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9000000010

第10章 功过输赢:文人笔下的流氓皇帝

有一个笑话:

如果刘邦,项羽,秦王子婴同处一条船,规则是少量的淡水和食品用完后,只 能通过人吃人获得补给,只有一人上岸,上岸之人必须保证不杀人,谁最先被吃掉?谁上岸?

答:子婴先被吃掉,刘邦最终上岸。过程如下:

刘邦悄悄对项羽说:兄弟,报仇的机会来了。此时若不动手,更待何时?项羽说道:我正有此意。于是项羽把子婴杀了。最后还剩两人的时候,刘邦又说了:兄弟,你把我杀了吧,我实在不愿上岸后背负着杀害兄弟的名声度过余生。于是乎项羽大吼一声“你是叫我来背负吗?”拔出宝剑自刎了!最后是刘邦上岸了。路人皆来围观,刘邦道:这个子婴,他明知打不过我兄弟,就在背后偷袭我,我兄弟为了救我,挡了这一剑。我怒火中烧,沧浪浪宝剑出鞘将子婴砍成了肉泥。从此,天下就流传着两个英雄的故事:一个舍身救兄,一个为弟报仇!

刘邦跟项羽,一成一败,哪个才算的上是英雄?

我将两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写如下:

项羽失败的原因:

一、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的才识

二、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1目光短浅、自满自得 足勇少智、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

2残忍有余,仁善不足。

空口无凭,有例为证:

《史记》载: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灭秦以后。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

刘邦取胜的原因:

一、以名人为榜样,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度,这是刘邦战胜项羽的最重要原因。

二、拥有各种成功者的素质

1工于心计,善于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2宽容、仁慈、有大胆量。

3冷静,喜用智不斗力。

4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

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就拿刘邦撕毁鸿沟盟约这件事来说,很多人认为刘邦不讲信义。我个人的看法是:根据中国的传统,信义是很重要的,是征服天下不可缺少的,所以读中国的史书,经常可以看见开国重臣们向主君进言:‘不可失信于天下’。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信义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信义的对象是平民百姓,是“天下之人”。所以,不失信于天下,就是应该在建立国家的过程中,或是建立之后,实行有利于民的政策。

但是如果对自己的敌人讲究信义,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项羽和暴秦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换个人掌管天下罢了,项羽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英雄不外乎他作战勇猛、气力过人统兵打仗堪称一绝。但是他软弱的一点却被人忽略了,吕稚在楚汉相争时帮了刘邦不少忙,相比之下虞姬显得似乎有点逊色,项羽的妇人之仁似乎就是从她这里学来的。

连挑女人的能力都没有怎么统令天下?

刘邦是英雄,他有敢作大梦的大器量、不在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

项羽也是英雄,的确有中国人的气节,传统英雄的品质,有敢作大梦的大器量、不在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但和刘邦一起论,他只不过是一个小英雄而已!

舍小我,成大我者!才是大英雄!

千年以来,很多的人对成功的刘邦颇有微词,对全军覆灭的项羽到颇多同情。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更有千古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仔细想想,刘邦就真的那么可恨,项羽就真的那么值得同情吗?

我的结论是否定的。

楚汉战争,实际上是一场人才和人心的较量。

楚汉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刘邦处于下风,屡次被项羽杀得大败而归。后来,刘邦离间了项羽和范增,逐渐占据上风,最后将项羽彻底打败。

刘邦东进之后,先取洛阳,再取彭城。项羽带领精兵三万一天之内便将汉军打败,在汉军撤退时,又被项羽追杀消灭了几十万军队,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后被项羽抓获。原来跟随刘邦的其他各路诸侯王见刘邦大败,先后舍他而去。

刘邦退到荥阳之后,重振旗鼓,在荥阳的南边打败了项羽的军队,两军在荥阳一带开始对峙。后来,刘邦策反了项羽的大将英布,分化了项羽。但项羽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派兵侵扰汉军的运粮通道,最终将荥阳的汉军围困起来。刘邦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项羽逼走了范增。

据《史记》记载,楚汉相争的时候,彭城一役,项羽三万楚军一举击溃刘邦近六十万联军,经历了彭城得失前后大起大落的刘邦,心情很糟,在离开下邑去虞县的路上,他跳下马来,把张良叫到跟前,手扶着马鞍子说:“关外的土地,我不想要了。只要有人能帮我打败项羽,我就把这些土地送给他们。不知道有谁可以同我一起建立这等功业?”

