平时转得还要好。之后他经常这样拆拆装装,对机器的结构逐渐熟悉透了。

不久,斯蒂芬孙产生了自己制造机器的愿望。由于他没有文化,无法画出设计草图,就用泥巴做成机器模型,仔细琢磨。他感到没有文化很难进行创造发明,于是,他在17岁时便报名读夜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起。斯蒂芬孙每天晚上都和七八岁的儿童坐在一起上课。他像羊群里的骆驼那么突出。

“嘻嘻,戆大!”

“嘿嘿,笨蛋!”

从夜校的教室外面,常常传来这样的讥笑声。他们讥笑这位“大学生”并没有在念大学,却是在念小学。

然而,斯蒂芬孙不怕羞,不怕讥笑,甘愿坐在小学生之中,从头学起。

斯蒂芬孙白天要到矿上上班;为了多挣些钱养家糊口,休息时间还要替人家修理钟表、擦皮鞋,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可是到了晚上,斯蒂芬孙总是第一个进教室,专心听讲,埋头学习。放学以后,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复习功课、做作业。

经过几年苦读,斯蒂芬孙终于甩掉了文盲的帽子,并掌握了机械、制图等有关知识。从此,斯蒂芬孙便插上了起飞的翅膀,飞翔在创造发明的天空中。

生活历练了斯蒂芬孙的毅力,培养了他的自信心,使他产生必须成功的信念。

在做你要做的事情前,只要认真思考,认为那是你该做的,就应该执著、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要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不要因为别人的嘲笑或讽刺而放弃目标,而应该像斯蒂芬孙一样,面对困难和挫折,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放弃是一种更高的追求

中国有句古话:有所为,就有所不为。有所得,就必须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获得某种超常的发挥,就必须扬弃许多东西。

真正的强者,要学会放弃。放弃了才能再做新的,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的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是在放弃中开始新一轮的进取。荒漠中的行者知道什么情况下必须扔掉过重的行囊,以减轻负担、保存体力,努力走出困境而求生。该扔的就得扔,生存都不能保证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

小提琴家谭盾在刚到美国的时候,只能靠在街头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其实,在街头拉琴卖艺跟摆地摊一样,都必须争个好地盘才会有人潮,才会赚到钱;而地段差的话,生意当然就会比较差啰!

谭盾很幸运地和一位认识的黑人琴手,争到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一家商业银行的门口,那里的人很多!在经过一段日子之后,谭盾靠卖艺赚到了不少钱,于是,他想去大学进修,便和黑人琴手道别。

他在音乐学府里拜师学艺,和琴技高超的同学们互相切磋,谭盾把全部的时间和精神都投注在提升音乐素养和琴艺之中……虽然在大学里,谭盾不能像以前在街头拉琴一样赚很多钱,但他的目光超越金钱,投向那更远大的目标和未来。十年后,一次,谭盾再次路过那家商业银行,发现昔日老友——黑人琴手,依然在那最赚钱的地盘上拉琴,而他的表情一如往昔,脸上露着得意、满足与陶醉。

当黑人琴手看见谭盾时,很高兴地停下拉琴,热情地说:“兄弟啊,好久没见啦,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

谭盾回答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名字,但黑人琴手反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前也是个好地盘,也很好赚钱吗?”

“还好啦,生意还不错啦!”谭盾只是淡淡地说,没有明讲。

其实,那黑人哪里知道,十年后的谭盾,已经是一位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他经常应邀在著名的音乐厅中登台献艺,而不是在门口拉琴卖艺!

我们会不会也像黑人琴手一样,一直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不放,甚至还沾沾自喜、扬扬得意呢?我们的才华、潜力和前程,会不会因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白白被断送掉?

