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9600000023

第23章 贵直论第三

贵直

一曰——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流〕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

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恶能直?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身不见污君。(身今)〔今身〕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曰:“臣少而好(事)〔争〕,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舍之。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

狐援说齐:罾王曰:“殷之鼎陈于周之廷,其社盖于周之屏,其干戚之音,(在)〔充〕人之游。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王必勉之。其无使齐之大吕陈之廷,无使太公之社盖之屏,无使齐音,充人之游。”齐王不受,狐援出而哭国三日,其辞曰:“先出也,衣缔紵;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齐王问吏曰:“哭国之法若何?”吏曰:“断。”王曰:“行法。”吏陈斧质于东闾,不欲杀之,而欲去之。狐援闻而蹶往过之。吏曰:“哭国之法新。先生之老欤昏欤?”狐援曰:“曷为昏哉?”于是乃言曰:“有人自南方来,鲋入而鲵居,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已不用若言,又新之东闾。每斮者以吾参夫二子者乎!”狐援非乐断也,国已乱矣,上已悖矣,哀社稷与民人,故出若言。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于危。此触子之所以去之也,达子之所以死之也。

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犀蔽(屏)〔犀〕橹之下,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筒子艴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里〕,用此士也。文公即位二年,(底)〔砥〕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土何弊之有?”简子乃去犀蔽(屏)〔犀〕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袍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直谏

二曰——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者〕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以也。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所以不可不论也。

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

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以畋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葆申曰:“先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不谷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谷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务治〕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知化

三曰——

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以虽知之与勿知同。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实〕也。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可以过?此贤主之所重,惑主之所轻也。所轻,国恶得不危?身恶得不困?危困之道,身死国亡,在于不先知化也。吴王夫差是也。子胥非不先知化也,谏而不听,故吴为丘墟,祸及阖庐。

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能〕使。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道〕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未央。”太宰豁曰:“不可。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君王若代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豁之谋。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夫差不听。子胥两祛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人吴也?”乃自杀。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著之东门,曰:“汝胡视越人之人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爰〕螟以冒面死。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故夫差之知惭于子胥也,不若勿知。

过理

四曰——

亡国之主一贯,天时虽异,其事虽殊,所以亡同者,乐不适也。乐不适则不可以存。糟丘,酒池,肉圃,(为)〔炮〕格,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壤,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作为璇室,筑为顷宫,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此〕夏、商之所以亡也。

晋灵公无道,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使宰人孺熊蹯不熟,杀之,令妇人载而过朝以示威,不适也。赵盾骤谏而不听,公恶之,乃使沮麛〔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沮麛见之,不忍贼,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若死。”乃触廷槐而死。齐滑王亡居卫,谓公王丹曰:“我何如主也?”王丹对曰:“王贤主也。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王名称东帝,实辨天下。去国居卫;容貌充满,颜色发扬,无重国之意。”王曰:“甚善!丹,知寡人,寡人自去国居卫也,带益三副矣”。

宋王(筑)为蘖帝,鸱夷〔盛〕血,〔著甲胄〕高悬之,(射着甲胄)从下〔射〕,血坠流地。左右皆贺曰:“王之贤过汤、武矣。汤、武胜人,今王胜:天,贤不可以加矣。”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不适也。

壅塞

五曰——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王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扦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王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由余骤谏而不听,〕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至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向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歹。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向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于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说必不入,〕不闯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二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原乱

六曰——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训)〔讨〕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虑祸〔过〕之,所以(完)〔免〕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

晋献公立骊姬以为夫人,以奚齐为太子,里克率国人以攻杀之。苟息立其弟公子卓,已葬,里克又率国人攻杀之。于是晋无君。公子夷吾重赂秦以地而求人,秦缪公率师以纳之,晋人立以为君,是为惠公。惠公既定于晋,背秦德而不予地。秦缪公率师攻晋,晋惠公逆之,与秦人战于韩原。晋师大败,秦获惠公以归,囚之于灵台。十月,乃与晋成,归惠公而质太子圉。太子圉逃归也。惠公死,圉立为君,是为怀公。秦缪公怒其逃归也,起奉公子重耳以攻怀公,杀之于高梁,而立重耳,是为文公。文公施舍,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用民以时,败荆人于城濮,定襄王,释宋〔围〕,出毂戍,外内皆服,而后晋乱止。故献公听骊姬,近梁五、优施,杀太子申生,而大难随之者五,三君死,一君虏,大臣卿士之死者以百数,离咎二十年。自上世以来,乱未尝一。而乱人之患也,皆日一而已,此事虑不同情也。事虑不同情者,心异也,故凡作乱之人,祸希不及身。