张良告诉刘邦:“可以帮助您打败项羽的人,共有三个,九江王英布是项羽最勇健的猛将,现在同项羽已生隔阂;彭越在梁地反楚,已成气候。这两个人马上可以去联络。汉王麾下诸将,只有韩信可托付大事,是独挡一面的统帅之才。您把土地分封给这三人,一定可以消灭项羽!”

于是韩信被封了齐王,后改封楚王;彭越被封为梁王;英布被封为淮南王;之后,三人会师垓下,霸王别姬之后,自刎乌江。

刘邦为了事业可以控制自己。

项羽则完全的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

刘邦能容人,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都在刘邦麾下。除此三人,手下还团结了数不请的文人武将。

项羽不能容人,他连一个范曾都留不住!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建立汉朝。开始刘邦将都城定在洛阳。刘邦在洛阳的庆功会上,和众人总结楚汉战争胜败的经验教训。刘邦总结自己取胜的原因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刘邦的总结很准确,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

自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论,在作战能力上首推韩信。而韩信在与刘邦探讨带兵能力时,也只说刘邦不过能带十万兵,而自己则多多益善。从这个记载来看,韩信应该还有所保留,也就是他的真实想法里,刘邦可能连十万人也带不了。之所以要说这个数字,无非是要给刘邦留足面子。

其实有关刘邦的作战记录还是相当多的,其作战之频、作战对象之多恐怕也是有史以来屈指可数的。但在人们的印象里,最容易记住的就是他常常被项羽打得落荒而逃,连子女及部队都顾不上,只顾一个人逃命了。确实,比起刘邦取得的胜利来说,这些败仗场面在司马迁的笔下既精彩又传神,让人看过一次,就牢牢记住。但在整个秦楚之际,刘邦也就败给项羽一人,其它人则均败在刘邦手下。

刘邦于起兵之初就在战斗中击杀泗水守,这是见之于史的秦军阵亡的最高军事长官。在秦三十六郡中,肯定为刘邦部战斗征服的至少有三分之一。在刘邦加入项梁阵营前,项梁对秦作战还没有取胜的记录,只有项羽有攻克襄城的胜果。《留侯世家》记张良以《太公兵法》告刘邦,被刘邦用得很好,说明刘邦很有用兵的天分。在最后的灭秦作战中,刘邦以不足万人的部队(郦食其语)完成了策应援赵、拱卫楚都、西进灭秦一连串繁重的任务,没有非常的军事才干是不可想象的。

关于韩信以为刘邦不能将兵的说法,《韩信卢绾列传》有一条反证,击陈豨时,刘邦先于全国军队到达时抵赵,问赵相周昌赵地有无可用之人,周昌推举了四人,刘邦面试后骂道:“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伏。上封之各千户,以为将。

表明刘邦能在无兵可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权威手段调动当地士兵的积极性,可能也因此抵挡住了陈豨的凶猛攻势。刘邦每每在力量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不断取得胜利,应该与他善于激励士气有关。仅此一条证据,就使得不善将兵说不那么可靠。

点评:

刘邦凭借一支仅有百余人的起义队伍,登上反暴秦的历史舞台,最后击败强大的西楚霸王项羽,夺得西汉开国皇帝的桂冠,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当然是用人!刘邦无疑是个很有魅力的领导者,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英雄豪杰甘愿为他卖命?

这一点,项羽就差远了,所以他才败得那么惨。

项羽是锐不可当的27岁霸王,刘邦是年逾50的垂老之人;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弟;项羽受过严格的大将训练,刘邦本身非将才,集结的亦多乌合之众,同时起兵,一个兵多将多,一个兵力极弱!一个生于有钱官家,却视钱如狂;一个出生穷困,却能纳谏如流,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这不能是虚伪,狡猾所能说清楚的!