目标不能太虚幻太笼统,否则就像空中楼阁一样,看似绚丽,其实只是昙花一现。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制订一个具体的目标,每天背几十个单词,写一篇英文日记,看一份英文报纸,听一个英文节目。由于你定的目标很具体,并坚持去做,目标就容易达到。

在逆境中体验幸福

只要我们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我们就不会感到精疲力竭。不要让我们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我们正在做着的事。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我们就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种种焦虑,甚至不快,是因为迷失和被淹没在各种目标中。

现代人常把自己的思绪搞得一团糟,却很少有人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在这种混乱的生活状态中,人的内心渐渐失去平衡,变得没有条理,生活的目的也跟着盲目起来。他们不知道自己所为何来,也不知道自己终将怎样。他们的想法很多,却不知从何着手。他们的思维混乱,长久下去便会产生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健康。人如果总是这样,就不会有幸福可言,并会失去最主要的东西,丢掉眼前的一些机会,变成“为明天而明天”的生活痛苦者。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学生拜弈秋为师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每次听课都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地听弈秋讲解棋道;而另一个学生虽然很聪明,但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有一群天鹅从他们头上飞过,他心里就想着拿了弓箭去射天鹅。若干年后,那位专心致志的学生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位呢,却一事无成。

一般情况下,人对生活的迷失都是所要或所想的太多,而又一时达不到目标造成的。这种想法使很多人不能将精力专注于一项事业,他们总是目标多多,反而错过了许多近在眼前的景色,丢掉了一些可以马上把握的机会。人无法专注,总是做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结果什么都做不好。内心的挫折感不断加大,结果只能是脚步匆匆,再也没有宁静。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选择,也不是切合实际的考虑,因为在通常状况下,这几件事情都不会做得很好。如果每次我们专心地只做好一件事,精力便能够集中,也必定有所收益。等这件事做完后,再去做下一件事,这样我们每件事都能够做得很好了。

大凡成功人士,都能专注于一个目标。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人奴隶的事业,并因此使自己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伊斯曼致力于生产柯达相机,这为他赚进了数不清的金钱,也为全球数百万人带来了不可言喻的乐趣。

每天花一点点时间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你人生中最主要的?慢慢地,你会发现,那些遥远的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你行动的累赘,而那些离你最近的事物才是你的快乐所在。把精力集中在最能让你快乐的事情上,别再胡思乱想,以免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不要轻易放弃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在一群智力与年龄都相近的青年中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发现: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远目标;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的人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27%的人根本没有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他们做了跟踪调查,结果令人十分吃惊!那3%的人全部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行业领袖;那10%的人都是各专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事业有成;那60%的人大部分生活在社会中下层,胸无大志,事业平平;那27%的人过得很不如意,工作不稳定,入不敷出,常常抱怨社会,抱怨政府,怨天尤人。

两个探险者迷失在茫茫的沙漠中,他们因长时间缺水,嘴唇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如果继续下去,两个人只能活活渴死!一个年长一些的探险者从同伴手中拿过空水壶,郑重地说:“我去找水,你在这里等着我吧!”接着,他又从行囊中拿出一只手枪递给同伴说:“这里有6颗子弹,每隔一个时辰你就放一枪,这样当我找到水后就不会迷失方向,就可以循着枪声找到你。千万要记住!”

看着同伴点了点头,他才信心十足地蹒跚离去……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枪膛里仅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了,找水的同伴还没有回来。“他一定被风沙湮没了或者找到水后撇下我一个人走了。”年纪小一些的探险者数着分数着秒,焦灼地等待着。饥渴和恐惧伴随着绝望如潮水般地充盈了他的脑海,他仿佛嗅到了死亡的味道,感到死神正面目狰狞地向他紧逼过来……他扣动扳机,将最后一粒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脑袋。

就在他的身体轰然倒下的时候,同伴带着满满的两大壶水赶到了他的身边……

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们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们只能无聊地重复自己平庸的生活。对于沙漠中的人群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业务部有个人叫艾尔·艾伦,他一心想成为公司里的王牌推销员。他把自己读过的励志书籍和杂志中所介绍的PMA原理拿来应用。在一本名为《成功无限》的杂志里,他读到一篇题为《化不满为灵感》的文章,不久,他就有了一个应用的机会。

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艾尔在威斯康星市区里冒着严寒沿着一家家商店拉保险,结果一个也没有拉成。他当然非常不满意,他突然想起自己读过的那篇文章,就决心一试。第二天从办事处出发前,他把自己前一天的失败告诉其他推销员。他说:等着看好吧!今天我要再去拜访那些客户,并且卖出比你们更多的保险。

说也奇怪,艾尔真办到了。他回到原来的市区里再度拜访每一个他前一天谈过话的人,结果他一共卖出66个新的意外保险。

人,来到这个世上,应当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在确定了目标之后,或许经过一生的奋斗也未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失去了制定目标的价值。

