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无冕(miǎn)之王——记者。因为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我们都能看到记者们的身影,他们把最新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人们。我觉得做记者真的很光荣,也很崇高!
我当上记者以后,一定要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抓住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予以如实报道,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替老百姓说话。
我一定要做一个敢于说出真相的记者,把手中的笔当作针灸(jiǔ)的针,扎到社会痛处并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知道,当记者很累、很辛苦,风险也很高。现在常常有报道说,有些记者在采访时遭到殴打,或事后报复。但我不怕,当记者确实危险,但是冲向最危险的地方正是记者的职责。我一定会履行这个职责!
记者的来由
16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急需了解商品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有关交通、政治、军事等情况,于是有些人专职采集和出售政治和宗教消息、商业行情、航船行期等新闻,成为早期的新闻记者。
在中国早期的新闻机构中,编辑和记者没有严格的分工,编辑、采访合一。1872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集本地新闻。之后,《申报》在各个城市聘有“报事人”或“访员”。1899年《清议报》第7期上出现“记者”一词。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新闻记者、作家,中国人民的好朋友。1928年,他来到中国上海,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热诚支持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长期向全世界宣传和介绍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情况,增进西方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先后三次来华进行访问。1970年10月,斯诺偕夫人一同访华,参加了我国国庆观礼,在天安门上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毛泽东与他进行了谈话,对后来的中美两个大国的接近产生了重要影响。
斯诺于1972年2月在日内瓦病逝。按照其遗嘱,斯诺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一个小花园中。他在遗嘱中写道:“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现代著名记者——范长江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他年轻时候受到大革命的影响,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在重庆大屠杀中,他从死尸堆里爬出来,奔向革命中心地——武汉,参加了贺龙的革命军并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九·一八”事变后,范长江到抗日运动蓬勃开展的北平求职,但没有成功,于是以制豆浆、送牛奶为生,后来他到热河、察哈尔慰问前方将士,曾两次被日军逮捕,几乎送命。但他的爱国心始终未变,他以笔杆为武器、以记者为职业赴西北考察,在没有工资,旅费自筹,生活、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他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的真实情况,揭露了西北的重重黑幕,从而轰动全国,一举成名。
1988年,中国记协作出决定,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这是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名人名言”
有人活着却没有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如同河中的一棵小草随波逐流。
——塞涅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