同类推荐
  • 走下巅峰的美国

    走下巅峰的美国

    通过对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的分析,指出美国霸权的衰落。
  •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内容包括玉壁绝唱、打虎太岁、跛脚奴与佛爷、四家斗法、帝国鬼才等。
  • 西汉中期二三事

    西汉中期二三事

    这个时期之前,有汉武雄风,南攻北讨,东巡西征;这个时期之后尚有“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壮志!那这个时期呢?这个时期有着一个传奇的天子,一个崇尚霸王道杂之的皇帝,一个感人至深的深情人!
  • 匹夫,英布

    匹夫,英布

    我是英布,不服天下豪杰的匹夫。诛暴秦,抗楚汉;秦末的风云,自然有我的风采。九江王,不,不,不,那只是踏出争霸天下的一步。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不让我坐那位置,我怎么有责?[正在改英布和季布的梗,每天自检两章,有问题的可在评论中提出,本人不删评论。自己打脸中-_-||]
  • 贞观风云

    贞观风云

    李世民即位之后,招贤纳士,从谏如流,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经济和军力,使大唐日益强大。唐军先后平定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和薛延陀等,开疆拓土,四方臣服,最终打造了一个大唐盛世。
热门推荐
  • 文娱之时

    文娱之时

    背负着一整个世界的故事,许明朗在这个时空里的文娱圈子里撒欢奔跑着
  • 活见鬼

    活见鬼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种减肥液让你的身材一秒钟从贾玲变林志玲,那么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要买。因为一不小心你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可以的话,我绝对不会将那个纸箱交到小云的手中,绝对不会。
  • 恶魔校草征服小野猫

    恶魔校草征服小野猫

    她刚开始为了挽回在渣男那的尊严,第一次见他就强吻了他。因为一场联姻被破和他住在一起,从此,她就天天被口香糖黏住了。……一场爆炸,他们的家族灭亡,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一点一点开始变强大,最终他成为一手遮天的夜帝,称霸天下;她既是他的贤内助,又是令人闻风丧胆狠辣果断的暗神。“傻瓜,不管有多艰难,我永远都陪你走下去。”他太会撩人,也最终撩得自己妻子离不开他。
  • 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妻来袭:天价老公送上门

    萌妻来袭:天价老公送上门

    “老公,我今天不小心把你送的车给扔了。”“车多,慢慢扔。”“老公,我今天不小心把你家的厨房烧了。”“厨房多,慢慢烧。”“老公,我今天不小心把你种的花拔了。”“花多,慢慢拔。”“老公,我今天不小心把你公司的女秘书打了。”“秘书多,慢慢打。”“老公,我今天不小心把你的电脑砸了。”“电脑多,慢慢砸。”夏初不满地嘟嘴埋怨:“你怎么什么都多?”男子轻笑挽过她的腰:“女人不多,就你一个。”他,是一代人中龙凤,叱诧风云,容颜惊世,偏偏对她,宠爱无度。某女经常问他:“你这样把我宠坏了怎么办?”“坏了才好,没人要你。”
  • 天下有神仙

    天下有神仙

    他不是传说!但他即将成为传说!他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传奇!但他成了中国现代修真界的传奇!很多年后,他回首往事,给出八字真言:切莫装逼,天打雷劈!
  • 妖孽邪帝霸道妃:绝美神医

    妖孽邪帝霸道妃:绝美神医

    她,小小一厨娘,被人陷害,异世重生,本着乐观的心态,重回大业,结果......前一秒他还是呆萌的小跟班,后一秒他就成了万人瞩目的邪王殿下。某女直呼:不带这么坑的!
  • 重生神皇

    重生神皇

    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间、地府之事的神皇重生为凡了,一切从零开始,且看一代神皇如何在这神奇浩大的仙侠世界再登巅峰之座。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王夫之的有关内容。
  • 万狱之王

    万狱之王

    狱,在尘茫大陆代表着一种神秘而又古老的空间。一个大家族的私生子,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这种空间,得到传承,从此走上了一条逆天之路。且看少年陈徐斩尽世间宿敌,成就万狱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