人正因为有了目标,才能使人向前进而不是向后退,保持积极的思想,而不是消极的态度,使人走向充实,而不是走向虚无,这就是制定目标的价值。

逆境是最好的导师

生活中的许多事例启示我们,胜利往往属于敢向困难挑战的强者,他们在与困难的斗争中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领略到胜利的喜悦。那些在困难面前气馁退缩的人,则永远无法享受胜利的喜悦。

在惠普公司成立后,休利特研究自己硕士论文题目中的一个新产品开发,帕卡德靠接一些小活来维持公司的运转,但朝不保夕,有时他们自己都怀疑还能支持多久。这时,特曼教授伸出了他热情援助的双手,他利用他在社会上卓著的声望,积极为他们奔走。

终于,休利特生产出他的新发明——一种振荡器,适用条件比当时可以得到的同类产品要广泛得多,而价格只是同类产品价格的1/10,帕卡德很快为这个产品申请了专利,业内的专家们对这个产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这些来自权威人士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他俩的斗志。帕卡德将产品命名为300A,为了让得到专家好评的产品迅速被市场承认,惠普公司在一家影响巨大的《电子学》商业杂志上登出了广告,订单开始汹涌而来,利润迅速增加,公司的境况大为改观。

为了宣传300A,帕卡德参加了在南加利福尼亚举办的一次正式的音频振荡器展览会。在会上,他结识了一位在迪斯尼电影公司担任音响工程师的哈金斯,哈金斯正在为一部电影《幻想世界》准备一个声道,正好需要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一只蜜蜂飞出荧屏,然后在剧场环绕,再重新回到荧屏的声响。但这正是300A的用武之地,帕卡德敏锐地觉察到与迪斯尼的合作不仅会大大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会带来长期可观的收益。他立即向哈金斯介绍了惠普的音频振荡器,结果他们一下就卖出8台,据说现在还有一台仍在好莱坞使用。就这样,惠普公司创业第一年站住了脚跟,销售收入5369美元,利润1563美元。

第一炮打响了,帕卡德更有干劲了,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惠普公司已经拥有了17名雇员,并且成为年销售额10万美元的公司。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给惠普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和增长点,1942年6月,休利特应征入伍,在军界有了广泛的接触和影响,为战后惠普公司在军用品生产方面的骄人业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休利特入伍后,帕卡德开始独撑大局,他意识到,惠普公司作为电子产品的生产者,在对无线电、雷达、声呐以及航海、航空仪表等产品需求量激增的局面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况且战争的恶劣条件恰好是检验这些产品性能的大好时机,这对于战后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帕卡德决心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让惠普公司真正腾飞起来。于是他对许多产品做了细致的改进,使之更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而这些产品很快就被用于军事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惠普公司已成长为一家拥有200万美元资产和200名员工的一家大公司。

1945年,当应征入伍的休利特复员回来,发现自己已经是这家拥有数百万资产的大型公司副总裁。当时,惠普已经建造了自己的Red wiid大楼,帕卡德告诉他,如果今后电子行业不景气,这栋大楼可以改造成食品杂货店。然而,改作食品店的危机并没有降临,相反,惠普公司一路顺风高速成长。

1947年8月18日,惠普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面对惠普的奇迹崛起,曾经给他们许多无私帮助的特曼教授非常高兴,他对每一个创业者说:“有惠普在前面带路,你们将会是第二个、第三个惠普。”在这种精神的号召之下,1955年,有7家公司来硅谷办厂,1960年增加到32家,到1965年斯坦福研究园区正式建立时,这里已经集中了近70家高新技术企业,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斯坦福大学;其中,惠普公司租用的土地就超过100万平方英尺。70年代后期,休利特和帕卡德还联名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了一座现代化的“特曼大楼”,永远纪念他们的恩师。他们创业的那间汽车库,1989年被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正式命名为“硅谷诞生地”,成为美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惠普兄弟从只能维持生计到取得巨大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坚毅不屈的信念,不怕困难的勇气。在面对逆境的时候,没有动摇。也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毅力和韧性成就了他们的理想和事业。

