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搜神记》卷十一。韩凭,或作“韩冯”、“韩朋”,题目有的作“相思树”。
宋康王舍人韩凭[1],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2]。妻密遗凭书[3],缪其辞曰[4]:“其雨淫淫[5],河大水深,日出当心[6]。”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7]。其妻乃阴腐其衣[8]。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9],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10]。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11]。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12],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13],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14],根交于下,枝错于上[15]。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16],其歌谣至今犹存[17]。
[1]宋康王:名偃,谥号“康”,战国末宋国国君,公元前318年至前286年在位,好酒荒淫。舍人:官名。战国及汉初王公贵官均有舍人,为“左右”、“亲近”的通称。
[2]论:论定罪名。城旦:一种徒刑,刑期四年,获刑者黥(qínɡ)面髠(kūn)首,即脸上刺字并剃去头发,白日戍边,晚上筑城。
[3]遗(wèi):给与,馈赠。
[4]缪(miù)其辞:把信中的话说得很隐曲。缪:通“谬”,错误,用作动词,引申为隐讳。
[5]淫淫:形容雨水连绵不断。
[6]当心:指太阳照着心。表示对天发誓,死志已定。
[7]俄而:不久。
[8]阴:暗地。腐:使朽烂。
[9]投台:从台上跳下。
[10]衣不中手:衣服经不住手拉。
[11]相望:远远相对。
[12]宿昔:旦夕,谓时间不长。
[13]梓(zǐ):一种枝干高大的落叶乔木。
[14]就:靠近。
[15]错:交错。
[16]睢(suī)阳:宋国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市南。
[17]歌谣:据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考证,“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以下为唐人刘恂《岭南异录》中的话,后人掺入《搜神记》中。故此处的歌谣亦是后人所作。明代《彤管集》载,何氏作《乌鹊歌》为:“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显然是后人根据本故事而作。
爱情与死亡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圣经·雅歌》云:“爱如死亡之坚固。”俗世难容的爱情,可以通过死亡在另一个世界里来成全,这是不幸,却又是万幸。在韩凭夫妇的爱情中有一种最难得的美德——忠贞,正是忠贞成就了这比死亡还坚固的爱情!可是对手太强大——集荒淫残暴、冷酷虚荣于一身的国君,所以即使是死亡,也要动用全部的智慧。能以非凡的智慧和执著克服所有的艰难和不幸,在这一点上,韩凭故事超越了普通的殉情故事。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故事的结尾:二人的墓上长出两棵互相缠绕的相思树,树上还有鸳鸯鸟。在这个故事的其他版本中,还有韩凭妻的残衣化为蝴蝶的情节。相思树、鸳鸯、蝴蝶,这让我们想起《孔雀东南飞》、《梁祝》。可以说,正是植根于人性中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和同情,才可以把那残酷绝望的现实消解在温暖绚丽的浪漫之中。
韩凭夫妇的爱情悲歌是一首千古绝唱。千百年来,在誓言与热望中,那如死亡之坚固的爱情仍然在绵亘,时时感动着后人。清·纳兰容若的《减字木兰花》云:“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尚丽新)