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提示:
他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辉煌局面,晚年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飘零,这只是命运的不公吗?他跟杨玉环的一段千古之恋,是真情使然,还是逢场作戏?
他有着开创盛世的千秋伟业,他创造了君临四海的无尚事功!
他的一生创造了唐朝皇帝中的几个“之最”。
第一:在位时间最长。第二:年寿在男性皇帝中最长(武则天82岁)。第三:最后一次成功东封泰山。第四:他最先营造了兴庆宫。第五:子女数量最多。第六:有一位最得宠爱的绝世佳人——杨贵妃。第七:最先改变了皇太子居住在东宫的制度。第八: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严重的大动乱——安史之乱。第九:创造了唐朝最辉煌的盛世——开元盛世。然而,他的晚年却因为一段不伦之恋而差点毁了大好江山。
这就是唐玄宗,一个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的帝王!
让我们首先翻开他的个人简历:
姓名:李隆基
生卒年:公元685年——公元762年
享年:78岁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庙号:玄宗
最得意:开创开元盛世
最失意:迁居太极宫
最不幸:逃离长安躲避战乱
最痛心:缢杀杨贵妃而不能救
最擅长:音律、书法、骑射、历象之学
唐玄宗李隆基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他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皇帝之一。
李隆基出生时,正值一代女皇武则天如日中天的时候。小小年纪的李隆基却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
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看到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
武则天得知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倍加喜欢。
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为临淄郡王。
很多年过去了,李隆基渐渐成长为一名英姿勃勃,胸怀大志的青年王孙。当年不可一世的武则天,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人世。唐中宗懦弱无能,韦皇后便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
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便抢先发动了兵变,率领御林军万余人攻占了皇宫,把韦皇后一派全部消灭。然后,由李隆基的父亲李旦重新即位,是为唐睿宗,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
这时候,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
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
公元712年,睿宗厌烦了做皇帝的生活,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但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睿宗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先下手为强,李隆基绝不给对手以还击的机会!
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至此,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成为货真价实的天子。这一年,他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此时的唐玄宗,确实很有一番作为。首先,他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著名大臣。他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是他能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他不仅慧眼识贤相,还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他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于此同时,他还对于边疆也进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将原来丢失的领地重新夺了回来。于是,唐朝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在唐玄宗的努力下,整个开元天宝时期,大唐帝国很快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天下臣民也度过了一段最为安逸的好时光。这一时期的大唐帝国,国势强盛,百姓富庶,大诗人杜甫那首最为人们所称引的《忆昔》诗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历史真实。开元盛世之中,小邑万家、仓廪丰实、男耕女织的太平景象,在唐人的文献当中也有很多的记录。
点评:
玄宗登基后,选贤任能,积极寻求抚民安邦、稳定发展之道,大张旗鼓地开展政治、经济改革,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在宫廷内外、朝野上下和家族关系内部,也同时进行了新的调整。这一过程,充分展示出玄宗身上铁血无情和温情慈爱的交织,显露出他果敢杀戮、大胆决断的不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