在困难面前,你首先要正视它,才能战胜它。其次,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你就会发现,困难也许不可怕,也不是不可逾越的。每个人都有被困难拦阻的时候,这些困难有大有小,可是如果没有持久的恒心和毅力,都是不可能逾越的。

坦然接受人生的潮起潮落

无论命运带来什么,勇敢地迎接它、面对它,坦然地接受生命的潮起潮落,重要的是把自己内心的愿望唤起,风风雨雨是不可逃避的,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事事如意,但只要你坚守自己的信念,就会以心对镜,无怨无悔。

1899年7月21日,欧内斯特·海明威出生在北美洲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南岸,一个叫橡树园的小镇。

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海明威是第二个孩子。母亲很有修养,热爱音乐。父亲是一位杰出的医生,又是个钓鱼和打猎的能手。海明威3岁时,父亲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一根渔竿;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支一人高的猎枪。父亲的影响使海明威终生充满了对捕鱼和狩猎的热爱。

14岁时海明威在父亲支持下报名学习拳击。第一次训练,他的对手是个职业拳击手,海明威被打得满脸鲜血,躺倒在地。

可是第二天,海明威裹着纱布还是来了,并且纵身跳上了拳击场。20个月之后,海明威在一次训练中被击中头部,伤了左眼,这只眼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

毕业以后,海明威不愿意上大学,渴望赴欧参战。因为视力的缘故未被批准。他离家来到堪萨斯城,在《堪萨斯报》做了见习记者。

在这里他学到了最初的技巧。《明星报》对于文字有110条不得违反的规定,“要用短句”,“用活的语言”,“用动词,删去形容词”,“能用一个字表达的不用两个字”,等等。海明威专心致志,很快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字风格。

1918年5月,海明威如愿以偿,加入了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

7月初的一天夜里,海明威的头部、胸部、上肢、下肢都被炸成重伤,人们把他送进野战医院。海明威的一个膝盖被打碎了,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片达270余块。

他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但仍有些弹片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

他在医院里躺了3个多月,接受了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这时他刚满19岁。

一战后海明威回到美国,战争除了给他的精神和身体带来痛苦外,没有带来任何值得高兴的事。旧的希望破灭了,新的又没有建立,前途渺茫,思想空虚。

尽管这样,海明威依旧勤奋写作。1919年夏秋,他写了12个短篇,寄给报社被全部退回。

母亲警告他: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从家里搬了出去,因为什么也改变不了他献身于文学事业的决心。他只想做第一流的、最出色的作家。

1920年的整个冬天,他独自坐在打字机前,一天到晚写作。有一次参加朋友们的聚会,海明威结识了一位叫哈德莉的红发女郎。她比海明威大8岁,成了海明威的第一位妻子。这时海明威22岁。

1922年冬天,他赴洛桑参加和平会议时,哈德莉在火车站把他的手提箱丢失了。手提箱里装着他的全部手稿,一个长篇、18个短篇和30首诗。这使海明威痛苦万分又毫无办法,只能重新开始。

1923年,海明威的第一部著作《三个短篇和十首诗》在法国的一个非正式出版社出版。总共只印了300册,在社会上毫无影响。

作为记者,海明威很受欢迎。但他呕心沥血写成的小说,却没有报刊肯用。尤其令他伤心的是,退稿信上总是称他的作品为“速写录”、“短文”,甚至说是“逸事”,根本就不把他的稿件看成是文学创作。1924年,海明威辞去记者工作,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又要养活刚出生的儿子,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1925年是海明威最为穷困潦倒的一年。妻子已经带着儿子离开了他。他除了通宵达旦地写作,只能把看斗牛当做娱乐。

第二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问世,立即博得了一片喝彩声,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了20世纪20年代那一代人的典范之作。

这部小说用美国女作家斯泰因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作为题词,从而产生了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而海明威就成了这个流派的代表。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对生命的追求。成功之后,你可以体会成功的快乐,你可以体验追求的幸福。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追求,要学会咀嚼生命中的每一分钟,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完整而不断地追求自己所追求的。