同类推荐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四书五经入门

    四书五经入门

    《四书五经入门》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本书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四书五经自南宋定名后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极为深远。阅读本书,既可修身养性,又可增智广识,还可立德励志。本书在参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对四书五经进行精编精选,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以及人物的情感、精神风貌。对于文章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更做出了详细解释,让人一目了然。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菜根谭全书(第三卷)

    菜根谭全书(第三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热门推荐
  • 梦忆:只为续未完爱恋

    梦忆:只为续未完爱恋

    霁秦永远记得姐姐在自己怀里是多么的痛彻心扉般含恨死去,孔姬雨重回万年不知名空间不知是否还会重蹈覆辙……霁秦是否会让自己姐姐放弃那段他认为的噩梦呢?一切都将重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天行于世

    天行于世

    方天行是神侯之子,也是神侯府人人可欺的废物,丹田被毁,忍辱十几年的他又被安上奸杀的罪名惨被流放,身负仇恨,不甘屈辱的他要如何在这修行当道,天才林立的世间崛起?
  • 承诺的重量

    承诺的重量

    "是否还会回来,当初的承诺,什么时候才会兑现?"想着,睡着了,梦里当时的情景清晰可见,却要再面对一次痛苦别离。梦醒,彼此相见,一瞬间的幸福并不是结尾,而是接续而来的一切纠葛,克服是简单的吗?----------------------------全文免费,更新慢,勿骂。
  • 魔神封天

    魔神封天

    世人谁能永恒?看古今,观未来!无人能不死!但,魂不灭,终究永恒!且看无敌战神轮回重生,带着太古的记忆;来到这科技发展的文明,解开洪荒如何破碎之谜,齐天大圣的真正面目!那些古代圣人的去向!那些帝皇的归宿!地球,这个被洪荒遗忘的文明,藏着怎么样的惊天大密呢?或许它存在永恒的真谛!
  • 凤鸣天下:将军你太猛

    凤鸣天下:将军你太猛

    凤紫儿虽然贵为公主,但无奈被迫为了政治嫁给了一个将军,关键是,这个将军看上去身材不咋地,皮肤不咋地,小腿不咋地,但是男人应有的风范却应有尽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琴御九荒

    琴御九荒

    莫小七本是一个边缘小城的贵族家里的长子,只因不能修炼,从而被家族遗弃,家人的冷漠无情,锻就他淡然恬静的性格,虽凄然孤独,却也活的很乐观,本想平平淡淡度过余生,然而,奈何天不予人愿,为妹献元丹,为弟替生死,冰封百年,再回人间,却抵不过沧海桑田,世事巨变,过往的温情回忆,如云烟般飘散,蓦然回首,再无一人相识。但解封后的他,人生的轨迹也随之改变,从此,指掀沧澜,琴御阴阳,在武道之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万古无人能及......
  • 名侦探柯南之工藤信

    名侦探柯南之工藤信

    原著主角工藤新一原本是一位颇具名声的高中生侦探,在目击黑衣组织的地下交易后,准备追踪时却被黑衣人琴酒袭昏,并被灌下代号为“APTX4869”的不明药物后来虽然幸免于死,但身体就此缩小为小学时期的模样。之后他化名为江户川柯南,在好友阿笠博士的建议下,寄住在青梅竹马毛利兰的父亲-蹩脚侦探毛利小五郎家中。与本书主角一起凭着推理的天分继续秘密从事追查黑暗组织的工作,并私下探寻获得解药的管道,希望能够恢复原来新一的样貌。与此同时配合阿笠博士为他发明的道具,帮助毛利小五郎成为出名的大侦探。故事内容当中穿插许多爱情、友情、犯罪、背叛、复仇等情节。
  •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哼哈二将之兽人复兴

    哼哈二将之兽人复兴

    在西方拥有者高贵血统的半兽人一族,因想毁灭华夏文明而失败,成为奴隶,在苦不堪言的奴隶生活中,竟是一个捣蛋鬼和一个普通的乐师拯救天地于劫难。
  • 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本书讲述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最大的损失,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才没有烦恼。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虛心缺乏智慧。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