生命的长短并不要紧,要紧的是生命中所获得的,坚持你自己所要达到的,不论贫苦或战争,就像海明威一样,为自己的文学创作付出短暂而有意义的一生。

正视困难的存在

面对困难的态度十分重要。困难就像纸老虎,如果你害怕它,畏缩不前,不敢正视,那么它就会吃掉你;但是,如果你毫不畏惧,敢于正视,它就会落荒而逃。对于懦弱和犹豫的人来说,困难是可怕的,你越犹豫,困难就越发可怕,越发不可逾越;但当你无所畏惧时,困难将会消失。

1955年,18岁的金蒙特已是全美国最受喜爱、最有名气的年轻滑雪运动员了,她的照片被用做《体育画报》杂志的封面。金蒙特踌躇满志,积极地为参加奥运会预选赛作准备,大家都认为她一定能成功。

她当时的生活目标就是得奥运会金牌。然而,1955年1月,一场悲剧使她的愿望成了泡影。在奥运会预选赛最后一轮比赛中,金蒙特沿着大雪覆盖的罗斯特利山坡开始下滑,没料到,这天的雪道特别滑,刚过几秒钟,便发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故。她先是身子一歪,而后就失去了控制,像匹脱缰的野马,直往下冲。她竭力挣扎着想摆正姿势,可无济于事,一个个的筋斗把她无情地推下山坡。在场的人都睁大着眼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上。

当她停下来时人已昏迷了过去。人们立即把她送往医院抢救,虽然最终保住了性命,但她双肩以下的身体却永久性瘫痪了。金蒙特认识到活着的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奋发向上,要么灰心丧气。她选择了奋发向上,因为她对自己的能力仍然坚信不疑。她千方百计使自己从失望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去从事一项有益于公众的事业,以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几年来,她整日和医院、手术室、理疗及轮椅打交道,病情时好时坏,但她从未放弃过对有意义的生活的不断追求。

历尽艰难,她学会了写字、打字,操纵轮椅,用特制汤匙进食。

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选听了几门课程,想今后当一名教师。

想当教师,这可真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她既不会走路,又没受过师范训练。她向教育学院提出申请,但系主任、学校顾问和保健医生都认为她不适宜当教师。录用教师的标准之一是要能上下楼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

此时,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成为一名教师,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她的决心。

1963年,她终于被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聘用。由于教学有方,很快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教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也很有办法。她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说:“这些学生也有感兴趣的东西,只不过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罢了。”

金蒙特终于获得了教授阅读课的聘任书。她酷爱自己的工作,学生们也喜欢她,师生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后来,她父亲去世了,全家不得不搬到曾拒绝她当教师的加利福尼亚州去。

她向洛杉矶学校官员提出申请,可他们听说她是个“瘸子”就一口回绝了。金蒙特不是一个轻易就放弃努力的人,她决定向洛杉矶地区的90个教学区逐一申请。在申请到第18所学校时,已有3所学校表示愿意聘用她。学校对她要走的一些坡道进行了改造,以适于她的轮椅通行,这样,从家里坐轮椅到学校教书就不成问题了。另外,学校还废除了教师一定要站着授课的规定。

从此以后,她一直从事教师职业。暑假里她访问了印第安人的居民区,给那里的孩子补课。

从1955年到现在,金蒙特从未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但她的确得了一块金牌,那是为了表彰她的教学成绩而授予她的。

金蒙特面对困难没有退却、没有逃跑,她坚持着、奋斗着。她压根就没想过要放弃努力,她不愿放弃。她也有自由选择权。她可以畏缩不前,不过她没有退却。

苦难是成功的积累

许多人遇到挫折时,常常沉浸在痛苦中,自怨自艾,信心崩溃,这样的人,做事缺乏生气,生活单调乏味,相反,有些人则不断发挥自己的优点,逐一把它呈现出来,就像宝石专家一般,不断地切割打磨后,宝石才会显现出它的璀璨耀眼的光彩。

人在成长中总要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比如生存的挫折、情感的挫折、创业的挫折、健康的挫折、意外事故的挫折,等等。这么多的挫折我们要如何应对呢?是逃避还是面对?

莫奈,1840年11月14日生于巴黎,父亲是杂货商,莫奈为长子。出生后不久,全家迁往诺曼底。他的漫画才能为风景画家布丹赏识。18岁时,布丹邀他同往户外写生,那时管装颜料刚刚发明,户外写生还是新鲜玩意。莫奈起初不以为然,后来方知师法自然之妙,认为户外写生确是风景画家最好的作业方法。有位青年画家向他求教,他指着云天河树说:“它们是老师,向它们请教,好好地听从它们的教导。”莫奈以出售漫画的积蓄,去巴黎学习艺术。

那时莫奈还没有发展他那革命性的印象派技巧。有好几幅画都获得了官方巴黎沙龙的接受。26岁那年,一位鉴赏家对他的《绿衣女郎》大为赞赏。那是一幅清新活泼的人像,画的是他的心上人唐秀。

穷困潦倒的唐秀是个弱质纤纤的黑发女郎,多年来莫奈从她那里获得灵感。可是莫奈那中产阶级的家庭对于他们的结合非常愤怒。1867年,莫奈家中闻悉此事,就断绝所有对他们的经济援助。这个不名一文的小家庭屡次迁居都是因为房东被驱逐。他的朋友亥诺瓦,自己也穷得要命,偷偷把他母亲餐桌上的面包送给莫奈,莫奈一家因此得免饿死。

就在那年夏天,莫奈和亥诺瓦二人都在创作上有了极高成就。为了要画阳光在水面闪烁和树叶颤动,他们采用新法,把幽暗的色彩通通抛弃,改用纯色小点和短线,密布在画布上,从远处看,这些点和线就融为一体了。那时还未命名的印象主义画法,就在那年夏天诞生。

普法战争爆发后,他把唐秀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只身前往伦敦。伦敦缥缈的轻烟和浑浊的浓雾使他着了迷,后来他又去过几次伦敦,前后用晕色画了很多幅泰晤士河上的大小桥梁和英国议会大厦,一种恍非尘世的诡异色彩笼罩着整个画面。

战争结束后,莫奈回到法国,1871年冬天,他带着妻儿到塞纳河上的阿乡德尔市居住了6年。莫奈每天自晨至暮都在户外写生。他还弄到了一艘小船,辟为画室。不论阴晴寒暑,他都不在室内工作。塞纳河封冻了,他在冰上凿孔放置画架和小凳。手指冻僵了,就叫人送个暖水袋来。他在海边美岛沙滩上作画,因大西洋风势疾劲,便把自己和画架缚在岩石上。(有几幅海景画,至今还看得见嵌着沙粒。)他以同样刻苦的精神应付生命中的逆境。1878年,他们的次子米歇尔出世,唐秀患重病。莫奈既要看护妻子,又要照顾婴儿和洗衣做饭,还得抽空在街上兜售油画,虽然幅幅都是杰作,但所入微不足道。第二年,唐秀还未到30岁,便溘然长逝。

在1880年,莫奈才首次享受到快乐而富裕的生活。他带着两个小男孩,和有6个儿女的寡妇霍施黛组织了新家庭。两个大人和8个孩子,同住在巴黎市外75千米的席芬尼一幢盖得不整齐,有灰色百叶窗的农舍里,草地上有一条逶迤的小溪蜿蜒流过,花园旁有条单线铁路,每天有4班火车往来。席芬尼是莫奈的人间乐土,在此前后居住43年,他喜爱这个地方,以它入画,并在这里终老。

1883年,莫奈的作品在巴黎、伦敦、波士顿三地展出。这时印象派画家已渐受注意。

1886年在纽约举行的画展,展出莫奈的精品45件,这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他的作品成为收藏家猎取的对象,自己也成为名人。1888年连法国也公开承认了他的地位,拟颁赠“荣誉勋章”给他,他愤然拒绝,绝不向传统低头。

在逆境中,心中不灭的信念和希望是人们经受住种种困难考验的强大支撑力。生活中如此,对事业的追求也是如此。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是:不畏挫折。莫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困苦和悲伤,面对逆境,奔向自己理想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苦难都是机遇,不畏挫折,战胜困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同类推荐
  • 提升气质

    提升气质

    生活中的每个女人都不是完美的,老天也没有塑造那么多美人。而我们却需要展示自己那丁点的美丽,聪明的女性尤其懂得该如何打理和呵护自己,她们能游刃有余地从容在美丽之间,倍受大家的关注和称赞。她们都有什么秘诀吗? 气质是提升女人美丽的关键因素!一个普通的女性,如果加上气质两个词,则成为一个美丽的神话。本书的下篇介绍通过改变妆容、身材、肌肤、眼睛、头发、指甲、腰腹、言行举止、心态提升美丽气质的方法。女性之美贵在细节,女性可以不必天生丽质,但是却可以通过细节的呵护出美丽气质。
  • 发现你的心灵

    发现你的心灵

    本书汇集了于丹、阎崇年、孔庆东、纪连海、孙云晓等文化名人最新的精彩演讲,内容涉及人文、历史、教育、百姓生活等诸多方面。他们的远见、智慧和气魄,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让每一位聆听者都深受启迪。全身心投入交流的方式直指心灵,既中肯又实用。在感受名家激扬演讲魅力的同时,也“品尝”了一道可口的文化大餐。
  •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我相信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对生命、自由和幸福权利的追求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我相信权利之中必包含责任,机会之中必包含义务,拥有之中必包含职责。我相信法律皆是由人所制定,而非人被法律所掌控;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非人民的主人。我相信人因为工作会变得高贵,不管是用脑力还是体力;我相信世界会给予每个人谋生的机会,但它并不对人类之生存负有义务。
  • 商道博弈:孙子兵法中的商业智慧

    商道博弈:孙子兵法中的商业智慧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孙子兵法》不但在军事上影响深远,其影响还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本更是形成了“孙子兵法管理学派”。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稻盛和夫无不将其奉为圭臬。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书里讲的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
热门推荐
  • 庄子(读好书系列)

    庄子(读好书系列)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 刻骨铭心之初恋

    刻骨铭心之初恋

    这是一段充满感人的初恋,陈小雯是个转学生,刚入学就恋上了班上的一个男生韩竞,韩竞为了追陈小雯的妹妹,他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日子长了,陈小雯却发现自己早已偷偷的爱上了他。韩竞发生了一次意外,使我更加确定自己的心。陈小雯为了韩竞能早日康复,花了一夜的时间折满了一千只千纸鹤。当韩竞知道陈小雯喜欢他的时候,两个人却僵硬了,再也回不到做朋友时候的日子,痴情的陈小雯却没有放弃,一直在悄悄的感动着韩竞,希望韩竞总有一天会明白。
  • 晋书

    晋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后宫谋

    后宫谋

    一个现代胎穿女在架空古代如履薄冰的生存史,帝皇对相府的恶厌,其他妃嫔的虎视眈眈,让她每走一步都如过万丈深渊上的独木桥,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可她却坚毅的往前走,小心的谋算着每一步,凭借着天时地利的东风,飞上青天。小白版简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奸相的女儿,为了不被抄家灭族,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在后宫拼命的刷副本,却一不小心把副本刷残了的的故事。
  • 御劫

    御劫

    一个从绝地走出的少年,正逢乱世,怪魔纵横,世间万物遭劫,人间不得安宁,看他如何在这风云突变的时代,脚踏苍龙,带领族人,御战天下!
  • 网游之高手寂寞

    网游之高手寂寞

    一段网游的传奇,几段爱情的故事!叶丰,一个失恋的孤儿,神奇的遭遇让他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实力。为报师仇,灭杀强敌。难耐单人之力无法与一个国家相抗,正好一款游戏的问世让他看到了希望。白衣飘逸,坐下神骑冰雪神物,于敌国乱军之中横行无忌,创造一个神话!
  • 诸天皇座

    诸天皇座

    天路己断,长生何望,诸天万域,天骄并立,谁能登临无上神座,主万载沉浮!
  • 神级少年修仙传

    神级少年修仙传

    万众敬仰的他,某神界中的绞绞者,拥有与天共齐的寿命,没有人知道是何种原因,他突然陨落,此后那个神界淡忘了他。………………………………………………………………他,机智帅气,某神界中的他的转世,来到人界后,拥有强大的背景。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都市,开始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她,拥有着倾世倾城的容貌,甚至更好的容颜,有着神奇的疗伤功能,非凡的气质。当两位相遇时会摩擦出怎样一篇传奇?
  • 武道剑锋

    武道剑锋

    这是一个崇武的大陆;这是一个仗剑而行的天下!巅峰武道,笑傲天下;一剑在手,有我无敌!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